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编年部分注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临别,稼轩作词以赠。

    [481] 说:评论、品赏。按,以下五句即分两层评赏。

    [482] “恍馀音”两句:诗如《钧天》仙乐、《咸池》古曲,馀音袅绕,美妙无比。恍:恍惚,依稀。钧天:指神话中的《钧天广乐》。《史记·赵世家》记赵简子曾梦游天都,与百神共赏《钧天广乐》。洞庭:洞庭湖。据《庄子·天运篇》,黄帝曾于洞庭之野,演奏《咸池》之乐,“其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齐一,不主故常。”胶葛:空旷深远貌。语出司马相如《上林赋》:“张乐乎胶葛之寓。”此形容乐声悠悠荡漾。

    [483] “千丈”三句:诗如阴崖冰雪,纤尘无染,高洁不俗,读之毛发爽然。阴崖:北向的悬崖。

    [484] “自昔”五句:一意贯串,红颜薄命,自古而然。金屋冷落,唯有对月调瑟,自遣愁肠。佳人:美人,喻君子,指杜叔高。

    [485] “去天”句:谓叔高虽姓杜,但与历史上“去天尺五”的杜家有别。去天尺五:北朝长安城南有杜、韦两大家族深受皇帝宠信,权势熏天。民谣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见《辛氏三秦记》)。“去天尺五”,极言其高贵。此句谓叔高杜家以文才名世。按,别有二说:一说指叔高出身世家大族;一说指叔高祖居长安,现在离家难回。

    [486] “看乘空”两句:仰望天空,风云变幻,正是志士用命之际。此句有诱导叔高为国效命之意。鱼龙惨淡:志士为之变色。按,一说以为“鱼龙”喻奸小翻云覆雨,搅乱局势。

    [487] “起望”三句:远望神州大地,昔日衣冠满路,如今一片残骨,而南宋执政者犹自清谈误国。衣冠:指士大夫。战骨:指抗金战士的骨骸。夷甫:西晋宰相王衍,字夷甫,曾清谈误国。参见前《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注〔4〕。按,南宋士大夫亦有清谈之风。稼轩希望朝廷能以历史为戒。清绝:清谈绝伦。

    [488] “夜半”两句:一曲高歌,悲风四起,檐间铁马叮。铮铮(zhēnɡ争):金属撞击声。檐间铁:古时悬于屋檐间的铁片,风吹则互击作响,俗称铁马。此言“阵马”亦有联想到疆场驰骋战马之意。

    [489] “南共北”两句:指北金南宋,国土分裂。

    [490] 词作于辛、陈唱和《贺新郎》之后,具体日期不详,权附于此。或谓此词写于绍熙四年(1193)秋。是年陈亮考中进士,被光宗赵惇亲擢为第一。时稼轩正在福州知府兼福建安抚使任上,作此壮词以寄,愿与陈亮共勉。

    [491] “醉里”两句:夜醉入梦,梦醒似乎犹闻连营吹角之声。以下即借梦境而写理想之境。梦回:梦醒。按,一说“梦中回到”,似与诗词习惯用法不合。

    [492] “八百里”两句:工对。承“吹角连营”,写奏乐啖肉、豪迈热烈的军营生活。八百里:牛名。晋王恺有牛名“八百里駮(同“驳”,花牛)”。王济与王恺比射,以此牛为赌物。恺输,于是杀牛作炙。事见《世说新语·汰侈篇》。苏轼《约(李)公择饮,是日大风》诗:“要当啖(dàn但,吃)公八百里,豪气一洗儒生酸。”分:分享。麾(huī灰)下:部下。炙(zhì至):烤肉。五十弦:指瑟,古瑟用五十弦。此泛指军中乐器。翻:演奏。塞外声:指雄浑悲壮的军乐。

    [493] 沙场:战场。点兵:检阅军队。

    [494] “马作”两句:写鏖战场景。作:像。的卢:一种烈性快马。相传刘备在荆州遇危,所骑的卢“一跃三丈”,因而脱险。见《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注引《世语》。霹雳:雷声,此喻射箭时的弓弦声。《南史·曹景宗传》说,曹在乡里“与年少辈数十骑,拓弓弦作霹雳声,箭如饿鸱叫”。

    [495] “了却”两句:抒发宏伟抱负。天下事:指恢复中原。赢得:博得。

    [496] “可怜”句:叹壮志未酬,白发先生。按,如此词亦定于淳熙十六年,则陈亮四十七岁,稼轩五十岁。

    [497] 写于淳熙十六年(1189)夏,时稼轩闲居上饶。己酉:即淳熙十六年(1189)。

    [498] 几度:好几回。

    [499] 怪石飞泉:指博山脚下的“雨岩”景色。稼轩《水龙吟·题雨岩》题序:“岩中有泉飞出,如风雨声。”《山鬼谣》题序:“雨岩有石,状怪甚。”

    [500] 归女:嫁女儿。古时女子出嫁称“于归”。

    [501] “酿成”两句:清风白露酿就一片稻米花香,谓风调雨顺,丰收在望。

    [502] 约作于淳熙末或绍熙初(1189或1190),时稼轩闲居带湖。杨民瞻:生平事迹不详。

    [503] “日月”两句:言日月旋转,时光流逝,世间事物有生有灭,是自然常规。日月如磨蚁:《晋书·天文志》载,有人以磨盘喻宇宙,以磨盘上的蚂蚁喻日月,磨盘飞快地向左旋转,蚂蚁虽向右爬去,但仍然不得不随着磨盘向左运行。浮休:喻生、灭。《庄子·刻意篇》:“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504] “君看”两句:以江水滚滚东流,喻时光消逝,不因我留。

    [505] 瓢泉:在江西铅山境内,据《铅山县志》:“瓢泉在县东二十五里,辛弃疾得而名之。其一规元如臼,其一直规如瓢。周围皆石径,广四尺许,水从半山喷下,流入臼中,而后入瓢。其水澄渟可鉴。”按,此时稼轩在瓢泉附近,当有便居,以供览胜小憩。稼轩小筑新居,始于绍熙五年(1194),而徙居瓢泉,则在庆元二年(1196)。雪楼:稼轩带湖居所的楼名。菟(tù兔)裘:春秋时鲁地名,在今山东泰安东南。鲁隐公曾命人在菟裘建宅,以便隐退后居住(见《左传·隐公十一年》)。后人遂以此称隐退之所。

    [506] 岁晚:指人生晚年。问无恙:如果有人问我是否安好。桔千头:见前《水调歌头》(落日塞尘起)注〔9〕。

    [507] “梦连环”三句:说杨民瞻如冯谖、王粲,怀才不遇,所以日夜思念返回家乡。梦连环:梦中还家。“环”与“还”谐音。歌弹铗:用冯谖弹铗而歌事,见前《满江红》(汉水东流)注〔6〕。赋登楼: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依附刘表,在荆州登江陵城楼,作《登楼赋》,写其壮志难伸、怀乡思归的心情。

    [508] “黄鸡”两句:想象杨民瞻返乡后鸡酒秋社的欢乐情景。村社:农村社日,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秋两祀。此指秋社。

    [509] “长剑”三句:执政者清谈误国,爱国志士请缨无门。长剑倚天:宋玉《大言赋》:“长剑耿耿倚天外。”此喻杰出的军事才能和威武的英雄气概。

    [510] “此事”两句:希望友人完成复国伟业后,再去退隐。千古一扁舟:用范蠡助越灭吴后泛舟五湖事。见前《摸鱼儿》(望飞来半空鸥鹭)注〔9〕。

    [511] 作于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时稼轩仍闲居带湖。范廓之:即范开,自淳熙九年(1182年)受学于稼轩。编刊《稼轩词》(四卷本)。据稼轩同时所作《醉翁操》题序,知范廓之将去临安应试。“游建康”,当是预拟之行。建康:即今江苏南京市。

    [512] “听我”两句:谓人生离别本属无可奈何之事。尊:同樽,酒杯。

    [513] “寄语”三句:寄语建康山水,我已再无风波之虞。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市。居士:指未作官的士人。彼时稼轩正罢官家居,故聊以自称。浑:全。风波:此指政治上的风波。

    [514] 借使:即使。经惯:意指经历一段自我修养,已经习惯于隐居生活。渔蓑(suō梭):指渔夫。蓑,蓑衣。

    [515] 作于闲居带湖期间。庚戌:即宋绍熙元年(1190)。中秋后二夕:中秋节后的第二个晚上。篆冈:地名,当在带湖之侧。小酌:小饮,便宴。

    [516] “夜月”三句:月照楼台,香飘庭院,人们嬉笑欢洽。

    [517] “是谁”两句:临秋而悲者,有当年宋玉。宋玉:战国时楚国的著名诗人,屈原的学生。他的代表作之一《九辨》以悲秋而著称,其中有句云:“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如许:如此。

    [518] “随分”三句:今我随意对酒歌舞,何悲之有?随分:随意,唐宋人习用语。等闲:轻易平常。

    [519] “思量”两句:细思沉吟,却也不是全无悲意。因近重阳,天多风雨。重阳节:九月九日为重阳节。

    [520] 作于绍熙元年或二年(1190或1191),时稼轩赋闲带湖。和东坡韵: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韵唱和。

    [521] “倘来”两句:古往今来,功名究竟为何物?轩冕:轩,高大的车子;冕,官帽。轩冕,代指功名。倘来轩冕,用《庄子》语意:“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倘来,寄者也。”意谓功名非人立身之根本,倘然一旦来到,也不过是寄身之物。

    [522] “旧日”两句:往昔愁如重城万里,而今风月竟然也避我不见,使我无法解愁释忧。坚壁:本意坚守壁垒,不与敌方决战。这里有躲藏之意。

    [523] “药笼”三句:志在建功立业,不想出身微贱,致使白发无成。药笼功名:功名在药笼中。《旧唐书·元行冲传》载:元行冲对狄仁杰说:治理国家,必须储备各种人才,犹如治病需要各味药物,我愿作药物中的最后一味。狄仁杰笑曰:“君正在吾药笼中,何可一日无也。”辛词借用狄语,谓生平志在建功立业。酒垆身世:汉代司马相如和妻子卓文君居蜀时,曾当垆卖酒。本意指出身低微,这里可能主要指自己系北人南来,在朝廷中遭人猜忌。蒙头雪:满头白发。

    [524] “浩歌”两句:高歌抒怀,知我者坐中友。人物三杰:三个杰出的人物。汉高祖曾称张良、韩信、萧何三人为“人杰”,后世因称“三杰”。稼轩又有《念奴娇》词,题作“三友同饮,借赤壁韵”。此处“三杰”即指“三友”,但具体指谁,不详。

    [525] “休叹”三句:黄菊虽然凋零,但严冬之际尚有寒梅争相开放。喻爱国后继有人,疑即指坐中三友。孤标:孤傲的风采品格。

    [526] “醉里”两句:醉眼遥望西北,唯见孤鸿远去。这两句表现思乡念国之情。明灭:时隐时现。

    [527] “万事”三句:万事如浮云,不可捉摸,面对动乱时局,徒自愤怒而已。从教:任从,听任。冲冠发:即怒发冲冠,形容极度愤怒。

    [528] “故人”两句:感叹故人寥落。长庚:即金星,亦名太白星、启明星。古人不明白它的运行轨迹,把凌晨出现在东方的金星叫启明星,把傍晚出现在西方的金星叫长庚星。《诗经·小雅·大东》即谓:“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其实两者是一颗星。

    [529] 作期与上篇同。题序中的“三友”即《念奴娇》(倘来轩冕)中的“坐中人物三杰”。此词他本俱不载,独见于清人辛启泰所编《稼轩词补遗》。《补遗》辑自《永乐大典》,共三十六首。此词原文缺两字,今人分别补以“金”、“壶”。从之,并以括号区别。

    [530] “论心”三句:举眼察世,纷纷扰扰,尽是庸俗之辈。《荀子·非相篇》说:“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意谓观人以形态,不如论人以思想;论人以思想,不如看他怎么做或是走什么路。辛词借作评论人物的标准。

    [531] “踏碎”两句:踏遍青山,找不到真正的风流人物。此用谚语“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之意,谓今日有幸得遇三友。:通“量”,一双。危峰:高峰。

    [532] “龙友”三句:与三友会饮,共同议时论政。龙友:龙须友,原指笔。唐·冯贽《云仙杂记》:“郄诜射策第一,再拜其笔曰:‘龙须友’使我至此。”此当借指笔友、文友。窪尊:酒杯。唐人李适之登岘山,见山上有石孔如酒樽,可注斗酒,因建亭曰“窪尊”。缓举:从容举杯。敲冰雪:形容议论的词锋爽利如敲击冰雪。

    [533] “何妨”两句:称颂三友为当代三杰。人道:人说。圣时:圣明的时代。古人常以此称当代,有颂扬帝王之意。三杰:即“三友”,参见《念奴娇》(倘来轩冕)注〔5〕。

    [534] “自是”三句:指友人言行如一,想其不久将有爱国的实际行动。同舟:取“同舟共济”,齐心协力之意。平戎破虏:指驱金复国。岂由言轻发:岂是随意说说而已。

    [535] “任使”两句:谓任凭命运捉弄,志如金石不变。穷通:失意和得志,穷困和显达。鼓弄:捉弄、戏耍。

    [536] “寄食”三句:感叹友人虽具经世济国的才志,却潦倒江湖,不为朝廷重用。寄食王孙:生活穷困,寄食于人。此用韩信寄食事。韩信未得志前,曾寄食于某亭长,因不堪羞辱而离去。后受饭于漂母,信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漂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见《史记·淮阴侯列传》)丧家公子,指友人离家浪迹江湖。谁握周公发:有谁像周公那样怜惜天下人才呢?《史记·周公世家》载周公的话:“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一沐三握发”,说周公沐浴时宁可中断三次,握着头发出来接待天下贤人,以示求贤若渴的心情。

    [537] “冰〔壶〕”两句:品格与友谊如玉壶般高洁明净,不亚素月。冰壶:即玉壶,古人常以之象征品格的高洁或友谊的纯正,有时也代指月亮,所以辛词有“照人不下霜月”语。不下:不在……之下。霜月:素月,寒月。

    [538] 闲居带湖之作。余叔良:稼轩友人,其他不详。

    [539] “暗香”三句:写寒梅凌雪开放。暗香:幽香,代指梅花。北宋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垂垂:降落貌。

    [540] “花意”句:寒梅岁末开花,意欲争春。

    [541] “毕竟”三句:从一年的花时来看,梅花欲早反迟。

    [542] “未应”四句:梅花欲开未开之时,未必全是雪霜丰姿,它白里透红,犹有胭脂红色。此用苏轼《红梅》诗意:“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脸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馀孤瘦雪霜姿。”

    [543] “醉里”三句:请梅花莫恨我醉后乱语,要知道素雅太过,有谁来欣赏呢?谤:诽谤,说坏话。冷淡:清冷淡泊。知:欣赏,赏识。

    [544] 闲居带湖之作。吴江:今江苏吴江县。按,稼轩自隆兴二年(1164)冬,或乾道元年(1165)春,江阴签判任满后,曾有一段流寓吴江的生活。木樨(xī西):桂花。按,一本题作“谢叔良惠木樨”。

    [545] “少年”两句:回忆当年曾秋夜畅饮,酒醒吴江。少年:泛指青少年时期。稼轩二十六岁至二十八岁流寓吴中,故云。向:面对。吴江:江名,亦名松江、苏州河,是太湖最大的支流。自湖东北流经吴县、上海,合黄浦江入海。

    [546] “明月”两句:描绘江边月下赏桂情景。高树影:兼指月中桂影(传说月中有仙桂,更有吴刚伐桂之说),和秋月映照下的人间桂影。水沉烟冷:江水沉寂,烟雾清冷。

    [547] “大都”两句:桂花形小色淡,却给人间带来如此芬芳。大都:不过。宫黄:宫中妇女化妆用的黄粉,此借指黄色的桂花,俗称金桂。直恁(nèn嫩):竟然如此。

    [548] “怕是”两句:桂花凭借秋风秋露,要将整个世界染香。教:叫,使得。

    [549] 闲居带湖之作。上卢桥:在上饶境内。

    [550] 碍:拦阻。按,稼轩《菩萨蛮》写郁孤台下清江水,亦有“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之句。

    [551] 盘盘:曲折回旋貌。更着:更有。溪山襟带:以山为襟,以溪为带,形容山水萦绕若衣服之襟带。

    [552] “古今”两句:沧海桑田,世事变化莫测。陵谷:指山陵变为深谷,深谷化作山陵。《诗经·小雅·天保》:“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市朝耕桑:繁华的都市化为耕作的田野。

    [553] “此地”两句:作为今天的形胜之地,想来也曾经历过小小的兴衰变化。形胜:兼指形势险要和景色优美。

    [554] 作于闲居带湖时期。西岩:在今江西上饶市南。它形如覆钟,中空而有螺形悬石,并时见滴水缘石而下,是游览胜地。

    [555] 偃蹇(yǎn jiǎn眼简):原义高耸,引申为骄傲,傲慢。苏轼《越州张中舍寿乐堂诗》:“青山偃蹇如高人,常时不肯入官府。”怜:爱怜,喜欢。

    [556] “岁晚”两句:青山多情,唤我溪边作伴。岁晚:指寒冬。生:语尾助词,无义。

    [557] “山头”两句:山头明月,来自九天高处。

    [558] “夜夜”两句:明月映入清溪,似夜夜陪侍听读。《离骚》:战国时代楚国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

    [559] 作于闲居带湖期间。黄沙:即黄沙岭。《上饶县志》:“黄沙岭在县西四十四里乾元乡,高约十五丈。”

    [560] “明月”两句:月光惊飞枝上乌鹊,清风送来夜半蝉声。按,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苏轼《次周令韵送赴阙》:“月明惊鹊未安枝。”周邦彦《蝶恋花》:“月皎惊乌栖不定。”辛词“明月别枝惊鹊”句与以上诗句景象仿佛。别枝:远枝。方干《寓居郝氏亭》:“蝉曳残声过别枝。”或作“离别树枝”讲,意亦通,但与下文“半夜”失偶。

    [561] “稻花”两句:稻花飘香,蛙声一片,似在歌唱丰年。或谓“说丰年”者,守夜农人。似太实,且欠韵味。

    [562] “七八个星”两句:天外星稀,山前欲雨。卢延让《松寺》:“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以数词对偶,骈文中屡见,如庾信《小园赋》:“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

    [563] “旧时”两句:转过溪桥,忽见记忆中的茅店就在眼前。两句用倒装句法。

    [564] 作于绍熙三年(1192)春。稼轩自孝宗淳熙八年(1181)冬至光宗绍熙二年(1191)冬,被劾罢居上饶带湖整十个春秋。绍熙二年冬接诏命出任福建提点刑狱使。此离家赴任时作。壬子:光宗绍熙三年。闽宪:福建提点刑狱。宪,宪司的简称,宋代即指提点刑狱,后世改称按察司。

    [565] “细听”两句:杜鹃有情,声声送行盼归。杜宇:即杜鹃鸟,传说为蜀郡望帝所化,鸣声凄厉,能动人归思,故亦称思归鸟。

    [566] “朝来”句:白鸟怨恨,背人飞去。白鸟即鸥鹭。按,稼轩初隐带湖,曾作《水调歌头·盟鸥》,与鸥鹭结盟,表示永久相伴。今骤然离去,故言其似有责怪之意。

    [567] “对郑”两句:言初意师效郑、陶,田园终生。郑子真:西汉成帝时人。屡聘不就,隐居云阳谷口,世称谷口子真。陶元亮:即陶渊明。他耻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解印归隐,至死不仕。他最爱秋菊,每至重阳,必把酒赏菊。

    [568] “而今”句:谓而今出任闽宪,该为人所笑。北山移:即南齐孔稚珪的《北山移文》。南齐周颙和孔稚珪等初隐钟山,后来周颙应诏出仕,期满进京,再过钟山时,孔稚珪作此文,假托山灵,讽刺周颙违约出仕,拒周入山。北山:即指钟山。移文:这里作檄文讲,一种带有晓谕性的官方文体。

    [569] 作于绍熙三年(1192)秋,时在福建提点刑狱使任上。三山:福州,福建省城。因城有九仙、闽山、越王山三山而得名。赵丞相:指赵汝愚,曾帅福建。绍熙二年(1191)入京,为吏部尚书,除同知枢密院事,绍熙五年(1194)官至光禄大夫右丞相,时稼轩已罢闽任,丞相之称,谅必后改。帅幕:帅府幕宾。王君、中秋近事:均不详所指。末章:指词的下片或结尾部分。

    [570] “说与”两句:请尽情欣赏西湖的山光水色。西湖:指福州西湖,在城西三里,南流接大濠,通南湖,可灌民田,但长期淤塞不通。赵汝愚淳熙九年(1182)帅福建时,曾上疏奏请疏通湖道,以利农桑。客:即赵汝愚。或谓序中“帅幕王君”。

    [571] 淡妆浓抹西子:语出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将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诗咏杭州西湖之美。苏轼知杭州时,也曾疏浚西湖,既利农事,又增美色。辛词借以赞美福州西湖,并兼有颂赵之意。

    [572] “种柳”三句:谓赵汝愚当年对酒作歌,吟咏西湖,墨迹犹新。种柳人:指赵汝愚。他当年疏浚西湖时,曾筑堤栽柳,故有是称。今天上:指赵汝愚今在朝廷供职。歌翻水调:用《水调歌头》这个词牌填词歌唱。题序谓“用赵丞相韵”,即指此。醉墨卷秋澜:谓醉中墨迹酣畅淋漓,如秋水扬波。

    [573] “老子”两句:谓己兴致不减赵相,定教湖边歌舞不休。老子兴不浅:暗用庾亮登南楼事。东晋庾亮守武昌时,其下属秋夜登南楼游赏,不想庾亮亦至,众人欲避去。庾亮曰:“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兴复不浅。”遂与众人谈笑赏夜,尽兴而散。事见《世说新语·容止篇》。

    [574] 轻聚散:轻看离合之事。少悲欢:少动悲欢之情。

    [575] “城头”两句:晓霜继落日,朝夕变幻相替,循环无穷,古今如此。

    [576] “谁唱”三句:谓莫唱归隐之歌,且思当年月照红旗、千骑临关之事。黄鸡白酒:谓隐退后的田园生活。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577] “莫说”两句:休说违意仕进,且尽杯中之酒。西州路:指西州城,故址在今江苏南京朝天宫西。东晋时城在台城西,又为扬州刺史治所。这里是用典。晋名臣谢安虽见重于朝廷,但隐退东山之志,始终不渝。后病笃请求还乡,不许,诏还京师。当他路经西州门时,深感违志逆意之痛。他死后,其甥羊昙,悲伤悼念,行不经西州门。事见《晋书·谢安传》。

    [578] 作于绍熙三年(1192),时稼轩在闽中任所。

    [579] “绿涨”四句:描绘西湖美景,自谓得天独厚,住在风月最佳处。绿涨连云翠拂空:西湖碧波与远空白云相接,水天一片翠绿。十分风月处:风景最美的地方。衰翁:作者自谓。

    [580] 教且:即且教,因协平仄而倒置。芙蓉:荷花的别名。

    [581] “十里”三句:兴来骑马游湖,不禁为儿童拍手所笑。水晶宫:形容湖水晶莹碧透,如水晶宫殿般的美丽。稼轩《贺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词:“陌上行人夸故国,十里水晶台榭。”用闽王筑水晶宫事(见《二十四国春秋》),盛赞西湖之美。

    [582] “殷勤”三句:有时泛舟游湖,不觉酣醉于浪花之中。打头风:顶头风。下句“船儿住”即据此而来。

    [583] 作于福建任所。

    [584] “记得”四句:《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四十二载:北宋真宗东封泰山后,寻访天下隐逸名士。曾召对杨朴,并问其临行有人作诗送行否?杨朴对曰,臣妻有诗云:“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真宗听罢大笑,遂放其归山。耽(dān丹)酒:沉溺于酒。蓦地:突然地。

    [585] “绕屋”两句:人老力衰,行走需人搀扶;闲中无事,漫学鹧鸪啼声。鹧鸪啼声如云:“行不得也,哥哥!”

    [586] “却有”两句:杜鹃劝说,不如归去。杜鹃:见前《浣溪沙》(细听春山杜宇啼)注〔2〕。

    [587] 作于绍熙三年(1192)冬,稼轩在福建提点刑狱任上。因奉召赴京师临安,友人为其饯行,稼轩即席为词。壬子:即绍熙三年。陈端仁:陈端仁名岘,闽县人,此时正废退家居。给事:官名,即给事中。

    [588] “长恨”两句:且将无穷长恨,写入眼前这首歌行。复:又。裁:剪裁、制作。短歌行:汉乐府曲调名。此处借指这首《水调歌头》词。

    [589] “何人”两句:无人为我舞,无人听我歌,感叹世无知音。为我楚舞:《史记·留侯世家》载:戚夫人泣,高祖刘邦安慰她说:“为我楚舞,吾为若(你)楚歌。”楚狂:春秋时楚国的狂人,姓陆名通,因昭王政令无常,乃佯狂不仕,时人称楚狂。又因他迎孔子的车而歌,又称接舆。据《论语·微子》,他曾当面嘲笑孔子作《凤兮歌》说:“……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590] “余既”三句:化用屈原《离骚》诗句,亦用其洁身自好,勤修美德的本意。《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滋、树:栽培,种植。兰、蕙:皆香草。畹(wǎn晚):古时以十二亩为一畹。英:花瓣。

    [591] “门外”两句:语出《孟子·离娄上》中所载的歌谣:“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意谓为人处世,必须清浊分明。辛词用以表示不同流合污。沧浪水:汉水,此泛指。濯(zhuó卓):洗涤。缨:帽带。

    [592] “一杯酒”三句:西晋张翰(字季鹰)放纵不拘,有人问他:你只图一时放纵之乐,难道不考虑死后的名声不好?张翰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世说新语·任诞篇》)辛词用疑问口气提出,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醉世和用世的矛盾心理,但更主要的是引出下文对现实的批判。何似:含有两物并相比较的意思。

    [593] “人间”两句:毫发重而泰山轻,谓当今社会轻重倒置,是非混淆。

    [594] “悲莫”三句:化用楚辞《九歌·少司命》的诗句:“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识。”

    [595] “富贵”两句:不愿涉足官场,但求归隐山水。富贵非吾事:陶潜《归去来辞》:“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白鸥盟:与鸥鸟结盟,见前《水调歌头·盟鸥》词。

    [596] 作于绍熙四年(1193)春,稼轩奉诏赴京途中。

    [597] “抛却”两句:怨己不该离山出仕。窠(kē科):这里指隐居之处。

    [598] “闲愁”两句:闲愁天大,以致白发倍增。做弄:玩弄、戏弄。白发栽埋:谓白发全由自己一一栽埋。稼轩《水调歌头》词结句云:“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语义与此相同。日许多:日益增多。

    [599] “新剑戟”三句:天性疏懒,不愿参与无聊庸俗的官场斗争。剑戟:古时的两种武器,此喻官场斗争。“天生”句:《论语·述而》:“天生德于予,桓魋(人名)其如予何?”辛词套用此句式,并改字易意。

    [600] “此身”两句:此生已然不拟再有作为,但不能教儿辈如此去做。儿童:指自己的儿辈。恁:如此这般。

    [601] 作于绍熙四年(1193)冬。按,稼轩是年春举诏入京,迁太府少卿。是年秋,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旋即返回福州。此词即写于福建安抚使任上。卢国华:卢彦德,字国华,浙江丽水人,继稼轩之后,为福建提点刑狱使,随即又调往福建建宁府负责漕运事务。故稼轩作词送行。上元:旧历正月十五称上元节。

    [602] “少日“两句:谓自己年事已高,最怕离别送行。

    [603] “极目”三句:希望别后通过梅花互通友情。此暗用陆凯《赠范晔》诗意。

    [604] “无限”三句:谓友人万里江山尚未行遍,丈夫志在四方,乡亲父老不须和泪相送。旌旗:此当指送行时的仪仗队列。

    [605] “后会”三句:即题序所云:约友人上元重来相会。按,建宁府亦属闽地,并与福州相去不远,故有此约。后会:以后相会。丁宁:即叮咛。放灯:上元节也称放灯节。古有上元放灯、观灯的习俗。

    [606] 参见上篇《定风波》注〔1〕。

    [607] 中州:指沦陷金手的中原地区。黍离:《诗经·王风》中的一首诗,其首章有“彼黍离离”之句,感叹西周故都的残破景象。后世遂以黍离之叹、黍离之悲来表达兴废之感和故国之思。元和圣德:元和,唐宪宗李纯的年号(806——820)。元和年间,唐王朝曾平定淮西吴元济之乱,威慑各地藩镇割据势力,使国内稍趋统一。诗人纷纷作诗以颂。辛词借以指歌颂抗金复国的诗篇。

    [608] “老去”三句:谓自己老大无成,唯有归卧青山。活计:谋生之道。

    [609] “谁筑”三句:赞美友人诗才出众,鼓励他诗坛夺魁。斩将搴(qiān千)旗:以战场上雄威无敌喻诗坛上大显身手。搴,拔取。

    [610] “歌舞”三句:规勉友人勿以歌舞丧志。须髯(rán然):胡子。

    [611] 作于福建安抚使任上。

    [612] “桃李”两句:言桃李虽艳,过眼即逝,无怪杜甫为之恼恨。恼损:恼恨。杜陵翁:即杜甫。杜陵,在长安东南,因有汉宣帝陵墓,故称杜陵。杜氏祖籍杜陵,兼以杜甫在长安时曾一度居住杜陵,故自称为杜陵野客。杜甫有《漫兴九首》写花落春去,不胜恼恨之意。其《江畔独步寻花》也有“江山被花恼不彻”之句。辛词“恼损杜陵翁”,即指此。

    [613] “若将”两句:将桃李与梅花相比,则前者不过人中李蔡而已,实在中下之品。玉骨冰姿:指梅花。稼轩有《洞仙歌》词咏红梅,起句即称“冰姿玉骨”。“李蔡”句:语出《史记·李将军列传》。李蔡为李广的族弟,为人在下中,名声远不如李广。但李广没有爵邑之赐,官不过九卿,而李蔡却被封侯,位至三公。

    [614] “寻驿使”三句:谓梅花能沟通友谊,寄托相思。此暗用陆凯《赠范晔》诗意。驿使:古时驿站传送文书的人。陇头:即指陇山。在今陕西省西北。

    [615] “吾家”两句:谓梅生性幽僻,有隐士之风。剩有:颇有。西湖处士:指北宋初年名士和诗人林逋。林逋长期隐居西湖孤山。他一生酷爱梅花,终生不仕、不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处士,古指未仕或不仕的士人。

    [616] 作于绍熙五年(1194)春,稼轩时在福建安抚使任上。

    [617] 好雨当春:用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诗意。趁:指趁“好雨当春”时节。

    [618] “小窗”两句:窗前细听檐前滴水之声。坐地:坐着。地,助词无义。檐声:指屋檐间的滴水声。

    [619] “恨夜”三句:恨春夜风云变幻,阴晴无定。

    [620] “花絮”三句:春色将去,担心雨后路上泥泞,不能湖边漫步。侬:你。从莺燕口中说出,指稼轩。

    [621] “天心”两句:天意若允,就不必再费尽心思,琢磨疑猜。天心:上天之心,比喻朝廷。

    [622] “放霎”三句:忽雨忽晴,天意难测。霎时:犹言一霎儿。李清照《行香子》词:“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623] 作于福建安抚使任上。乞归:向朝廷请求罢仕归隐。犬子:原为对己子的爱称,后为人前对自己儿子的谦称。止我:劝阻我。

    [624] “吾衰”两句:谓我已衰老,富贵须待何时。吾衰矣:《论语·述而》记载孔子的话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稼轩《贺新郎》词起句亦云:“甚矣吾衰矣。”

    [625] “富贵”句:言富贵酝酿着政治危机。苏轼《宿州次韵刘泾》:“晚觉文章真小技,早知富贵有危机。”

    [626] “暂忘”五句:理当师法古人,及早弃官抽身,归隐田园。“暂忘”句:用“穆先生”事。《汉书·楚元王传》说:元王至楚国封地,用穆生等人为中大夫。穆生不嗜酒,元王每置醴以待。后王戊即位,渐忘设醴酒之事。穆生说:“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于是称病离去。醴(lǐ礼)酒:用醴泉之水酿成的酒,味甘美。“未曾”句:用“陶县令”事。陶县令,即陶潜。陶潜为彭泽县令时,有上司派督邮来县,吏请以官带拜见。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于是解印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627] “待葺”四句:修园筑亭,诗酒自娱————想象今后悠闲的归隐生活。葺(qì气):意为“修建”。佚(yì义)老:老来安乐之意。《庄子·大宗师》:“佚我以老。”佚,通“逸”,安乐。亦好:归耕林下,虽贫亦好。戎昱《中秋感怀》:“远客归去来,在家贫亦好。”

    [628] “千年”两句:谓富贵无常,人应知足勿贪。“一人”句:当时俗语。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诗之四,自注:“吴谚云:一口不能着两匙。”

    [629] “便休休”三句:一切作罢,有什么是和非可说。休休:退隐,罢休。

    [630] 当作于绍熙三年至绍熙五年(1192——1194)闽中任上。

    [631] “雁霜”三句:冬末春初月夜景象。韩偓《半醉》诗:“云护雁霜笼淡月,雨连莺晓落残梅。”雁霜:浓霜,严霜。幙:同“幕”,窗间帷幕。嫩冰:薄冰。

    [632] “溪奁”三句:梅花临水照镜,却学不成半点富艳妖媚之态。溪奁(lián怜):以溪水为镜。奁,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梳掠:梳妆打扮。

    [633] “玉肌”两句:谓月下寒梅如笼纱佳人,依然玉洁清瘦本色。龙绡:即鲛绡,传说里海中鲛人所织的一种细洁名贵的纱。

    [634] “倚东风”两句:想象春风中的梅花,流盼一笑,百花失色。嫣(yān焉)然:美丽貌。转盼:眼波流转。羞落:因羞惭而自落。

    [635] “寂寞”四句:故乡何在?雪园水阁,梅花深感寂寞。

    [636] “瑶池”两句:虽有旧约,但托谁捎去书信?瑶池:神话谓西王母居处。此指天宫。鳞鸿:即鱼、雁,古人有鲤鱼、鸿雁传书之说。此即指书信。

    [637] “粉蝶”三句:粉蝶只懂亲近桃柳,哪管梅花开遍南枝。

    [638] “但伤心”三句:梅花于黄昏画角中,自伤冷落。

    [639] 写于闽中巡视途中。南剑:宋时州名,州治在南平(今福建南平市)。据王象之《舆地记胜·南剑州》:“剑溪环其左,樵川带其右,二水交通,汇为澄潭,是为宝剑化龙之津。”(馀参见本篇注〔3〕)双溪楼:在南平城东,因有剑溪及樵川二水在此汇合而得名,为当时的游览胜地。

    [640] 西北浮云:喻中原沦陷。倚天长剑:语出宋玉《大言赋》“长剑耿耿倚天外”。

    [641] “人言”三句:据《晋书·张华传》及《拾遗记》载,晋人张华看到斗牛之间常有紫气,向雷焕请教。雷焕说:这是宝剑神光冲天,宝剑当在江西丰城地区。于是张华派雷焕为丰城县令,前去寻剑,果然从地下觅得两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两人各得一把。张华死后,剑随之失踪。雷焕死后,其子佩剑过延平津(即剑溪),宝剑忽从腰间跃出,飞入水中。及入水寻找,不见宝剑,只见双龙各数丈,盘曲潭底。顷刻间,水面上光彩照人,波浪翻腾。光焰:即指地下宝剑生出的紫气。

    [642] “我觉”三句:描绘双溪楼夜晚景象,有隐喻现实严酷冷峻之意。

    [643] “待燃犀”三句:想点起火把,窥潭觅剑,却怕惹起水底妖魔兴风作浪。燃犀:点燃起犀牛角。传说燃犀照水,能使妖魔显出原形。据《晋书·温峤传》载:江州刺史温峤兵回武昌,路过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人言水中多妖。温峤燃犀下照。不久,见水中诸怪赶来灭火。鱼龙:即指水中妖魔,喻朝中群小。惨:狠毒。

    [644] “峡束”三句:谓剑溪、樵川二水汇合后,奔腾欲飞,但受峡谷约束,不得不有所收敛。束:束缚、制约。苍江:青色的江水。对起:指两山对峙。危楼:高楼,即指双溪楼。敛(liǎn脸):收敛,此指水势缓和。

    [645] “元龙”三句:以汉代陈登自喻,思清淡高卧。元龙高卧:参见前《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注〔7〕。冰壶凉簟(diàn电):一壶冷酒,一领竹席。

    [646] “千古”三句:谓登楼远眺,感慨万千。登览:登楼览胜吊古。

    [647] “问何人”三句:试问何人在斜阳下、沙岸边,卸帆系舟。缆:系船用的缆绳。

    [648] 作于绍熙五年(1194)秋冬之间。按,是年秋,稼轩被劾罢职。罢官后,朝廷给他一个挂名的虚衔,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祐观,实际上等于赋闲放归。从此,稼轩又回到信州再过罢居生涯。期思:在江西铅山县。按,稼轩罢居带湖时,曾在期思买得瓢泉,以后常往返于带湖、瓢泉之间。这次再到期思,意在营建新居。卜筑:选地盖房。卜,占卜。古人盖新居有请卜者看地形、相风水以定宅地的习俗,也称卜宅、卜居。

    [649] “一水”三句:描绘瓢泉山水之美。以“千丈晴虹”喻飞瀑,以“十里翠屏”状青山。

    [650] “喜草堂”四句:以杜甫重归草堂,渊明游赏斜川作比,写自己再度隐居的喜悦。草堂:杜甫于肃宗乾元二年(759)入蜀,次年在成都浣花溪筑草堂。后因兵乱,奔梓州避难。广德二年(764)春,严武再度镇蜀,杜甫方得重归草堂。辛词借谓再到期思隐居。经岁:一年后,此泛言若干年后。斜川:在今江西省都昌县,为风景优美之地。陶渊明居浔阳柴桑时,曾作《斜川诗》。诗前有小序略记其与邻居同游斜川的情景。辛词以斜川比期思。不负:不辜负。

    [651] “老鹤”三句:再到期思,意在觅一枝之栖,何必学蜗牛戴屋而行。一枝投宿:《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此用其意。蜗牛戴屋行:蜗牛是一种很小的软体动物,背有硬壳,呈螺旋形,似圆形之屋。爬动时如戴屋而行。

    [652] 平章:筹划,品评。着:此作建造讲。

    [653] “青山”三句:青山喜我归来,显得格外轩昂、秀美。峥嵘(zhēnɡ rónɡ争荣):高峻不凡貌。妩媚(wǔ mèi五妹):此处形容青山秀丽。

    [654] 解:领会、理解。频:屡屡不断。

    [655] “酒圣”三句:诗酒之辈,唯一的权势是能统率山水自然。酒圣诗豪:指酷爱诗酒的人。“可能”两句:语出陶渊明《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东晋孟嘉为桓温部下长史,好游山水,至暮方归。桓温曾对他说:“人不可无势,我乃能驾御卿!”辛借其语。乃:却。驾驭:主宰,统率。卿:“你”的美称,此指大自然。

    [656] “清溪”三句:山灵笑我,白发始返,归耕太迟。山灵:山神。

    [657] 大约作于庆元元年(1195),时稼轩二次罢居信州带湖。是年瓢泉新居初成。饮瓢泉:在瓢泉饮酒。“客以泉声喧静为问”:客人问泉声喧闹还是幽静?“蝉噪林逾静”:梁代诗人王藉《入若耶溪》诗中的一句,与下句“鸟鸣山更幽”合成一联,有动中见静的意境。翌(yì义)日:第二天。褒:夸奖,赞扬。

    [658] “水纵横”三句:拄杖游遍瓢泉的重山叠水。

    [659] “老眼”两句:老眼怕光,只有欣赏水上的青山倒影。

    [660] “试教”三句:水波荡而山影摇,笑自己一生恰如山影飘摇无定。试教:有试看的意思。此个:这个,即下文的水中山影。

    [661] 一瓢饮:语出《论语·雍也》,谓一瓢清水,是孔子赞扬颜回安贫乐道的话。此借指一瓢酒,即题序之“饮瓢泉”。

    [662] “人问”四句:你来瓢泉求静,而泉声喧嚣,何以致静。按,此即题序中的“客以泉声喧静为问”。个中:此中。

    [663] “我眠”句:《宋书·陶潜传》说:无论贵贱来访,陶潜只要有酒,就取出共饮。他若先醉,就对客说:“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664] “维摩”两句:用维摩讲经、天女散花的佛经故事作答。据《维摩诘经》载:维摩讲佛经时,有一天仙女向听讲者抛洒天花。花洒到诸菩萨身上不沾自落,而落到大弟子身上则沾而不坠。这说明大弟子的尘根尚未彻底除尽。维摩:即维摩诘,佛教中的先哲,与释迦牟尼(俗称如来佛)同时人,善讲大乘教义。方丈:佛寺长老及住持说法之处。后即用为对寺院长老及住持的代称。

    [665] 题云“再题瓢泉”,当是继上阕《祝英台近》之后,亦庆元元年(1195)之作。用些语:用“些”字作语尾叹声。“些”,为古代楚地方言中的语尾助词,仅表声,无实义。楚辞中的《招魂》,即通篇以“些”字作语尾收声。歌以饮客:用此歌助客酒兴。声韵甚谐:声调和韵律非常和谐悦耳。釂(jiào叫):喝尽杯中之酒,犹言“干杯”。

    [666] “听兮”两句:赞美瓢泉声脆如玉珮叮咚,水明如镜可察秋毫。兮(×ī西):语气助词。琼、瑶:都是美玉。镜:此作动词,作“照见”讲。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来的极细小的毛,用以形容极细微的东西。

    [667] 君:指瓢泉。去:离开。

    [668] “流昏”两句:浊水会污染你的清白,野草会窒息你的生命。流昏涨腻:两词重义,都指污浊的水。涨腻,用杜牧《阿房宫赋》语:“渭水涨腻,弃脂水也。”(宫女众多,弃下的脂粉竟使渭水为之混浊。)

    [669] “虎豹”三句:与其为食人的虎豹解渴,宁肯让吃果的猿猱饮用。甘人:《招魂》写地下幽都的魔鬼食人,有“此皆甘人”句,意谓此物皆以食人为甘美。汝:你,指瓢泉。宁:宁可。猱(náo挠):一种有长臂的猿。

    [670] “大而”四句:一旦汇入江海,你切莫推波助澜,覆舟杀生。大:壮大,指泉水与他水合流。覆舟如芥:弄翻船只如同弄翻一棵小草那么容易。

    [671] “路险”两句:外面山高路险,而我这里却独处无聊。块予独处:即“予块然独处”,语出《汉书·杨王孙传》,谓孤独自处。

    [672] “冬槽”三句:请瓢泉归来为我酿酒。槽:酿酒用的槽床。盎(ànɡ枊):盛酒用的盆。松醪(láo劳):松子酿成的酒。

    [673] “其外”三句:请瓢泉归来为我煮茶。芳芬:此指茶香。团龙、片凤:皆茶名。云膏:形容煎好后的茶如云脂油膏般的软滑宜口。

    [674] “古人”三句:古人往矣,我愿效法颜回,清贫自乐。古人:指孔子的大弟子颜回。箪(dān丹)、瓢:盛饭用的圆竹器和饮水用的瓜瓢。孔子曾赞美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675] 大约作于庆元二年(1196),时稼轩罢居带湖。灵山:位于江西上饶境内。古人有“九华五老虚揽胜,不及灵山秀色多”之说,足见其雄伟秀美之姿。齐庵:当在灵山,具体未详,疑即词中之“吾庐”,为稼轩游山小憩之处。偃湖:新筑之湖,时未竣工。具体未详。

    [676] “叠嶂”三句:写灵山飞动的态势:忽而西驰,忽而奔东,势若万马回旋。叠嶂:指重山。

    [677] “正惊湍”四句:描摹飞泉入溪穿越小桥的情状。惊湍(tuān煓):急流,此指山上的飞泉瀑布。跳珠:飞泉直泻时溅起的水珠。缺月初弓:形容横截水面的小桥像一弯弓形的新月。或谓小桥如缺月,如弯弓,是并列词组。不当。此四句作扇面对(即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如是,则与“跳珠倒溅”句失对。

    [678] “老合”三句:老去理当闲散,老天多事,却教我来看管群松。按,稼轩在同期所作《归朝欢》一词的题序中称:“灵山齐庵菖蒲港,皆长松茂林。”合:应该。投闲:指离开官场,过闲散的生活。检校(jiào叫):巡查、管理。长身:高大。

    [679] “吾庐”三句:言小小茅屋正与松林相邻,既可见其影,又能闻其声。龙蛇影:松树影。古人常以“龙蛇”状枝干苍劲而屈曲的松柏。风雨声:松涛如风雨之声。

    [680] “争先”两句:言夜雾渐渐消散,群峰争相露面。见面:露面。爽气朝来:《世说新语·简傲篇》称:王子猷为桓玄的参军,桓玄欲委其事,王子猷“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柱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辛词借用其语,谓朝来群峰送爽,沁人心脾。

    [681] “似谢家”四句:用人物丰神及车骑仪态形容群山的万千气象。“似谢家”两句:谢家是晋代一大望族,其子弟十分讲究服饰仪表,有俊伟大方的风度。此处用以形容挺秀轩昂的山峰。磊落:仪态俊伟而落落大方。“相如”两句:西汉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到四川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漂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此处用以形容巍峨壮观的山峰。雍容:仪态优雅而从容不迫。

    [682] “我觉”三句:以文风喻山。唐代著名诗文大家韩愈评柳宗元文章说:“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新唐书·柳宗元传》)雄深雅健:指雄放、深邃、高雅、刚健的文章风格。太史公: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曾继父职,任太史令,自称太史公。所著历史巨著《史记》,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683] “新堤路”三句:新堤已成,问询偃湖何日竣工,以见烟水濛濛的景色。

    [684] 作于罢居带湖时期。新开池:新开河池,疑即上篇所说的偃湖,或《玉楼春·隐湖戏作》中的隐湖。

    [685] “散发”两句:散发敞怀,食瓜李而饮佳酿。浮瓜沉李:将瓜李等果品浸泡于池水之中,以求凉爽宜口。曹丕《与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辛词出此。杯:酒杯,代饮酒。

    [686] “涓涓”三句:池水侵阶送爽,水面又映出一轮明月。

    [687] “画栋”两句:写屋舍和荷花在水中的倒影。画栋:画有彩绘的房柱,代指屋舍。红蕖:粉红色的荷花。

    [688] “斗匀”三句:谓有一女子以水为镜,梳妆打扮。斗匀红粉:把脂粉搽匀。人人:人儿,宋时方言俗语。

    [689] 作于庆元二年(1196)夏。新居:指瓢泉住所。按,稼轩带湖旧居被火烧毁,可能就在此时。以病止酒:因病戒酒。遣去歌者:把歌伎打发走。

    [690] 卜居者:择地而居的人。楚辞有《卜居》,相传为屈原所作。王逸《卜居序》认为是屈原放逐后所作:“卜己居世,何所宜行。”稼轩绍熙五年(1194)秋冬之间,二度罢官后,曾卜筑期思(见前《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颇类屈原,故有此语。岁晚:此指晚年。望:敬仰、仰慕。三闾:指屈原,他曾任三闾大夫。

    [691] “昂昂”两句:师学屈原,宁昂昂然如千里骏马,不浮游无定像水中的野鸭。楚辞《卜居》:“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泛泛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昂昂:挺特貌,志行高超貌。泛泛:飘浮貌。凫(fú扶):即野鸭。

    [692] “好在”三句:所好家境清寒,搬迁不难。书携一束:携带书本一束。家徒四壁:家中一无所有,仅有四堵墙而已。这是一种夸张的形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说,卓文君夜奔相如,相如带她回家,“家居徒四壁立。”置锥无:无立锥之地。也是一种夸张的形容。

    [693] “借车”两句:此袭用唐人孟郊《迁居诗》中的诗句,依然用夸张手法形容贫困之至。

    [694] “舞乌有”三句:罢歌舞,戒饮酒。即题序之“时以病止酒,且遣去歌者”。乌有、亡(同“无”)是、子虚:人名,是司马相如《子虚赋》中虚构的三个人物。三个人名的本意都是“虚空”、“没有”。

    [695] “二三子”两句:故人大多疏远了,近我者仅二三友而已。二三子:孔子常以此称呼他的学生,见《论语》。辛词指志同道合的知己。

    [696] “幽事”三句:谁来与我共论幽事,无奈白鹤飞来又去。幽事:犹言心事。何如:怎么办?

    [697] “众鸟”两句:此袭用陶潜《读山海经》中的诗句。意谓众鸟喜有归宿,我亦爱我栖身的茅屋。

    [698] 亦庆元二年(1196)之作。止酒:戒酒。戒酒杯使勿近:警告酒杯不许靠近我。

    [699] “杯汝”三句:呼杯来前,告以我将戒酒。汝:你,指酒杯。点检形骸:检查身体。意谓自我保养,不再纵酒伤身。

    [700] “甚长年”四句:言昔因纵酒成疾,如今因病罢酒,惟思酣睡。甚:说什么。抱渴:患酒渴病,长年口渴思饮。咽如焦釜(fǔ府):咽喉如同烧煳了的锅子一样难受。气似奔雷:鼾声如雷。

    [701] “汝说”三句:酒杯劝告词人:便学刘伶,醉死何妨,不必戒酒。《晋书·刘伶传》谓刘伶纵酒放荡,常乘一鹿车,携一壶酒,命人带锄跟随,并说:“死便掘地以埋。”达者:通达的人,即指刘伶那种无视封建礼法,纵酒颓放的人。

    [702] “浑如此”三句:词人谓酒杯竟然说出如此话来,未免对己太少情意。浑如此:竟然如此。知己:作者自谓酒的知己。

    [703] “更凭”两句:谓酒与歌舞相谋,害人尤甚,直似鸩毒。为媒:作为媒介,诱人剧饮。算合作:算将起来应该(把你)看作……。鸩(zhèn振)毒:一种用鸩鸟羽毛制成的剧毒,放入酒中,饮之立死。

    [704] “况怨无”四句:况且人间怨恨不论大小,往往由贪爱而生;世上事物本无好坏之别,超过限度就会成为灾难。此指爱酒应有节制。

    [705] “与汝”三句:词人与酒杯约定:勿留急去,否则,我尚有馀力把你砸个粉碎。成言:说定,约定。《离骚》:“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亟(jí及):尽快。肆:原意处死后陈尸示众。《论语·宪问》:“吾身犹能肆诸于朝。”这里借其语意对酒杯而言,可作砸碎讲。

    [706] 再拜:再三致礼。“麾之”两句:《汉书·汲黯传》说汲黯辅佐少主,严守城池时,“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言其意志坚决。此反用其意。麾(huī灰):同“挥”。

    [707] 作于庆元二年(1196)秋冬之交,其时稼轩当已迁徙铅山瓢泉新居。云山:据词意,当为白云笼罩之山。稼轩赋云山词共四首,此第一首。

    [708] “何人”两句:是谁夜来把青山推走?想来是四面浮云作怪。按,此写浮云遮山。黄庭坚《次韵东坡壶中九华》诗:“有人夜半持山去,顿觉浮岚暖翠空。”

    [709] “常时”两句:谓平时常见青山,而今遍寻不见。

    [710] “西风”两句:突然西风吹散浮云,青山又呈现眼前。瞥(piē氕)起:骤起。云横度:浮云横飞。天一柱:天柱一根,即指青山。

    [711] “老僧”两句:谓山间老僧欣喜青山无恙。

    [712] 约作于庆元二三年(1196——1197),即稼轩迁居铅山瓢泉之初。赵昌父:稼轩友人,名蕃,字昌父,家居信州玉山之章泉,世称章泉先生,工于诗。与稼轩诗词唱和,稼轩称其“情味好,语言工”(《鹧鸪天·和章泉赵昌父》)。

    [713] “西崦”三句:叹夕阳西坠,江水东流,美景不因人的眷恋而常驻人间。西崦(yān焉):西方的崦嵫(zī姿)山,在今甘肃省天水县西。古人常以此为日没之处。物华:美好的景物。柳永《八声甘州》:“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

    [714] “铮然”两句:《淮南子·说山》:“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一叶知秋”已为成语,谓以小见大,见微知著。铮(zhēnɡ争)然:指夜阑人静,枯叶落地时的响声。

    [715] “屈指”两句:算来人间哪有十全十美、尽如人意之事。屈指人间得意:屈指历数人间如意之事。骑鹤扬州:据《五朝小说大观·殷芸小说》载:有数人聚会,各言其志,一人说愿为扬州刺史,一人说愿富有资财,一人说愿骑鹤升仙。有一个人则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欲兼三者。”此用其事,谓集诸好事于一身,万事称心如意。

    [716] “君知我”三句:谓己素有归隐之趣。雅兴:兴趣高雅,谓向往归隐。沧州:犹言江湖,泛言山水幽美处,代指高士隐居之处。

    [717] “无穷”三句:用杜甫《绝句漫兴九首》诗意:“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百年能几:百年能有几多,谓人生有限。

    [718] “恨儿曹”两句:谓儿辈不信我已忘却尘世,总说我忧心忡忡。抵死:总是,老是。谓我心忧:语出《诗经·王风·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719] “况有”两句:况有众多的酒朋诗友与我为伴,同享山水之乐。溪山杖屦:拄竹杖,着草鞋,畅游山水。阮籍辈:魏晋之交,有阮籍、嵇康等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之“竹林七贤”(《世说新语·任诞篇》)。此借指志趣相投的诗朋酒友。

    [720] “还堪笑”三句:笑己尚有机心,以致海鸥为之惊飞。机心:此谓尘心,不能忘却尘世之心。惊鸥:据《列子·黄帝篇》:海上有人好鸥鸟,每天清晨一到海上,便有数百鸥鸟和他相游为乐。他的父亲让他捉几只供玩耍,第二天鸥鸟见他便飞舞不下。按,鸥鸟通体皆白,象征超尘忘机,而其人机心犹在,故鸥鸟不与为伍。稼轩借以自嘲机心未除。

    [721] 约作于庆元三四年间(1197——1198)。时稼轩罢居瓢泉。停云:瓢泉新居中的堂名。陶潜有《停云》诗四章,并自序曰:“思亲友也。”稼轩素来仰慕陶潜,借以用作堂名,亦兼取其“思亲友”之意。作亲旧报书:给亲友写回信。

    [722] “投老”三句:叹老来唯以料理松杉为事。投老:临老,到老。政:通“正”。尔:如此。

    [723] “何日”三句:我已年老,何日才能见到青松成荫。阴:同“荫”。

    [724] “古来”三句:古来多少水榭楼馆,转眼成为荒草荆棘,引人伤感。凄断:凄凉断魂。

    [725] “想当年”两句:当年良辰美景烟消云散,空成遗恨无限。夜阑:夜深。

    [726] “停云”两句:老来投闲唯静,不问世间万事。万事不关心眼:化用王维《酬张少府》:“晚来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727] “梦觉”三句:梦醒无他事,惟思亲友。此化用陶潜《停云》诗“闲饮东窗”而思良朋之意。聊复尔耳:聊且如此而已。语出《世说新语·任诞篇》:阮仲容家贫居道南,诸阮家富居道北。七月七日,北阮晒衣,皆纱罗锦绮。仲容用竹竿挂出一件布制的短裤。人怪而问之,他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辛词借用其语,表示闲居无聊的情思。题书简:写信。即题序云“作亲旧报书”。

    [728] “霎时”三句:怒风吹去纸笔,写不成书,似天教我懒。

    [729] “又何事”二句:谓急雨催我写诗。这两句化用杜甫诗意:“片云头上黑,应是催雨诗。”(《陪诸贵公子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何事:为什么。斗暗:突然昏暗。

    [730] 初居瓢泉之作。

    [731] “偶向”两句:猿鹤惊讶主人归来。按,稼轩于淳熙八年(1181)春营建带湖居宅时,曾作《沁园春》词曰:“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本词与此遥为呼应。

    [732] “主人”三句:猿鹤与稼轩对语。按,上述《沁园春》词又有句云:“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太尘埃:即“抵死尘埃”,意谓何以沉沦官场如许之久。说向:向猿鹤说。

    [733] “多谢”三句:感谢北山老人殷勤致意。北山:原指钟山,用孔稚珪作《北山移文》事,见前《浣溪沙》(细听春山杜宇啼)注〔4〕。此借指停云堂所在之山。按,稼轩于绍熙三年(1192)春赴闽宪、别瓢泉时,曾作《浣溪沙》,下片云:“对郑子真岩石卧,趁陶元亮菊花期,而今堪颂《北山移》。”又,他再次罢归途中曾作《柳梢春》,也说:“好把《移文》,从今日日,读取千回。”以上均可与此词对读。

    [734] “径须”两句:谓从此安心归居深山。径:径直,直向。白云堆:指深山隐居之处。

    [735] 此罢居瓢泉之作。邑:指铅山县邑。仆:自我谦称。此词:指《贺新郎》词调。停云:停云堂。意:猜度,料想。援例:依照前例。指以词赋邑中园亭事。庶几:差不多。渊明思亲友:晋代陶潜有《停云》诗四首,自谓是“思亲友”之作。

    [736] “甚矣”三句:谓己十分衰老,感叹生平交游所剩无几。甚矣吾衰矣:《论语·述而》记孔子语:“甚矣吾衰矣,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737] “白发”两句:岁月蹉跎,白发徒长;今日万事,唯一笑了之。白发空垂三千丈: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以夸张手法写愁之长。空,徒自,白白地。

    [738] “问何物”句:设问,而今什么东西能博得你的喜爱。能令公喜:《世说新语·宠礼篇》称王恂、郗超并有奇才,为大司马桓温所赏识。荆州时语谓此二人“能令公喜,能令公怒”。辛词借用此语。

    [739] 妩媚:形容青山秀丽美好。按,此句借用唐太宗赞赏魏征语:“人言征举动疏慢,我但见其妩媚耳。”(《新唐书·魏征传》)应如是:应该也是如此。

    [740] “一尊”三句:我现时对酒思友的情绪,想必正与当年陶潜写《停云》诗时相仿。一尊搔首东窗:化用陶潜的《停云》诗:“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悠,搔首延佇。”搔首,挠头,烦急貌。就:成。

    [741] “江左”两句:当年江左的名士,以酣酒而求名利,哪里真知酒中的妙理。江左沉酣求名者:指南朝的那些纵酒放浪的名士清流。江左,长江以东。晋室南渡,东晋及宋、齐、梁、陈相继建都金陵,占领江左一带,史称南朝。浊醪(láo劳):浊酒。

    [742] 云飞风起:暗用汉高祖刘邦《大风歌》中的诗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743] “不恨”两句:袭用南朝张融语:“不恨我不见古人,恨古人不见我。”(《南史·张融传》)狂:指愤世嫉俗的狂态。

    [744] “知我者”两句:真知我心者,二三子而已。二三子:借用孔子对其学生的称谓,指少数几个知心朋友。

    [745] 此罢居瓢泉之作。属(zhǔ主):恰适,正当。暴甚:指病得厉害。小愈:病情稍见好转。自释:自我解愁排闷。

    [746] “晨来”两句:清晨,有鹤飞来探病。止庭隅(yú鱼):停歇在院落的一角。

    [747] 语:告诉。按,以下至“子奚如”,为词人对鹤讲的话。

    [748] 余:我。

    [749] “病难扶”七句:此第一事。言青松妨碍了去梅坞的花径。病难扶:病得难以扶持。梅坞(wù勿):梅苑。花径:花间小路。却须锄:必须立即铲除。

    [750] “秋水”七句:此第二事。言山水带泥,污染了堂前明澈如镜的水池。秋水堂:在稼轩瓢泉居处。曲沼(zhǎo找):弯曲的水池。烛:照见。耕垄:指耕田。垄,田埂。吾庐:即指临水的秋水堂。污渠:污水池。

    [751] “叹青山”十一句:此第三事。言竹林遮住青山,待伐竹,又不忍割爱。青山、竹林,两美不能兼得,愁心损人。有还无:言青山为竹林遮掩,有等于无。乍可:宁可。食无鱼:冯谖弹铗作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扶疏:枝叶繁茂,疏密有致。为山计:为青山作想。累吾躯:累坏了我的身子。

    [752] “凡病此”三句:向鹤请教治病之法。吾过矣:我错了。语出《礼记·檀弓》:“子夏投其杖而拜曰:‘吾过矣,吾过矣,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子奚如:你(鹤)以为该怎么办?

    [753] “口不”句:鹤口不能言,猜度它心里回答说。语出贾谊《鸟赋》:“乃叹息,举首奋翼,口不能言,请对以臆。”臆对:心里回答。臆,通“意”。按,以下为白鹤“臆对”的话。

    [754] “虽卢扁”两句:纵然卢扁再生,无奈药物无效,难以治好你的病。卢扁:即古代名医扁鹊,因家居卢地,也称卢扁。

    [755] “有要言”三句:治病全仗要言妙道,去请教北山愚公,也许病愈有望。要言妙道:中肯之言和精妙之理。语出西汉枚乘《七发》,吴客对楚太子说:你的病无须药物治疗,“可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北山愚:“北山愚公”事,见《列子·汤问》。庶:大概、也许。瘳(chōu抽):病愈。

    [756] 作于庆元五年(1199)前后,时稼轩罢居铅山瓢泉。吴子似县尉:吴绍古,字子似,江西鄱阳人,时任铅山县尉。有史才,并善诗。与稼轩交往颇密,常相互唱和。

    [757] “我见”三句:言友人到来,顿使茅屋生光,山水增辉。

    [758] “怅平生”四句:感叹平生知己疏远,唯与吴子相与情深。肝胆楚越:肝、胆虽近,却如远隔楚、越。喻知交疏远。语出《庄子·德充符》:“自其异者视之,肝胆皆楚、越。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胶漆陈雷:据《后汉书·独行传》,陈重、雷义两人交谊甚厚,每当官府举荐时,他们都互相推让而不应命。乡里赞曰:“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胶漆,胶与漆一经黏合,便无从分开。喻友谊之坚牢。

    [759] “搔首”三句:《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原是说姑娘赴约时,故意隐而不见,逗得男方直挠头皮,徘徊不已。辛词借以形容想见友人时烦躁不安的心情。爱:“”的借字,隐蔽貌。踟蹰(chí chú迟除):迟疑不决,徘徊不前貌。渴望梅:活用“望梅止渴”事(见《世说新语·假谲篇》),喻盼诗之心切。

    [760] 清风:喻诗篇。《诗经·大雅·烝民》:“吉甫作诵,穆(美)如清风。”

    [761] “直须”两句:谓自己振起精神,欢迎吴子的到来。抖擞尘埃:抖落掉衣上的尘土。柴门今始开:化用杜甫《客至》诗意:“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即柴门)今始为君开。”

    [762] “向松间”四句:为欢迎做官的友人到来,不惜打破居处的谧静,但请不要踏破院落中的苍苔。乍可:宁可,只可。花间喝道:《义山杂篡》以为“杀风景事,一曰花间喝道”。喝道,指官府出行时,必随以鸣锣开道之声。踏破苍苔:宋滏水僧人宝黁(nún)诗:“只怪高声问不应,瞋(恼)余踏破苍苔色。”(引见苏轼《书磨公诗后》小序)

    [763] “岂有”三句:自愧无才,徒劳友人来访,自己将殷勤待客。岂有文章,谩劳车马:化用杜甫《宾至》诗意:“岂有文章惊海内,谩劳车马驻江干(江边)。”谩劳,徒劳。青刍(chú除)白饭:化用杜甫《入秦行》诗意:“为君沽酒满眼酤,与奴白饭马青刍。”青刍,喂马的青草。

    [764] “君非我”三句:勉励友人当以功名自许,不可似我徘徊流连于山水之间。恁:如此,这般。

    [765] 作期同《沁园春·和吴子似县尉》。

    [766] “掩鼻”两句:谓官场腐臭,令人掩鼻;美酒飘香,一醉忘忧。掩鼻:捂鼻。

    [767] “自从”两句:言隐退田园后,忘却世事,唯以歌舞自娱。云烟畔:云烟缭绕之处,借指山水幽美的隐居之地。

    [768] “呼老伴”三句:欲与老伴共赏重阳秋色,不想遍野菊花无觅。老伴:此指老妻。黄花:菊花。重阳:古人以阴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并有登高饮酒赏菊的风俗。

    [769] “要知”两句:谓菊花要待西风严霜过后,始烂漫开放。

    [770] 作于罢居铅山时期。望日:阴历十五称望日。用东坡韵:指用苏轼著名的《水调歌头》中秋词的韵脚。叙太白、东坡事:未见赵昌父原词,其事不详。参阅本篇注〔4〕。过相褒借:对我赞扬过甚。秋水之约:约会于瓢泉秋水堂。吴子似:见前《沁园春·和吴子似县尉》注〔1〕。

    [771] “我志”两句:言己向往神游太空,昨晚梦中登天。寥阔:即寥廓。此指宇宙太空。畴(chóu愁)昔:昨晚。畴,此作助词,无义。昔,通“夕”。《楚辞·九章》:“昔余梦登天兮。”

    [772] “摩挲”两句:揽月俯仰之间,人世已过千年。摩挲(suō梭):用手抚摸。素月:皎洁的明月。俛仰:即俯仰,抬头低头之间。俛,“俯”的异体字。

    [773] “有客”三句:有客乘鸾跨凤,和李白、苏轼相约,共上月宫游赏。按,此当为题序“叙太白,东坡事”中的一部分。客:指赵昌父。骖(cān餐):古代驾车时位于两旁的马。这句是说以鸾和凤为“骖”。云:说。青山、赤壁:代指李白和苏轼。李白死后葬于青山(在今安徽省当涂县);苏轼贬官黄州时,有赤壁之游,并有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赋(前后《赤壁赋》)名世。高寒:天上高寒之处,指月宫。苏轼《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774] “酌酒”两句:他们以北斗为勺,开怀畅饮,我也有幸厕身其间。酌酒援北斗:《楚辞·九歌》:“援北斗兮酌桂浆。”援,拿。虱其间:韩愈《泷吏篇》:“得无虱其间,不文亦不武。”虱,作动词,意谓无才而渺小,不配与他人为伍。

    [775] 少歌:小声吟唱。楚辞《九章·抽思》有“少歌”一词,王逸注:“小唫(吟)讴谣以乐志也。少,亦作小。”

    [776] “神甚放”两句:形体虽眠,神魂却自由腾飞。

    [777] “鸿鹄”两句:言神魂如鸿鹄不断腾飞向上,想看一看天地是方是圆。按,这几句本自贾谊《惜誓》:“黄鹄之一举兮,知山川之纡曲;再举兮睹天地之圆方。”鸿鹄(hú胡):大雁,天鹅。古人常合二为一,指能展翅高飞的大鸟。鹄,亦称黄鹄。

    [778] “欲重歌”三句:梦觉深思:人事何以有亏有全?重歌:再唱。惘然:若有所失貌,疑惑不解貌。底:为什么。亏全:缺损与圆满。

    [779] “有美人”两句:纵有知己可语,但有漫漫秋水相隔之憾。这两句用杜甫《寄韩谏议》诗意:“美人娟娟隔秋水。”美人:指知己朋友,即指吴子似。婵娟:姿容美好。

    [780] 亦是闲居瓢泉之作。

    [781] “石壁”两句:写白云笼山,溪水绕屋之景。石壁:陡峭的山崖。积:指浮云堆积。周遭:周围。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

    [782] “自从”两句:花虽落去,犹爱风中芳草。

    [783] “呼玉友”三句:言野老相邀作客。野老:农村父老。玉友:一种米制的白酒。《珊瑚钩诗话》:“以糯米药曲作白醪,号玉友。”荐:奉献。溪毛:一种生于涧边溪畔的野菜。

    [784] “杖藜”两句:谓野老过桥迎客。杖藜:拄着藜杖的老人。杖,拄着。藜,一种植物,茎高五六尺,其老韧者可作杖用。

    [785] 作于庆元六年(1200)前,稼轩罢居铅山瓢泉期间。傅岩叟:傅为栋,字岩叟,江西铅山人,曾为鄂州州学讲师。与稼轩来往甚密,彼此唱和颇多。悠然阁:傅岩叟庭宅中的一座亭阁。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岩叟以“悠然”名阁,表示对陶的衷心仰慕。

    [786] “路入”三句:穿柳入门,共话渊明重九轶事。门前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门前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此借指傅家。渊明重九:据肖统《渊明传》,九月九日,渊明出外采菊,恰好王宏送酒到此。渊明即地而饮,大醉始归。重九,即指重阳节。

    [787] “岁晚”三句:感叹渊明晚年虽以诸葛亮自况,却无诸葛亮的际遇。东篱风雨依旧,唯有采菊自娱。岁晚凄其无诸葛:黄庭坚《宿彭泽怀陶令》诗:“岁晚以字行,更始号元亮。凄其无诸葛,肮脏(刚直倔强貌)犹汉相。”意谓渊明晚年以“元亮”为号,颇有以诸葛自喻之意。但同为刚直不阿,诸葛犹得以官至汉蜀丞相,而渊明却生不逢时,凄其终身。凄其,凄凉萧索。其,语尾助词,无义。黄花:菊花。东篱:见本篇注〔1〕陶渊明《饮酒》诗。

    [788] “陡顿”两句:谓渊明弃官归来,顿使南山变得高洁起来。陡顿:突然变化。宋时方言,同“斗顿”。南山:见本篇注〔1〕陶渊明《饮酒》诗。指庐山。

    [789] “山不记”两句:不记何年始有此南山。意承上文,谓但知山以人(指陶渊明)名世。

    [790] “是中”三句:谓悠然阁风光之秀不亚于庐山,请西风唤起陶潜来游,不知他能赏光否?是中:这中间,指悠然阁。康庐:即指江西庐山。陶潜隐居柴桑,正在庐山脚下。庐山,亦名匡山、匡庐。宋人因避宋太祖赵匡胤讳,改称康庐。倩:此同“请”。君:指悠然阁的主人傅岩叟。翁:指陶潜。

    [791] “鸟倦”三句:借陶诗自况,谓己倦于仕宦,乐于山水,唯有献上几首新诗。“鸟倦”两句:化用陶潜《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岫(xiù秀):山峰。(shènɡ圣):同“剩”,馀下。新诗几首:即新词几首。稼轩有《贺新郎》二首、《水调歌头》一首赋悠然阁,故有此语。

    [792] “欲辨”两句:化用陶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诗第五首)“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饮酒》诗第二十首)慨叹如今世风日下,无复上古时代的纯朴心地,很难像陶潜那样,深刻会心自然景物中的微妙真意。欲辨忘言:谓很难用语言表达,唯有靠身心去体会。羲农:伏羲氏和神农氏,上古时代传说中人。

    [793] “天下事”两句:天下事不堪一提,唯有饮酒。陶潜《饮酒》(第二十首)诗:“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794] 作于庆元六年(1200),时稼轩仍罢居铅山瓢泉。偕:同,和。杜叔高:稼轩友人。叔高曾于淳熙十六年(1189)一访辛于带湖,此二访辛于瓢泉。据稼轩《瀑布》诗自注,正是庆元六年。

    [795] “花向”两句:以美人粉面、翠眉喻春花春柳之美。颦(pín贫):皱眉。

    [796] 好山如好色:化用孔子语:“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子罕篇》)并脱胎于苏轼《自径山回和吕察推》诗:“多君贵公子,爱山如爱色。”

    [797] 怀树怀人:朱熹注《诗经·召南·甘棠》云:“召伯循行南国,以布文王之政。或舍甘棠之下,其后人思其德,故爱其树而不忍伤也。”谓因怀人而爱树。辛词则说由怀树而怀人。

    [798] 与上阕《浣溪沙》同韵,当作于同年,即庆元六年(1200)。

    [799] “父老”两句:言今年风调雨顺,父老展眉解愁。

    [800] “殷勤”句:言可以不再受饥挨饿。谢却:辞却。甑(zènɡ赠)中尘:蒸食用的炊具里积满灰尘,意谓久久无米可做。《后汉书·独行传》载,范冉(字史云)住房简陋,有时甚至绝米断炊。乡里歌曰:“甑中生尘范史云。”辛词据此。

    [801] 无赖:顽皮可爱。撩:挑逗,撩拨。

    [802] 白头新:白色的新花。梨花色白,故以“白头”喻之。

    [803] 作期同上。赵晋臣敷文:赵不遇,字晋臣,江西铅山人。庆元六年(1200)罢职家居,与稼轩过从甚密,彼此多有唱和。赵曾为敷文阁学士,故称以“敷文”。积翠岩:当在上饶。“题”字有可能是“和”字之误。

    [804] “我笑”两句:笑共工无端发怒,触断巍巍天柱。共工:古代传说中的部族首领。据《史记·三皇本纪》说:女娲氏末年,共工与祝融交战(《淮南子·天文训》则说与颛顼争帝),兵败,怒触不周山,以致天柱折倒,地维(系住大地的绳子)断裂。缘底:为什么。天一柱:即天柱,俗称擎天柱。

    [805] “补天”两句:笑女娲补天奔忙,却将一块补天的五彩石投在闲处。女娲(wā蛙)补天:传说共工怒触不周山,天崩地陷,女娲遂炼五色石以补天。此石:女娲补天之石,即指积翠岩。

    [806] “野烟”两句:词人拄杖来到荒郊野外探视积翠岩。汝:你,指积翠岩。

    [807] “倚苍苔”三句:问积翠岩千百年来,历经几多风雨侵蚀?倚苍苔:靠在长满苍苔的积翠岩上。摩挲:抚摸。

    [808] “长被”两句:韩愈《石鼓歌》:“牧儿敲火牛砺角,谁复着手为摩挲。”辛词借用其意,谓牧童敲火(击石取火),牛羊磨角,积翠岩不胜骚扰之苦。

    [809] “霍然”两句:忽然积翠岩以其千丈翠屏的雄姿出现在人们眼前,并有甘泉滴响其间。锵(qiānɡ枪)然:一般形容金属撞击声,此状甘泉滴水时清脆悦耳的响声。

    [810] “结亭”两句:建几个小亭,待到春暖花开,此间自有歌舞盛会。携歌舞:指游赏者带来歌儿舞女。

    [811] “细思量”三句:言古来寒士不遇者有时也能得到际遇。不遇:指怀才不遇。古人多有不遇之叹,如董仲舒作《士不遇赋》,司马迁有《悲士不遇赋》,陶潜也有《感士不遇赋》。赵晋臣名不遇,故词人有此语。

    [812] 作期同上。

    [813] “少年”三句:言人老去方知羡慕少年之欢乐。

    [814] “叹折腰”两句:今日归来,不堪回首仕途辛劳。“折腰”句:陶潜为彭泽令时曾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于是弃官归里,并作《归去来兮辞》。见《宋书·陶潜传》。羊肠:曲折小路,此喻仕途。

    [815] “高车”三句:传语达官显宦,且容你等恣意为之。高车驷马,金章紫绶(shòu寿):乘坐四马高车,佩金印,挂紫带。此以车骑和服饰代指达官显宦。渠侬:他们,即指达官显宦。稳便:任意所为。

    [816] “问东湖”两句:言友人此番归来,可以从容大显诗才。东湖: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市),赵晋臣由江西漕使任所罢归,故有此问。凌云笔健:才思高超,笔力刚健。此借用杜甫评北朝诗人庾信语:“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戏为六绝》之一)

    [817] 作期同上。简:书信。此作动词用。

    [818] “高人”两句:言高人如千丈冰雪高崖。太古:远古。

    [819] 火云:火烧云,赤色的云,极言天时之炎热。李商隐《送崔珏往西州》:“一条雪浪吼巫峡,千里火云烧益州。”森毛发:毛发森然,此含凛然见畏之意。

    [820] “俗人”两句:言俗人如同盗泉,照影影也昏浊不明。盗泉:在今山东泗水县。县境有泉八十七处,汇成泗水。相传唯盗泉不流。

    [821] “高处”两句:即便高处挂瓢,我也宁渴勿饮盗泉之水。高处挂瓢:据《逸士传》:“许由捧水饮。人遗一瓢,饮讫,挂木上,风吹有声。由以为烦,去之。”不饮宁渴:《尸子》:“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

    [822] 作期同上。苦俗客:苦于俗客的骚扰。

    [823] 相知:犹言相好的。

    [824] 厮见:相见。

    [825] 只这是:只是这一些。指说来说去老一套。

    [826] 怎奈向:如何,怎么办,此宋人习用口语。向,语尾助词,起加强语气作用。

    [827] 尖新底:别致的,特殊的。底,犹今之“的”。

    [828] 罪过:难为,多谢。今江苏北部仍用此语。但词人于此作反语,有讽嘲意。

    [829] 不罪:不要责怪我。

    [830] 洗耳:今言“洗耳恭听”,表示对说话人的恭敬。此处相反,表示厌闻其语。据《高士传》载,古代著名隐士许由洗耳于颍水之滨。其友巢父问其故。许由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

    [831] 作于庆元六年(1200)秋,稼轩正罢居瓢泉。赵昌父、吴子似:分别见前《满庭芳》(西崦斜阳)、《沁园春》(我见君来)注。徐斯远:名文卿,江西上饶人。《叶水心文集·徐斯远文集序》赞其淡功名,乐山水,“以文达志,为后生法。”韩仲止:名淲,韩元吉之子。长期隐居不仕,自号涧泉,有诗名,与赵昌父并称“信(信州)上二泉”(赵号“章泉”)。杨民瞻:不详。

    [832] “旧雨”三句:言己孤独思友,切盼友人来会。旧雨、新雨:杜甫《秋述》:“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榻,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意谓旧时宾客遇雨亦来,而今遇雨不来。南宋诗人范成大《新正书怀》诗云:“人情旧雨非今雨,老境增年是减年。”后用旧雨喻故人,今雨喻新交。佳人:指词序中提到的诸友人。偃蹇(yǎn jiǎn眼简):困顿貌,谓仕途失意。

    [833] “幸山中”两句:庆幸今岁芋(头)栗(子)丰收,意谓生活清贫自理。杜甫《南邻》诗:“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834] “贫贱”两句:叹人情淡薄,古道渺茫难求。贫贱交情落落:《汉书·郑当世传》:“翟公为廷尉,宾客亦填门。及废职,门外可设雀罗。后复为廷尉,客欲往,翟公大署其门(书大字于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辛词本此。落落,此作淡薄、疏远讲。吾道悠悠:杜甫《发秦州》诗:“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吾道,指自己所追求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标准。悠悠,渺远不可及貌。

    [835] “怪新来”三句:惊讶自己近来竟写出《反离骚》、《发秦州》那样的作品。《反离骚》:汉代杨雄所作。《汉书·杨雄传》谓悼屈原之作。说杨雄以为君子得时则行,不得时则隐,何必自伤其身。“往往摭《离骚》文而反之”,故名《反离骚》。《发秦州》:为杜甫离秦州入蜀途中所写,共二十四首,备述一路所见所感,在诗人创作道路中占重要地位。

    [836] “功名”三句:言功名之事似乐而实忧。无之不乐:没有功名便不乐。

    [837] “怎奈向”两句:言儿辈不解此事,总是唤不回头。《苕溪渔隐丛话》载雪窦禅师偈语:“三分光阴二分过,灵台(心灵)一点不揩磨。贪生逐日区区(自得貌)去,唤不回头争奈何。”怎奈向:意同“怎奈何”,见上篇注〔5〕。抵死:总是,老是。

    [838] “石卧”两句:谓儿辈对功名事难辨真假虚实。石卧山前认虎:指李广射猎,以石为虎事。见前《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注〔4〕。蚁喧床下闻牛:《世说新语·纰漏篇》:“殷仲堪父病虚悸,闻床下蚁动,谓是牛斗。”

    [839] “为谁”三句:望友不至,怏怏下楼。一饷:即一晌,一会儿。

    [840] 约作于庆元六年(1200),时稼轩罢居瓢泉。少年时事:指青年时期的一段抗金经历。稼轩生于北地,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亮大举南侵。时稼轩二十二岁,聚众起义,后归耿京,为掌书记。次年春,奉表归宋,于北返海州途中,闻叛将张安国杀耿投金。遂率轻骑五十馀夜袭金营,捉叛张而兼程南渡,献俘朝廷(以上见《宋史本传》)。时人洪迈《稼轩记》评说:“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按,本词上片正是回忆这一段英雄往事。

    [841] “壮岁”两句:回忆当年率众起义、突骑渡江情景。壮岁:少壮之时。拥万夫:率领上万名抗金义士。锦襜(chān搀):锦衣。襜,短上衣。突骑(jì计):突击敌军的骑兵。渡江:指南渡归宋。

    [842] “燕兵”两句:描叙夜闯金营,活捉叛将的战斗场面。上句言金兵戒备森严,下句言义军奔袭和突围。燕兵:指金兵。燕,战国时燕国,据有今河北北部和辽宁西部一带,此泛指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区。娖(chuò辍):谨慎貌,小心翼翼的样子。银胡(lù路):饰银的箭袋,多用皮革制成。既用以盛箭,兼用于夜测远处声响。唐人杜佑《通典·守拒法》:“令人枕空胡卧,有人马行三十里外,东西南北皆响于胡中。名曰‘地听’,则先防备。”宋人《武经备要前集》也有类似之说。汉箭:用“汉”字代表“宋”,指稼轩率领的部队。金仆姑:箭名。据《左传·庄公十一年》载,鲁庄公曾用此箭射伤宋国大将南宫长万。按,或谓上片仅写首次南渡事。言稼轩一行奉表至扬州,正值金主亮被部下射杀。稼轩等乘兵乱之际,冲过敌阵而渡江南去。

    [843] 春风不染白髭须:言春风染绿万物,却不能染黑我的白须。欧阳修《圣无忧》词:“春风不染髭须。”髭(zī姿)须:胡须。

    [844] “却将”两句:谓空有壮志宏略,只落得种树田园。万字平戎策:指抗金复国的良策。按,稼轩南归后,曾先后上《美芹十论》和《九议》,力陈抗金战略,但都未得朝廷重视,故有此叹。东家:东邻家。种树书:研究栽培树木的书籍。《史记·秦始皇本纪》记始皇焚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此喻归隐。韩愈《送石洪》诗:“长把种树书,人云避世士。”

    [845] 作期同上。漫兴:随意挥洒,即兴之作。按,此为“漫兴三首”中的第一首。

    [846] “夜雨”两句:谓己夜醉瓜棚,闲看农人春雨插秧。瓜庐:看瓜用的小草棚。秧马:一种简单的木制插秧农具。苏轼《秧马歌序》:“予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日行千畦。”

    [847] 点检:计算。翁:作者自称。

    [848] “扫秃”两句:毛笔写秃了,砚台磨穿了,极言辛勤的笔耕生涯。兔毫锥:兔毛做成的笔。铜台瓦:铜雀台瓦做成的砚台。曹操曾于邺城筑铜雀台,后来当地人掘瓦为砚,“贮水数日不渗”(见《文房四谱》)。

    [849] “谁伴”两句:言无人伴杨雄作《解嘲》,极言寂寞孤独。杨雄:西汉著名赋家。晚年埋首研究哲学、语言文字学,因不附时贵作《太玄》而淡泊自守。有人嘲其著书无用,乃作《解嘲》以辩驳。《解嘲》用主客问答式,文中之“客”为虚拟人物。乌有先生:汉赋家司马相如《子虚赋》中的人物,与“无有”谐音,亦虚拟人物。后世即以“子虚乌有”喻假设中或不存在的人或事。

    [850] 作期同上。此“漫兴三首”之三。

    [851] “千古”两句:言汉将李广英勇善战,功勋卓著。据《史记·李将军列传》,广与匈奴战,敌众我寡,重伤被俘。匈奴人置广于绳网上,行于两马之间。广佯死,突然跃起夺得胡儿骏马,南驰以整残部。李将军:即李广,参见前《八声甘州·夜读李广传》。

    [852] “李蔡”两句:言李广虽功勋卓著,却终无封侯之赏。而李蔡人品不过下中,名声去李广甚远,却得以封侯赐邑,位至三公(事见《史记·李将军列传》)。

    [853] 芸草:锄草。芸,同“耘”。陈根:老根。笕(jiǎn简)竹添新瓦:剖开竹子,使成瓦状,以作引水之具。笕,引水的长竹管。此作动词用。

    [854] “万一”两句:如朝廷诏令举荐“力田”,则非我莫属。朝家:朝廷。力田:选拔人才的科目。汉代设“力田”(努力耕作)、“孝悌”(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两科。中选者受赏,并免除徭役。舍我其谁也:除了我,还能是谁呢?语出《孟子·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855] 作期同上。

    [856] “万里”两句:言天马万里追云,一声长嘶,凡马为之一空。(niè聂)浮云:追踪浮云。语出《汉书·礼乐志·郊祀歌》:“太乙况,天马下。……浮云,晻上驰。”,同“蹑”。一喷空凡马:长嘶一声,超过所有的凡马。杜甫《丹青引》诗:“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一喷,一声嘶鸣。

    [857] “叹息”两句:言老来应有曹操“老骥伏枥”之志。曹瞒: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老骥伏枥:曹操《龟虽寿》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骥,千里马。枥,马槽。公:指曹操。

    [858] “山鸟”两句:形容归隐处的冷落萧条。哢(lònɡ):啼鸣。

    [859] “老我”两句:我已老去,理当于此隐居终身。痴顽:呆痴固执。合:应当。菟(tú图)裘:指隐居之所。见前《水调歌头》(日月如磨蚁)注〔4〕。

    [860] 作期同上。赵晋臣:稼轩友人。

    [861] “昨日”三句:言昨日春光浓郁,梅花灿烂怒放。学绣:初学绣花。

    [862] “甚无情”三句:言老天怎忍心教风雨把梅花摧残。甚:真。下得:忍得。僝僽(chán zhòu蝉宙):折磨。

    [863] “向园林”两句:言落花满园,如红毯铺地。地衣:地毯。绉:绉纹。

    [864] “而今”两句:春天不肯久驻人间,如荡子不以离别为念。

    [865] “记前时”四句:去年送春,落花泛波,似把浩荡春水酿成一江醇酒。醇酎(zhòu宙):浓酒。

    [866] “约清愁”两句:约“清愁”岸边相见。

    [867] 此亦闲居瓢泉之作,具体作年不详。芙蓉:一名芙蕖,即荷花。见寿:祝寿。

    [868] “暑风”三句:言荷叶亭亭玉立,如绿衣使者持节鹄立。亭亭:挺拔娇好貌。宋人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节:符节。古代使臣用以证明身份的信物。

    [869] “掩冉”三句:描绘荷花盛开时姿态万千情状。掩冉如羞:言其如少女含羞,闪隐于绿叶之间。掩冉,遮掩。参差(cēn cī岑阴平疵)似妒:言其参差错落,似怀妒意而争美赛艳。参差,高下不齐貌。

    [870] “步衬”两句:以人拟花,言其羞与潘妃为伍,远胜六郎高洁。步衬潘娘:《南史·齐东昏侯记》:“凿金为莲花,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花也。’”貌比六郎:《新唐书·杨再思传》:“张昌宗以姿貌幸,再思每曰:‘人言六郎似莲花,非也;正谓莲花似六郎耳。’其巧谀无耻类如此。”按,唐时张昌宗、张易之以姿容见幸于武后,贵震天下,众人竞相献媚,时人呼张易之为五郎,呼张昌宗为六郎。

    [871] “添白鹭”三句:言白鹭飞来与芙蓉为侣,犹如公子佳人并肩比立。按,白鹭通体皆白,一生往来水上,象征纯洁无邪,超尘忘机。谢惠连《白鹭赋》:“表弗缁(黑色,意谓污浊)之素质,挺乐水之奇心。”又,白鹭风度翩翩,仪表俊逸。杜牧《晚晴赋》:“白鹭忽来,似风标之公子。”辛词取杜赋字面而兼含二义。

    [872] “休说”七句:化用屈原《九歌·湘君》诗意:“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意谓入水去采陆上长的香草,缘木去摘水中开的芙蓉,哪会有收获。男女双方如果心念不一,只能让做媒的徒劳往返。即便勉强结合,由于爱情不深,也最容易决裂。屈原用此隐喻楚王亲佞远贤,失信于己。稼轩则借以隐寄身世之慨。搴(qiān千):拔取。木末:树梢。灵均:屈原,字灵均。心阻媒劳:心有阻隔,徒劳媒使。交疏:交谊疏远。

    [873] “千古”两句:赞美屈原的《离骚》光昭日月,流芳千古。

    [874] “都休问”三句:一切作罢休问,但举杯畅饮。露荷翻叶:殷英童《咏采莲》诗:“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辛词以荷叶喻杯,叶上露珠喻酒,写倾杯豪饮。

    [875] 此闲居瓢泉之作。意天之所赐邪:想来这块石壁是上天所赏赐。邪,同“耶”。

    [876] “左手”四句:想象自己飞升天庭情景。青霓(ní尼):虹霓。吾使丰隆前导:我叫丰隆在前面引路。《离骚》:“吾令丰隆乘云兮。”丰隆,雷神。阊阖(chānɡ hé昌河):天门。《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877] “周游”两句:言游遍太空,直入天之最高处。周游上下:《离骚》:“及余饰之方壮兮,周流观乎上下。”寥天一:空虚浑然一体的高天。《庄子·大宗师》:“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

    [878] “览玄圃”三句:游览神山,观赏万斛泉水,千丈崖石。玄圃:即悬圃,神山,传说在昆仑山之上。《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同“悬”)圃。”斛(hú胡):古代量米容器,一斛为十斗。万斛,极言其多。

    [879] “钧天”两句:言天帝奏乐设宴招待自己。钧天广乐:天上仙乐。见前《贺新郎》(细把君诗说)注〔3〕。燕:同“宴”,宴饮。瑶:瑶池。传说中的仙池,为群仙宴饮之地,亦在昆仑山上。

    [880] “帝饮”两句:言天帝请我喝酒,并赐我苍壁一块。饮予:叫我饮酒。饮(yìn印),作使动用法。觞(shānɡ商):酒杯,这里代指酒。

    [881] “嶙峋”两句:言这块苍壁正在瓢泉山水之间。嶙峋(lín xún林旬)突兀:形容苍壁重叠高耸。一丘壑:一丘一壑,即一山一水。此指词人隐居之处瓢泉。

    [882] “余马怀”三句:言己神情恍惚由天上返回人间。《离骚》:“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王逸注:“屈原设去世离俗,周天匝地,意不忘旧乡,忽望见楚国,仆御悲感,我马思归,蜷局诘屈而不肯行。此终志不去,以词自见,以义自明也。”余马怀:我的马因怀乡而不肯前行。仆夫悲:我的驾车人也因思家而悲伤。

    [883] 此闲居瓢泉之作。词序大意:“苍壁”开辟之初,外界传闻言过其实,引来不少观赏者。他们意其当有积翠岩、清风峡、岩石山、玲珑山之绝胜风光。不想一见之下,仅一块高耸石壁而已,于是大笑而去。主人姑且戏作转语,为苍壁驳难解嘲。

    [884] “莫笑”两句:谓苍壁虽小,但势欲摩天,气概非凡。棱层:山石高险貌。摩空:上摩青天。

    [885] “相知”三句:谓知苍壁者唯我,它不求小巧玲珑之美,意与泰华争雄。泰、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玲珑:亦指词序中的玲珑山。

    [886] “天作”两句:谓上天造就此壁谁能理解,唯有请杨雄来驳难解嘲。杨雄:西汉著名赋家,曾作《解嘲》,参阅前《卜算子》(夜雨醉瓜庐)注〔5〕。

    [887] “君看”三句:言孔子生时并不得意,但他依然坚持周公之道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奔波一生。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从人贤子贡:《论语》记载时人语:“子贡贤于仲尼。”认为子贡比孔子更贤明。从人:门生,徒弟。子贡,孔子的学生。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周公:西周初年著名政治家,是孔子儒家学派心目中的理想人物。

    [888] 此闲居瓢泉之作。茂嘉:稼轩族弟,生平不详。据刘过《沁园春·送辛稼轩弟赴桂林官》词意,当是勉力抗金而重忠义节气的人。时调官桂林,稼轩有二词赋别(另一首,见下篇)。《离骚补注》:宋人洪兴祖著,谓“子规、鹈二物也”。

    [889] “绿树”三句:借鸟声托意,言临别不堪绿荫深处众鸟啼鸣悲切。鹈(tí jué题决)、杜鹃、鹧鸪:三种鸟,啼声皆悲,故言“更那堪”,即不忍闻其悲声。

    [890] “啼到”两句:鸟啼悲切,恨花尽春去。《离骚》:“恐鹈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按,《广韵》称鹈“春分鸣则众芳生,秋分鸣则众芳歇”。

    [891] “算未抵”句:言啼鸟伤春虽苦,总抵不上人间离别之苦。按,以下即叠用四件人间离别之事。

    [892] “马上”两句:此人间离别第一事,言昭君出塞,别离汉家宫阙。王昭君名嫱,汉元帝后宫宫女,因和亲赐嫁匈奴王呼韩单于。马上琵琶:谓在琵琶声中远离故国。石崇《王明君辞序》:“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李商隐《王昭君》诗:“马上琵琶行万里,汉宫长有隔生春。”关塞黑:边关要塞一片昏暗。长门:汉武帝曾废陈皇后于长门宫,后泛指失意后妃所居之地。这里借言昭君辞汉。按,或谓此即用长门本事,与昭君无涉,即认为此词共用五事。翠辇(niǎn碾):用翠羽装饰的宫车。金阙:宫殿。

    [893] “看燕燕”两句:此人间离别第二事,言庄姜送归妾。燕燕:《诗经·邶风》有《燕燕》诗:“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毛传》以为此“卫庄姜送归妾也”。据《左传·隐公三年、四年》:卫庄公妻庄姜无子,以庄公妾戴妫之子完为子。完即位未久,就在一次政变中被杀,戴妫遂被遣返。庄姜远送于野,作《燕燕》诗以别。

    [894] “将军”三句:此人间离别第三事,言李陵别苏武。李陵:汉武帝时抗击匈奴的名将,曾以五千之众对十万敌军,兵尽粮绝而北降匈奴,故辛词谓“将军百战身名裂”。苏武:亦西汉武帝时人。奉命出使匈奴,羁北不降,北海牧羊十九年持节不屈,终得返汉。苏武归汉,李陵饯别河梁。《文选》载李陵《与苏武》诗:“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又,《汉书·苏武传》载李陵送别语:“异域之人,一别长绝。”河梁:桥。故人:指苏武。长绝:永别。

    [895] “易水”三句:此人间离别第四事,言荆轲离燕赴秦。据《史记·刺客列传》:战国末年,燕太子丹命荆轲出使秦国,相机刺杀秦王。临行之际,太子丹及众宾客皆白衣素服相送于易水之上。有高渐离者击筑起乐,荆轲和乐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慷慨悲壮,送者无不为之动容(并见《战国策·燕策》)。易水:在今河北省易县。衣冠似雪:指送行者皆白衣素服。壮士:指荆轲。悲歌:指《易水歌》。未彻:尚未唱完,意谓声犹在耳。

    [896] “啼鸟”两句:谓啼鸟如知人间别离之恨,当由啼泪进而啼血,益发悲哀。如许恨:即指上述种种人间别恨。

    [897] “谁共我”两句:谓与族弟别后孤独无伴,唯与明月共醉。

    [898] 此闲居瓢泉之作。赴调:赴任调职,即指调官桂林事。

    [899] “烈日”三句:谓辛家世代为人刚烈正直,对君国忠心耿耿。烈日秋霜:酷夏的炎阳,寒秋的严霜,喻性格刚烈正直。家谱:指辛氏家谱。

    [900] “得姓”三句:不知辛氏得姓于何年,且听我详参“辛”字之义。细参:细细参详,仔细品味。

    [901] “艰辛”三句:言“辛”包含辛酸辛苦之意。

    [902] “更十分”两句:言“辛”字本义为“辛辣”,人不堪其辛辣,如食椒桂欲吐。椒桂捣残:将胡椒、肉桂(均药用植物)捣碎。苏轼《再和曾布〈从驾〉》诗:“最后数篇君莫厌,捣残椒桂有馀辛。”

    [903] “世间”三句:谓世间纵有香甜甘美之物,但从不到我辛氏家门。芳甘浓美:此喻荣华富贵。

    [904] “比着”三句:言比不上别家子弟世代高官厚禄。比着:此谓比不得。儿曹:儿辈子孙。累累:接连不断。垂:挂。组:丝绸织成的宽带,用以佩印或佩玉,此指佩挂金印。

    [905] “付君”三句:望族弟此去戮力政事,青云直上,勿以兄弟情谊为念。此事:指调官桂林一事。对床风雨:唐代诗人韦应物《与元常全真二生》诗:“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苏轼兄弟读此诗有感,曾相约早退,共为闲居之乐(见苏辙《逍遥堂》诗引)。辛词即用以言手足之情。

    [906] “但赢”两句:言茂嘉日后饱经官场风霜,自将记取我今天的临别戏言。靴纹绉面:言面容衰皱如靴纹。据欧阳修《归田录》载,北宋田元均在三司使供职,权贵家子弟亲友多有求托。田元均虽内心厌恶而不从其请,但总是强作笑容把他们送走。因此曾对人说:“作三司使数年,强笑多矣,直笑得面似靴皮。”

    [907] 此闲居瓢泉之作。儿曹:指自家儿辈。以家事付之:把家务事交代给他们。

    [908] “万事”两句:言万事如云烟过眼,而自己也像入秋蒲柳渐见衰老。蒲柳:蒲与柳入秋落叶较早,以喻人之早衰。《世说新语·言语篇》:“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早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909] “而今”两句:谓自己如今最宜醉酒、游赏、睡眠。

    [910] “早趁”两句:向儿曹交代家事:及早催租纳税,妥善安排一家收入和支出。催科:催收租税。了纳:向官府交纳完毕。

    [911] “乃翁”两句:谓自己依然只管竹林、青山、绿水。乃翁:你的父亲,作者自谓。

    [912] 此闲居瓢泉之作。

    [913] “期思”两句:言其终日唯赏景饮酒自娱。

    [914] “人影”两句:言溪水照影,人影却不随流水同去;酒醉脸红,恰似少年青春重来。

    [915] “疏蝉”两句:蝉声稀疏,树林反显得格外幽静;野菊半开,恰有孤蝶轻轻飞来。此模拟化用王藉《若耶溪》诗意:“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响涩(sè瑟):响声嘶哑干涩。逾(yú鱼):更加,格外。冷蝶:冷清之蝶,犹言孤蝶。

    [916] “不是”两句:言非我有意傲世,只因生来多病又无才。长卿慢世:汉代司马相如,字长卿。慢世,即傲世,以傲慢的态度对待世事。《世说新语》注引《高士传·司马相如赞》:“长卿慢世,越礼自放。犊鼻居市,不耻其状。托疾避官,蔑此卿相。”词人以司马相如自况。缘:因为。多病非才:据《唐诗纪事》,唐明皇见到孟浩然,命他诵其诗作。孟浩然诵其《岁暮归南山》诗中句云:“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明皇听后说:“卿不求朕,岂朕弃卿?”辛词借孟语自嘲。

    [917] 此闲居瓢泉之作。石门:可能在铅山县女城山附近。一说在庐山西南。

    [918] “山上”两句:言飞泉直下,如万斛珠玉倾泻;悬崖千丈,唯有鼪鼯能以上下。斛:度量容器,以十斗为一斛。鼪(shēnɡ声):即鼬(yòu右),一名鼠狼,俗称黄鼠狼。鼯(wú吴):鼠的一种,别名夷由,形似蝙蝠,以其前后肢间有飞膜,能在林中滑翔,俗称飞鼠。

    [919] “已通”两句:言山路回旋莫测,似通还阻,人声也在有无之间。樵径:砍柴者走的小路,泛指山间小路。

    [920] “闲略杓”三句:言小桥、佛寺历历在目,溪水南头的绿竹丛中更隐约有茅庐数间。略彴(zhuó卓):小桥。浮屠:佛塔。修竹:长竹。

    [921] “莫嫌”两句:自言绝爱此间山水风光,表示要频频来往。

    [922] 词作于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夏。时朝廷委外戚韩侘胄用事,欲图北伐,于是起用废居瓢泉八九年之久的辛弃疾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稼轩于是年六月到任。此词即作于赴任途中。常山:即今浙江常山县,以境内有常山而得名。常山绝顶有湖,亦称湖山。

    [923] 踏水频:忙于踏水灌田。

    [924] 尝新:指品尝新稻。

    [925] 纤鳞:细鳞,代指鱼。

    [926] 作于嘉泰三年(1203)秋,时稼轩在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任上。会稽:即今浙江绍兴。蓬莱阁:在会稽卧龙山下,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927] “秦望”三句:谓秦望山头乱云翻滚,急雨倾泻,直有江湖倒立之势。秦望山:在会稽东南四十里处,为众峰之杰。因秦始皇曾登此山以望东海,遂有此名。

    [928] “不知”两句:语出《庄子·天运篇》:“云者为雨乎?雨者为云乎?”谓茫茫一片,云雨莫辨。

    [929] “长空”两句:谓西风扫尽浓云,但见万里长空似洗。变灭须臾:顷刻间变化无常,指雨过天晴。赵鼎《望海潮》词:“须臾变灭,天容水色,琼田万里无瑕。”

    [930] “回首”两句:谓月色皎洁,自然界大气流荡,引起人间大地千孔万穴呼啸共鸣。《庄子·齐物论》:“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天作,作则万窍怒号。”天籁:自然界的响声,此指风声。

    [931] “谁向”三句:用越国范蠡巧使美人计灭吴事。合以下两句共参见前《摸鱼儿》(望飞来半空)注〔9〕。若耶溪:位于会稽南,相传为当年西施浣纱之处,亦称浣纱溪。美人西去:指遣西施西去吴国。麋鹿姑苏:谓吴国灭亡。昔日姑苏台已成麋鹿栖游之地。《史记·淮南王安传》载伍被之言:“臣闻子胥谏吴王,吴王不用,乃曰:‘臣今见麋鹿游姑苏台也。’臣今亦见宫中生荆棘、露沾衣也。”姑苏,姑苏台,在今江苏苏州城外姑苏山上。当年吴王得西施后,筑姑苏台,与西施宴游其上。

    [932] “至今”两句:谓至今越人犹盼范蠡和西施乘船归来。故国:即指会稽。春秋时,越国建都于此。舸(ɡě葛上声):大船。欤(yú鱼):表疑问的语助词。

    [933] “岁云”两句:谓时将岁暮,人问何不奏乐欢娱。岁云暮:一年将尽。云,助词无义。鼓瑟吹竽:奏乐。《诗经·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瑟、竽(即大笙),分别为古代的弦乐器和管乐器。

    [934] “君不见”两句:谓昔日风流一时的王、谢亭馆,而今却是一片荒凉凄冷景象。王亭谢馆:王、谢两家为东晋时代的豪门大族,他们的子弟大多住在会稽。大书法家王羲之与当时名流四十馀人曾盛会于山阴之兰亭,修祓禊之礼,并作《兰亭序》。大政治家谢安曾隐居会稽之东山。此处的“王亭谢馆”,泛指王、谢子弟在会稽的游乐场所。

    [935] 作于绍兴任上。秋风亭:在绍兴境内。据张镃《汉宫春》和韵词序,知亭为稼轩创建,并以此词寄友人张镃。按,题曰“观雨”,但词紧扣秋风着笔,并不关涉秋雨,而上篇题曰“怀古”,却从秋雨切入,因疑两者混淆。

    [936] 去年:稼轩今年出山任绍兴知府,去年仍在家闲居,故有此语。袅袅:形容微风吹拂貌。《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

    [937] “山河”两句:谓会稽与瓢泉山河虽异,但秋景却无二致。此暗用东晋南渡士大夫新亭对泣事,以喻南宋偏安江左。参见前《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注〔3〕。

    [938] “功成”两句:秋来夏去,功成自退,犹如一到秋天,人便自然与夏扇疏远。功成者去:《战国策·秦策》记蔡泽对应侯语:“四时之序,成功者去。”意谓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按序运行,每一季节在完成各自的使命后,便自动离去。辛词即用此意。人疏团扇:《汉书·外戚传》载班婕妤《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班诗借喻男方喜新厌旧,爱不专一。本词则借寓身世之感。团扇:圆形的扇子。

    [939] “吹不断”两句:秋风微拂,夕阳依旧,但大禹的遗迹已茫茫难觅。禹迹:大禹的遗迹。禹,传说中的夏后氏部落长,创建夏王朝,曾以治水有方而名扬天下。相传他曾到越地苗山,并将苗山易名会稽。又说他死在会稽。北宋太祖乾德年间,于会稽山上立禹庙,设专户岁供祭扫。

    [940] “千古”三句:谓汉武帝的词章文采斐然,足与司马相如的名赋比美。茂陵词:指汉武帝的《秋风辞》。辞云:“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茂陵,汉武帝的陵墓,在今陕西西安。这里指武帝本人。甚:真。风流:文采美,韵味浓。解拟:能比拟。相如:汉代大辞赋家司马相如。

    [941] “只今”两句:言如今又值叶落江冷的清秋时节,但古人不见,使我愁苦不堪。眇(miǎo秒)眇愁余:《楚辞·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眇眇,远望貌。愁余,使我愁苦。

    [942] “故人”两句:故人来信,言秋风已起,劝我早归以领略家乡风味。书报:来信说。因循:拖延,延误。莼(chún纯)鲈:用张翰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鲈鱼,而弃官南归事。参见前《木兰花慢》(老来情味减)注〔5〕。此指返瓢泉归隐。

    [943] 《太史公书》:指司马迁的《史记》。司马迁曾任太史令,故称太史公。

    [944] 作于浙东帅任上。

    [945] “胶胶”两句:谓官场生活不似山中自由,繁杂之事没完没了。胶(jiǎo狡)胶扰扰:原意为动乱不安貌,此谓纷乱繁杂。

    [946] “秋水”两句:回忆山中月夜赏菊的悠闲生活。秋水、停云:都是稼轩瓢泉住宅中的堂屋名。

    [947] “随缘”两句:应深切领会随缘而适之理,不可存不切实际的非分之想。随缘:佛家语,意谓人之处世,当随客观机缘变化而变化。

    [948] “先自”两句:本已不胜其愁,更那堪旧愁上又添新愁。

    [949] 作于开禧元年(1205),时在镇江知府任上。按,嘉泰四年(1204)正月,稼轩在会稽奉诏晋京,随即改调镇江知府。稼轩于三月到任后,立即投入紧张的备战工作。京口:即今江苏镇江。北固亭:在镇江城北北固山上。北固山下临长江,回岭绝壁,形势险固。晋蔡谟筑楼山上,名北固楼,亦称北固亭。

    [950] “千古”三句:谓千古江山依旧,但英雄如孙仲谋辈已无处寻觅。孙仲谋:三国时吴国国主孙权,字仲谋。他承父兄基业,曾建都于京口,后迁都建康,仍以京口为重镇,称霸江东,北拒曹操,为一代风流人物。

    [951] “舞榭”三句:谓昔日种种歌舞豪华和英雄业绩,俱被历史的风雨吹洗一尽。舞榭歌台:即歌舞楼台。榭(xiè谢),建在高台上的敞屋。风流:指孙权创业时的雄风壮采。

    [952] “斜阳”三句:人谓斜阳照处,这平凡而荒凉之地,当年刘裕曾经住过。寻常巷陌:普通的小街小巷。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字寄奴。刘裕先祖随晋室南渡,世居京口。刘裕即于京口起事,率兵北伐,一度收复中原大片国土,又削平内战,取晋而称帝,成就一代霸业。

    [953] “想当年”三句:言刘裕当年两度挥戈,北伐南燕、后秦时,有气吞万里之势。

    [954] “元嘉”三句:言刘义隆草率北伐,意侥幸一战成功,结果大败而回。按,稼轩一生既积极主战,更强调积极备战。这里借古喻今,警告主战权臣韩侂胄。但韩未纳辛言,仓促出兵,导致开禧二年(1206)的北伐败绩和开禧三年(1207)的宋金和议。元嘉:宋文帝刘义隆(武帝刘裕之子)的年号。时北方已由拓跋氏统一,建立北魏王朝。元嘉二十七年(450),文帝命王玄谟北伐。由于准备不足,又冒险贪功,败归。草草:草率从事。封狼居胥:汉将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封山而还。封,筑台祭天。按,此即指宋文帝北伐事。《宋书·王玄谟传》载文帝谓殷景仁语:“闻玄谟陈说(指陈说北伐之策),使人有封狼居胥意。”赢得:只落得。仓皇北顾:宋文帝北伐失败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胜追至长江边,扬言欲渡江。宋文帝登楼北望,深悔不已(见《南史·宋文帝纪》)。再者,据《宋书·索虏传》,早在元嘉八年(431),宋文帝因滑台失守,就写过“北顾涕交流”的诗句。

    [955] 四十三年:稼轩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奉表南渡,至开禧元年(1205)京口任上,正是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自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以来,扬州一带烽火不断。路,宋时行政区域以“路”划分,扬州属淮南东路,并是这一路的首府。

    [956] “可堪”三句:四十三年来的往事不堪回首,今天对岸佛狸祠下,竟然响起一片祭祀的鼓声。意谓人们苟安太平,抗金意志衰退。佛狸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字佛狸。元嘉二十七年,他追击宋军至长江北岸瓜步山(今江苏六合县东南),并建行宫,后即于此建佛狸祠。神鸦社鼓:祭神时鼓声震天,乌鸦闻声而来争食祭食。

    [957] “凭谁问”三句:以廉颇自况,谓老去雄心犹在,却得不到朝廷的重视。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赵国名将,晚年遭人谗害而出奔魏国。后赵王欲起用廉颇,先遣使者询其健壮与否。廉颇当面一饭斗米肉十斤,并披甲上马,以示尚能作战。但使臣受贿而谎报赵王说:“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大便三次)矣。”赵王遂罢(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958] 此为出守京口时所写。

    [959] “何处”两句:纵目环视,楼头山水风光无限,但中原故国何在?按,此两句倒装句法。神州:指沦陷的北方。

    [960] “千古”三句:感叹古今兴亡无尽无休,犹如眼前江水滚滚东流。悠悠:迢迢不断貌。不尽长江滚滚流: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961] “年少”两句:赞美孙权少年英雄独霸江东,称雄一时。按,孙权十九岁即继承父兄基业,故言“年少”。兜鍪(dōu móu唗谋):头盔,代指兵士。万兜鍪,犹言千军万马。坐断:占据。

    [962] “天下”三句:谓当时能与孙权匹敌称雄者,唯曹操和刘备。英雄曹刘:《三国志·蜀先主传》载,曹操曾与刘备论天下英雄,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指刘备)与操耳,本初(指袁绍)之徒不足数也。”后《三国演义》中“青梅煮酒论英雄”一节即据此。生子当如孙仲谋:《三国志·孙权传》注引《吴历》云:曹操尝与孙权对垒,“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指刘琮)若豚犬(猪狗)耳。’”孙仲谋:孙权,字仲谋。

    [963] 作于嘉泰四年春至开禧元年夏(1204——1205)镇江知府任上。郡治:郡府的官署所在地。京口为镇江府郡的行政中心。尘表亭:亭名,馀不详。

    [964] “悠悠”两句:言夏禹当年辛勤治水,建立了万世不朽的功业。悠悠:久远,悠久。矻(kū枯)矻当年苦:据《史记·夏本纪》,禹父鲧因治水无功被诛,禹承父业,“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终于驯服洪水。矻矻,辛勤劳苦貌。

    [965] “鱼自”两句:言鱼和人各得其所,盛赞夏禹治水功业卓著。《孟子·滕文公下》载:“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zū租,沼泽)。”又云:“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深渊:深水。平土:平地。

    [966] 金山:在镇江西北的长江中。据《舆地纪胜·镇江府景物》:“旧名浮玉,唐李琦镇润州,表名金山。因裴头陀开山得金,故名。”上有金山古刹,至今犹为镇江游览胜景。

    [967] 作于开禧元年(1205)秋。按,是年三月,朝廷以稼轩荐人不当,降两职。六月,旋改知隆兴府。但人未动身,又遭弹劾。遂撤回新命,授以“提举冲祐观”的空衔,“理作自陈”。名曰自由处置,实是罢官遣返(以上均见《宋会要·黜降官》)。自此,稼轩三度罢仕归隐。以后朝廷虽屡有诏命升迁,直至兵部侍郎、枢密都承旨,但稼轩都力辞未出,直到开禧三年(1207)九月,六十八岁的稼轩终于赍志以殁。乙丑:即开禧元年(1205)。奉祠西归:即指提举冲祐观而西返铅山瓢泉。仙人矶:地点不详,据词意,当在京口、建康一带的长江水边。

    [968] “江头”两句:谓江头一带斜阳照处,六朝兴衰陈迹历历在目。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相继建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史称南朝六朝。

    [969] “悠悠”两句:言对历代兴废不再关心,所关心者唯沙洲白鹭而已。意谓此去归隐,无须过问政事。按,稼轩罢居带湖时,最爱与白鹭相亲,曾作《水调歌头·盟鸥》,故有此语。

    [970] “仙人矶”两句:言仙人矶下宜卸帆稍住,奈几多风雨,征棹难驻。

    [971] “直须”两句:言正应抖尽满身尘埃,趁新凉天气和一江秋水及早返乡。

    [972] 此亦“奉祠西归”途中作。舟次:舟船停泊。余干:县名。据《读史方舆纪要》,县址在饶州南百二十里。

    [973] “江头”两句:言乘船西归,天天逆风而行,憔悴归来犹如古人邴曼容。打头风:顶头风。憔悴:脸色不好,精神不振。邴(bǐnɡ丙)曼容:西汉人。《汉书·两龚传》说他“养志自修”,为官所取俸禄不肯超过六百石,一旦超过,便自动免去。稼轩以邴自况。

    [974] “郑贾”两句:以郑贾求鼠和叶公好龙二事,讽喻南宋执政者但求抗金之名,不务抗金之实。郑贾求鼠:郑贾为寓言中人物。《战国策·秦策》:郑人称未经雕琢的玉为“璞”,周人称未经晒干的鼠为“朴”。周人怀朴过郑贾处。郑贾本想买璞,但见是朴,遂罢。叶公:也是寓言中人物。刘向《新序·杂事》:叶公子高爱龙,满屋雕画皆龙。天龙闻而下之。叶公一见真龙,吓得五色无主,神飞魄散。寓言作者说:“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其似龙非龙也。”

    [975] “孰居”两句:言今后无事唯饮,且以青松为友。孰居无事陪犀首:据《史记》的《犀首传》和《陈轸传》:犀首,复姓公孙,名衍,魏人。陈轸见犀首曰:“公何好饮也?”犀首答曰:“无事也。”孰:谁。未办求封遇万松:没有取得封侯之赏,却先接纳万松为友。遇,相逢,接待。按,两句对仗,此句也应用事,但未详所出。

    [976] “却笑”两句:如梦中相遇曹操,也只有相对言老了。曹孟德,曹操,字孟德。龙钟:年老力衰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