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两次世界大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我竟有幸亲身经历了规模比第一次世界大战要大得多,时间要长得多,伤亡要重得多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端。可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戏,开端竟是这样平淡无奇。

    ————季羡林 曾任北京大学教授、系主任、副校长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是指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在维也纳结成的秘密同盟。1881年,法国从阿尔及利亚侵入突尼斯,并把它变成自己的保护国。意大利早已觊觎突尼斯,但苦于实力不足,不能单独对抗法国,便投靠德、奥。经过谈判,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

    条约得主要内容有:(1)如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两国应全力援助,如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2)缔约国的一国或两国遭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国(指法、俄)进攻,则缔约三国应协同作战,意大利对此附有一个保留条件:如英国攻击德国或奥匈,意大利将不负援助自己盟国的义务;(3)当一大国(指俄国)攻击缔约国一方时,其他两缔约国应取善意的中立,即一旦发生俄、奥战争,意大利将保守中立。

    三国同盟的缔结标志着欧洲列强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一方初告形成。三国同盟的矛头指向俄国和法国,随着德国不断地扩张以及英、德矛盾的日趋尖锐,英国协调了与法国和俄国的关系,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别与法国和俄国签订协约,最后形成了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形成后,法俄都感到不安,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两国逐渐接近,并于1892年缔结了军事协定。法俄同盟形成,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这是向三国协约方向推进的第一步。三国协约形成的决定性步骤是其核心英国放弃了传统的外交政策与法国结盟。

    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冲突的加剧,20世纪初,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不得不放弃维持欧洲大陆均衡的“光荣孤立”政策,首先与德国的宿敌法国接近;法德矛盾促使法国也向英国靠拢。1904年英法签订协约,调整了两国在瓜分非洲等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自此,英法事实上建立了同盟关系。为了共同对付德国,英国又主动协调了同俄国的利害冲突。1907年英俄签订协定,调整了双方在亚洲争夺殖民地的矛盾。英法、英俄协定的签订,意味着英、法、俄三国协约的建立。这样,为重新瓜分世界,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最终形成。

    萨拉热窝事件

    受俄国支持的塞尔维亚,一直被奥匈认为是在巴尔干扩张的主要障碍。1914年,为了对塞尔维亚进行军事恫吓,奥匈准备选定于塞尔维亚被土耳其征服的“国耻日”(6月28日)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举行军事演习,以示其侵略野心。其实这一消息,早已于当年4月传出。塞尔维亚的秘密民族主义组织————民卫社和黑手党,决定派人去暗杀指挥这次演习的好战分子奥匈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塞当局曾致函奥匈政府,劝其取消这次演习,但未被接受。

    5月,黑手党七名成员分头潜入萨拉热窝,为暗杀活动进行了周密的准备。6月28日上午10时,斐迪南夫妇在城郊检阅军事演习之后,乘敞篷汽车,进萨拉热窝市区巡视。埋伏在路旁人群中的黑手党成员查卜林诺维奇突然冲到车前,向斐迪南投掷一枚炸弹。司机见此情景,加足马力,汽车冲向前方,炸弹落到后随汽车上,炸死一名军官和几名群众。查卜林诺维奇被捕。斐迪南故作镇静,挥手示意继续前进。斐迪南到市政厅出席了欢迎仪式,稍作休息之后,又乘车上街,招摇过市。当汽车途经一拐角处时,十七岁的中学生加·普林西波冲上前去用枪打死斐迪南夫妇。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

    德、奥匈帝国立即以此作为发动战争的借口,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萨拉热窝事件遂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施里芬计划”

    萨拉热窝的枪声,引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德国为了进行这场战争,早就作好了周详的计划。德军是当时世界上组织最完善、装备最好的军队,早在1905年,德军的整个作战计划就已经由当时的德军参谋总长施里芬拟订好了,称为“施里芬计划”。

    “施里芬计划”的主要目标是法国。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国为抵御德国进攻,从瑞士阿尔卑斯山开始,经贝耳福、厄比纳尔、土尔和凡尔登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堡垒,仅仅在厄比纳尔和土尔之间留有豁口以通法德边境,并在豁口的两翼部署了密集的交叉火力,因此“施里芬计划”的中心与重点,便是如何绕过法国漫长而坚固的防御体系。

    “施里芬计划”基本内容是:将德国全部作战兵力分为对俄国的东线和对法国的西线。其中,西线部队79个师,东线部队则仅有10个师夹杂一些地方部队。东西线兵力分配比例大致为1:8。西线又分为左右两翼,右翼部队为68个师,左翼部队11个师一部分配在凡尔登中央地段,这里是巴黎的西北入口,距巴黎仅仅135英里,也是法国对德防御体系的重心所在。其余则部署在长达240公里的法德边境线上。西线中的右翼,是德国主力中的主力,也是该计划中德国赢得战争胜利的“灵魂”。

    按照“施里芬计划”,一旦战争打响,东线德军部队以其少数兵力与奥匈帝国军队遥相呼应,牵制俄军,将俄国限制于东普鲁士边境。与此同时,集结于西线的右翼以凡尔登地区为轴心向西南方向旋转,取道欧洲的中立国比利时,由比法边界进入法国,在穿越比利时平原,横扫法国沿海后从北、西、南三个方向包围巴黎,继而向东,从法军背后包抄其主力。而西线的左翼的任务,便是抵御法军主力的攻击。

    在“施里芬计划”中,德军在西线同英、法军队作战时,应该把打击的重点放在右翼,先发制人,集中优势兵力,从不设防的比利时,卢森堡攻入法国,从侧翼切割、包围法军,一举歼灭其主力。而德法边界的左翼只负责牵制。施里芬在临死前还一再叮嘱:“切勿削弱我的右翼。”

    战争开始后,施里芬的后继者,始终把这份计划看成胜敌人的法宝,沉醉在速胜的梦幻之中。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对整装待发的德国士兵吹嘘说:“你们勇敢地去旅行吧,落叶之前你们就会返回故乡。”

    以速战速决为基本思想的“施里芬计划”,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战略计划的基础。它表现了后起的德意志帝国急于争夺世界霸权的狂热欲望。但是,它过高地估计了德国自身的力量,终于遭到彻底的破产。

    日德兰大海战

    日德兰大海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德两国舰队在日德兰半岛附近的北海海域中展开的一场海战,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海上争斗。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英国就以强大的主力舰队对德国进行海上封锁,使德国港口与外界的海运联系几乎全部中断。德国海军小分队不断地对英国军舰发动突袭,也利用潜艇击沉了大批协约国和中立国的船只,但始终未能突破强大的英国海军实行的海上封锁。

    1916年1月,赖因哈德·舍尔海军上将被任命为德国大洋舰队司令。他沮丧地发现,面对实力强大的英主力舰队,摆在他面前的现实选择只有一个,要么困在港内无所作为,要么拼掉英主力舰队。如何以不占优势的德国海军去拼掉强敌呢?经过一番冥思苦想,一个富有进攻性的大胆计划在舍尔脑海里酝酿成熟:首先以少数战列舰和巡洋舰袭击英国海岸,诱使部分英国舰队前出,然后集中大洋舰队主力聚歼,继而在决战中击败英国主力舰队。为实现这一计划,舍尔用了四个月的时间,派出战列巡洋舰、潜艇和“齐柏林”飞艇,多次袭击英国东海岸,并实施布雷和侦察行动。

    不料,英国破译了德国的无线电密码。5月30日,在得知德国大洋舰队将于明日出航的绝密情报后,英国海军主力舰队司令约翰·杰利科连夜制订出一个与舍尔如出一辙的作战计划:贝蒂海军中将率领前卫舰队从苏格兰的罗赛思港出发,于31日下午到达挪威以东日德兰半岛附近海域,以期与德舰队相遇。杰利科则亲自率主力舰队从斯卡帕弗洛港出发,也于31日下午到达贝蒂舰队西北方向60海里处的海域,如果此刻贝蒂与德舰队交上火,在主动示弱后,他将对方引向舰队主力的方向,这样杰利科庞大的舰群就会出现在德舰的侧后。凭借英舰队庞大的火力和速度,杰利科认为完全有把握歼灭出现在预想海域上的德国舰队。

    5月31日下午,双方前卫舰队在斯卡格拉克海峡附近海域遭遇,英舰转舵自西北向东南驶去,德前卫舰队判断对方有断其归路的企图,乃转向回驶。15时20分,双方呈同向异舷机动势态,德舰先行发炮攻击。战至一小时后,英舰“不倦号”和“玛丽王后号”先后被击沉,德舰“狮号”“虎号”亦中弹受伤。此时,英海军四艘战列舰赶来支援,德国大洋舰队司令舍尔也率主力舰队赶到。英前卫舰队见势不利,于是往北撤退,企图与己方舰队主力会合后再战,德舰队乘胜追击。

    下午5时许,德英主力舰队相遇,在德舰队先导舰轰击下,英装甲巡洋舰“武士”号在德舰炮火下爆炸沉没。德舰“威斯巴登”被英舰炮火击中下沉。6时半以后,英主力舰队强大炮火袭来,德舰队前锋舰只几乎全部被击中失去攻击力,但德战列舰“吕措夫”号和战列巡洋舰“德芬格尔”也以准确火力将英巡洋舰“常胜”号炸成两截,该舰随即沉没,1026名官兵全部丧生。

    一小时后,英舰以强大火力在交战中渐占优势,德舰队见众寡悬殊,势难取胜,遂在夜幕掩护下,释放烟雾撤退。在撤退中,德战列舰“黑森”号(17000吨)将德轻巡洋舰“埃尔平”号(4000吨)撞沉。英装甲巡洋舰“黑王子”号被德战列舰击沉。德老式战列舰“波墨恩”号被英驱逐舰鱼雷击沉。此时双方主力舰队均已退出战斗,由小型军舰互相进行鱼雷攻击。6月1日凌晨,德舰队终于突破英舰队拦截,驶返威廉港,英舰队追之未及。海战历时12小时结束。

    日德兰大海战是英德争夺海上霸权的一次较量,也是历史上交战双方使用战列舰编队进行的最后一次海战。双方参战官兵在10万人以上。英国损失舰船14艘,阵亡官兵6097人;德国损失舰船11艘,阵亡官兵2545人。就战役胜负得失而言,德国海军略占上风。但就战略意义而言,英国仍保持了对德国的海上优势,德国企图打破英国海上封锁的目的未能实现。

    凡尔登“绞肉机”

    1916年初,德意志帝国统帅部决定把战略重点西移,德军总参谋长法金汉将打击目标定在法国境内著名要塞凡尔登。凡尔登是英法军队战线的突出部,它像一颗伸出的利牙,对深入法国北部的德军侧翼形成严重威胁,德、法在这里曾有过多次交手,但德军皆未能夺取要塞。如果此次德军能一举夺取凡尔登,必将沉重打击法军士气。同时,占领了凡尔登,也就打通了德军迈向巴黎的通道,占领了巴黎,法国就不攻自灭了,剩下的英、俄两军就不足为惧了。

    1916年1月开始,法金汉就悄悄结集部队准备攻击凡尔登,同时,德国明目张胆地向香贝尼增兵,做出要在香贝尼发动攻势的姿态。法军总司令霞飞果然上当了。自1914年德军无力攻克凡尔登而转移进攻方向之后,法国人就认为凡尔登要塞已经过时,霞飞在1915年即停止强化要塞。而此时德军向香贝尼移动的动作使霞飞异常警惕,他认为德军会向香贝尼进攻,然后从这里进军巴黎。

    随着结集迹象的渐渐明显和暴露,英法联军终于弄清了德军的真正意图。霞飞慌了神,火速下令向凡尔登增兵。但到2月21日,仅有两个师赶到凡尔登。而这一天,德军开始向凡尔登进攻。德军炮兵团以猛烈的炮火轰击凡尔登要塞,然后发起了冲锋。凡尔登战役的序幕拉开了。德军的1000门大炮如雷霆一般轰击着,轮番的冲锋一浪高过一浪。凡尔登要塞司令贝当指挥守军和增援来的军队拼命抵抗。但因增援部队只赶来两个师,加上他自己的两个师,总共才有四个师的兵力,头一天就被德军推进了6公里。不过总算稳住了阵脚。

    战斗对于法军来说是艰苦的。德军有27个师,1000门大炮,而法军只有10万人,270门大炮。但好歹算抵住了德军的进攻。待法国援军赶到之后,双方开始了拉锯战。德军未在头天一举拿下凡尔登,已经失去了战机,双方都在向凡尔登增兵,摆开了决一死战的阵势。激战到4月,法军的兵力已与德军相当。德国人急了,由皇太子亲征,并首次使用了毒气弹。但法军仍将德军的攻势一次次阻止在要塞前。7月,德军发起了最后一次进攻高潮,但仍被法军抵挡住,到秋天,法军开始反攻了。

    凡尔登战役德法双方投入了近两百万兵力,伤亡人数共计达七十多万。德军在这一战役中耗尽了元气。法军反攻开始以后,逐次收复了凡尔登以东的大片土地,德军节节败退。到1917年,德、奥阵营日益衰败,终于在1918年战败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随即结束。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和转折点,德军未能实现它夺取凡尔登包抄巴黎南路的计划,在耗尽兵力后再也找不到出路,最终失败。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因为革命发生在俄历(儒略历)10月,故称为“十月革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腐朽、反动的俄国沙皇专制统治已经陷入深刻的危机,革命出现高潮。大战爆发后,俄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革命形势迅趋成熟。1917年2月,俄国人民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起义的工人和士兵成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但是,俄国资产阶级窃取了二月革命的胜利成果,成立了以克伦斯基为首的临时政府。这样就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公开使用暴力镇压人民群众的示威游行,并准备建立军事专政。4月,列宁结束长期在国外的流亡生活回到俄国,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制订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明确路线和具体计划,明确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1917年11月7日,俄国首都彼得格勒(圣彼得堡)的工人赤卫队和士兵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首先举行武装起义。以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开始向冬宫发起攻击,深夜攻入冬宫,逮捕了临时政府成员。克伦斯基逃亡,临时政府被推翻。当晚,在斯莫尔尼宫召开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布临时政府被推翻,中央和地方全部政权已转归苏维埃。第二天,列宁在大会上作报告,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组成了以列宁为主席的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

    伟大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

    德国签约停火

    战争进行到了1918年,德国在各条战线上连连失败。虽然在3月3日,德国与苏俄政府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俄国退出战争,减轻了东线的压力。但此时德国国内人民的反战运动此起彼伏,给德国统治者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内外交困的德国于10月进行了政府改组,新任首相巴登亲王马克斯请求与协约国签订停战协议。不久,德国的基尔爆发了水兵起义,起义军迅速占领了基尔、汉堡、不莱梅等城市。这也使得全德国各地掀起了革命风潮,资产阶级政权摇摇欲坠。德国政府停火求和的意愿也变得更加紧迫。

    1918年9月,德军领导人发表声明,要求签订停战协定。不久,德国发生了十一月革命。出于对德国革命的恐惧,11月5日,协约国同意在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的基础上同德国开始会谈。11月8日,福煦代表协约国在贡比涅森林接见了德国代表团。他下令宣读协约国提出的停战条件,并要求德国必须在72小时之内答复。经过几天的谈判,德国只从协约国方面得到了微小的让步。

    1918年11月11日,德国政府代表埃尔茨贝格尔同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的雷东德车站签署停战协定,德国投降。根据协定,德国在15天内从法、比、卢、阿尔萨斯——洛林及莱茵河左岸地区全部撤军,同时从土、罗、奥匈帝国及非洲撤军,并交出5000门大炮、2.5万千挺机枪、3000门迫击炮、1700百架飞机、5000台火车机车、15万节车皮和5000辆卡车。

    《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的签订,宣告德、奥、土、保同盟国集团的彻底战败,第一次世界大战至此结束。

    一切为了东线

    高尔察克原是沙皇的海军上将,黑海舰队司令。十月革命后他盘踞在西伯利亚一带。1919年春,协约国帝国主义改变反苏斗争策略,把白卫军(又称白军,苏联建国初期1918~1920年间的内战中反对苏联共产党的军队,主要由支持沙皇的保皇党、军国主义者、自由民主分子和温和社会主义者组成,与苏联红军对立)推到第一线,以高尔察克的军队为主力,派去许多军事顾问和运送大量枪支弹药,发动对苏维埃俄国的武装干涉。

    3月4日,高尔察克出动40万大军,在长达2000多公里的东方战线上发动进攻,占领乌法,并攻入伏尔加河流域。邓尼金、尤登尼奇、米格尔的白卫军以及波兰和芬兰的军队也同时发动进攻。

    在这苏维埃政权的危急关头,列宁在《真理报》上发出了“一切为了东线”“必须用全力粉碎高尔察克”的号召,大批工农加入红军支援东方战线。莫斯科——喀山铁路段的工人发起了星期六义务劳动来支援前线。党中央还把东线分成南北两路,以南路为重点。4月28日,伏龙芝统率的南路红军展开反攻。传奇式英雄恰巴耶夫指挥的第25师勇猛善战,屡立战功。7月中旬,新任东线司令员伏龙芝指挥红军继续东进。8月,红军解放了整个乌拉尔和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11月14日,红军开进高尔察克的“首都”鄂木斯克。高尔察克本人被逮捕并被判处死刑。

    此前,红军还击退尤登尼奇对彼得格勒的进攻。协约国组织的以高尔察克为主力的对苏维埃俄国的武装干涉遭到彻底失败。

    巴黎和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于巴黎召开和会,称为“巴黎和平会议”(简称巴黎和会)。

    当时参加巴黎和会的各国代表有1000多人,其中全权代表70人,但会议的重大决定几乎都是由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列孟梭主持,所以巴黎和会实际上是可以说是“三人会议”。

    虽然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主张宽大对待德国,但法国却因为复仇心作祟,主张严惩德国。因此,诸国与德签订的议和条约————《凡尔赛和约》,因应法国的要求而加入了极其苛刻的条款,向德国强加了巨大的割地赔款及限制军备条款。但与此同时,和会并未对德皇威廉二世、兴登堡元帅、鲁登道夫将军等战犯施以应有的惩处。结果为德国在二十年后挑起规模更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由于各大国之间心怀鬼胎,这场会议足足开了五个月之久。6月28日是巴黎和会的最后一天,也是全体战胜国在和约上签字的一天。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代表没有出席会议,拒绝签字。原因是《凡尔赛和约》里有三条是关于中国的,即战前德国侵占的山东胶州湾的领土,以及那里的铁路、矿产、海底电缆等,统统归日本所有。

    本来中国当时参加了协约国,对同盟国作战,曾支援协约国大量粮食,还派出17.5万名劳工,牺牲了2000多人。作为战胜国的中国,索回德国强占的山东半岛的主权,这是顺理成章的事。但英美法却做主要送给日本。而卖国求荣的中国的北洋军阀政府都准备签字承认这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消息传来,中国人民忍无可忍,终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

    华盛顿会议

    华盛顿会议亦称太平洋会议,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由美国建议召开的国际会议。会议于1921年11月12日~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举行。参会有美、英、法、意、日、比、荷、葡和中国北洋政府的代表团。

    华盛顿会议实质上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因为巴黎和会虽然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关系,但它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日美之间的矛盾尤为激烈。华盛顿会议目的是要解决《凡尔赛和约》未能解决的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关于海军力量对比和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完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帝国主义和平体系。在华盛顿会议上其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国。

    会议有两个主要议题,一是限制海军军备问题,二是远东和太平洋问题。为此,除由九国代表参加的大会外,还设立了由美、英、日、法、意五国组成的“缩减军备委员会”和由九国组成的“远东和太平洋问题委员会”。会议期间和结束时,与会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协定和决议案,主要有《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九国公约》。

    华盛顿会议所形成的华盛顿体系,是凡尔赛体系的继续和补充。它暂时调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系,确立了它们在东方实力对比的新格局,承认了美国的优势地位,使日本受到一定的抑制,但又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新经济政策及苏联成立

    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人在俄罗斯取得了政权,随即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在随后的几年里,由托洛茨基指挥的红军通过残酷的内战击败了白军和协约国的干涉。

    1921年初,国内战争结束,苏俄取得了胜利,然而它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战争使工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也压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社会不满情绪影响了政治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列宁开始着手经济政策的调整。

    1921年3月8~16日,俄共(布)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提议,大会于3月15日通过决议,决定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实际上是削弱社会化和鼓励有限的自由经营。其目的在于把占苏联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民争取过来,因为自从战争结束以来,这些农民一直处于悲惨的困境之中。

    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十分广泛,并且是逐步实行的。1922年苏维埃政府又颁布法令,规定农民有选择使用土地形式的自由,允许农民在一定范围内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在流通方面,政府允许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把自己的产品拿到市场自由买卖,恢复国内的自由贸易。

    1922~1924年,国家进行了币制改革,稳定了货币。在工业方面,国家继续掌管重要的工矿企业,但把一些中小企业租赁给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在管理体制方面,要求各企业按部门组成托拉斯,独立进行生产管理和经济核算。合作社也获得了自主经营权。在分配方面,废除了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也得到了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拥护。它使苏俄遭受战争破坏的经济迅速恢复,工农联盟日益巩固,苏维埃政权不断加强。

    新经济政策为苏俄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有利条件。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大会宣布,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当时参加联盟的四个共和国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

    墨索里尼登上首相宝座

    1922年10月28日,在寒冷的意大利古都罗马城街头,忽然出现一支庞大的游行队伍。游行者一边前进,一边振臂呼喊:“我们要土地!”“我们要工厂!”“我们要帝国!”听到这样的口号,看到这样的情景,饱受经济萧条折磨的罗马居民也都涌上街头,有些居民一时冲动,也加入游行队伍。越向前进,游行队伍越是庞大,口号声越是惊天动地。到达市中心时,游行队伍已增至五六万人,熙熙攘攘,塞满一街,望不见首尾。

    这就是意大利历史上著名的“向罗马进军”。意大利从此被搅得天翻地覆。

    策动这场“向罗马进军”闹剧的首要人物是意大利民族法西斯党领袖贝托尼·墨索里尼。墨索里尼十七岁时加入意大利社会党,开始投身政治活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墨索里尼因鼓吹战争,与意大利社会党决裂。1915年,三十二岁的墨索里尼应征服役,参加意大利军队,投身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很快由列兵升为下士。从军队退伍后,墨索里尼开始转向法西斯主义,自比古罗马恺撒大帝,处心积虑谋篡意大利全国政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意大利因战争浩劫,百业凋零,民不聊生,工农运动风起云涌。工人纷纷暴动,夺占资本家的工厂,农民也广泛开展“夺取土地运动”,意大利处在一场大动乱的前夜。墨索里尼决定利用这种形势,实现夺权梦想。1919年3月,墨索里尼纠集150名退伍军人、民族主义分子和政治暴徒,组织了意大利第一个法西斯组织————法西斯战斗团。两年后,墨索里尼又把法西斯战斗团改组为民族法西斯党,墨索里尼自封为法西斯党领袖。

    为了夺取政权,墨索里尼极力把邪恶的法西斯党打扮成代表全民族利益的政党,争取各方面支持。他花言巧语,不断许诺。他向工人许诺,将给他们工厂;向农民许诺,将平均分配土地;向军队许诺,将增加军费,扩充陆海空三军;向资本家许诺,将对外扩张,夺取广大殖民地,武力开拓海外市场。法西斯党迅速膨胀,很快发展至15万党徒,并到处谋杀、绑架和制造各种混乱。然后,墨索里尼倒打一耙,把社会动乱的根源归咎于其政治对手,以博取声誉,要求政府恢复秩序。

    1922年8月,意大利发生全国性政治罢工,墨索里尼指挥法西斯党徒乘乱夺取了米兰、波伦亚和北意大利许多大城市,并把各地法西斯党徒按军队编制,统编为四个建制完整的军团,准备最后夺取政权。

    1922年10月28日,墨索里尼坐镇米兰,指挥成千上万法西斯党徒,由米兰徒步进军首都罗马,不费一枪一弹,和平占领罗马。意大利国王维克多·艾曼努尔见法西斯党势不可当,便下令解散意大利政府,任命墨索里尼为政府首相,组织法西斯政府。10月30日,墨索里尼实现了梦想,登上了决定意大利命运的首相宝座。从此,意大利的历史年轮开始向深渊滚动,欧洲和世界在后来的岁月中因为这一颗灾星又陷入了一场大混战。

    阿道夫·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纳粹德国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头号战犯。1889年4月20日,希特勒生于巴伐利亚和奥地利的边界城市布劳瑙一个海关职员之家。中学毕业后梦想当艺术家,去维也纳报考美术学院,结果名落孙山。1913年迁居德国慕尼黑无固定职业,成为民族主义和反犹主义的狂热信徒。

    1914年8月,希特勒加入德国陆军,在巴伐利亚预备步兵第16团服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军衔至下士。战后退役,曾一度在慕尼黑为国防军反谍机关当密探。为寻生活出路,于1919年加入德意志工人党。该党于次年改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即纳粹党。1921年,希特勒成为纳粹党党魁,随即组织该党的准军事组织————武装冲锋队。1923年11月希特勒在慕尼黑发动“啤酒馆暴动”,企图仿效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政权。失败后被捕入狱。在狱中口述了《我的奋斗》一书,鼓吹废除《凡尔赛和约》,夺取生存空间,扩充领土,征服世界,宣扬复仇主义、种族主义、民族沙文主义和反苏反共思想。1924年底,希特勒出狱。

    1933年1月在垄断资本集团和军界支持下,纳粹党发展成为国会中的第一大党,希特勒登上总理宝座,开始实现其称霸世界和使德国纳粹化的计划。

    1934年,德国总统兴登堡死后,希特勒得以集总统和总理的大权于一身,废止共和国,改称德意志第三帝国,自称国家“元首”。他解散国会,取缔纳粹党以外的其他一切政党,迫害和屠杀共产党人、进步人士和犹太人,实行法西斯独裁专政。1935年,他撕毁《凡尔赛和约》,宣布重整军备,为发动侵略战争做准备。

    希特勒在国内加剧对犹太人的迫害,1935年9月颁布法律剥夺了犹太人的公民权利,后来又颁发了十三条补充法令,剥夺了犹太人在德国谋生的权利。

    1936年,德国与东条英机领导的日本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次年,墨索里尼领导的意大利加入这个协定,于是形成了德、日、意三国轴心。1936年3月他命令德军进入莱茵兰非军事区,同年7月伙同意大利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扶持佛朗哥取得西班牙政权。1938年3月和1939年3月,对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实施兼并。之后,希特勒进一步独揽陆、海、空三军指挥权,担任德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1939年9月,希特勒纳粹德国闪击波兰,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给世界许多国家的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据统计,“二战”期间总共有约600万犹太人、数千万其他人种因为希特勒的种族灭绝政策而被屠杀。希特勒对世界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也给德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战争中近800万德国人死亡。世界各国的珍贵文化遗产的损失更是无法计算。

    “大萧条”

    “大萧条”指的是1929年~1933年之间全球性的经济大衰退。

    “一战”过后,美国经济日益繁荣起来。1923年~1929年秋天,美国每年的生产率增幅达4%,此时,整个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财致富成了人们最大的梦想,投机活动备受青睐,享乐之风盛行,精神生活愈发浮躁和粗鄙,政治极端腐败,人们把这时的美国称为精神上的“饥饿时代”或“疯狂的20年代”。

    尽管这一繁荣造就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但这一繁荣本身却潜伏着深刻的矛盾和危机。农业一直都没有从战后萧条中完全恢复过来,农民在这个时期始终贫困,农村购买力不足,农场主纷纷破产。此外,工业增长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极端不均衡,工业增长主要集中在一些新兴工业部门,而采矿、造船等老工业部门都开工不足,纺织、皮革等行业还出现了减产危机,大批工人因此而失业。

    在1920~1929年,工业总产值几乎增加了50%,而工人却并没有增多,交通运输业职工实际上还有所减少。这一时期兼并之风盛行,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全美三分之一的国民收入被5%的最富有者占有;60%的家庭年收入为仅够温饱的2000美元水平;还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足1000美元。

    由于大部分财富都集中到了极少数人手中,社会购买力明显不足,导致美国经济运行中商品增加和资本输出困难,这进一步引发了生产过剩和资本过剩;虽然金融巨头在投机行为中都获得了高额利润,但大量资金并没有被投入到再生产过程,而是被投向了能获得更高回报的证券投资领域。

    1929年10月29日,美国迎来了它的黑色星期二。这一天,美国金融界崩溃了,股票一夜之间从顶峰跌入深渊。从1929年10月29日到11月13日短短的两个星期内,共有300亿美元的财富消失,相当于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总开支。但美国股票市场崩溃不过是一场灾难深重的经济危机爆发的火山口。

    随着股票市场的崩溃,美国经济随即全面陷入毁灭性的灾难之中,可怕的连锁反应很快发生:疯狂挤兑、银行倒闭、工厂关门、工人失业、贫困来临、有组织的抵抗、内战边缘。农业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大量销毁“过剩”的产品,用小麦和玉米替煤炭做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银河”。城市中的无家可归者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简陋的栖身之所,这些小屋聚集的村落被称为“胡佛村”。流浪汉的要饭袋被叫做“胡佛袋”,由于无力购买燃油而改由畜力拉动的汽车叫做“胡佛车”,甚至露宿街头长椅上的流浪汉上盖着的报纸也被叫做“胡佛毯”。而街头上的苹果小贩则成了大萧条时期最为人熟知的象征之一。在那些被迫以经营流动水果摊讨生活的人中,有许多从前是成功的商人和银行家。

    股票市场的大崩溃导致了持续四年的经济大萧条,这次经济危机很快从美国蔓延到其他工业国家。对千百万人而言,生活成为吃、穿、住的挣扎。各国为维护本国利益,加强了贸易保护的措施和手段,进一步加剧恶化世界经济形势,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一个重要根源。

    罗斯福新政

    1933年3月4日,新任美国总统罗斯福从胡佛手中接过了领导美国的权力。此时持续近四年的大萧条已经让美国————这个新崛起的世界头号工业国变得千疮百孔、风雨飘摇。

    上任的第二天,罗斯福就针对当时的实际,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历史上称之为“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应对危机的“新政”,其核心是三个R:改革(Reform)、复兴(Recovery)和救济(Relief)。罗斯福的“新政”并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场为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的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

    其主要措施有:整顿银行与金融系,下令银行修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的信用,并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复兴工业(中心措施),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与“蓝鹰行动”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调整农业,给减耕减产的农民发放经济补贴(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推行“以工代赈”;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缓和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政府还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是退休工人可以得到养老金,失业者可以得到保险金,子女年幼的母亲、残疾人可以得到补助。

    “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经过这一系列“新政”的实施,美国经济回升,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也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和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罗斯福新政不仅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也为其他国家实施国家干预经济,进行体制性自我调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绥靖政策

    各国人民革命的兴起及社会主义苏联的出现,引起帝国主义的恐惧和仇视。它们在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中,既想削弱和击败竞争对手,又要反对社会主义,镇压人民革命。绥靖政策正是适应这一需要出现的,在不同的情况下,其内容,形式和手法有所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和争夺世界霸权,反对社会主义和人民革命。

    绥靖政策最积极的推行者是英国、法国、美国等国。20世纪30年代前,绥靖政策主要表现为扶植战败的德国、支持日本充当防范苏联的屏障和镇压人民革命的打手。30年代后,面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严重挑战,以英国首相张伯伦为代表的英、法、美等国的绥靖主义者,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求得一时苟安,不惜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谋求同侵略者妥协,妄图将祸水引向苏联,坐收渔利。

    1931年九一八事变,容忍日本侵略中国东北;1935年3月容忍希特勒重整军备;1935年8月美国通过中立法;1935年10月容忍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年3月放任希特勒武装进占莱茵区;1936年8月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采取“不干涉”政策;1937年7月纵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此后又策划太平洋国际会议,阴谋出卖中国,同日本妥协;1938年3月默许希特勒兼并奥地利————这些都是绥靖政策的例证。最典型的体现则是1938年9月的慕尼黑会议和《慕尼黑协定》。英、法及幕后它们支持的美国,妄图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为代价,在欧洲实现“普遍绥靖”,求得“一代人的和平”,实质上是推动德国进攻苏联。

    历史证明,绥靖政策是一种纵容战争、挑拨战争、扩大战争的政策。它无法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却鼓励了侵略者冒险,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绥靖政策一度破产。

    二二六事件

    希特勒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并形成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的时候,亚洲日本的法西斯势力也开始抬头了。二二六事件是1936年(昭和11年)2月26日,在日本发生的陆军青年官兵反叛的事件,是一次由皇道派军人发动的未遂军事政变。政变失败使得东条英机为首的统制派借机清理敌对的皇道派军人的政治势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日本军队内部的斗争相当严重,对于政治的看法也不同。事件发生的前夕,军队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