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二二 政治与社会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而曰:“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岂不如西方宗教,亦尊其教主于政治领袖之上。唯西方政教分,中国政教合,则中国之尊道统尤在政统之上,岂不中国为师者尤尊于西方一宗教主。唯唐代之尊孔子,其用意则不然。下至宋代,儒学重振,孔子高出于帝王,乃始不与周公并称,而以孟子继之,此诚宋人对中国文化传统一大贡献。不仅远超于唐人,但又不同于战国时代之百家言,亦不同于南北朝隋唐之老聃与释迦,实亦远超于汉人之尊经而上之矣。

    元代以蒙古入主,统一全中国,为中国传统政治一大衰落。但社会则依然是中国社会。专以学术思想之自由一点言,不少大儒隐退在野,以讲学传道之大任自负。其有不免仕进者,如许衡,乃终不得预于道学之大传统。但元代统治阶层,亦知尊儒重道,亦承袭唐代之科举制度,则不得不谓是许衡诸人出仕之功。元代又于全国郡县中设书院,长官到任,必先到书院听讲,此犹是尊道统于政统上之遗意。科举考试,一遵朱子四书集注,其影响后世,乃可与汉武帝之表彰五经相提并论。此等亦皆许衡诸人出仕之功。故中国社会实际常在政治之上,而学术思想乃于社会中常保其自由,即在异族统治下犹然,亦信而有据矣。

    明代起,中国历史上又有两大新形态出现。一则士人多沿袭元代风气,不以仕进为荣。此在中国之道统上论,终不免有缺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以贯之。不关心治平大道,终非中国道统之正。此须待东林讲学,始明白求矫其弊。二则明太祖废宰相制,则为中国治统上一大变。有明一代,亦无明白纠其非是者。直待清代黄梨洲明夷待访录一书,始力陈其不是。此两大变,亦互为因果。士人既不关心政治,则在法统上,明太祖始有此废相之决定。然而社会自由,则明代法统亦无能加之以禁止。

    清代亦以异族入主,其治统一如蒙古元代。而社会自由,则仍沿旧惯。故顾亭林言:“国家兴亡,肉食者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非社会有思想学术之自由,试问此匹夫又何得负天下兴亡之责。故中国传统政治,在积极方面之主要原则,为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政治措施,一以民意为依归。在消极方面之主要原则,为对社会自由不加干涉,而学术思想之自由,则尤其主要者。私家讲学之影响,其力量常远超于国立太学之上。其他如门第兴起,如佛教流行,胥由社会培植,不由政府促成。即在经济方面亦复如是。牧民如牧羊,唯视其后者而鞭之。然如西汉盐铁政策,如对民间经济横加干涉,实则仍对民间经济作一开放,防止私家经济之独占,妨害自由经济之发展,此仍为政府对社会经济政策之一种民主精神,与专制独裁风马牛不相及。

    近日国人乃谓中国政治自秦以下为帝王专制,而社会则始终为一封建社会。不知西汉五经博士弟子毕业太学,为郎为吏,以组成一士人政府,此即中国民主政治一不成文之宪法。直传至晚清之末而不变。唯帝王一位世袭,而又有宰相制度辅其缺。西方近代民主制度,乃由民间向政府争税额,要求政府每年预算决算必须公开,而民意代表则最先以纳税额高达某一程度为标准。仅在此一项上起争执。较之汉代之贤良对策,其意义价值何堪相提而并论。若谓中国是一专制政府与封建社会,诚属拟于不伦。

    西方文化体系中,有法统,无道统。若谓有之,则属宗教。然西方又政教分,神圣罗马帝国仅有一理想,未能实现。直至最近,全欧洲在宗教同一信仰下,可有数十国分立。大学全由宗教创始,与政府不相关。政府创办国民小学,此为社会属于政治,非政治属于社会之一证。故西方政治法统下之所谓民意,最先只在经济财富上。继之以普选,亦仅论多少数。多数即是,少数即非。计较在数量上,不在品质上。则人亦下同一物。唯物史观,乃可用来解释西方史,不能用来解释中国史。“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故中国民意代表,唯曰贤良,曰博士弟子太学生。如是则中国社会除父母、子女、亲属之不平等以外,岂不又有知识教育上之不平等。但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此则在道统上一属平等,而力求其品质之向上,则仍属人之自由。唯待个人之各自努力,此则为一种独立精神。

    故中国人求自由平等独立,主在求道明道传道上努力。而五伦之道,则亦人人平等,而可独立自由以求。在日常生活中之物质拥有上,则又力戒其不平等。孔子曰“贫而乐,富而好礼”,则财货纵有不平等,而每一人之品性行为则仍有其平等。在西方社会中,唯在宗教方面,乃始有自由平等。而宗教信仰,亦趋于组织化。罗马有教廷,有教皇教宗之选举,则宗教亦变成一法统。当年北方新教亦为反抗此法统而起,然新教仍亦不免于法统化。耶教在欧洲社会流传,自当接受其文化大传统之束缚,难以避免。今日西方学校亦全纳入法统之下,全归于组织化,为师、为弟子,皆有一定之资格与年龄限制。纵是一极诚之好学者,亦得在规定年龄下毕业。纵是一极高明教授,亦得在规定年龄下退休。中国社会终生以学,终生以教,乃绝无此限制。要之,西方在组织化与法统之下,乃有自由平等。中国人之自由平等,则在道,超乎法统与组织化之上。故唯中国,乃有团体中之个人,同时有个人外之团体。此个人与团体,同属道,非属法。同属形而上,非属形而下。故非经西方人昌言自由平等独立,中国人乃向不郑重言及于此。

    先秦九流十家中,唯墨家有钜子组织,近似耶教。然其风不久即息。流者,如水之同向于海。家则必有传,子子孙孙,继继承承,始为成家。司马迁言:“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成一家之言。”唯有传人,乃成家言。然师弟子之传,乃道统,非血统。乃人伦,非自然。而皆出自由,不加组织。孔子为百世师,非由一组织中选举得来。故中国人所谓道统,乃与政治上之法统大不同。道统亦有规矩,而非由法律。不从外面限制,乃从内自向往,自遵守。故既自由,亦平等。

    佛法东来,亦无组织。南朝四百八十寺,各自独立,各有自由,其上并无一总组织。初唐禅学盛行,五宗七派,尽属自由分衍,非有组织划定。宗如宗族之宗,即犹古代之家言。派则如水流之歧,即犹战国时代之有九流。孟子言:“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熄。”政必主于人,人必主于道,故政统必尊于道统。又曰:“由人宏道,非道宏人”,故道统乃由人心所建立。处于内者为性,值于外者为命,故道即人之性命,而人之性命亦即是道。西方学校如英国之牛津、剑桥,可以绵亘五六百年,至今依然,此皆有一组织。中国书院讲学,即如朱晦庵、陆象山,皆一代大师,其道则传,其当身讲学之书院,则随其人而熄。所存则是建筑遗迹而已。此由无组织。然道则绝不在组织上。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又必有政党组织。但中国则君子群而不党,传统政治中无党。东汉党锢之狱,实本非党,乃由外面加以党名而锢之。北宋新旧党争,亦本非党,乃如近代人所谓自由意志之对立,亦互加对方以党名,非真结有党。故旧党操政,亦即有洛、蜀、朔之分,此亦有三派自由意志,非组织有三党。晚明东林党,起于东林书院之讲学。欲加之罪,乃以党名之。小说中有水浒传,梁山泊忠义堂一百零八位好汉,宋江为之首,然乃结义,非组党。以替天行道为标帜,则仍自居为道统。结义在五伦中为朋友,有道义,非法律。故自中国文化传统言,可谓有自由无组织,西方则称自由组织,乃凭组织争自由,此亦其一异。故西方之自由,内由组织,加以支持。外有法律,加以制裁。其真得称为自由与否,亦大有商讨之余地矣。

    元明清三代,漕运工人中有帮会,俗称江湖,乃以表示其非正常社会之所有。亦以明其在野,与政治无关。此种在野结合,战国时代有侠。或疑侠从墨来,唯墨有钜子组织。团体分散,为谋经济给养,海滨煮盐,深山煮铁,本非一种资本主义。而或与政治法令有违背,受压制。韩非书言:“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其实儒士发表言论,批评政治,乃一种思想自由。侠者自由结合,自谋生存,其来历或由墨家兼爱主张。皆非政治性,而具有一种道统之意味,流行在社会下层,而似有乱法犯禁之嫌。故战国时,儒侠并称。及西汉后,侠亦失其集团,而仅有以私人称侠者。如梁山泊,则又为集团之侠,不免以打家劫寨为生。至后起漕运工人之帮会,则为劳工集团,自为生活依赖,而有一种侠义之风流传其间,成为一集团。在西方社会中,绝不见有此等集团之出现。即现代西方之劳工结合,亦与中国社会之帮会绝不同。此亦是文化本质不同,无可强求其类似。

    中国之帮会,非有政府之高官严法临其上,而帮会中之一规一则,开拓及于数省数千里之广,绵亘达于数十代数百年之久,而遵守奉行之者,乃臻数十万,以至数百千万之众。抑且在内有其和,在外不见其有敌。在前有其向往,在旁在后则未见其有所逃避,有所抗拒与攘夺。中国国民性之坚韧与其柔顺,诚有难知难解者。此亦社会道统之一鳞片爪,实继两三千年之风气教育,乃得陶冶成其如此,而在上之政令法统,乃亦莫奈之何。

    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认为中国江湖帮会力量大可运用。但自西化运动起,中国一切旧传统尽遭废弃,即此种帮会亦不禁而自绝。中山先生言,国民党乃是革命党。此亦谓革命可有党,革命完成,宪法建立后,是否仍该有党,则未加明言讨论。三民主义理当赢得全国信从,自不该由一党来专政,反把三民主义的号召力运用得狭了。在中国文化传统上说,三民主义应是一道统,而不应仅成一法统,或仅为一党之党纲。西方政党,只在争法统权力,并无道统观念之存在。中国之政治传统,则凭于道统,而法统观念则仅成次要。

    近代国人自由、平等、独立三口号,亦皆来自西方。其实中国社会上之自由平等已较西方为多,上文已略有申述。独立亦然。伯夷、叔齐与武王、周公同尊,此即尊其一种独立精神。孔子曰:“伯夷、叔齐,古之仁人也。”人当在群体中能独立,但不当外于群体违犯群体以求独立。伯夷、叔齐之不同意于武王伐纣,其用心亦在群体,故孔子称之曰仁。能在群体中独立,始为真独立。孟子则尊伯夷为圣之清,即指其能不受外面一切污染,此即一种独立精神。清初有李二曲,居土室中,唯顾亭林来,乃得下土室相见。此种独立不惧,遁世无闷之精神,亦得谓之圣之清,乃可与三千年前之伯夷、叔齐后先辉映。李二曲之不屈仕于清廷,近代国人皆知爱敬。但伯夷、叔齐反对汤武革命,则近人不易同意。至于此三人,皆无意结合团体,从事反抗革命,而仅作个人表现,此则均不易得今日国人之赞许。可见如何来提倡独立,宜仍由文化传统之商讨,非可一凭西方式样为模范。

    在中国历史上,类此三人流芳后世者尚不断有人。即如东汉初年之严光,中期之梁鸿,末年之管宁,此等人物,真是指不胜屈。中国文化传统最重人之品格,而时不同,地不同,位不同,每一人之品格,则必具有一种独立性。其得称为圣之清者,虽不出世,而仍在群中,但实是独立。而其独立,则仍必在道之中,不在道之外。中国社会尊道统,但道必有己,故亦最富独立性。独立人物之在中国社会中,亦最得宽容,最受敬仰。孔子言:“过我门不入吾室,而我无憾焉者,其唯乡愿乎。”乡愿仅求群众化,摩登化,无个性,不能独立为人。能知人当各有个性,能独立,则相互间自见为自由平等。今日国人又好言突破,此语亦来自西方。但突破非独立,乃求超出于他人之上,或脱离于他人之外。若果突破了中国社会之旧传统,此下社会至少当为一无传统之社会,较少自由平等独立之社会。若以一意模仿西方为突破,则纵然说是突破了为古社会之奴隶,至少仍当为西方异民族社会之奴隶。又乌得谓突破。

    即如孔子,以一平民,平生以师道自任,自由来学者逾七十人。但一旦死,墨子继起,即以非儒反孔创新学派。此下九流十家,相踵继起,人持一说。儒墨虽为显学,亦仅其中之一二。秦始皇帝罢黜经学博士,焚民间经书,又禁以古非今,最为对儒家一重大打击。直至董仲舒贤良对策,始提出尊五经罢百家之主张,而儒术始独尊。然上距孔子之死已数百年。孟子之学本亦立为博士,罢百家遂亦废。直待唐代韩愈辟佛,自比孟子,然距孟子死已近千年。待宋代欧阳修出,韩愈始再见尊,王安石则仅提孟子,然同时司马光,则仍疑孟非孟。再待百年后,朱熹出,孔孟并尊之论始定。在此近两千年内,不断有人自由提出其主张,并不一以孔孟为尊。亦可谓孔孟道统,乃于南宋后始获确立。然朱熹以后,学术界仍是一自由,仍无组织,无会党。所谓道统,仍凭社会人物之自由独立精神,不断继起,不断宣扬,而亦不断有人加之以反对。朱子同时即有陆象山,继起又有明代之王阳明,皆非反孟而反朱。明太祖则又明白想要反孟。直至近代,乃又有批孔反孔之新潮流出现。凡此皆中国社会一种自由独立平等之旧传统之不断表现。果使耶稣生中国,无强大之教会组织,无教廷教皇之坚强支持,即耶稣是否亦能如孔子之见尊,而仍能成为一教主,其事亦仍待讨论。今日国人则谓孔孟道统胥由帝王专制之提倡,典籍尚存,史实明白俱在,何不一加审读。

    而尤有其异者,伯夷为圣之清,已与西方社会之所谓独立精神有不同。又如柳下惠为圣之和,乃以“尔为尔,吾为吾,尔焉能浼吾哉”为和。此尤与西方人结党为徒,以举手投票竞获多数以取胜为和者大不同。而伊尹之任,则以尧舜其君尧舜其民为己任,此又与西方为党魁竞选总统,以得代表人民为之公仆为己任者大不同。要之,文化传统既不同,则社会一切之有意义有价值之所在,尤将见其无往而各有其不同。斯又随处相异,有更仆而难加指数者。

    中山先生手创民国,乃亲以正式第一任大总统职位让之袁世凯。不久即洪宪称帝,毁弃此民国新法统于不顾。中山先生退居在野,完成其三民主义之构想。在广州建临时政府,又亲身北上,欲与段祺瑞、张作霖言和,而病死于北平之医院中。窥中山先生之意,似欲由其所主张之三民主义成为一新道统,以高出于民国新法统之上。而此新法统之最高位置大总统之职,则中山先生实非有意争取。及对日抗战胜利,制造民国第一部宪法,国人乃竟以美国林肯总统民有、民治、民享之三口号,来替换了中山先生之民族、民权、民生,而同亦称之曰三民主义。或尊美,或尊苏,多主以西方传统来替代中国之旧,似已成为中国社会近代一潮流。独中山先生一人,可谓有意承接中国五千年来之旧传统。运用其自由独立之新思想,来求中西双方文化之平等。故中山先生乃一依中国旧传统,以先知先觉自居,勉其信从者为后知后觉,而全国人民则尽归于不知不觉之列。此种意想,唯在中国旧传统中有之。中山先生纵不以孔孟自居,求之中国史,亦当如董仲舒、韩愈、朱熹诸人之杰出其伦类。孔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此下中山先生之影响终将仍待国人后生之自为抉择,而岂中山先生一人之力所能为。今日国人所群相推奉者,曰科学,曰民主,亦皆承袭于西方。民主乃法统,非道统。科学仅为手段,非目的。若谓西方道统在宗教,则又在天上,不在人间。若果谓法统之外仍该有道统,则中国之一尊西方,果将尊其政治为道统,抑将尊其宗教为道统,则岂不仍待我国人之自加论定。今国人又群相提出社会一观念之重要,则中国社会如余此文所述,亦究有深入研讨之价值否?此亦待孔子所谓可畏之后生任其责矣。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