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十一 教学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此卷论教人之道,见师之所以教者,即弟子之所以学,惟在辨邪正,定从违,使之循循焉由下学而个达,将希贤希圣,自可广其传于无穷也。朱子曰:后生初学,且看小学书,是做人底样子。

    朱子曰:古者十五而入大学,学先圣之礼乐焉,非独教之。固将有以养之也。盖理义以养其心;声音以养其耳;采色以养其目,舞蹈降登,疾徐俯仰者,礼乐之节也,肄习之,以养其血脉。以至于左右起居,盘盂几杖,有铭有戒。其所以养之之具,可谓备至几矣。

    宋子曰:杨龟山既受学于河南程氏,归以其说教授东南,一时学者翕然趋之。而龟山每告之曰:唐虞以前,载籍未具,而当是之时,圣贤若彼其多也。晚周以来,下历秦汉,以迄于今,文字之多,至不可以数计,然旷千百年,欲求一人如颜曾者而不可得,则是道之所以传,固不在于文字,而古之圣贤所以为圣贤者,其用心必有在矣。

    及西山李氏请见于馀杭,则其告之,亦曰:学者当知古人之学,何所用心,学之将以何用?若日孔门之学「仁」而已,则何为而谓之「仁」,若曰,「仁,人心也,」则何者而谓之人心耶!

    李公受言,退求其说以进,愈投而愈不合,于是独取《论语》《孟子》之书而伏读之,蚤夜不懈,十有八年,然后涣然若有得也。龟山盖深许之。而公之语学者,亦曰:学者于经,读之又读,而于其无味之处,益致思焉。至于群疑并兴,寝食不置,然后始当骤进耳。

    朱子《答孙仁甫》曰:读者穷理,则细立课程,耐烦著实而勿求速解,操存持守,则随时随处,省觉收敛,而毋计近功。如此积累,做得三五年工夫,庶几心意渐驯,根本粗立,而有可据之地。

    朱子曰:今朋友之不进者,皆有彼善于此为足矣之心,而无求为贤之志。故皆有自恕之心,而不能痛去其病,故其病常随在,依旧逐事物流转,将求其彼善于此,亦不可得矣。

    朱子曰:学者轻俊者不美,朴厚者好。

    有少年试教官,朱子曰:公如何须要去试教官,如今最没道理,是教人怀牒来试讨教官。某尝经历诸州,教官都是许多小儿子,未生髭须,入学底多是老大底人,如何服得他?某思量须是立个定制,非四十以上不得任教官。又云:须是罢了党除及注授教官,却请本州乡先生为之。如福州便教林少颖这般人做,士子也也归心他,教也必不苟。又云:只见泉州教官却老成意思。

    朱子曰:刘元城有言,「子弟宁可终岁不读书,不可一日近小人。」此言极有味。

    朱子曰:古人小学,只教之以事,便自养得他心,不知不觉自好了。如今全失了小学工夫,要补填实难,只得教人且把敬为主,收敛身心方可。

    朱子《与魏应仲》曰:所读经史,切要反复精详,方能渐见旨趣。诵之宜舒缓不迫,令字字分明,要须端庄正坐,如对圣贤,则心定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