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未编年部分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旧侣。两词构思也极相仿,由此推知,前词必无寄托。

    [20] 百舌:鸟名,即反舌鸟,因其鸣声反复如百舌之鸟,故有此称。该鸟立春后鸣啭,夏至后无声。海棠睡:为“睡海棠”的倒文,言其夜睡晨开。

    [21] “断肠”三句:言夜来风雨摧花,飞红万点,如啼血泣泪。

    [22] “别情”三句:谓客游四方,屡误归期。

    [23] “帘卷”两句:意即回首青楼何处?青楼:妓女所居。

    [24] “画梁”三句:谓双燕歌喉婉转,却不解传语相思。

    [25] 困不成眠:虽然困乏,但愁不能眠。奈夜何:怎生打发这一黑夜。归未:“未归”的倒文。

    [26] 谁把多情恼乱他:是哪个女子多情,把他的心思扰乱。

    [27] 些底:这些。

    [28] 不成:犹“难道”。

    [29] “娇痴”两句:唤醒香香说梦消夜。香香,当为侍女名。醒松:同“惺忪”,苏醒。些:语气助词,无义。

    [30] 按稼轩弟子范开《稼轩词》的编次,此词当作于淳熙十四年(1187)前、闲居带湖期间。然词的内容却极似临安元夕风光。所以有人将词的作期提到乾道后或淳熙初,以切合稼轩在京城的踪迹。以其作期难定,权置于此。元夕:阴历正月十五的晚上,称元夕、元宵。因有上灯的习俗,也称灯节。

    [31] “东风”三句:描绘元夕焰火之灿烂。宋人《武林旧事》载临安元夕时说:“宫漏既深,始宣放焰火百馀架,于是乐声四起,烛影纵横,而驾始还矣。大率效宣和(北宋徽宗年号)盛际,愈加精妙。”此言焰火乍放如东风吹开千树火花,落时又如东风吹洒满天星雨。按,一说“花树”“星雨”,指树上彩灯和空中的灯球。

    [32] 宝马雕车:富贵之家的华丽车马。香:兼指车上涂料的香气和车中女子的脂粉香气。

    [33] “凤箫”三句:描绘元夕乐声四起,鱼龙飞舞,彻夜狂欢的场景。凤箫:箫声若凤鸣,以凤箫美称之。相传春秋时萧史善吹箫,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并为之筑凤台。萧史吹箫引来凤鸟,遂与弄玉升天仙去(《列仙传》)。此处泛指音乐。玉壶:喻月,言月冰清玉洁。按,一说指白玉制成的灯。光转:指月光移转。鱼龙:鱼龙舞原是汉代“百戏”的一种(参见《汉书·西域传赞》),这里当指扎成鱼龙(鸟、兽)形状的灯。舞:作动词用。

    [34] “蛾儿”两句:描绘观灯女子的盛装情态。《宣和遗事》载北宋汴京元夕,“京师民有似雪浪,尽头上带着玉梅、雪柳、闹蛾儿,直到鳌山下看灯。”《武林旧事》记南宋临安元夕亦云:“妇人皆戴珠翠、闹蛾、玉梅、雪柳……而衣多尚白,盖月下所宜也。”蛾儿、雪柳:都是宋代妇女元宵所戴的头饰,谓其丽装出游。李清照《永遇乐》词:“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撚金雪柳即雪柳黄金缕,是一种以金为饰的雪柳。盈盈:仪态娇美。暗香:女子身上发出的幽香。按,有人以为这两句写作者偶遇的一位姑娘,即下文的“那人”。

    [35] 众里:人群中。千百度:千百次。蓦(mò墨)然回首:突然回头。阑珊:灯火零落稀少。按,梁启超称这三句“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艺衡馆词选》)。王国维则以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中的“第三种境界”(《人间词话》)。意为经过漫长的孜孜以求,终于有所发现,获得事业和学问的成功。

    [36] “凤尾”句:琴槽似风尾,琴拨以龙香柏木削就。极言此琵琶之精致名贵。郑嵎《津阳门》诗:“玉奴琵琶龙香拨。”诗人自注云:“(杨)贵妃妙弹琵琶,其乐器闻于人间者,有逻逤檀为槽,龙香柏为拨者。”苏轼《听琵琶》诗:“数弦已品龙香拨,半面犹遮凤尾槽。”拨:拨弦之具。

    [37] “自开元”两句:言自开元年间《霓裳》一曲以来,这琵琶经历了几多岁月磨蚀。开元: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713——741)。《霓裳》:即《霓裳羽衣曲》,为唐代宫廷中著名琵琶乐曲,起于玄宗开元年间,盛于天宝年间。按,说“《霓裳》曲罢”,暗用白居易《长恨歌》诗意:“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谓安禄山叛乱,惊破了唐玄宗的艳梦。这里暗含兴亡之感。风月:风晨月夕,指岁月。

    [38] “最苦”两句:言浔阳江边,送客舟头,一曲琵琶最动谪人离愁。白居易《琵琶行》序说他贬江州司马时,送客江边,夜闻舟中琵琶声,慨然命笔作《琵琶行》。诗中有“浔阳江头夜送客”、“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诸句。辛词本此。浔(xún旬)阳江:江名,指长江在今江西九江市北的一段。客:指白居易。画舸:泛指华丽的船。亭亭:形容画舸高挺秀丽。

    [39] “记出塞”三句:用汉昭君出塞和亲事,见前《贺新郎》(绿树听鹈)注〔5〕。这三句具体描绘其马上琵琶、回望汉家宫阙情景。黄云堆雪:黄沙蔽天,白雪遍地。极言塞外之苦寒。欧阳修《明妃曲》:“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即是此意。昭阳:汉都长安未央宫中的一座殿名,这里泛指汉宫,以见昭君塞外思汉之意。

    [40] “弦解语”两句:言琵琶弦丝虽能传语,却诉不尽弹奏者心中的怨恨。

    [41] “辽阳”句:言遥望辽阳方向,亲人音讯全无。辽阳驿使:辽阳(今辽宁省辽阳县)驿道中的信使。按,此句似用事,但出处不详。

    [42] “琐窗寒”两句:言寒窗下,思妇含泪独弹琵琶。琐窗:雕刻花饰的窗,代指女子卧室。拢、撚(niǎn同捻):以手指叩弦、揉弦,奏琵琶的两种指法。白居易《琵琶行》:“轻拢慢撚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

    [43] “推手”两句:言思妇饱含深情,一曲《梁州》哀痛欲绝。推手、却手:琵琶指法。手指前弹曰“推手”,后拨曰“却手”。欧阳修《明妃曲》:“推手为琵却为琶,胡人共听亦咨嗟。”抹:也是琵琶指法,言顺手下抹。《梁州》:唐教坊曲调名,亦名《凉州》。元稹《连昌宫词》:“逡巡大徧《梁州》彻,色色《龟兹》轰陆续。”

    [44] “千古”三句:千古往事如云飞烟灭,琵琶名师消息全无,想来沉香亭北百花争艳、歌舞繁喧的景象已经消歇。贺老:指开元、天宝间善弹琵琶的艺人贺怀智。定场:谓奏乐者技艺高超,使场中人都无声倾听,俗称能压住场子。元稹《连昌宫祠》:“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苏轼《虞美人》词:“定场贺老今何在?几度新声改。”

    [45] “弹到此”两句:谓琵琶弹出千古哀怨之声,令人黯然泣泪。按,“为呜咽”,也可解作琵琶发为呜咽之声。

    [46] 清明、寒食:古代农历中的两个节气。清明在阳历四月五日或六日,寒食则在清明的前一天。

    [47] “花径”四句:写暮春景象。言风雨送春,红花落尽,绿叶茂盛。狼藉:形容落花飘零散乱。欧阳修《采桑子》:“狼藉残红,飞絮濛濛。”红粉:指落花。清阴:指绿叶成荫。

    [48] “算年年”两句:言刺桐落尽,春寒无力,天将转暖。刺桐花:一名海桐,早春开花。叶与梧桐相似而枝干带刺,故有此名。寒无力:言春寒渐渐减退。

    [49] “庭院”四句:庭院一片寂静,空自怀远;心间相思深情,无人倾诉。

    [50] “怕流莺”两句:既欲诉无人,更怕莺燕窥破心事。

    [51] “尺素”两句:谓天涯海角,行人踪迹不定,欲写书信,不知寄向何处。尺素:尺把长的绢帛,指书信。《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彩云:行云,喻所思之人行踪不定。

    [52] “漫教”两句:言田野一片荒芜,怕上层楼,纵目怀远。欧阳修《踏莎行》:“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辛词意近之。漫:空。平芜:平坦的草地。

    [53] “敲碎”两句:言风摇翠竹,似敲碎满怀离愁,搅得人心烦躁不宁。

    [54] “人去”两句:言那人去后,箫声不复再闻,人惟独自倚楼。吹箫声断:暗用萧史弄玉事。萧史,春秋时人,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后萧史吹箫引凤,两人皆升天仙去(见《列仙传》)。此指意中人离去。

    [55] “满眼”两句:言人正不堪暮春,举眼但见千山浓绿,已是初夏季节。

    [56] “但试”两句:打开对方来信,再细细从头品读。

    [57] “相思”四句:言徒然满纸相思,难慰自身相思深情。

    [58] “滴罗襟”两句:满把泪珠滴湿了衣襟。盈掬:满捧,满把,极言泪水之多。

    [59] “芳草”两句:祈遍野芳草不迷他行客归路,恨缕缕垂柳遮住我望人视线。

    [60] “最苦”两句:言最苦伫立栏干曲处,直立到黄昏时分,明月初升。

    [61] 当罢官家居时作。不少论者以为此词纯是自我抒怀。但细品词作行文口气,似为某仕途失意友人而赋。当然,也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正因两人遭遇相近,这才一触即发,兴会淋漓,悲愤无限。

    [62] “倦客”四句:迭用三事,写友人怀才不遇情景。倦客新丰:据《新唐书·马周传》,马周失意潦倒时,曾客居新丰(今陕西临潼县东)旅舍,悠然独酌,众人异之。后因代人呈事,得太宗赏识,任监察御史。倦客:即指马周。貂裘敝:衣服破烂不堪。此暗用苏秦游说秦王不果事,见前《水调歌头》(落日塞尘起)注〔7〕。弹短铗:用冯谖弹铗事,见前《满江红》(汉水东流)注〔6〕。青蛇三尺:指宝剑。青蛇喻剑之寒光,三尺言其长度。浩歌:高歌。

    [63] “不念”两句:指责朝廷不惜人才,不晓用才强国之理。江左老:老死江南。江左,江东,此泛指江南地区。尊中国:尊,使动用法,意谓使中国国强位尊。

    [64] “叹诗书”两句:读书万卷,志在报国,不想竟以隐退告终。诗书万卷致君人:化用杜甫《奉赠韦左丞》诗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苏轼《沁园春》意同此:“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致君人,辅佐君王。翻:反而。沉陆:即陆沉,指隐居。《庄子·阳则篇》:“方且与世违,而心不屑与之俱,是陆沉者也。”注云:“人中隐者,譬无水而没也。”

    [65] “休感慨”四句:休再感慨,但放怀畅饮;须知人生易老,欢娱苦短。醽醁(línɡlù灵路):美酒名。

    [66] “有玉人”两句:何况有佳人怜惜,为我鬓边簪菊。苏轼《千秋岁》词:“美人怜我老,玉手簪黄菊。”玉人:指歌舞女子。簪:挽住发髻的簪子,此作动词,犹言“插”。

    [67] “且置”两句:且罢请战立功、封侯万户之想,直须卖剑买牛,解甲归田。请缨:据《汉书·终军传》:帝令终军出使南越,劝说南越王来汉朝见。终军“自请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后世遂以“请缨”为主动请求杀敌立功。缨,绳索。卖剑酧黄犊:用汉代龚遂劝农事,见前《水调歌头》(寒食不小住)注〔5〕。此指解甲归田。酧,同“酬”字。犊(dú独),小牛。

    [68] “甚当年”两句:惊讶当年贾谊何以不甘寂寞而伤时痛哭。甚:本意为“怎”、“何”。词中作领字常作“正”、“真”讲。此处当取本意,作冷嘲语。或谓此作“正”讲,词人自况贾谊,似与上文语气不贯。贾长沙:即贾谊,西汉初年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曾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人称贾长沙。《汉书·贾谊传》称其屡上书陈政,说“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

    [69] 词写山居生活,显然罢官家居之作,但不知作于带湖还是瓢泉。

    [70] 泓(hónɡ弘):水深貌。一泓,犹言一潭深水。澄绿:澄清碧绿。

    [71] “更何处”两句:言一对争相逐水戏嬉。杜甫《春水》诗:“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xī chì西赤):水鸟名,形略大于鸳鸯,色紫,成双而游,故亦称紫鸳鸯。

    [72] “细读”两句:边读《离骚》边饮酒,赏竹又何碍于食肉。细读《离骚》还痛饮:《世说新语·任诞篇》:“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饱看修竹何妨肉:苏轼《绿筠轩》诗:“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辛词则谓赏竹和食肉两不相碍。

    [73] “有飞泉”两句:更有山泉飞泻,似日日捧出千斛明珠。斛:前屡见。

    [74] “春雨满”四句:言秧苗喜逢春雨,牛犊闲眠昼永。日永:白天漫长。

    [75] “看云连”两句:言田野片片麦熟如黄云连天,蚕房簇簇新茧似白雪堆山。

    [76] “若要”两句:谓如果知足,眼前的一切足以使人满足;如果不知足,则究竟何时方得满足。按,这两句自我劝解应该知足。作者在《鹧鸪天》一词中也说:“君自不归归甚易,今犹未足足何时。”

    [77] “被野老”两句:言老农热情相邀到枇杷园中去尝新。

    [78] 将旦:天色将晓。《天问》:楚辞篇名,屈原所作。作者向天提出种种奇问,作品由一百七十多个问题组成,或自然,或社会,涉及面极广,表现出作者勇于探索的精神。及唐,更有柳宗元作《天对》,对《天问》之问逐一作答。辛词仿《天问》体,在词中一气提出九问。

    [79] “可怜”两句:一问。天色将晓,月亮悠悠西行,将行向何处?可怜:可爱。言中秋之月团圆皎洁,惹人生爱。

    [80] “是别有”三句:二问。难道西天极处别有人间,月从这边冉冉西落,又从那边人间缓缓东升?光影:指月亮。

    [81] “是天外”三句:三问。太空浩渺,月亮运行是否凭借浩荡秋风?空汗漫:空虚莫测,广大无际。

    [82] “飞镜”句:四问。月亮如飞镜无根,是谁用绳索将它悬系太空?

    [83] “姮娥”句:五问。月中嫦娥千秋不嫁,又是谁殷勤将她留下?姮(hénɡ恒)娥:即月里嫦娥。据神话传说,她偷食丈夫后羿的仙药,乘风奔月,从此永居月宫。

    [84] “谓经”两句:六问。听说月亮西经海底而重返于人间东方,究竟是真是假。问无由:无从查询。恍惚:谓此说迷离恍惚,不可捉摸。

    [85] “怕万里”三句:七问。谓上说如真,则月亮行经海底时,月中的玉殿琼楼怎不为恣意纵横的万里长鲸冲破撞坏?玉殿琼楼:神话传说谓月中自有“琼楼玉宇烂然”(《拾遗记》),故俗称“月宫”。

    [86] “虾蟆”两句:八问。倘言月中虾蟆自会游水,则玉兔何以能在水中自由沉浮?按,神话传说谓月宫中有金蟾戏水,白兔捣药。故堪:固然能够。

    [87] “若道”两句:九问。如说月亮一切安然无恙,则何以一轮圆月渐渐变作一弯银钩?按,此指月亮的盈亏圆缺变化。无恙(yànɡ样):完好无损。

    [88] 作年不详,玩词意,当为晚年退居瓢泉时作。

    [89] “老来”两句:谓老来对陶潜始有深切认识,乃至梦中依稀相见。渊明:西晋大诗人陶潜,字渊明。参差(cēn cī岑阴平疵):仿佛。

    [90] 觞(shānɡ商):酒杯。御:用,进,此引申为饮。

    [91] “白发”三句:谓陶潜不堪忍受“折腰”之耻,宁肯白发萧萧对西风,辞官归隐。折腰五斗:陶潜曾说:“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遂解印去职(见《宋书·陶潜传》)。

    [92] “问北窗”四句:谓陶潜辞官归隐,非一味醉心于飘逸静穆,自当别有深意。北窗高卧:见前《念奴娇》(近来何处)注〔9〕。东篱自醉:言对酒赏菊。陶潜《饮酒》诗:“采菊东篱下。”

    [93] “须信”两句:言陶潜精神不死,至今犹觉其凛然有生气。《世说新语·品藻篇》谓庾道季曾说:“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凛凛恒如有生气。”凛然:严肃貌,令人敬畏貌。

    [94] “吾侪”三句:言与陶潜心心相通,虽远隔今古,却是异代知音。吾侪(chái柴):吾辈,我们。高山流水:喻知音,参见前《满庭芳》(倾国无媒)注〔4〕。

    [95] “富贵”三句:言即便他年为官富贵,也应无味之极。富贵未免:用谢安语。参见前《水调歌头》(白日射金阙)注〔5〕。直饶:即使,纵然。

    [96] “甚东山”三句:言谢安当年何以东山再起?那时士大夫也曾说他是为苍生而再仕。据《世说新语·排调篇》,谢安隐居东山,朝廷屡诏不出,人们常言:“安石不能出,将如苍生何?”甚:是。东山:指谢安。何事:为什么。苍生:黎民百姓。

    [97] “春已”三句:谓从美人鬓发上的袅袅春幡,看到春已归来。春幡(fān帆):古时风俗,每逢立春,剪彩绸为花、蝶、燕等状,插于妇女之鬓,或缀于花枝之下,曰春幡,也名幡胜、彩胜。稼轩《蝶恋花·立春》词起句云:“谁向椒盘簪彩胜。”此风宋时尤盛。

    [98] “无端”两句:言虽已春归,但仍时有风雨送寒,似冬日馀寒犹在。无端:平白无故地。

    [99] “年时”两句:燕子尚未北归,料今夜当梦回西园。年时燕子:指去年南来之燕。西园:汉都长安西郊有上林苑,北宋都城汴京西门外有琼林苑,都称西园,专供皇帝打猎和游赏。此指后者,以表现作者的故国之思。

    [100] “浑未办”两句:言己愁绪满怀,无心置办应节之物。浑:全然。黄柑荐酒:黄柑酿制的腊酒。立春日用以互献致贺。更传:更谈不上相互传送。青韭堆盘:《四时宝鉴》谓“立春日,唐人作春饼生菜,号春盘”。又一说,称五辛盘。《本草纲目·菜部》:“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和食之,取迎新之意,号五辛盘。”故苏轼《立春日小集戏李端叔》诗云:“辛盘得青韭,腊酒是黄柑。”辛词本此,但反用其意。

    [101] “却笑”五句:言“东风”自立春日起,忙于装饰人间花柳,闲来又到镜里,偷换人的青春容颜。薰梅染柳:吹得梅花飘香、柳丝泛绿。镜里转变朱颜:谓年华消逝,镜里容颜渐老。

    [102] “清愁”两句:言清愁绵绵如连环不断,无人可解。解连环:据《战国策·齐策》,秦昭王遣使齐国,送上玉连环一串,请齐人解环。群臣莫解。齐后以椎击破之,曰:环解矣。辛词用此喻忧愁难解。

    [103] “生怕见”两句:言怕见花开花落,转眼春逝,而朝来塞雁却已先我还北。生怕:最怕,只怕。塞雁:去年由塞北飞来的大雁。

    [104] “忆对”三句:回忆昔日中秋持酒对花赏月情景。丹桂:桂花的一种。据《本草纲目·木部》,花开白色者为银桂,黄色者为金桂,红色者为丹桂。

    [105] “今宵”兰句:谓今宵无月,唯云雨湿窗。

    [106] “浑欲”三句:意欲乘风登天一问,奈何天路不通,投书无门。浑欲:直欲。化工:自然的创造力,这里可理解为“天公”。

    [107] “满堂”三句:画堂不见月光,唯有红烛照耀,姑且从容举杯听曲。

    [108] 名为代人赋词,实是自我抒怀。

    [109] “陌上”两句:田埂上桑树冒出嫩芽,东邻家幼蚕开始孵化。柔桑:细柔的柔枝。生些:指蚕种已有小部分孵化成幼蚕。

    [110] “平冈”两句:平冈上嫩草鲜美,牛犊撒欢鸣叫;斜阳下疏林犹寒,归鸦飞来栖巢。暮鸦:黄昏中的归鸦。

    [111] “山远近”三句:山有远近,路见横斜,青旗飘处自有卖酒人家。青旗:即酒招,也称青帘,是卖酒的标志。

    [112] 荠菜:一种野菜。

    [113] 屋山:屋脊。

    [114] “有何”两句:谓归农作稼有何不可,我正羡慕温饱便休、清心寡欲的农家生活。方:正。要底都无饱便休:一饱就罢,别无他求。北宋太医孙昉号“四休居士”。黄庭坚向他询问“四休”之意。孙昉答曰:“粗羹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平稳过得去)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黄庭坚叹赏曰:“此安乐法也。”(黄庭坚《四休居士诗序》)底,什么。

    [115] “新柳”三句:言新柳旧洲,溪水改道,自然环境稍见变迁。

    [116] “自言”两句:村人自言世代繁衍,周、余两家联姻依旧。意谓乡俗民风绝少变化。

    [117] 去手:离手。

    [118] “晚岁”两句:谓陶潜晚年躬耕田园,安于清贫,以薄肴淡酒邀会乡邻,彼此融合无间。按,陶潜有《西田获早稻》诗备述农耕之乐,结句云:“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陶潜又有《归田园居》诗:“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近邻)。”躬耕:亲自耕种。斗:盛酒的容器。

    [119] “都无”两句:言陶潜鄙薄晋宋年间的社会现实,向往和平淳朴的上古生活。晋宋之间事:指东晋末年、刘宋初年,即陶潜生活的年代。这是一个南北分裂、战乱不断、篡弑频起的年代,极端动荡混乱,凶残黑暗。陶潜因作《桃花源记》,幻想出一个超现实的理想社会。桃源中人竟“不知有汉,无论(更不用说)魏晋。”辛词化用其意。羲皇以上人:指上古以远的人。参见前《念奴娇》(近来何处)注〔9〕。

    [120] “千载后”三句:言陶诗以其“清真”而流传千秋。清真:指陶诗独具的一种风格:清新纯真。苏轼《和陶渊明饮酒诗》:“渊明独清真。”

    [121] “若教”两句:言陶潜归隐田园,高风亮节,即便是柴桑的尘土也远较王、谢诸郎高洁。王、谢诸郎:王、谢两家的子弟。王、谢是东晋的两大望族,其子弟以潇洒儒雅见称。柴桑: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陶潜是柴桑人,晚年归耕也在柴桑。

    [122] 不寐:未眠,或欲眠不成。

    [123] “老病”两句:言人到老病之时,尤觉光景之珍贵。霎时光景值千金:极言时间之珍贵。光景,景同“影”,本指日月之光辉,后即指时光、光阴。

    [124] “一生”两句:谓一生唯好二事:游山玩水,读书研史。不负溪山债:不欠山水的债,意谓遍游名山胜水。书史淫:嗜书入迷。《晋书·皇甫谧传》:“谧耽玩典籍,忘寝与食,人谓之书淫。”

    [125] “随巧拙”三句:言俗人随机应变,逐波沉浮,心地难测。面如心:《左传·襄公十三年》记子产的话:“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

    [126] “不妨”两句:如为他们写生平行状,大可归入《笑林》一类。行藏:本意为出仕和退隐,后亦泛指生平行事。《笑林》:专写笑话的书。后汉、唐、宋三代都有《笑林》,皆佚,现仅存后汉邯郸淳所撰《笑林》三卷中的一卷。

    [127] “经行”两句:所经之处江山易貌,亲朋尽已白头。

    [128] 归休:致仕归去。去:助词无义,犹现代汉语中的“啊”。不成:反诘词,犹“难道”。

    [129] “浮云”两句:谓浮云原本行踪无定,如真似浮云,倒也大可自由逍遥。出处无定:出没无定,犹言浮云行踪不定。元:同“原”。

    [130] 鸣禽枝上语:言鸟鸣犹如人语。

    [131] “提壶”两句:即写鸟鸣巧如人言:“提壶出门打酒多时,家中婆母烙饼已经焦煳,还不及早回去。”提壶:鸟名,因啼声如“提壶”而得名。梅尧臣《禽言》诗:“提壶卢,沽酒去。”婆饼焦:亦是鸟名,因其啼声如“婆饼焦”而得名。梅尧臣《禽言》诗:“婆饼焦,儿不食。”

    [132] “醉中”两句:言醉中迷忘归路,却向行人询问自家居处。

    [133] “只寻”两句:是行人回答之语,殷勤指点词人归家之路。乌桕(jiù旧):一种树木。

    [134] 鹭鸶:水鸟的一种,即白鹭。颈细长,嘴长而尖,头顶后部有一缕白色的长羽毛,以食水中鱼虾为生。

    [135] 堪数:不堪一数,言溪里鱼儿已寥寥无几。

    [136] “主人”两句:请白鹭勿食吾鱼,应和主人欣然相处。主人:作者自称。汝:指鹭。物我:物与我,即白鹭和它的主人。

    [137] “白沙”三句:言远处沙际青渚,尽有虾鳅舞动。浦:水滨。渚:水上小洲。剩有:尽有。鳅(qiū秋):泥鳅,一种圆柱形的黑色鱼。

    [138] “听君”两句:言那里的虾鳅任你饱餐,我当看你乘风归来。听君:任君。一缕:即指白鹭头顶部的白色羽毛。

    [139] 粉卿:当为稼轩女侍之名。按,稼轩于庆元二年(1196)前后曾作《水调歌头》一词,词序云:“时以病止酒,且遣去歌者。”此后陆续写有送女侍归去和思念已去女侍的词。此其一。

    [140] 杜宇:即杜鹃鸟,又名子规、催归。啼声哀切,引人思归。

    [141] 睚(yá牙):望。

    [142] 空有燕泥香坠:谓燕去楼空,言粉卿之去。燕泥:燕子筑巢之泥。香,言泥中带有残花的香气。隋·薛道衡《昔昔盐》诗:“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143] 也须有思量去里:须、去、里,皆方言口语,意即:也自有思量处哩!

    [144] 遣兴:遣发意兴之作。此类作品常寓感时伤世之意,此词即为读书有感而作。

    [145] “醉里”两句:谓以酒浇愁,以醉忘忧。

    [146] “近来”两句:谓近来方悟不能全信古书。两句意出《孟子·尽心》:“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以为《尚书·武成》一篇纪事不可尽信。辛词借用,含意曲折。并非妄自菲薄古人,意在言今人全不按圣贤之言行事,是对现实不满的激愤语。觉:领悟。

    [147] 何如:怎样?

    [148] “只疑”两句:暗用汉代龚胜之事。汉哀帝时,丞相王嘉被诬有“迷国罔上”之罪。龚胜以为举罪犹轻。夏侯常拟劝龚胜,“胜以手推常曰:‘去!’”辛词用龚语入词,或谓暗指当朝主和派汤思退诽谤夸大张浚符离败绩一事,并与上片结处呼应,以证不能全信古书。按,稼轩确为张浚鸣过不平,但此处似无此深曲寓意,仅借龚语以写醉态而已。

    [149] “世事”两句:言忘却世事,胸无尘埃,如溪水一般清澈。从头减:言彻底消失。

    [150] “夜深”三句:枕边传来溪水声响,试问清溪何以不平常鸣。底事:为什么。

    [151] “月到”两句:言月色苍白,斜照愁人,远处响起第一声鸡鸣。

    [152] “是中”三句:言山村本无名利之争,何以天色未晓,山前已有人行?是中:这其中,指山村生活。

    [153] 花间体:流行于晚唐五代的一种词体,也称花间词派,因后蜀赵崇祚编《花间集》而得名。花间体内容不外风月艳情,风格大率浓艳绮丽。它反映了文人词的初期风貌,是婉约词的第一座高峰,对宋词有深远影响。稼轩词虽以豪放著称,却也广采婉约之长,此又一例。

    [154] “春水”四句:言春水泛舟,梦中会艳。西子:即越国美女西施,此借指意中人。

    [155] “觉来”三句:醒来但见夕照村巷,红杏出墙。叶绍翁《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觉来:醒来。短墙:矮小的墙。

    [156] “晚云”四句:晚来小雨初过,岸边少女折花而去。些儿雨:一点点小雨。狂颠:此作活泼欢快讲。

    [157] 柳绵:柳絮。

    [158] 马叔度:稼轩友人,生平不详。月波楼:宋时有两个月波楼,一在黄州(今湖北黄冈),一在嘉禾(今浙江嘉兴)。不知词人所游何处。

    [159] 客子、君:皆指友人马叔度。

    [160] “西楼”两句:谓一心吟赏风月,休管时间早晚。西楼:指月波楼。着意:有意,专心。吟赏:吟诗赏景。更筹:古时夜间计时工具,即更签。此指时间。

    [161] “唤起”三句:言明月皎皎,照见我辈冰雪般纯洁的肝胆,和百川奔涌似的浩荡胸怀。南宋初年爱国词人张孝祥《念奴娇》词:“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162] “鲸饮”两句:言豪饮尚未尽兴,剑气已横贯秋空。鲸饮吞海:如长鲸吞海似地狂饮。杜甫《饮中八仙歌》:“饮如长鲸吸百川。”剑气:指剑光,古人谓宝剑能于深夜发出光芒,直冲云霄。参见前《水龙吟》(举头西北浮云)注〔3〕。此喻志在建国立业的豪迈之气。

    [163] “野光”三句:大地月光动浮,天空高远,景物清幽。天宇:天空。迥(jiǒnɡ窘):高远。物华:泛指美好景物。

    [164] “中州”两句:谓中原沦陷,今夜正不知有多少爱国志士吞愁饮恨。中州:指当时沦陷的中原地区。

    [165] “谁念”三句:朝廷北伐遥遥无期,谁念志士年岁渐老,而复国功业犹迟迟未就。不道:不料。蕞(zuì最)尔:微小貌。决策:指北伐大计。

    [166] “此事”两句:谓此事一时难以说清,唯有继续饮酒消愁。扶头:即扶头酒,一种最易醉人的酒。扶头,形容醉后状态,谓头须人扶。贺铸《南乡子》词:“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赵长卿《鹧鸪天》词:“睡觉扶头听晓钟。”

    [167] 赤壁:赤壁有二,均在湖北境内。一在今嘉鱼县东北江滨,有赤矶山,为当年孙、刘联军大破曹兵之地。一在今黄冈县,临江有赤鼻矶。当年苏轼贬黄州曾游赤壁,因地名相同起兴,写下著名的怀古词赋。辛词所指,当是苏轼笔下的黄州赤壁。按,稼轩曾二官湖北,并于江西、湖北两处调任频繁。所以,此词可能写于淳熙四年至六年(1177——1179)间。

    [168] “雪堂”两句:言苏轼未借文章之力而青云直上,反因诗文致祸贬谪黄州。按,苏轼以“乌台诗案”(指其写诗攻击新法)贬黄州团练副使。雪堂:苏轼筑室于黄州东坡,取名“雪堂”。

    [169] “赋写”三句:言苏轼当年在此写下感叹曹、刘兴亡的诗篇,而今千古历史遗迹已无踪影。按,苏轼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和《前赤壁赋》感叹三国兴亡。曹、刘:指曹操和刘备。泯(mǐn敏):消灭。

    [170] “望中”两句:一眼望去,但见岸石皆赤,赤鼻矶直插白浪翻滚的江心。

    [171] “半夜”三句:半夜一声长啸,天地为之生悲、变窄。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