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音与传义背

    《小雅·伐木》篇:“无酒酤音‘古’ 我。”《集传》:“酤,贾也。”

    《释文》:“酤,毛音‘户’,一宿酒也。”《说文》同。郑音“顾”,又音“沽”,贾也。今《集传》既用郑义,则“酤”当音“顾”或音“沽”。《集韵》“酤”字有音“古”者,亦训“一宿酒”,非“贾”也。

    又:“蹲蹲音‘存’ 舞我。”《集传》:“蹲蹲,舞貌。”

    《释文》:“蹲,七旬反,音逡。”《说文》《尔雅》并作“墫”,从土旁,其音同。《集传》既训“舞貌”,则“蹲”非“蹲踞”之义,安得音“存”?

    《六月》篇:“织音‘志’ 文鸟章。”《集传》:“织、帜,字同。”

    《释文》:“织,音‘志’,又尺志反。”此云音“志”,实本《释文》。但《集传》既云与“帜”同,则是《释文》之第二音,而不得复音“志”矣。

    《车攻》篇:“助我举柴音‘恣’ 。”《集传》:“柴,《说文》作‘?’,谓积禽也。”

    《释文》:“柴,子智反。音‘委积’之‘积’。又才寄反。”《说文》:“?,音‘渍’。前智反。”是即《释文》之“才寄反”也。《集传》既引《说文》,不应别作一音。况此字亦从无音“恣”者。

    《节南山》篇:“不宜空我师。”《集传》:“空,穷也。”

    空,苦贡反。此不音,盖误以为如字。

    《正月》篇:“胡为虺蜴音‘易’ 。”《集传》:“蜴,螈也。”

    《毛传》:“蜴,螈也。”《释文》:“蜴,星历反。字又作‘蜥’,是‘蜴’字读与‘蜥’同。”《集传》既用毛说,亦当仍用旧音为是。

    戴东原曰:“‘蜥易’之‘易’,无虫旁。有虫旁作‘蜴’,便音‘蜥’,不音‘易’。《方言》有‘易蜴’及‘脉蜴’,并音‘析’。乃知陆德明之说得之。若《尔雅》则‘易’‘蜴’二字溷为一矣。”

    又:“夭夭音‘腰’ 是椓。”《集传》:“夭,祸也。”

    夭,本於兆反,又於遥反。《集传》既训为“祸”,则於兆反是也。

    《雨无正》篇:“舍音‘赦’ 彼有罪。”《集传》:“舍,置也。”

    《释文》:“舍,一音‘捨’。”《集传》既训为“置”,安得音“赦”?

    《巧言》篇:“僭音‘谮’ 始既涵。”《集传》:“僭始,不信之端也。”

    《毛传》:“僭,数也。”《郑笺》:“僭,不信也。”《释文》云:“僭,毛:侧荫反;郑:子念反。”《集传》既依郑训为“不信”,自当读从本音。况《大雅·瞻卬》篇:“谮始竟背。”《桑柔》篇:“朋友已谮。”彼注俱依郑氏训“不信”而音“僭”。宁有此诗本是“僭”字,而反云音“谮”乎?

    《大雅·皇矣》篇:“柞棫斯拔音‘佩’ ,松柏斯兑徒外反 。”《集传》:“拔、兑,见《绵》篇。此亦言其山林之间道路通也。”

    《绵》篇“兑”字,《释文》本有吐外、徒外二读。此徒外反,亦本《释文》,未为不是。但《集传》之意,实主吐外反。玩前后两篇,注说甚明。乃于《绵》篇则云“吐外反”,于此又云“徒外反”。非惟不合朱子?岂不自相矛盾乎?

    又:“克顺克比音‘匕’ 。”《集传》:“比,上下相亲也。”

    “比”字,《释文》本音必里反,此云音“匕”是也。然《集传》训“比”为“上下相亲”,则当为毗志反,不得音“匕”也。《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引此诗,以为九德而解之。此章注所云“教诲不倦”。三者皆其本支也。其云“择善而从之曰比”,杜注谓:“比方善事,使相从也。”是“比”亦读如字。故《释文》无音切。今《集传》不用其“择善而从”之说,而改云“上下相亲”。明是“相亲”,“比”可知矣,乃犹得云音“匕”乎?

    《卷阿》篇:“伴音‘判’ 奂音‘唤’ 尔游矣。”《集传》:“伴奂,闲暇之意。”

    《注疏》:“伴奂”,毛以为“广大有文章”,郑以为“自纵弛之意”是。毛读“伴”为“畔”,“奂”为“唤”,郑则读为“判换”,《释文》分说甚明。今《集传》云“闲暇之意”,固犹郑氏所云“自纵弛”也,乃“伴”字音“判”。既从郑义,“奂”字音“唤”,又溷毛音,不亦两失之乎?

    《桑柔》篇:“靡所止疑音‘屹’ 。”《集传》:“疑,读如《仪礼》‘疑立’之‘疑’,定也,言居无所定。”

    此诗《释文》“疑,鱼陟反”,若《仪礼·士昏礼》《乡饮酒礼》《乡射礼》诸篇云“疑立”,《释文》并鱼乙反,皆不音“屹”。此字亦本无音“屹”者,况朱子明取《仪礼》之音。而妄以“屹”音当之乎?

    《集传》用旧训义而无音

    《唐风·山有枢》篇:“山有枢。”《集传》:“枢,荎也,今刺榆也。”

    《毛传》云:“枢,荎也。”《孔疏》云:“枢,荎。释木文。” 今本《尔雅》从草作櫙。 郭璞云:“今之刺榆也。”《释文》云:“枢,本或作‘蓲’,乌侯反。”是“枢”与“蓲”通,当音“殴”。

    《豳风·七月》篇:“八月剥枣。”《集传》:“剥,击也。”

    《郑笺》:“剥,击也。”《释文》云:“剥,普卜反。”是“剥”音“扑”,与“扑”通。

    《小雅·天保》篇:“如月之恒。”《集传》:“恒,弦也。月上弦而就盈。”

    《毛传》云:“恒,弦也。”《郑笺》云:“月上弦而就盈。”《释文》云:“恒,本亦作‘ ’,同古邓反。沈:古恒反,弦也。”是“恒”字通作“ ”,兼平、去二音。

    《采薇》篇:“彼尔维何。”《集传》:“尔,华盛貌。”

    此亦旧训也。《释文》云:“尔,乃礼反。”《说文》作“薾”,其音同。是“尔”与“薾”通,不当复读如字。

    《车攻》篇:“东有甫草。”《集传》:“甫草,甫田也,后为郑地。”

    《毛传》:“甫,大也。田者,大芟草以为防,或舍其中。”《郑笺》:“甫草者,甫田之草。郑有圃田。”《释文》:“甫,如字。郑:音‘圃’。谓圃田,郑薮也。”今朱子全主郑说,宜从郑音。 《后汉书·马融传》:“诗咏圃草。”直作“圃”字。注指为《韩诗》。

    《无羊》篇:“矜矜兢兢。”《集传》:“矜矜兢兢,坚强也。”

    此亦《毛传》旧训。《释文》:“兢,其冰反。”

    《 弁》篇:“实维何期。”《集传》:“何期,犹伊何也。”

    郑氏云:“何期,犹伊何也。”《释文》云:“期,本亦作‘其’,音‘基’。”是此句正与《魏风·园有桃》篇“子曰何其”、《小雅·庭燎》篇“夜如何其”语意同,宜读为“基”。

    《车辖》篇:“德音来括。”《集传》:“括,会也。”

    括,当读为“佸”。《毛传》:“括,会也。”《释文》:“括,本又作‘佸’,音‘活’。徐:古阔反。”今朱子既仍《毛传》训义,则“括”当读为“佸”而音“活”,若徐邈之古阔反,则义当训“至”矣,非也。

    《都人士》篇:“彼君子女,谓之尹吉。”《集传》:“尹吉,未详。郑氏曰:吉,读为‘姞’。尹氏、姞氏,周之昏姻旧姓也。”

    《释文》:“吉,毛:如字。郑:读为‘姞’,其吉反,又其乙反。”今《集传》用郑说,不得复读如字。

    《隰桑》篇:“其叶有幽。”《集传》:“幽,黑也。”

    《毛传》:“幽,黑色也。”《释文》:“幽,於纠反。”

    《大雅·凫鹥》篇:“福禄来为。”《集传》:“为,犹助也。”

    《释文》:“为,於伪反,助也。”

    《民劳》篇:“柔远能迩。”《集传》:“能,顺习也。”

    郑氏云:“能,犹侞也。顺侞其近者。”《释文》云:“能,毛:如字。郑:奴代反。”今《集传》训“能”为“顺习”,即郑“顺如”之义,不当复作“如”字读。

    《桑柔》篇:“仓兄填兮。”《集传》:“填,未详。旧说与‘陈’‘尘’同,盖言久也。或疑与‘瘨’字同为病之义。但《召旻》篇内二字并出,又恐未然。今姑阙之。”

    《毛传》:“填,久也。”《郑笺》:“丧亡之道,滋久长。”《释文》:“填,音‘尘’。”《疏》云:“《释言》云:‘烝,尘也。’孙炎曰:‘烝,物久之尘。’”则“尘”为久义。古音“尘”“填”字同,故“填”得为久。《集传》虽二说并存,然《瞻卬》《召旻》二篇,并训“填”为“久”;知此,亦以前说为长,宜读“尘”音。

    《云汉》篇:“我心惮暑。”《集传》:“惮,劳也,畏也。”

    《毛传》训“惮”为“劳”,则音丁佐反。郑训为“畏”,则读如字。《释文》甚明。今《集传》并列两义,则亦当使二音并存。

    《崧高》篇:“往近王舅。”《集传》:“近,辞也。”

    《毛传》:“近,己也。”《郑笺》:“近,辞也。声如‘彼记之子’之‘记’。”《释文》:“近,音记。”《孔疏》:“毛以为……往去已,此王之舅也。近得为己,其声相近,故《笺》申之云“如彼记之记也”。《毛传》“己也”之“己”,音与“记”同,皆语辞。今《集传》明用郑氏“辞也”之训,宜作“记”音。

    《韩奕》篇:“淑旂绥章。”《集传》:“绥章,染鸟羽或旄牛尾为之,注于旂竿之首,为表章者也。”

    《毛传》:“绥,大绥也。”《郑笺》:“绥,所引以登车,有章采也。”《释文》:“绥,本亦作‘ ’。毛:如谁反。郑:音‘虽’。”《集传》正用毛说,当音如谁反,不当读“虽”。

    《瞻卬》篇:“孔填不宁。”《集传》:“填,久也。”

    《召旻》篇:“孔填不宁。”《集传》:“填,久也。”

    此上二条,俱当音“填”为“尘”,说见《小雅·桑柔》篇。

    《周颂·访落》篇:“於乎悠哉,朕未有艾。”《集传》:“艾,如‘夜未艾’之‘艾’,言其道远矣,予不能及也。”

    《小雅·庭燎》篇,《集传》训“艾”为“尽”,是本作“刈”音。

    《桓》篇:“皇以间之。”《集传》:“‘间’字之义未详。《传》曰:间,代也。言君天下以代商也。”

    间,古苋反,音“涧”。

    《集传》有异义而不别为之音

    《大雅·下武》篇:“应侯顺德。”《集传》:“应,如‘丕应徯志’之‘应’。”

    应,本如字,音“鹰”。今依注当音“譍”。“丕应徯志”,《虞书·益稷》篇文也。

    《周颂·天作》篇:“彼徂矣岐。”《集传》:“岨,险岨之意也。”

    徂,本如字,往也。《注疏》并无他说。今《集传》直改“徂”为“岨”。沈存中《笔谈·艺文》篇云:“书之阙误,有可见于他书者。如《诗》‘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后汉书·朱浮传》作:‘彼岨者岐,有夷之行。’”又,王伯厚《玉海》有《诗考》一卷,其序云:“朱文公《集传》‘彼徂者岐’从《韩诗》。”然《韩诗》今不传,而《后汉书·朱浮传》又并无是语,不知沈说何据。今人更指为《后汉书·西南夷传》。考彼传,本是“徂”字,注亦训“往”,不作“岨”也。惟韩昌黎《岐山操》作“彼岨者岐”,是“徂”或作“岨”,其来已久。故《集传》因承旧说,偶未注明“徂”当作“岨”耳。今既遵《集传》,宜作“阻”音。

    戴东原曰:“《后汉书·西南夷传》朱辅上疏称《诗》云:‘彼岨者岐,有夷之行。’传曰:‘岐道虽僻,而人不远。’注引《韩诗·薛君传》曰:‘徂,往也。夷,易也。行,道也。岐道阻险而人不难。’”沈括所引即此。疏特误“朱辅”为“朱浮”,误疏为传,又误“徂”为“岨”耳。辅所称传曰盖《韩诗》,薛君治《韩诗》者,而训“徂”为“往”,则《韩诗》不作“岨”字。陆德明《经典释文》博采众本,亦不云“徂”一作“岨”。知此字之讹,盖在宋时。故沈括云云,而朱子亦因之,相沿既久,不可复正。然其误不可不知。

    音切之误

    《周南·关雎》篇:“关关雎音‘疽’ 鸠。”

    雎、疽,并七余反。《论语》“关雎之乱”、《孟子》“痈疽”,朱子《集注》皆云七余反,可见当时本无误读。然《诗·国风》如“只且”“扬且”“狂且”“椒聊且”等文,与二雅中“且”字之为子余反者,莫不音“疽”,则其于“疽”字,竟误认为子余反。“雎”“砠”二字,必不读为七余反矣。朱子宁有是耶?

    《卷耳》篇:“我姑酌彼兕音‘似’ 觥。”

    兕,徐履反,不音“似”。似,详里反。

    又:“陟彼岨音‘疽’ 矣。”

    说见《关雎》篇。

    《樛木》篇:“葛藟累音‘雷’ 之。”

    累,力追反,音“缧”,在支韵。雷乃灰韵。

    《桃夭》篇:“有蕡音‘文’ 其实。”

    蕡,扶云反,音“坟”。文,无分反,音“闻”。

    《汉广》篇:“言刈其蒌音‘闾’ 。”

    蒌,力俱反,音“慺”,在虞韵。闾乃鱼韵。

    《麟之趾》篇:“于音‘吁’ 嗟麟兮。”

    于嗟,叹词。古未有音“于”为“吁”者,不独《释文》为然。凡经中“于嗟”字皆仿此。 《洪武正韵》始误音“吁”。

    《召南·草虫》篇:“忧心忡忡音‘充’ 。”

    忡,敕中反。充,昌中反。

    又:“我心则降音‘杭’ 。”

    降,户江反,音“项”,平声,在江韵。杭乃阳韵。

    又:“忧心惙惙音‘拙’ 。”

    惙,张劣反,当音“辍”。拙,职悦反。

    《甘棠》篇:“召伯所憩音‘器’ 。”

    憩,起例反,在霁韵。器乃寘韵。

    《羔羊》篇:“委音‘威’ 蛇音‘移’ 委蛇。”

    委,於危反,音“逶”,在支韵。威乃微韵。

    又:“素丝五总音‘宗’ 。”

    总,子公反,不音“宗”。总,东韵。宗乃冬韵。

    《小星》篇:“寔与‘实’同 命不同。”

    寔,时职反。寔者,是也,与“实”字音义俱别。

    《野有死麕》篇:“舒而脱脱音‘兑’ 兮。”

    《释文》:“脱,吐外反。”此音“兑”,不知所本;或本音“蜕”,而传刻者误失虫旁。

    《驺虞》篇:“壹发五豵音‘宗’ 。”

    豵,亦子公反,不音“宗”。

    《邶风·柏舟》篇:“不可以茹音‘孺’ 。”

    茹,本如预反,又如庶反,并在御韵。孺乃遇韵。

    又:“觏音‘垢’ 闵既多。”

    觏,古豆反,与“遘”通,音“构”。“垢”字音“苟”。此误以上声之音为去声。

    《击鼓》篇:“忧心有忡音‘充’ 。”

    误与《草虫》篇同。

    《凯风》篇:“ 与‘演’同 睆黄鸟。”

    ,胡显反,音“岘”。演,以浅反,音“衍”。二音相去远甚。

    《雄雉》篇:“泄泄与‘异’同 其羽。”

    泄,移世反,音“曳”,在霁韵。异乃寘韵。

    又:“不忮与‘至’同 不求。”

    忮,之豉反,音“寘”,不音“至”。《广韵》“寘”“至”各为一韵,今亦同韵而异纽。

    《匏有苦叶》篇:“浅则揭与‘器’同 。”

    揭,苦例反,音“憩”,在霁韵。器乃寘韵。

    又:“招招音‘韶’ 舟子。”

    《释文》:“招,如字。”此音“韶”,不知所本。

    《谷风》篇:“其甘如荠音‘泚’ 。”

    荠,齐礼反。泚乃纸韵,千里反,与“荠”韵部分各别。

    又:“匍匐蒲卜反 救之。”

    匍,本蒲北反,在陌韵。蒲卜切是屋韵字。

    又:“有洸有溃音‘绘’ 。”

    溃,胡对反,在队韵。绘乃泰韵。

    又:“既诒我肄音‘异’ 。”

    肄,以世反,与“勚”通,并不音“异”。此亦霁、寘二韵相溷者。

    《简兮》篇:“硕人俣俣音‘语’ 。”

    俣,五矩反,在麌韵,与“语”韵部分各别。

    《泉水》篇:“饮饯于祢音‘你’ 。”

    祢,乃礼反,音“沵”,在荠韵。你,乃里反,在纸韵。

    《北风》篇:“既亟只且音‘疽’ 。”

    且,本子余反,音“疽”误。

    《静女》篇:“贻我彤音‘同’ 管。”

    彤,徒冬反,音“佟”,在冬韵。同乃东韵。

    《鄘风·君子偕老》篇:“委委音‘威’ 佗佗。”

    误与《召南·羔羊》篇同。

    又:“扬且音‘疽’ 之晳也。”

    误与《邶风·北风》篇同。

    《定之方中》篇:“升彼虚音‘岖’ 矣。”

    虚,本古“丘墟”字,起居反,在鱼韵。岖乃虞韵。

    《干旄》篇:“孑孑音‘结’ 干旄。”

    孑,居热反,又居列反,音“揭”。旧在薛韵,今与“结”同在屑韵而异纽。

    又:“素丝纰音‘避’ 之。”

    纰,皮至反,音“备”。旧在至韵,今与“避”同在寘韵而异纽。

    《载驰》篇:“众稺音‘彘’ 且狂。”

    稺,与“稚”同,直吏反,在寘韵。彘乃霁韵。

    《卫风·淇奥》篇:“绿竹青青音‘精’ 。”

    青,子丁反,音“菁”,在青韵。精乃庚韵。

    又:“会音‘怪’ 弁如星。”

    会,古外反,音“桧”,在泰韵。怪乃卦韵。

    《硕人》篇:“衣锦褧音‘颎’ 衣。”

    褧,苦迥反,音“?”。《郑风·丰》篇:“衣锦褧衣。”注:“褧、?同。”是也。未有音“颎”者。颎,本古迥反。《小雅·无将大车》篇:“不出于颎。”注云:“颎,音‘耿’。”是也。

    《氓》篇:“乘彼垝音‘鬼’ 垣。”

    垝,俱毁反,音“诡”,在纸韵。鬼乃尾韵。

    《竹竿》篇:“籊籊音‘笛’ 竹竿。”

    籊,本他历反,音“剔”。惟《广韵》有“徒历反”。

    《王风·君子于役》篇:“曷其有佸音‘括’,叶户劣反 。”

    佸,本户括反,音“活”。此叶户劣反,即“户括”之转也。不知何故音“括”。

    《君子阳阳》篇:“其乐只音‘止’ 且音‘疽’ 。”

    只,诸氏反,音“纸”。今经文“只”字不下数十,并是此音,不知何故独于此音“止”。“止”字,诸市反,与“纸”音别。“且”字误与《邶风·北风》篇同。

    《中谷有蓷》篇:“有女仳音‘痞’ 离。”

    仳,匹婢反,音“庀”。痞,部鄙反,音“圮”。

    《郑风·大叔于田》篇:“抑磬音‘庆’ 控忌。”

    磬,苦定反,在径韵。庆乃敬韵。

    《清人》篇:“驷介旁旁音‘崩’ 。”

    旁,补彭反,音“祊”,在庚韵。崩乃蒸韵。

    《山有扶苏》篇:“乃见狂且音‘疽’ 。”

    《褰裳》篇:“狂童之狂也且音‘疽’ 。”

    误并与《邶风·北风》篇同。

    《丰》篇:“子之丰音‘风’ 兮。”

    丰,芳凶反,音“峰”,在冬韵。风乃东韵。

    《溱洧》篇:“士曰既且音‘疽’ 。”

    误与《邶风·北风》篇同。

    《齐风·还》篇:“遭我乎峱音‘铙’ 之间兮。”

    峱,奴刀反,音“猱”,在豪韵。铙是肴韵。

    《著》篇:“俟我于著音‘宁’,叶直居反 乎而。”

    《释文》:“著,直居反,又直据反。”又云协韵当“直据反”,未有音“宁”者。“宁”字,音直吕反,本上声。《孔疏》以为“著”与“宁”音义同,盖二字义同而音亦相近耳,非“宁”字可读去声也。

    按:未定四声以前,凡相近之音,皆可通用。周颙、沈约以后,虽别四声,而古音之存者未尽废。学者随意取读,不能画一。故齐梁以迄唐初,往往一字而数音。如“苇”字,谢峤读平声;“缁”字,沈约读去声,是也。其后《切韵》盛行,乃归一辙。《孔疏》所云“著”“宁”音义同者,盖当时“著”字有上声一读,或“宁”字有去声一读耳。言各有当,不必为之回护,但云今无此音可矣。

    《南山》篇:“南山崔崔音‘摧’ 。”

    《卷耳》诗“崔嵬”字亦徂回反,此云音“摧”,未为不是。然《释文》于此音子虽反,又音“隹”,则是从来相传之读,亦必有故矣。恐音“摧”者误。

    按:《释文》此二音,亦旧读之未画一者。

    《敝笱》篇:“其鱼鲂鳏音‘关’ 。”

    鳏,古顽反,不音“关”。二字旧不同韵,今亦同韵异纽。

    《载车》篇:“垂辔沵沵音‘你’ 。”

    沵,乃礼反,音“祢”,在荠韵。你乃纸韵。

    又:“行人彭彭音‘邦’ 。”

    彭,必旁反,在阳韵。邦乃江韵。

    《猗嗟》篇:“终日射音‘石’ 侯。”

    射,本食亦反,不音“石”。

    《魏风·汾沮洳》篇:“彼汾沮洳音‘孺’ 。”

    洳,如预反,音“茹”,在御韵。孺乃遇韵。

    《十亩之间》篇:“桑者泄泄音‘异’ 兮。”

    误与《邶风·雄雉》篇同。

    《唐风·椒聊》篇:“椒聊且音‘疽’ ,远条且。”

    误与《邶风·北风》篇同。

    《杕杜》篇:“其叶菁菁音‘精’ 。”

    菁,子零反,在青韵。精乃庚韵。

    《羔裘》篇:“羔裘豹袪音‘岖’ 。”

    袪,起居反,音“祛”,在鱼韵。岖乃虞韵。

    《秦风·渭阳》篇:“琼瑰音‘妫’ 玉佩。”

    瑰,古回反,在灰韵。妫乃支韵。

    《陈风·宛丘》篇:“子之汤音‘荡’ 兮。”《集传》:“汤,荡也。”

    《毛传》云:“汤,荡也。”《释文》:“汤,他郎反。旧:他浪反。”是“汤”虽训“荡”,而不音“荡”;他书中亦未有音“荡”者。荡,本徒党反。

    《东门之枌》篇:“东门之枌音‘文’ 。”

    枌,符云反,音“汾”。此与《周南·桃夭》篇音“蕡”为“文”误同。

    又:“越以鬷音‘宗’ 迈。”

    鬷,子公反,在东韵。宗乃冬韵。

    《防有鹊巢》篇:“邛音‘穷’ 有旨苕。”

    邛,其恭反,当音“筇”,在冬韵。穷乃东韵。

    《月出》篇:“舒夭绍音‘邵’ 兮。”

    绍,如字。此字本无去声。

    《曹风·候人》篇:“不遂其媾音‘垢’ 。”

    媾,古豆反,音“遘”。垢,音“苟”。此与《邶风·柏舟》篇“觏”音“垢”误同。

    《豳风·七月》篇:“七月鸣鵙音‘决’ 。”

    鵙,工觅反,音如《春秋》“湨梁”之“湨”,是锡韵字,未有音为“决”者。“决”在屑韵,与此远甚。《孟子》:“南蛮 舌之人。”《集注》:“ ,亦作‘鵙’,古役反。”则朱子本音古役反可知。

    又:“言私其豵音‘宗’ 。”

    误与《召南·驺虞》篇同。

    《鸱鸮》篇:“予维音哓哓音‘嚣’ 。”

    哓,呼尧反,音“晓”。嚣,许矫反,音“枵”。

    《东山》篇:“町音‘廷’ 畽鹿场。”

    町,他顶反,此云音“廷”,或“挺”字之误。

    又:“熠音‘翊’ 耀宵行。”

    熠,以执反,在缉韵。翊,与职反,在职韵。下文“熠耀其羽”同。

    又:“有敦音‘堆’ 瓜苦。”

    《毛传》:“敦,犹专专也。”《郑笺》:“此又言妇人思其君子之居处,专专如瓜之系缀焉。”《释文》:“敦,徒丹反。专,徒端反。”《孔疏》:“敦,是瓜之系蔓之貌,故转为‘专’。”是此“敦”字本不音“堆”,而《集传》又无别训,是用毛、郑旧义可知。何以不作“徒丹反”也?

    《九罭》篇:“九罭之鱼鳟音‘尊’ 鲂。”

    《释文》:“鳟,才损反,又音‘撰’。”他书亦并无音“尊”者。

    《小雅·四牡》篇:“周道倭音‘威’ 迟。”

    倭,於危反,音“逶”,在支韵。威乃微韵。

    《伐木》篇:“酾音‘师’ 酒有藇。”

    酾,所宜反,音“簁”,不音“师”。“师”字,疏夷反。

    《天保》篇:“吉蠲音‘娟’ 为饎。”

    蠲,古悬反,音“涓”,未有音“娟”者。娟,本於缘反。惟《正韵》“娟”字有“涓”音,于古未之见也。

    《采薇》篇:“象弭音‘米’ 鱼服。”

    弭,弥氏反,音“弥”,上声,在纸韵。米乃荠韵。

    《出车》篇:“于彼郊音‘高’ 矣。”

    郊,古肴反,在肴韵。高,古劳反,在豪韵。

    又:“忧心忡忡音‘充’ 。”

    误与《召南·草虫》篇同。

    又:“我心则降音‘杭’ 。”

    误与《召南·草虫》篇同。

    《南有嘉鱼》篇:“烝然罩罩音‘笊’ 。”

    罩,张教反,音“爪”,去声,未有音“笊”者。笊,音“爪”,今“笊篱”字,见《唐书·安禄山传》。此误以上声为去声。

    又:“甘瓠累音‘雷’ 之。”

    误与《周南·樛木》篇同。

    《蓼萧》篇:“零露瀼瀼音‘壤’ 。”

    瀼,《释文》:“如羊反,又乃刚反。”此云音“壤”,或“攘”字传刻之讹。

    又:“零露泥泥音‘你’ 。”

    泥,乃礼反,音“祢”,在荠韵。你乃纸韵。误与《邶风·泉水》篇“祢”字同。

    《菁菁者莪》篇:“菁菁音‘精’ 者莪。”

    误与《唐风·杕杜》篇同。

    《六月》篇:“ 狁匪茹音‘孺’ 。”

    误与《邶风·柏舟》篇同。

    又:“四牡既佶音‘吉’ 。”

    佶,其乙反,又其吉反,未有音“吉”者。

    《采芑》篇:“路车有奭音‘肸’ 。”

    奭,许力反,音“赩”,在职韵。肸,在质韵。《瞻彼洛矣》篇:“ 韐有奭。”注音“赩”,与此自相矛盾。

    又:“八鸾玱玱音‘仓’ 。”

    玱,七羊反,无音“仓”者。惟训“玉色”者乃音“仓”。

    《吉日》篇:“麀鹿麌麌。”

    麌,愚甫反,音“俣”。“麌”“语”各为韵。此误与《邶风·简兮》篇“俣”字同。

    又:“殪音‘意’ 此大兕。”

    殪,於计反,在霁韵。意乃寘韵。

    《沔水》篇:“沔音‘免’ 彼流水。”

    沔,弥兖反,当音“缅”,不音“免”。

    《祈父》篇:“靡所底音‘抵’ 止。”《集传》:“底,至也。”

    底,之履反,音“指”。此音“抵”,误。

    《我行其野》篇:“蔽芾其樗音‘枢’ 。”

    樗,敕居反,音“摅”,在鱼韵。《豳风·七月》篇:“采荼薪樗。”注云“敕书反”是也。枢,昌朱反,乃虞韵字。

    又:“言采其蓫。”

    蓫,敕六反,音“蓄”,惟《广韵》音“逐”。

    《斯干》篇:“朱芾音‘沸’ 斯皇。”

    芾,与“韨”同,音“弗”。今音“沸”,误。

    又:“惟虺音‘毁’ 惟蛇。”

    虺,虚鬼反,在尾韵。毁乃纸韵。

    《正月》篇:“胡为虺音‘毁’ 蜴。”

    误与《斯干》篇同。

    又:“哿音‘可’ 矣富人。”《集传》:“哿,可也。”

    哿,哥我反,义虽训“可”,从未有音“可”者。况《孟子》引此诗,朱子《集注》亦音工可反。

    《十月之交》篇:“蹶音‘愧’ 维趣马。”

    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