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春秋战国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个“百家争鸣”的伟大历史变革时代

    一提到春秋战国,大家都知道这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最光辉灿烂的“百家争鸣”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出现了那么多的思想派别和那么多的杰出的思想家,形成了那么尖锐而复杂的思想斗争的场面。这是秦汉以后两千年来,任何时代都不能比拟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那个时代的学术思想特别活跃,特别繁荣呢?难道说那是偶然的,真象某些人所说的“运会使然”?难道说那只是几个大人物随心所欲地创造出来的局面?这种神秘的、唯心主义的历史观,自然是极端荒谬的,不能够解决任何问题。我们应该知道,每一个时代的思想潮流,都是那一个时代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都有它一定的历史条件,一定的物质基础。要想了解春秋战国时代为什么会呈现出那样五光十色的思想流派,就必须从当时整个的伟大历史变革中求其根源。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社会大转变的时代,这是大家向来所公认的。过去的历史学家常常好讲“三代以前”怎么样,“三代以后”怎么样,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上明显地划出一条分界线。他们所谓“三代以后”,事实上是指周室东迁以后,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的。不管他们对于这一个历史大变革是怎样认识,怎样估价,也不管直到现在大家对于这个历史大变革的性质——究竟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呢?还是从封建社会前期向封建社会后期的转变呢?——有着怎样不同的看法,但是总没有人否认这是历史上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我们现在姑且撇开理论上的纠缠,只就这个历史大变革时代的显著标志谈一谈吧。

    (一)农村公社的瓦解

    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也和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样,是经过一个农村公社广泛存在的历史阶段的。大概当殷周时代,虽然已经出现了奴隶制度,已经进入到奴隶制社会,但是并没有因此就摧毁了从原始社会蜕变下来的农村公社,而是和农村公社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特殊的奴隶制社会。这种农村公社的具体形态,表现为所谓“井田”制度。什么是“井田”制度呢?照郭沫若先生的说法,乃是按“一定亩积”而“规整划分”的一种土地制度。也就是说,按一定亩数,划成一方块一方块的,分配给农民去耕种,好象井的形状,这就叫作“井田”。当时土地还没有成为个人的私有财产,而是属于国家的。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就代表着国家,实际上也就是代表着全体贵族,因为那时候的国家是贵族的国家,是贵族对于一切公社成员和奴隶实现阶级统治的一种工具。这样,我们可以说,当时的土地制度实际上是为全体贵族所公有的土地国有制,而不是土地私有制。在这种制度下,土地不能自由买卖,而是由国家分配的。国家按定例一份一份地把土地分配给农民去耕种,同时又连土地带农民一份一份地按等级分配给贵族,以供养他们。这就是说以国有的名义,而仍保存着农村公社的形式。在这个土地制度上面,供养着天子、诸侯、大夫等一系列大小不等的贵族所组成的一个庞大贵族层,他们共同来剥削广大农民的劳动果实。农民一方面是公社成员,同时也是国家和贵族的奴隶,这种特殊的土地制度和阶级关系,标志着殷、周奴隶制社会的主要特征。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由于铁器的广泛使用,生产力大大提高。于是乎贵族们利用农民的剩余劳动力,在公田以外,大量开垦荒地,成为自己的私田,逐渐造成“私肥于公”的现象;同时,随着农业技术的提高,逐渐把三年重新分配一回的井田制下的旧办法,改变为在一块土地上划分成两片或三片轮流耕种的“辕田制”的新办法,使农民所耕种的土地长期固定下来,不再频繁地重新分配,这就向土地私有制靠近了一步。到了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任民所耕,不限多少”,把土地制度来了个彻底改革,从此确立了土地私有制,而从春秋中叶以来农村公社逐渐瓦解的历史过程到这时候也就完成了。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大变化,因为它动摇了殷、周奴隶制社会的经济基础。随着农村公社的逐渐瓦解,不仅在经济上引起很大的变化,而且在政治上、军事上,乃至社会风气和人们的思想意识上都引起了一系列的变化。这的确是一个历史变革的显著标志。

    (二)工商业的兴起

    如上所述,以农村公社为基础的殷、周社会,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社会。每一个公社自成一个小天地,和外界的经济联系是很稀疏的。当时,农民的衣食所需,自然都是亲手自造,简陋的农具也不一定需要去找匠师;就连贵族们生活上所需要的东西,也自有他们统治下的农民来供给,不仅供给农产品,而且还要“为公子裘”,“为公子裳”,服各种工役,献各种用品,什么都包办下来了。自然,有些高级用具和奢侈品需要专门技巧或者从远方罗致,不是公社中一般农民所能供给的,所以特别从公社中选拔出一部分人,让他们专门从事工艺和商业的活动。但是这只是隶属于官府,专为贵族服务的一种官工、官商,还不是一种私人独立的社会行业,正和农民隶属于贵族而不能独立于社会以外是一样的。但是从春秋以后,工商业就逐渐发达起来。到了战国,更显然形成了一个工商业空前繁荣的新时代。

    春秋战国时代工商业的发达,表现在都市的兴起,表现在商人的活动,表现在货币的流通,表现在手工业的多样分工。正如孟子所说,“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一个人所需用的东西,已不能全由本身自造,而必须由各种手工业者来供给,所以不能不“通功易事”,拿出各自的生产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