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刚三昧经论卷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新罗国沙门元晓述

    真性空品

    论曰。真如之法具诸功德。与诸行德而作本性。故言真性。如是真性绝诸名相。以之故言真性空也。又此真性离相离性。离相者离妄相。离性者离真性。离妄相故妄相空也。离真性故真性亦空。以之故言真性空也。今此品中显是二义。故依是义立品名也。

    经曰。尔时舍利弗而白佛言尊者修菩萨道无有名相三戒无仪云何摄受为众生说愿佛慈悲为我宣说。

    论曰。别明观行有六分中第四遣虚入实分竟。此下第五明诸圣行出真性空。就此品中大分有二。一为利根者多文广说。二为钝根者少文略摄。前广说中即有六分。一者明三聚戒从真性成。二者明道品行从真性立。三者明如来教当如理说。四者明菩萨位从本利出。五者明大般若绝诸因缘。六者明大禅定超诸名数。初三戒中文有五分。一问二答三请四说五者领解。此即初问。言修菩萨道无名相者。通举诸行。三戒无仪者。别牒戒行。如前品言。入三聚戒不住其相。是即三戒无相无仪。云何自摄受及为他说耶。此舍利弗既始入大。初发修行以戒为本。故问三学之中初行。又此身子从身而生。今此品中说诸行法从法身生。故寄身子而发问也。

    经曰。佛言善男子汝今谛听为汝宣说善男子善不善法从心化生一切境界意言分别制之一处众缘断灭何以故善男子一本不起三用无施住于如理六道门杜四缘如顺三戒具足。

    论曰。此是第二略答。于中有二。先答通问。善不善法从心化生者。三业因行皆是心作故。一切境界意言分别者。六道果境无非意变故。由心乱动不能制故。变作因果流转苦海。是故欲度苦海。修菩萨道制心一如众缘断灭。所以菩萨修无名相。何以故下次答别问。虽复总说未闻别行。所以更问何以故也。一本不起者。三戒之本是一本觉本来寂静故曰不起。三用无施者。既依本觉成三戒用。用离威仪施作相故。无施作故。顺住一本故。言住于如理。既住如理消除有因故言六道门杜。于一如理具四缘力。能顺一如即具三戒。故言四缘如顺三戒具足。

    经曰。舍利弗言云何四缘如顺三戒具足。

    论曰。此是第三重请。

    经曰。佛言四缘者一谓作择灭力取缘摄律仪戒二谓本利净根力所集起缘摄善法戒三谓本慧大悲力缘摄众生戒四谓一觉通智力缘顺于如住是谓四缘善男子如是四大缘力不住事相不无功用离于一处即不可求善男子如是一事通摄六行是佛菩提萨般若海。

    论曰。此是第四广说。于中有二。一者正答明戒因缘。二者乘显摄一切行。初中言四缘者。谓于一心本觉利中具四力用作三戒缘。一灭依止缘。二生依止缘。三摄依止缘。四离依止缘。灭依止者。谓本觉中性静功德与诸烦恼自性相违。以是缘成摄律仪戒。生依止者。谓本觉中性善功德与诸善根自性相顺。以是缘成摄善法戒。摄依止者。谓本觉中性成大悲自性不舍一切众生。以是缘成摄众生戒。离依止者。谓本觉中性成般若自性舍离一切事相。以是因缘令三聚戒舍离事相顺如而住。前三别缘。后一通缘。菩萨发心受三戒时。顺本觉利而受持故。以是四缘具足三戒。大意如是。次消其文。一谓作择灭力取缘者。本觉本离烦恼系缚。举体而作择灭解脱。有力能取别解脱戒。如似磁石引取于针。虽无作意而有力用。当知此中道理亦尔。二谓本利净根力所集起缘者。谓本觉本来性净功德与诸行德而作根本。由此根力起诸善法。为所集起善法之缘。即此缘成摄善法戒。三谓本慧大悲力缘摄众生戒者。谓本觉中照俗之慧即是大悲恒润众生。以是缘成摄众生戒。四谓一觉通智力缘顺于如住者。谓本觉中照通性智令三聚戒皆顺如住。如是四缘体遍法界用摄万行故言大力。虽有大力而同一味离诸名相差别事用。故言不住事相。虽无事相而有胜能能摄出世一切行德。故言不无功用。由如是故只是本觉。于俗法中无如是义。故言离于一处即不可求。上来别明三聚戒缘。自下明其通摄万行。始从十信乃至等觉。如是六位所有诸行。皆是一觉之所摄成。故言一事通摄六行。非但菩萨归此本觉。诸佛圆智同归此海。故言是佛菩提萨般若海。

    经曰。舍利弗言不住事相不无功用是法真空常乐我净超于二我大般涅槃其心不系是大力观。

    论曰。此是第五领解。于中有二。先领所顺一如。即是法身具足四德超人法相是大涅槃。后领能顺如心。随如离系而无不为大自在力。

    经曰。是观觉中应具三十七道品法。佛言如是具三十七道品法。何以故。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八正道等。多名一义。不一不异。以名数故但名但字法不可得。不得之法一义无文。无文之相真实空性。空性之义如实如如。如如之理具一切法。善男子。住如理者。过三苦海。

    论曰。此是大分第二明道品行从真性立。于中有二。先问后答。问中言是观觉中者。是能顺观所顺本觉能所平等观觉之中应具三十七道品行。答中有二。先许后释。何以故下是第二释。于中有二。直释重显。初中言多名一义者。三十七品所目之义唯一观觉无二法故。不一不异者。观觉不一而不异故。约不异门故言一义。以名数故已下重显。于中有四。先遣异义。次显一义。三明一义具一切法。四明一义离诸过患。初中言以名数故但名但字法不可得者。谓世间修道品行法随名数故有三十七。菩萨觉慧求所目义三十七法皆不可得故。第二中言不得之法一义无文者。求彼别法不得之时。是法一味绝诸文言故。第三中言无文之相真实空性者。不得别法之能观心绝诸文言离差别相故。空性之义如实如如者。此能观心离诸相义。不异实相如如之理故。如是本觉如如之理即具修成道品等法。犹如铸金具相好像。故言如如之理具一切法。既住如理具诸功德。即离一切杂染过失故。言住如理者过三苦海。此是第四离诸过患也。此中略明道品之义。于中即以四句分别。一摄三十七以为十法。二摄十法以为四法。三摄四法以为一义。四明一义具三十七。初摄三十七以为十法者。智度论云。三十七品十法为本乃至广说。当知开十立三十七。论其法体唯有十法。何等为十。谓戒思受念定与慧信勤安舍。云何开十为三十七。开戒为三。正语业命。思数立一。谓正思惟。受亦立一。谓喜觉分。开念为四。念根念力念觉正念。开定为八。谓四如意足定根定力定觉正定。慧亦立八。谓四念处慧根慧力择法觉分及与正见。勤亦立八。谓四正勤精进根精进力精进觉分及正精进。信中立二。信根信力。安舍各一。谓倚觉分及舍觉分。总而言之有其五例。一者开八有三。谓定慧勤。彼二十四此三所摄。二者开四有一。谓念。所以彼四一念所摄。三者开三有一。谓戒。所以彼三一戒所摄。四者开二有一。谓信。信摄彼二。五者立一有四。思受安舍各摄自性。如是十法摄三十七。二摄十法为四种者。第一戒者色法所摄。谓表无表。第二思受遍行心所所摄。第三念定慧别境心所所摄。第四信等四善心所所摄。三摄四法为一义者。觉慧推求如是四法初一色法有方无方俱无所得。后三心所有时无时皆不可得。是则虽非无法而不得有可得之法平等一味。当知四法直是一义。以之故言多名一义。四明一义具三十七者。能所平等一味之义。观身等空是四念处。离诸懈怠是四正勤。散虑寂灭是如意足。离不信等即是根力。灭无明等即七觉分。离八邪法即八正道。如是远离一切杂染。一义具足无量功德。故言是观觉中应具三十七道品法。又言如如之理具一切法。

    经曰。舍利弗言一切万法皆悉文言文言之相即非为义如实之义不可言说今者如来云何说法。

    论曰。此下大分第三明佛言教称如理说。先问后答。问中言一切万法者。世间言说所安立法。如言之法皆无所得故。唯文言即非为义。诸法实义绝诸言说。今佛说法若是文言即无实义。若有实义应非文言。是故问言云何说法。

    经曰。佛言我说法者。以汝众生在生说故。说不可说是故说之。我所说者义语非文。众生说者文语非义。非义语者皆悉空无。空无之言无言于义。不言义者皆是妄语。如义语者实空不空。空实不实。离于二相中间不中。不中之法离于三相。不见处所。如如如说。如无无有无有于无。如无有无有无于有。有无不在。说不在故不在于如。如不有如不无如说。

    论曰。是第二答。于中有二。先是佛说之由。后显文义之异。初中言以汝众生在生说故者。汝谓身子。众生即是一切凡夫。说于无为即在法体。说于有为即生法相。如是在生之说不可说于实义。我异彼说。是故说之。是为佛说言教之由。次显文义不同相中。先标二章后释二章。标中言义语非文者。语当实义故非直空文故。文语非义者。语止空文故不关实义故。第二释中先释后章。言皆悉空无者。直有空文而无实义故。是释文语也。无言于义者。无诠谈于如实之义故。是释非义也。下总结。言皆是妄语者。虽非违想而违义故。犹如不见言见见言不见等语。如义已下次释前章。于中有二。正释重显。初中亦二。先释非文。后释义语。释非文者。谓非空无。非空文故。非无义故释义语者。义合语故。语如义故。初释中言实空不空者。谓说真如实相亦空。如前说言空相亦空故。言实空。而不亡其实相之理故言不空。虽非有实而非无实故。空实不实者。谓说真空之理是实故言空实。而不存其真空之理故言不实。虽非无空而非有空故。离于二相中间不中者。不空之语离于空相。不实之语离于实相。故言离于二相。然空实二相之间不存非二之中。故言中间不中。既离二边亦不堕中。故言离于三相。心言行处不过三相。然此佛语远离三相。即于其中心言路绝。故言不见处所。如是妙契绝言之义。所以不同无义之文。此释非文也。如如如说者。是释义语。上一如是契当。下二如是义理。如前远离三相之语契当如如义理而说。所以佛说乃是义语。不同凡语之非义也。如无已下第二重显。先显非文。后显义语。初中言如无无有无有于无者。谓真如理虽非是有而如本无令无其有。谓令无有法于无法中。所以然者。如本非有。无于何有而堕无耶。是故合于实空不空之语也。如无有无有无于有者。谓真如理虽非是无而如本无令有其无。谓令有无法于有法中。所以然者。如本非无。有于何无而堕有耶。是故合于空实不实之语。有无不在者。如无有无故有不在。如无无有故无不在。二既不在。何得有中。即合离于三相之语如义既尔合于义语。是故佛语实非空文。如是重显非文释也。佛说名言如是当理故后得智带如是名。思惟真如即得亲观真如理体故在四句之中俱句也。第二重显义语中言说不在故不在于如者。佛语既说有无不在故。不在有无于真如理。有不在者不有如故。无不在者不无如故。则当不有如不无如而说。故言如不有如不无如说。是故前言如如如说。如是重显义语之释。六分之中第三分竟。

    经曰。舍利弗言一切众生从一阐提阐提之心住何等位得至如来如来实相佛言从阐提心乃至如来如来实相住五等位。

    论曰。此下大分第四明菩萨位从本利出。于中有二。先问次答。答中有三。一者举数总标。二者别解。三者总明。此即总标。五等位者。等之言阶。从阐提心者。未发无上菩提心前皆名阐提。以无大乘决定信故。然一阐提略有二种。一者发大愿一阐提。谓常不入涅槃者故。二者无大信一阐提。此亦有二。一者别一阐提。谓起大邪见断善根者故。二者通一阐提。谓未发大心无大信者乃至二乘四果皆入此阐提位。今此文中约此最后故言从一阐提心乃至如来有五等位。未入十信者皆名阐提故。此中先明五位分齐。第一信位在十信行。虽未不退发大心故。本业经名信相菩萨。第二思位在三十心。思量诸法唯识道理齐未真证无分别修故。第三修位者在十地行。得真证修对治十障故。第四行位者在等觉行。因行已满未至果地故。第五舍位者在妙觉地。不取寂灭大悲普化故。所以建立五等位者。谓显退不退位差别故。证不证位差别故。等未等位差别故。因满位差别故。果圆位差别故。如其次第立五等位也。大意如是。次释其文。

    经曰。一者信位信此身中真如种子为妄所翳舍离妄心净心清白知诸境界意言分别。

    论曰。此下第二别释。初中有二。先信后解。初明信者。所谓信有三种佛性。信此身中真如种子者。信住自性佛性真如。正是第一义空种子。即是阿耨菩提中道种子。自性净心本来法然故名真如。与三身果而作正因故名种子。未发心住名住自性。未出诸障为妄所翳也。言舍离妄心者。是信引出佛性。从十信位乃至等觉渐出不信无知等障。随舍粗妄分别心故。言净心清白者。是信至得佛性。谓至道后离一切垢自性净心显现清白故。上句信字贯下二句故。知诸境界意言分别者。既信三种佛性。亦知唯识道理故。知心所取一切境界唯是意言分别所作。若离分别无所有故。

    经曰。二者思位思者观诸境界唯是意言意言分别随意显现所见境界非我本识知此本识非法非义非所取非能取。

    论曰。此明思位亦有二句。先明无相寻思观。后显无生如实智。初言观者。思量观察。唯是意言者。所取外境无所有故。随意显现者。似外相分不离见故。非我本识者。离识已外所见境界既非我识故无所有。此中言本识者。谓第六识三有本故。如提婆菩萨所说颂言。意识三有本。诸尘是其因。若见尘非有。有种自然灭。上来通显无相寻思及如实智。自下明其无生道理。知此本识非法非义者。非能诠法非所诠义。知名与义互为客故。非所取非能取者。所取尘既无。能取不成故。能取之义必待所取。既无所待即无能待故。此是通显无生寻思及如实智。始从十解已上乃至世第一法修此寻思如实智观。于中亦有修慧观察。而皆未离思察分别。所以通名为思位也。

    经曰。三者修位修者常起能起起修同时先以智导排诸障难出离盖缠。

    论曰。此明修位。亦有二句。先明修相。后显修因。言修相者。谓正体智止观双运更无出入故言常起。言能起者。谓止能起。能起观故。次言起者。谓所起观。止观不离故曰同时。止相观如必同时故。是明修相。次显其因。所以得此双运修者由先加行排诸障故。言智导者。谓加行智意言分别不离名言故名智导。七地已还一切地中皆有加行在先伏障故。排诸障难者。损伏粗重故。出离盖缠者。不起现缠故。

    经曰。四者行位行者离诸行地心无取舍极净根利不动心如决定实性大般涅槃唯性空大。

    论曰。是等觉位。亦有二句。先明位状。后显其行。初中言离诸行地者。行过十地故。心无取舍者。解与佛同故。故说此位名等觉行。次总结。言极净根利者。谓本觉心显成满因故。次明行中言不动心如决定实性者。此位得入金刚三昧故。大般涅槃唯性空大者。寂灭无为一相无相故。如本业经言。入金刚三昧一相无相寂灭无为名无垢地故。

    经曰。五者舍位舍者不住性空正智流易大悲如相相不住如三藐三菩提虚心不证心无边际不见处所是至如来。

    论曰。此明佛地。亦有二句。先明舍义。即以三义显其舍相。不住性空正智流易者。不住涅槃灰身灭智智不灭故。量智续流随根变易作佛事故。大悲如相相不住如者。无缘大悲不取人法差别之相。故曰如相。恒涉六道未曾停息。故言相不住如。三藐曰正。三者云等。菩提言觉。总而言之。谓正等觉即是圆满无上菩提。于中无住虚心不证。此三义中前二不住涅槃故舍。后一不取菩提故舍。次明位状。心无边际者。归一心源心体周遍。遍十方故无边。周三世故无际。虽周三世而无古今之殊。虽遍十方而无此彼之处。以之故言不见处所。如是极果不与他共。唯乘如者之所来至。以之故言是至如来。上来别明五等位竟。

    经曰。善男子五位一觉从本利入若化众生从其本处。

    论曰。此下第二总明。于中有二。一者直明从本。二者往复重显。此是初门。五位诸行不离本觉。莫不皆从本利而成。成行之时从前入后。故名为入。入者自利。化者利他。如是二行皆从本处也。

    经曰。舍利弗言云何从其本处佛言本来无本处于无处空际入实发菩提而满成圣道何以故善男子如手执彼空不得非不得。

    论曰。此是重显。答中有二。先法后喻。法中四句。前二句明本处无处。后二句显从成因果。何以故者。举疑发起。何者。若本无处应无得入。若得入者非无本处。为遣是疑故引喻释。手执彼空者。手执喻能入之行。虚空喻所入之本。不得者。虚空无形可握故。非不得者。握内不无虚空故。本利亦尔。本来无本处性故不可得。无本之本不无故非不可得也。

    经曰。舍利弗言如尊所说在事之先取以本利是念寂灭寂灭是如总持诸德该罗万法圆融不二不可思议当知是法即是摩诃般若波罗密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明咒是无等等咒。

    论曰。此下第五。明大般若圆融无二。于中有二。一者身子仰咨。二者如来述成。初中亦二。先领佛说本利圆融。后显即是大般若度。言在事之先取以本利者。是领佛言。凡欲发言作佛事时每先取其本觉之利。是生死念本来寂灭。如是寂灭即是如理。理中总摄本始诸德。亦乃该罗生死万法。圆融不二。是故甚深不可思议。此中虽具无量功德。其体唯是本觉始觉平等无二。故言即是摩诃般若。如是般若穷源尽性故言波罗密。别而言之有二种到。在等觉位到万行之彼岸故。在妙觉时到万德之彼岸故。在等觉位略有二到。一者有大神力降伏三魔之怨。如经是大神咒故。二者有大明照遍察四眼之境。如经是大明咒故。妙觉位中亦有二到。一者四智具足五眼圆满。照穷法界更无可加。如经是无上明咒故。二者三身所显无上菩提更无与等诸佛无差。如经是无等等咒故。咒者祷也。如世神咒有大威力。诵咒祷神福无不招祸无不却。今此摩诃般若波罗密亦复如是。具前四德有大神力。内即无德不备。外即无患不离。若至诚心诵此名句仰祷诸佛菩萨神人。随所求愿无不成办。由是义故说名为咒。如天帝释诵此名句却修罗军之事此中应说。

    经曰。佛言如是如是真如空性性空智火烧灭诸结平等平等等觉三地妙觉三身于九识中皎然明净无有诸影。

    论曰。此下如来述成。于中有三。先总述。次别述。后即总成。总述成者。如是如是故。别中亦二。先述到因满义。后述到果圆义。初中即显等觉三地。何等名为等觉三地。一者百劫位。二者千劫位。三者万劫位。如本业经言。佛子摩尼璎珞字者等觉性中一人。其名金刚慧菩萨。住顶寂定以大愿力住寿百劫。修千三昧已入金刚三昧。同一切法性。二谛一谛一合相。复住寿千劫学佛威仪。乃至入佛行处坐佛道场。超度三魔。复住寿万劫化现成佛。乃至现同古昔诸佛常行中道。大乐无为而生灭为异故。今此文言真如空性者。即是第一同一合相。谓同一切有无诸法即二谛法同融一谛。一谛即是一合相故。如是名为真如空性也。性空智火烧灭诸结者。即是第二超度三魔。灭诸结者。灭烦恼魔灭烦恼故。阴魔不系。灭二魔故。天魔自伏。但有不思议变易死魔耳。平等平等者。即是第三常行中道不堕二边故曰平等。为显常行故重言平等。等觉三地者。总前三地。此中前二述大神咒。其第三地述大明咒也。妙觉已下明到圆果。言三身者。一名法身。二者应身。三者化身。一切诸佛三身道同。是述无等等咒句也。于九识中皎然明净无有诸影者。是述无上明咒之句。前等觉位犹有生灭未尽心源。故在八识。今到妙觉永离生灭穷归本觉一心之源。故入第九识中明净。又前因位有仰缘义。所以其心影像相现。今归心源体彼本质。由是诸影一切相尽。以之故言无有诸影。如本业经言。佛子水精璎珞内外明彻妙觉常住湛然明净名一切智地。常处中道。一切法上越过四魔。非有非无一切相尽。顿解大觉穷化体神。二身常住为化有缘。案云。彼经立二身者。一法性身。二应化法身。合余二身为一身故。今此经中开此为二故说三身。三之与二平等平等。上来别述到彼岸义。

    经曰。善男子是法非因非缘智自用故非动非静用性空故义非有无空相空故善男子若化众生令彼众生观入是义入是义者是见如来。

    论曰。此是总成圆融不二。上约从浅入深之门以显因满果圆差别。若就一法不二之门即因果不二心境无别。因果不二故言非因。心境无别故曰非缘。所以然者。如前所说。因果心境者唯一圆智之自用故。既唯自用何因何缘也。又此智用在等觉位名照寂慧。未离生灭之动相故。至妙觉位名寂照慧。已归第九识究竟静故。然今就其不二之门。非先有动非后有寂。寂动之用用性空故。若就此义性空是无。无动静故。是亦不然。故言非有非无。非有可尔。云何非无者。空相亦空故。如是述成。圆融不二。若化已下劝入是义。

    经曰。舍利弗言如来义观不住诸流应离四禅而超有顶佛言如是何以故一切法名数四禅亦如是若见如来者如来心自在常在灭尽处不出亦不入内外平等故。

    论曰。此下大分第六明大禅定超诸名数。于中有二。先问后答。问中言诸流者。所谓三有往还流转无休息故。有顶者。谓非想处三有顶故。答中有二。总许别成。别中亦二。略明广释。略中二句。先明世间禅不离名数。后显出世禅超彼名数。若见如来者。如前所说入如来观故。如来心自在者观如来心离诸缚故。常在灭尽处者。心心数法不生起故。不出亦不入者。心体如理无起灭故。所以能得不出入者。内心外境平等观故。略明文竟。

    经曰。善男子如彼诸禅观皆为故想定是如非复彼何以故以如观如实不见观如相诸相已寂灭寂灭即如义如彼想禅定是动非是禅何以故禅性离诸动非染非所染非法非影离诸分别本义义故善男子如是观定乃名为禅。

    论曰。此是第二广释。于中有四。一者对相以明离相。二者对动以显离动。三者结义。四者结名。初中先举诸禅取相。诸禅观者。世间八禅。言故想者。不离古执无始妄想取诸相故。下显离相。是如非复彼者。入如来观能所平等名为如故。以如观如实者。平等之智达如实故。不见观如相者。不见能观之智所观之如差别之相平等一味故。既忘能所见相不起故言诸相已寂灭。寂灭无异故即是如义也。如彼已下对动显离动。先举其动。谓世间禅取相心起即是动念。动念非静故非真禅也。下显真禅离诸动相。言非染者。谓非能染非动念故。非所染者。非动所染本来静故。言非法者。非能缘心法故。非影者。非所现影像故。由是义故离诸动也。离诸分别本义义故者。第三结义离分别者。结离相义。由离分别不取相故。本义义者。结离动义。由本来静不起动故。如是观定乃名为禅者。第四结名。离相离动乃得禅名。禅是静虑之称故。彼世间定名为禅者。是假号禅非真禅故。是一品内有二分中为利根者多文广说。六分之文竟在于前。

    经曰。舍利弗言不可思议如来常以如实而化众生如是实义多文广义利根众生乃可修之钝根众生难以措意云何方便令彼钝根得入是谛。

    论曰。此下第二为钝根者少文略摄。然利钝广略有二种门。若论探解利略钝广。利者闻一以知十故。钝者闻十方解十故。若齐言解利广钝略。利者多闻而多解故。钝者诵少而总持故。今此文意约此后门。文中有五。一问二答三请四说五者大众闻说得益。此即初文。于中有二。先领前说。后问所疑。措者存意。多文广义钝根狭才难以存意。

    经曰。佛言令彼钝根受持一四句偈即入实谛一切佛法摄在一偈中。

    论曰。此是第二答。如来辩才无碍自在故。说一偈摄诸佛法。佛法之要在此四句。令钝根者。诵持一偈常念思惟。乃至遍知一切佛法。是名如来善巧方便。

    经曰。舍利弗言云何一四句偈愿为说之。

    论曰。是第三请。

    经曰。于是尊者而说偈言因缘所生义是义灭非生灭诸生灭义是义生非灭。

    论曰。是第四说。此四句义有别有总。别则明二门义。总即显一心法。如是一心二门之内一切佛法。无所不摄。是义云何。前之二句融俗为真显平等义。下之二句融真为俗显差别门。总而言之。真俗无二而不守一。由无二故即是一心。不守一故举体为二。如是名为一心二门。大意如是。次释其文。因缘所生义者。是举一切世谛诸法。是义灭者。融俗为真。谓所生义本来寂灭故。言非生者。显其生义是灭之由。由其生义即非生故。求其生义即不成故。是故生义即寂灭也。灭诸生灭义者。是举真谛寂灭之法。是义生者。融真为俗。谓寂灭法从缘生起故。言非灭者。显其寂灭是生之由。由其寂灭非寂灭故。求寂灭义不可得故。是故寂灭从缘生也。寂灭是生者。不生之生也。生义是灭者。不灭之灭也。不灭之灭故灭即为生也。不生之生故生即寂灭也。合而言之。生即寂灭而不守灭。灭即为生而不住生。生灭不二动寂无别。如是名为一心之法。虽实不二而不守一。举体随缘生动。举体随缘寂灭。由是道理生是寂灭寂灭是生。无障无碍不一不异。是谓一偈总别之义。

    经曰。尔时大众闻说是偈佥大欢喜皆得灭生灭生般若性空智海。

    论曰。此是第五闻说得益。即显得解总别道理。所言灭者。得上二句生义灭故。次言生者。得下二句灭义生故。是明得二义。灭生般若者。是显得二解。是依别门而得利也。性空智海者。总而观之。若灭若生不守自性。自性空智深广无边。如是名为性空智海。是依总门而得益也。

    如来藏品

    论曰。真俗无二一实之法诸佛所归名如来藏。今此品中明无量法及一切行莫不归入如来藏中。故就所入以立名也。

    经曰。尔时梵行长者从本际起而白佛言尊者生义不灭灭义不生如是如义即佛菩提菩提之性即无分别无分别智分别无穷无穷之相唯分别灭如是义相不可思议不思义中乃无分别。

    论曰。别明观行有六分中。显一切行出真性空竟在于前。此下第六明无量法入如来藏。就文有二。一明诸法诸行同入一处。二显入行入智因果差别。初中亦二。先明诸法入一实义。后明诸行入一佛道。初中有四。一问二答三领四述。问中有二。先领前说。后问所疑。此中问者名梵行者。是人形虽俗仪。心住一味。以是一味摄一切味。虽涉诸味之秽尘俗。不失一味之梵净行。此中显如是义。所以令其发问。从本际起者。闻佛所说即入本际。今欲发问从彼而起。生义不灭者。是领下半。是义生非灭故。灭义不生者。是领上半。是义灭非生故。如是如义者。总领一偈。不灭不生无二义故。如是无二义诸佛所觉道故言即佛菩提。觉顺无二不分不别故言即无分别。由其无所分别乃能无不分别。故言无分别智分别无穷。所以分别无穷者。只由灭诸分别故。言无穷之相唯分别灭。如是义相离言绝虑故不思议。不思议中心言绝故。乃无分别。如是领前所说偈义。

    经曰。尊者一切法数无量无边无边法相一实义性唯住一性其事云何。

    论曰。此是正问所疑。小乘教有八万法蕴。一蕴之量十百之数。今大乘教不唯八万故言法数无量无边。无边教法所诠义相更无异趣唯一实义。教法众多唯住一性甚难可解。其事云何。

    经曰。佛言长者不可思议我说诸法为迷者故方便道故一切法相一实义智何以故譬如一市开四大门是四门中皆归一市如彼众庶随意所入种种法味亦复如是。

    论曰。是第二答。于中有三。谓法.喻.合。初法说言我说诸法者谓三乘教及一乘教。为迷者故者。为未达一味者说故。方便道故者。皆入一味之方便故。入正观时不须言教故。一切法相一实义智者。因诸教法所入之相唯一实义正观智故。喻中言一市者。喻一实义。开四门者。喻四种教。谓三乘教及一乘教。是四门中皆归一市者。依四教者皆归一实故。如彼众庶随意所入者。随根浅深随入一教故。所以一市喻一实者。为是百姓之所入故。为诸众生之所归故。合中言种种法者。合于四门。次言味者。谓所趣味合于一市。

    经曰。梵行长者言法若如是我住一味应摄一切诸味。

    论曰。此是第三领解。摄诸味者。摄诸教味归一实故。

    经曰。佛言如是如是何以故一味实义味如一大海一切众流无有不入长者一切法味犹彼众流名数虽殊其水不异若住大海即括众流住于一味即摄诸味。

    论曰。此是第四述成。于中有二。总述别成。别中有三。谓法.喻.合。合中有二。一者合彼众流。先以法合后即牒喻。二者合括众流。先举其喻后以法合。

    经曰。梵行长者言诸法一味云何三乘道其智有异。

    论曰。此下第二明一切行入一佛道。先问后答。此是问异。

    经曰。佛言长者譬如江河淮海大小异故深浅殊故名文别故水在江中名为江水水在淮中名为淮水水在河中名为河水俱在海中唯名海水法亦如是俱在真如唯名佛道。

    论曰。是第二答有喻有合。初中江河淮者。喻三乘行。海喻佛道。大小异者。喻三乘心宽狭不同。深浅殊者。喻三乘智优劣有异。随前二义其名各别。俱在海中唯名海水者。喻其三乘同入十地法空真如。唯名佛道没三乘名。当知三乘差别行者。皆在地前方便道中莫不终入真如正观。所以三乘终无别归。如诸教法同入一味。合喻之言在文可见。

    经曰。长者住一佛道即达三行梵行长者言云何三行佛言一随事取行二随识取行三随如取行。

    论曰。此下大分第二入行入智因果差别。于中有四。一者入行差别。二者入智差别。三者入因事用。四者入果常住。初中有三。一者总标。住一佛道者。初地已上名住佛道。具三种智达三行故。二者问。三者答。答中有二。别明总释。别明中言随事取行者。谓依四谛十二缘起随因果事取道品行故。随识取行者。谓诸众生唯一心作。随唯识理取四摄行故。随如取行者。谓一切法悉皆平等。随平等如取六度行故。摄行属心故名为取。非谓能所分别之取。

    经曰。长者如是三行总摄众门一切法门无不此入入是行者不生空相如是入者可谓入如来入如来者入入不入。

    论曰。此是总释三行。随事行者。共小乘门。随识行者。独大乘门。此二是差别门。第三是平等门。由是道理总摄众门。又道品行不住生死门。其四摄行不住涅槃门。随如度行平等无二门故。一切法门无不此入。入是行者不生空相者。虽随如行而恒随事随识行故。不取空相而住寂灭也。可谓入如来者。虽随事识而恒随如。取平等行故可谓能入如来藏海也。入入不入者。入其入心于不入故。能入所入平等无别故曰不入。虽无别异而亦非一故。约观心假名入心。如是入心不存入相故入其入于不入也。

    经曰。梵行长者言不可思议入如来藏如苗成实无有入处本根利力利成得本得本实际其智几何。

    论曰。此下第二入智差别。先问后答。问中有二。先领前说。后问所疑。如苗成实者。如似谷苗成穗实时。无能入者无所入处。入如来藏当知亦尔。苗喻本利实喻得本。入时平等无所入处故。

    经曰。佛言其智无穷略而言之其智有四何者为四一者定智所谓随如二者不定智所谓方便摧破三者涅槃智所谓除电觉四者究竟智所谓入实具足道长者如是四大事用过去诸佛所说是大桥梁是大津济若化众生应用是智。

    论曰。是第二答。于中有三。所谓总标。别释。总明。总标中言其智无穷者。所达无边故其智亦无穷。但以义类相对。总略而说有四而已。别显中言定智者。平等性智唯在正观不作方便故名定智。对治末那我我所执随观平等故曰随如。不定智者。妙观察智在第六识方便进取故名不定。方便道时推求摧破名事等相故曰摧破。此智实通方便正观但为别定智故略举方便耳。涅槃智者。成所作智能现八相而作佛事举最后相名涅槃智。除灭五识而得此智。以是义故名除电觉。电觉者。谓五识乍起乍灭如电光故。究竟智者。大圆镜智。唯究竟位得此智故。于一切境无不穷故。入一实义故名入实。无境不现名具足道。总明中言四大事用者。用无不周故。诸佛所说者。诸佛道同故。大桥梁者。以是四智载三乘人令到一乘之彼岸故。大津济者。用此四智遍涉六道示出世道度爱河故。是故化者应用是智也。

    经曰。长者用是大用复有三大事一者于三三昧内外不相夺二者于大义科随道择灭三者于如慧定以悲俱利如是三事成就菩提不行是事即不能流入彼四智海为诸大魔所得其便长者汝等大众乃至成佛常当修习勿令暂失。

    论曰。此下第三入因事用。于中有二。长行。重颂。初中有三。略明。重显。三者领解。初中有四。一者总标。二者别解。三者合明。四者结劝。总标中言用是大用者。举前所说四智大用。位在地上乃至佛果。复有三事者。能成四智之事有三。此在地前四位中。行此三事者。初定次慧第三定慧俱行大悲为体。初言定者。即三三昧。此有多门左右异说。或言空.无相.无愿。或言无作.无相.空空.或言空。无作.无相。随宜安立皆无障碍。或名三解脱。唯在无漏故。或名三三昧。亦通有漏故。于中别义下文当说。而言内外不相夺者。内识外境共相现发。取违顺相夺诸善根。今达皆空不令夺故。于大义科随道择灭者。谓于四大及三法门随理简择。摧破诸相伏灭本识戏论种子。前三三昧伏其现缠。此简择慧损伏种子。由是遂成四智之时能拔种子得转八识故。于如慧定以悲俱利者。前慧及定皆顺如理。是故说名于如慧定。于中亦修大悲相应自利利他故言俱利。所以然者。若离大悲直修定慧。堕二乘地障菩萨道。设唯起悲不修定慧。堕凡夫患非菩萨道。故修三事远离二边。修菩萨道成无上觉。故言如是三事成就菩提。若不俱行此三事者。即住生死及著涅槃。不能流入四智大海。即为四魔所得便也。此是合明。下即劝修为第四门也。

    经曰。梵行长者言云何三三昧佛言三三昧者所谓空三昧无作三昧无相三昧如是三昧。

    论曰。此是第二重显。有二问答显前二门。此显初门。是三差别略有三义。一体用相故。二心因果故。三识见相故。体用相者。凡一切法莫过此三。法体空故立空三昧。无作用故无作三昧。无相状故无相三昧。心因果者。因果所起兴于心行。心行空故立空三昧。诸因无所有故立无作三昧。诸果不可得故立无相三昧。识见相者。诸识自体空故立空三昧。遣见分故立无作三昧。遣相分故立无相三昧。是第三门顺前内外不相夺文。

    经曰。梵行长者言云何于大义科佛言大谓四大义谓阴界入等科谓本识是为于大义科。

    论曰。是显第二门。所以四大而别立者。为显初修先择粗境。谓诸法中色法最粗。内支体等外山河等。观是等法不离四大。观是四大皆不可得。有方无方俱不成故。如是简择已。次观微细。义谓阴界入。略广中故。略摄观五。广观十八。略广中间观十二入。观察一切皆不可得。次言等者。谓余法门十二支等。如是简择观察力故。即能损伏本识之内无始戏论名言种子。始时损伏乃至断灭。所以前言随道择灭。

    经曰。梵行长者言不可思议如是智事自利利人过三界地不住涅槃入菩萨道如是法相是生灭法以分别故若离分别法应不灭。

    论曰。此是第三领解。于中有二。先领观行。后解境界。如是智事者。如是三种能成四智之事用故。自利利人者。前二自利第三利人故。过三界地者。前二定慧异凡夫故。不住涅槃者。第三大悲异二乘故。离彼二边入菩萨道也。如是已下解彼境界。谓初定境诸识见相。次智境界大义科法。如是法相皆生灭法。所以然者。由妄分别动心海故。本来静门若离分别无其所因。何由生灭。以之故言法应不灭。

    经曰。尔时如来欲宣此义而说偈言法从分别生还从分别灭灭诸分别法是法非生灭。

    论曰。此下第二以偈重颂。于中有二。一者如来略宣。二者长者广演。今此颂中所言法者。谓一心法。若妄分别动心海故。若生若灭一切诸相莫不皆从分别所作。若就本觉。本来静门离诸分别故是法非生灭。谓从本来灭诸分别。无生灭因。故非生灭。若使生之与灭皆从分别之所作者。瑜伽所说云何而通。如彼思所成地中云。无灭他用无自灭用。

    问。如众缘有故生。亦众缘有故灭耶。

    答。众缘有故生。生已自然灭。如是相违云何和会。解云。因缘道理如彼论说。唯识道理如此经说。所以二说皆有道理。

    经曰。尔时梵行长者闻说是偈心大欣怿欲宣其义而说偈言诸法本寂灭寂灭亦无生是诸生灭法是法非无生彼即不共此为有断常故此即离于二亦不在一住。

    论曰。此下长者广颂有八行偈。即为五分。一者二颂正演前义。二者二颂破诸邪解。三者一颂申己正取。四者二颂礼正说者。五者一颂请说未闻。此即第一正演前偈。于中有三。一者二句演彼下半。二者二句演彼上半。三者一颂总演二义。初言诸法本寂灭者。谓阴界等法本来寂灭故。寂灭亦无生者。非但诸法本来寂灭。寂灭之理亦无生故。第二中言是诸生灭法者。谓阴界等世俗法故。是法非无生者。从分别动有生起故。是就真俗非一之门以显动静不杂乱义。第三中言彼即不共此者。谓彼寂灭无生之法不与此生灭法共并故。为有断常故者。若彼与此共并有者。此法生灭即有断边。彼法常寂即有常边。同二乘过乖中道故。然佛所说一偈之义不堕断常故。此即离于二。不无动静故。亦不在一住。不在一住者。不守一实一心性故。离于二者举体动静非二法故。当知是事不可思议。

    经曰。若说法有一是相如毛轮如焰水迷倒为诸虚妄故若见于法无是法同于空如盲无日倒说法如龟毛。

    论曰。此是第二破诸邪解。邪解虽多大邪有二。依甚深教如言取义自谓究竟难可化故。一者闻佛所说动静无二。便谓是一一实一心。由是诽拨二谛道理。二者闻佛所说空有二门。计有二法而无一实。由此诽拨无二中道。是二邪解服药成病甚难可治。今显彼过。此二颂中次第显之。初言若说法有一者。谓如前说计有一实。如自所计说有一法故。是相如毛轮者。谓彼所计一实法相如目曀者所见毛轮故。如焰水迷倒者。谓如渴鹿见焰谓水驰走而求直是迷倒。计有一心亦如是故为诸虚妄故者。渴鹿见水曀者见轮学士计一。如是诸计齐虚妄故。次破无见。若见于法无者。谓如前说计有二谛。无一心法故。是法同于空者。彼计一心同于空理。空理之外本无一实故。如盲无日倒者。谓如生盲贫穷乞儿本未曾见日轮光明。其有目者为说有日。盲者谓无不信有日。直是颠倒。彼计亦尔。由彼本来唯学空有。而未曾闻无二中道。虽有说者不信受故。所以日轮喻于中道者。日轮圆满有大光明。唯除盲者无不见故。一心亦尔。周圆无缺有本始觉大光明照。除不信者无不入故。说法如龟毛者。彼无见者说一心法但名无体犹如龟毛。不异盲人谓无日轮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