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群經大義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經學有微言、大義,有事文,有取義。《勸學·守約篇》擬編纂《群經大義》,蓋去幽奥,取顯明,舍糟粕,擷精華。因其章句繁多,博而寡要,勞而少功,説「堯典」二字至三萬言,青年入學,皓首不能通一經,儒者無用,實經累之。方今去古愈遠,史册政典,日新月積,數十百倍於經傳。西學渡海,篇帙繁多,過於中典,子史流派,尤屬蕪雜,書簡浩繁,古今變局也。南皮慮學人訟言廢經,欲掇精華,以便誦習。惟是事體大思深,海内無人應命,知難而退,固其常也。蘇子瞻云:「藥雖進於醫手,方多傳自古人。」若已經效於世間,不必皆由於己出。計窮智出,化舊爲新。因以《白虎通義》爲藍本,略加排次,以應師命。綜考原書,長義可數,略舉梗概,有十二絶:

    東漢初,中國經學天子臨雍,標題講義,迥非寒素所能比儗。西漢石渠講論,其書早亡,群書引用者,亦只數條,惟《白虎通》巋然獨存,爲中國有一無二之作。一也。

    西漢博士由少漸次增立,東漢立十四博士 注 ,爲經學古今盛會。博士篤守師法,專門名家。魏晉以下,不能有一,何況十四!又其身價尊貴,難乎供奉。明帝時當全盛,以國家禄位尊養,乃得供給京師,同堂講論。二也。

    東漢去古未遠,孔門傳授師説淵源可考,不似魏晉以後,分門别户,黨同伐異。東漢以後師法絶響,是書粹然鄒魯微言大義,迥非後世所及。三也。

    古典制度,一經不能全備,故漢師 古文家。 以設明堂、建辟雍彼此相難,十四博士萃聚一堂,各出所藏,以應詔命,克臻美善,無抱殘守缺之憾。四也。

    入學既屬高賢,詔命班孟堅論次其説,文章斐然,條暢華贍,故雖談經之書,辭旨無注疏支繁、理學空衍諸弊。即以文論,非後世所及。五也。

    今、古學調和彌縫,儒林勢成聚訟。當時古文雖興,未能成派,辨别異同,不敢參入。諸老篤守師法,志合道同,尊仰尼山。古文晚説,百不取一, 引《周官》數條,皆經文,無師説。 不似魏晉事雜言厖,以僞淆真。六也。

    班《藝文志》著録古書,全在故府,今則百無一存。以見行《公》、《穀》論,當時各本俱存,故多佚文。如「伯姬歸於紀」,明待年也,與譏娶母黨之類,皆今本所無。《樂記》引八音配八風,今本亦屬遺佚。《穀梁》作三軍,傳有脱文,范氏因之疑傳。是書獨存古本全文,高出范本遠甚,多足補正今本。七也。

    魏晉以下,儒生專宗鄭學,全失家法,浸淫至於六朝。唐初《正義》不知取舍,爲經學大厄。是書遺文墜典,一字千金。如三公居守,順八風施行政事。《論語》天子四飯,取諸四岳所貢,故文遺義數十百條。又僞古文經傳與《毛詩》公孤、百二十女、周制七千里、司空缺官之類,絶無其説。真文秘記,允堪寶貴。八也。

    道德天命、陰陽五行,爲皇帝家法。後儒誤解,於平治修齊之外,别有所謂道統,趣天下學人同爲禪寂。是書表章皇帝,道出於天,不似後儒有王伯無神化,聖教囿於偏隅,不足以收血氣尊親之效,繼往世,開太平。九也。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