关灯
护眼
字体:

《嵇康集》著錄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隋書·經籍志》:魏中散大夫《嵇康集》十三卷。[1]

    《唐書·經籍志》:《嵇康集》十五卷。

    《新唐書·藝文志》:《嵇康集》十五卷。

    《宋史·藝文志》:《嵇康集》十卷。

    《崇文總目》〔2〕:《嵇康集》十卷。

    鄭樵《通志·藝文略》:魏中散大夫《嵇康集》十五卷。

    晁公武《郡齋讀書志》〔3〕:《嵇康集》十卷。右魏嵇康叔夜也,譙國人。康美詞氣,有豐儀,不事藻飾。學不師受,博覽該通。長好老莊,屬文玄遠。以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景元初,鍾會譖於晉文帝,遇害。

    尤袤《遂初堂書目》〔4〕:《嵇康集》。

    陳振孫〔5〕《直齋書錄解題》:《嵇中散集》十卷。魏中散大夫譙嵇康叔夜撰。本姓奚,自會稽徙譙之銍縣稽山,家其側,遂氏焉。取稽字之上,志其本也。所著文論六七萬言,今存於世者僅如此。《唐志》猶有十五卷。

    馬端臨〔6〕《文獻通考·經籍考》:《嵇康集》十卷。[2]  楊士奇〔7〕《文淵閣書目》:《嵇康文集》。[3]

    葉盛《菉竹堂書目》〔8〕:《嵇康文集》一册。

    焦竑《國史·經籍志》〔9〕:《嵇康集》十五卷。

    錢謙益《絳雲樓書目》:《嵇中散集》二册。[4]

    錢曾《述古堂藏書目》〔11〕:《嵇中散集》十卷。

    《四庫全書總目》〔12〕:《嵇中散集》十卷〈(兩江總督採進本)〉,舊本題晉嵇康撰。案康爲司馬昭所害,時當涂之祚未終,則康當爲魏人,不當爲晉人,《晉書》立傳,實房喬等之舛誤。本集因而題之,非也。

    《隋書·經籍志》載康文集十五卷。新舊《唐書》并同。鄭樵《通志略》所載卷數,尚合。至陳振孫《書錄解題》,則已作十卷。且稱康所著文論六七萬言,其存於世者,僅如此。則宋時已無全本矣。疑鄭樵所載亦因仍舊史之文,未必真見十五卷之本也。王楙《野客叢書》〈(見卷八)〉云:《嵇康傳》曰,康善談名理,能屬文,撰《高士傳贊》,作《太師箴》,《聲無哀樂論》。余〈(明刻本《野客叢書》作僕)〉得毘陵賀方回家所藏繕寫《嵇康集》十卷,有詩六十八首,今《文選》所載〈(有康詩二字)〉才三數首。《選》惟載康《與山巨源絕交書》一首,不知又有《與吕長悌絕交》一書。《選》惟載《養生論》一篇,不知又有《與向子期論養生難答》一篇,四千餘言,辨論甚悉。集又有《宅無吉凶攝生論難》上中下三篇。《難張遼〈(遼下尚有一字,已泐)〉自然好學論》一首。《管蔡論》,《釋私論》,《明膽論》等文。〈(其詞旨玄遠,率根於理。讀之可想見當時之風致。————文下有此十九字。)〉

    《崇文總目》謂《嵇康集》十卷,正此本爾。《唐藝文志》謂《嵇康集》十五卷,不知五卷謂何?觀楙所言,則樵之妄載,確矣。此本凡詩四十七篇,賦一篇,雜著二篇,論九篇,箴一篇,家誡一篇,而雜著中《嵇荀錄》一篇,有錄無書,實共詩文六十二篇。又非宋本之舊,盖明乙酉吳縣黄省曾所重輯也。楊慎《丹鉛總錄》,嘗辨阮籍卒於康後,而世傳籍碑爲康作,此本不載此碑,則其考核猶爲精審矣。

    《四庫簡明目錄》〔13〕:《嵇中散集》十卷,魏嵇康撰,《晉書》爲康立傳,舊本因題曰:晉者,繆也。其集散佚,至宋僅存十卷。此本爲明黄省曾所編,虽卷數與宋本同,然王楙《野客叢書》稱康詩六十八首,此本僅詩四十二首,合雜文僅六十二首,則又多所散佚矣。

    朱學勤《結一廬書目》:《嵇中散集》十卷。〈(計一本。魏嵇康撰。明嘉靖四年,黄氏仿宋刊本。)〉〔14〕

    洪颐煊《讀書叢錄》〔15〕:《嵇中散集》十卷。每卷目錄在前,前有嘉靖乙酉黄省曾序。《三國志·邴原傳》裴松之注,張貔父??,字叔遼,《自然好學論》在《嵇康集》。今本亦有此篇。又詩六十六首,與王楙《野客叢書》本同。是從宋本翻雕,每葉廿二行,行廿字。

    錢泰吉《曝書雜記》〔16〕:平湖家夢廬翁天樹,篤嗜古籍,嘗於張氏《愛日精廬藏書眉間記》其所見猶隨齋批注《書錄解題》也。余曾手鈔。翁下世已有年,平生所見當不止此,錄之以見梗概。《嵇中散集》余昔有明初鈔本,即《解題》所載本,多詩文數首,此或即明黄省曾所集之本歟?

    莫友芝《郘亭知見傳本書目》〔17〕:《嵇中散集》十卷,魏嵇康撰。 明嘉靖乙酉黄省曾仿宋本,每葉二十二行,行二十字,板心有南星精舍四字。 程榮校刻本。 汪士賢本。 《百三名家集》本一卷。 《乾坤正氣集》本。 靜持室有顧沅以吳匏菴鈔本校於汪本上。

    江標《豐順丁氏持靜齋書目》〔18〕:《嵇中散集》十卷。明汪士賢刊本。康熙間,前輩以吳匏菴手抄本詳校,後經藏汪伯子,張燕昌,鲍淥饮,黄蕘圃,顧湘舟諸家。

    繆荃孫《清學部圖書館善本書目》〔19〕:《嵇康集》十卷。魏嵇康撰。明吳匏菴叢書堂鈔本。格心有叢書堂三字,有陳貞莲書畫記,朱方格界格方印。

    陸心源《皕宋樓藏書志》〔20〕:《嵇康集》十卷〈(舊鈔本)〉。〔21〕晉嵇康撰。〈(案此下原本全錄顧氏記及蕘翁三跋,并己見)〉〔22〕余向年知王雨樓表兄家藏《嵇中散集》,乃叢書堂校宋抄本,爲藏書家所珍秘。從士禮居轉歸雨樓。今乙未冬,向雨樓索觀,并出副錄本見示。互校,稍有訛脱,悉爲更正。朱改原字上者,抄人所誤。標於上方者,己意所隨正也。还書之日,坿志於此。道光十五年十一月初九日,妙道人書〔23〕。

    案:魏中散大夫《嵇康集》,《隋志》十三卷,注云:梁有十五卷,錄一卷。新舊《唐志》并作十五卷,疑非其實。《宋志》及晁陳兩家并十卷,則所佚又多矣。今世所通行者,惟明刻二本,一爲黄省曾校刊本,一爲張溥《百三家集》本。張本增多《懷香賦》一首,及原憲等贊六首,而不附贈答論難諸原作。其餘大略相同。然脱誤并甚,幾不可讀。昔年曾互勘一過,而稍以《文選》《類聚》讀書參校之,終未盡善。此本從明吳匏菴叢書堂抄宋本過錄。其傳鈔之誤,吳君志忠已据鈔宋原本校正。今朱笔改者,是也。余以明刊本校之,知明本脱落甚多。《答難養生論》『不殊於榆柳也』下脱:『然松柏之生,各以良殖遂性,若養松於灰壤』三句。《聲無哀樂論》『人情以躁靜』下,脱『专散爲應,譬猶遊觀於都肆,則目濫而情放。留察於曲度,則思靜』二十五字。《明膽論》『夫惟至』下,脱『明能無所惑至膽』七字。《答釋難宅無吉凶攝生論》:『爲卜無所益也』下脱『若得無恙,爲相败於卜,何云成相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