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苏轼诗选 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诗歌上的“苏、黄”,其地位仿佛于唐代的“李、杜”。他虽出于苏门,但诗歌艺术的成就上某些地方或者还超过苏轼,是宋体诗的代表作家,“江西诗派”的宗祖。其诗格高调拗,因过于讲究炼字,用典,抄书吓人而语言晦涩,开后来形式主义的诗风。苏轼这首和他的诗也是有意仿“山谷体”的,元祐二年(1087)作。这时黄庭坚也同在汴京。

    杜介送鱼

    新年已赐黄封酒[1161],旧友仍分赪尾鱼[1162]。陋巷关门负朝日[1163],小园除雪得春蔬。病妻起斫银丝鲙,稚子寻尺素书[1164]。醉眼朦胧觅归路,松江烟雨晚疏疏。

    杜介,字几先,扬州人。作者在徐州时曾经为他的熙熙堂题过诗。这时————元祐二年,杜介也同官在京。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

    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1165]。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1166]。庄周世无有,谁知此疑神[1167]?

    若人今已无[1168],此竹宁复有?那将春蚓笔[1169],画作风中柳?君看断崖上,瘦节蛟蛇走。何时此霜竿,复入江湖手?

    晁子拙生事[1170],举家闻食粥。朝来又绝倒,谀墓得霜竹[1171]。可怜先生盘。朝日照苜蓿[1172]。吾诗固云尔,“可使食无肉”[1173]。吾旧诗云:“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元祐二年秋在汴京作。晁补之,字无咎,济州巨野人。作者任杭州通判时,他也跟着他的父亲在那儿,时年十七,作《七述》,赋钱塘山川风物之美,最为作者所称赏,甚至说自己可以“搁笔”。晁是诗人,著有《鸡肋集》。

    书皇亲画扇

    十年江海寄浮沉,梦绕江南黄苇林。谁谓风流贵公子,笔端还有五湖心[1174]。

    元祐二年作。皇亲失考。由本诗中句看来,扇面上画的是山水。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扁舟一棹归何处[1175]?家在江南黄叶村。

    人间斤斧日创夷[1176],谁见龙蛇百尺姿!不是溪山成独往[1177],何人解作挂猿枝?

    李世南,字唐臣,工画山水,与作者同时人。作者题画诗听说有三首,今存者二首。元祐二年作者在京为翰林学士时作。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1178]。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1179]。边鸾雀写生[1180],赵昌花传神[1181]。何如此两幅,疏淡含精匀!谁言一点红[1182],解寄无边春[1183]!

    瘦竹如幽人,幽花如处女。低昂枝上雀,摇荡花间雨。双翎决将起[1184],众叶纷自举。可怜采花蜂,清蜜寄两股。若人富天巧,春色入毫楮[1185]。悬知君能诗[1186],寄声求妙语[1187]。

    元祐二年作。

    戏书李伯时画御马好头赤

    山西战马饥无肉,夜嚼长秸如嚼竹[1188]。蹄间三丈是徐行,不信天山有坑谷。岂如厩马好头赤,立仗归来卧斜日[1189]。莫教优孟卜葬地,厚衣薪槱入铜历[1190]!

    李伯时,名公麟,晚号龙眠,宋时舒州人,我国有名的大画家,也是诗人。据周密《云烟过眼录》:李公麟画秦马好头赤在元祐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作者题诗当与之同时或稍迟几天。

    次韵黄鲁直画马试院中作

    少年鞍马勤远行,卧闻龁草风雨声[1191],见此忽思短策横[1192]。十年髀肉磨欲透[1193],那更陪君作诗瘦[1194]?不如芋魁归饭豆[1195]。门前欲嘶御史骢[1196],诏恩三日休老翁[1197],羡君怀中双橘红[1198]。黄有老母。

    元祐三年(1088)正月,作者以翰林学士领贡举事。时李公麟任考校官,黄庭坚任参详官。三月,考毕,他们在试院中作画、题诗消遣。黄诗先成,这是作者的和作,诗亦仿“山谷体”。这种诗体,三句为一节,是从秦石刻铭文来的。

    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王晋卿画

    江上愁心千叠山[1199],浮空积翠如云烟。山耶云耶远莫知,烟空云散山依然。但见两崖苍苍暗绝谷,中有百道飞来泉。萦林络石隐复见,下赴谷口为奔川。川平山开林麓断,小桥野店依山前。行人稍度乔木外,渔舟一叶江吞天。使君何从得此本?点缀毫末分清妍。不知人间何处有此境?径欲往买二顷田。君不见武昌樊口幽绝处,东坡先生留五年[1200]。春风摇江天漠漠,暮云卷雨山娟娟。丹枫翻鸦伴水宿,长松落雪惊昼眠。桃花流水在人世,武陵岂必皆神仙[1201]?江山清空我尘土[1202],虽有去路寻无缘[1203]。还君此画三叹息,山中故人应有招我归来篇[1204]。

    元祐三年作。王晋卿,名诜(shēn申),太原人,他是宋英宗的女婿,蜀国公主的驸马,宋代大画家,善画金碧山水,师法唐代的大师李成,亦能作淡墨平远小景,作者尝说他得“破墨三昧”。

    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馀首,读至夜半,书其后

    玉堂清冷不成眠,伴直难呼孟浩然[1205]。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愁侵砚滴初含冻,喜入灯花欲斗妍。寄语君家小儿子:他时此句一时编。

    直,值。夜直即值夜。玉堂见《次韵蒋颖叔》注中。时元祐三年,作者官翰林学士,例须夜直。李之仪字端叔,苏州人,著有《姑溪集》。

    和王晋卿送梅花次韵

    东坡先生未归时[1206],自种来禽与青李[1207]。五年不踏江头路[1208],梦逐东风泛芷。江梅山杏为谁容?独笑依依临野水。此间风物君未识:花浪翻天雪相激。明年我复在江湖,知君对花三叹息。

    据石刻作者自题诗后,时为“元祐四年(1089)三月十八日”。

    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

    到处相逢是偶然,梦中相对各华颠[1209]。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1210]。

    元祐四年,作者以龙图阁学士出知杭州,七月到任,此诗当是重到未久时作。莫君陈,字和中,吴兴人,时任两浙提刑官。

    送子由使契丹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1211]。沙漠回看清禁月[1212],湖山应梦武林春[1213]。单于若问君家世[1214],莫道中朝第一人[1215]!

    元祐四年八月,苏辙奉诏出使辽国————即契丹,贺辽主生辰。

    异鹊并序

    熙宁中,柯侯仲常通守漳州[1216],以救饥得民[1217]。有二鹊栖其厅事,讫侯之去,鹊亦送之。漳人异焉。为赋此诗。

    昔我先君子[1218],仁孝行于家。家有五亩园,么凤集桐花[1219]。是时乌与鹊,巢可俯拿[1220]。忆我与诸儿[1221],饲食观群呀[1222]。里人惊瑞异,野老笑而嗟,云“此方乳哺,甚畏鸢与蛇[1223]。手足之所及,二物不敢加[1224]。主人若可信,众鸟不我遐[1225]。”故知中孚化[1226],可及鱼与豭[1227]。柯侯古循吏[1228],悃愊真无华[1229]。临漳所全活[1230],数等江干沙[1231]。仁心格异族[1232],两鹊栖其衙。但恨不能言,相对空楂楂[1233]。善恶以类应,古语良非夸[1234]。君看彼酷吏,所至号鬼车[1235]。

    元祐四年在杭州作。

    寄蔡子华

    故人送我东来时,手栽荔子待我归。荔子已丹吾发白,犹作江南未归客。江南春尽水如天,肠断西湖春水船。想见青衣江畔路,白鱼紫笋不论钱。霜髯三老如霜桧[1236],旧交零落今谁辈?莫从唐举问封侯[1237],但遣麻姑更爬背[1238]。

    元祐五年(1090)二月作。蔡子华,名褒,是作者的同乡。

    次韵林子中王彦祖唱酬

    蚤知身寄一沤中[1239],晚节尤惊落木风。近闻莘老、公择皆逝,故有此句。昨梦已论三世事[1240],岁寒犹喜五人同[1241]。轼与子中、彦祖、子敦、完夫同试举人景德寺,今皆健。雨馀北固山围座[1242],春尽西湖水映空[1243]。差胜四明狂监在[1244],更将老眼犯尘红。

    元祐五年作。林子中,名希,闽人,时守润州(今镇江);王彦祖,名汾,济州人,时守明州(今宁波)。施注:“当是道出京口唱酬。”作者自杭州寄和他们。

    寿星院寒碧轩

    清风肃肃摇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围。纷纷苍雪落夏簟,冉冉绿雾沾人衣。日高山蝉抱叶响[1245],人静翠羽穿林飞。道人绝粒对寒碧,为问鹤骨何缘肥?

    元祐五年作。院、轩在西湖灵隐天竺寺内。

    次韵林子中蒜山亭见寄

    奇逸多闻老敬通[1246],何人慷慨解怜翁?十年簿领催衰白,一笑江山发醉红。闻道赋诗临北固[1247],未应举扇向西风[1248]。叩头莫唤无家客,归扫岷峨一亩宫[1249]。

    元祐五年作。蒜山亭,在镇江。

    安州老人食蜜歌赠僧仲殊

    安州老人心似铁,老人心肝小儿舌[1250]:不食五谷惟食蜜,笑指蜜蜂作檀越[1251]。蜜中有诗人不知,千花百草争含姿。老人咀嚼时一吐[1252],还引世间痴小儿。小儿得诗如得蜜,蜜中有药治百疾。正当狂走捉风时,一笑看诗百忧失。东坡先生取人廉,几人相欢几人嫌。恰似饮茶甘苦杂,不如食蜜中边甜。佛云:吾言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因君寄与双龙饼[1253],镜空一照双龙影。三吴六月水如汤,老人心似双龙井。

    元祐五年作。仲殊字师利,俗姓张,名挥,据查注引《吴郡志》:“承天寺僧也。初为士人,尝预乡荐。其妻以药毒之,遂弃家削发。食蜜以解毒。苏公与之往还甚厚,号曰‘蜜殊’。”陆游《老学庵笔记》说他“所食皆蜜也:豆腐、面筋、牛乳之类,皆蜜渍之,客多不能下箸,惟东坡性亦嗜蜜,能与之俱饱”。

    次韵苏伯固主簿重九

    云间朱袖拂云和[1254],知是长松挂女萝[1255]。髻重不嫌黄菊满[1256],手香新喜绿橙搓[1257]。墨翻衫袖吾方醉,纸落云烟子患多[1258]。只有黄鸡与白日,玲珑应识使君歌[1259]。

    元祐五年作。苏伯固,名坚,时以临濮县主簿兼杭州监税官。作者在这一年中对西湖有巨大的建设,如开湖、疏河、筑堤,多半是采纳他和许敦仁的建议和计划。

    九日袁公济有诗,次其韵

    古来静治得清闲[1260],我愧真长也一斑[1261]。举酒东荣挹江海[1262],回尊落日劝湖山。平生倾盖悲欢里,蚤晚抽身簿领间[1263]。笑指西南是归路,倦飞弱羽久知还[1264]。

    元祐五年作。袁公济名毂,明州人,时在杭州。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1265]。

    元祐五年作。此诗写初冬景。刘景文,名季孙,河南祥符人。宋时将门之后,博学、能诗。最初为王安石所赏识、提拔;作者也很推许他,而且表荐过他,曾誉之为“慷慨奇士”,比之为汉时孔融。

    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选四首)

    相逢月下是瑶台[1266],藉草清尊连夜开[1267]。明日酒醒应满地,空令饥鹤啄莓苔[1268]。

    月地云阶漫一尊,玉儿终不负东昏[1269]。临春结绮荒荆棘[1270],谁信幽香是返魂[1271]。

    君知早落坐先开[1272],莫著新诗句句催[1273]。岭北霜枝最多思[1274],忍寒留待使君来。

    寒雀喧喧冻不飞,绕林空啅未开枝[1275]。多情好与风流伴,不到双双燕子时[1276]。

    元祐六年(1091)春所作和杨公济梅花诗前后两次,即本诗和《再和杨公济梅花》(见下),共二十首。第一次和作十首,选其二、四、六、八共四首。奉议,官名。杨公济名蟠,建州人,在当时是颇有诗名的。

    再和杨公济梅花(选二首)

    天教桃李作舆台[1277],故遣寒梅第一开。凭仗幽人收艾纳[1278],国香和雨入青苔[1279]。

    北客南来岂是家?醉看参月半横斜[1280]。他年欲识吴姬面[1281],秉烛三更对此花[1282]。

    这是第二次和作,原十首,选其二、其十。

    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平日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虽才名相远,而安分寡求,亦庶几焉。三月六日,来别南北山诸道人,而下天竺惠净师以丑石赠行。作三绝句(选二首)

    当年衫鬓两青青,强说重临慰别情。衰发只今无可白,故应相对话来生。

    在郡依前六百日,山中不记几回来[1283]。还将天竺一峰去[1284],欲把云根到处栽[1285]。

    元祐六年三月作。距四年七月重到杭州时,将二年。原三首,选其一、其三。粗,大约、大概的意思。惠净失考。丑石,实是美石,丑,言其老苍、古拙、绉、漏、瘦,在美学上这是另一种美。

    次韵刘景文见寄

    淮上东来双鲤鱼,巧将诗信渡江湖[1286]。细看落墨皆松瘦[1287],想见掀髯正鹤孤[1288]。烈士家风安用此[1289]?书生习气未能无。莫因老骥思千里,醉后哀歌缺唾壶[1290]。

    刘景文时为“东南十三将”之一。他和苏轼交谊极好,唱和亦多。作者这首和诗作于元祐六年,时在颍州。

    聚星堂雪并序

    元祐六年十一月一日,祷雨张龙公,得小雪。与客会饮聚星堂,忽忆欧阳文忠作守时[1291],雪中约客赋诗,禁物体语[1292],于艰难中特出奇丽。尔来四十馀年,莫有继者。仆以老门生继公后,虽不足配先生[1293];而宾客之美,殆不减当时;公之二子又适在郡[1294]。故辄举前令,各赋一篇。

    窗前暗响鸣枯叶,龙公试手初行雪:映空先集疑有无,作态斜飞正愁绝。众宾起舞风竹乱,老守先醉霜松折[1295];恨无翠袖点横斜[1296],只有微灯照明灭。归来尚喜更鼓永[1297],晨起不待铃索掣[1298];未嫌长夜作衣稜[1299],却怕初阳生眼缬[1300]。欲浮大白追馀赏,幸有回飙惊落屑。模糊桧顶独多时,历乱瓦沟才一瞥。汝南先贤有故事[1301],醉翁诗话谁续说?当时号令君听取:白战不许持寸铁[1302]!

    聚星堂是欧阳修守颍时建的,是他晚年宴会宾客的地方。

    喜刘景文至

    天明小儿更传呼[1303]:髯刘已到城南隅[1304]。尺书真是髯手迹,起坐熨眼知有无。今人不作古人事,今世有此古丈夫[1305]!我闻其来喜欲舞,病自能起不用扶。江淮旱久尘土恶,朝来清雨濯鬓须[1306]。相看握手了无事,千里一笑毋乃迂?平生所乐在吴会[1307],老死欲葬杭与苏。过江西来二百日,冷落山水愁吴姝。新堤旧井各无恙[1308],参寥六一岂念吾[1309]?别后新诗巧摹写,神中知有钱塘湖。

    刘季孙诗信来不久,人也来了。他来看苏轼,顺便来参加聚星堂雅集。作者对于刘季孙的到来,似觉其速,却显得有极大的欢愉。此诗和下一首《和刘景文见赠》均作于元祐六年冬。

    和刘景文见赠

    元龙本志陋曹吴[1310],豪气峥嵘老不除。失路[1311]今为哙等伍[1312],作诗犹似建安初[1313]。西来为我风黧面[1314],独卧无人雪缟庐[1315]。留子非为十日饮[1316],要令安世诵亡书[1317]。

    双石并序

    至扬州获二石,其一绿色,冈峦迤逦,有穴达于背;其一玉白可鉴。渍以盆水,置几案间。忽忆在颍州日,梦人请住一官府,榜曰“仇池”,觉而诵杜子美诗曰:“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1318]乃戏作小诗,为僚友一笑。

    梦时良是觉时非,汲井埋盆故自痴[1319]。但见玉峰横太白,便从鸟道绝峨眉[1320]。秋风与作烟云意,晓日令涵草木姿。一点空明是何处?老人真欲住仇池[1321]。

    元祐七年(1092)作,时作者自颍州移知扬州。

    石塔寺并序

    世传王播“饭后钟”诗,盖扬州石塔寺事也。相传如此[1322]。戏作此诗[1323]。

    饥眼眩东西,诗肠忘早晏[1324]。虽知灯是火,不悟钟非饭[1325]。山僧异漂母[1326],但可供一莞[1327]。何为二十年,记忆作此讪[1328]?斋厨养若人,无益只贻患。乃知饭后钟,阇黎盖具眼[1329]。

    元祐七年作,时作者官扬州。

    书晁说之《考牧图》后

    我昔在田间,但知羊与牛。川平牛背稳,如驾百斛舟[1330]。舟行无人岸自移,我卧读书牛不知。前有百尾羊,听我鞭声如鼓鼙;我鞭不妄发,视其后者而鞭之。泽中草木长,草长病牛羊[1331];寻山跨坑谷,腾趠筋骨强[1332]。烟蓑雨笠长林下,老去而今空见画。世间马耳射东风[1333],悔不长作多牛翁[1334]。

    晁说之,字以道,号景迂。他是晁补之的弟弟,同属于苏门的人物。能诗,善画,《考牧图》是根据《诗经·小雅·无羊》画西周时牧畜生活的。作者这首题画诗作于元祐八年(1093)。

    雪浪石

    太行西来万马屯[1335],势与岱岳争雄尊。飞狐上党天下脊[1336],半掩落日先黄昏[1337]。削成山东二百郡[1338],气压代北三家村[1339]。千峰右卷矗牙帐,崩崖凿断开土门[1340]。朅来城下作飞石[1341],一炮惊落天骄魂。承平百年烽燧冷[1342],此物僵卧枯榆根。画师争摹雪浪势,天工不见雷斧痕。离堆四面绕江水[1343],坐无蜀士谁与论?老翁儿戏作飞雨,把酒坐看珠跳盆[1344]。此身自幻孰非梦,故国山水聊心存。

    这是作者《次韵滕大夫三首》之一,元祐八年十二月作。滕名希靖,海陵人,时作倅定州。雪浪石,是作者所获的一块“黑石白脉”的佳石,并名其室为雪浪斋;作者文集中有《雪浪斋铭引》记其事。

    鹤叹

    园中有鹤驯可呼,我欲呼之立坐隅[1345]。鹤有难色侧睨予[1346]:“岂欲臆对如乎[1347]?我生如寄良畸孤[1348],三尺长胫阁瘦躯[1349]。俯啄少许便有馀,何至以身为子娱!”[1350]驱之上堂立斯须[1351],投以饼饵视若无,戛然长鸣乃下趋[1352]。难进易退我不如!

    元祐八年在定州作。

    寄馏合刷瓶与子由

    老人心事日摧颓,宿火通红手自焙。小甑短瓶良具足[1353],稚儿娇女共燔煨。寄君东阁闲烝栗,知我空堂坐画灰[1354]。约束家童好收拾,故山梨枣待归来[1355]。

    元祐八年在定州作。定州在宋代是烧制瓷器名地之一,其产品不仅供应国内,而且销行于国际市场,那就是举世知名的“定瓷”。作者曾在他的诗里有“定州花瓷琢红玉”的描写。送给子由的馏合和刷瓶,当是当时的新瓷器。馏合,蒸饭用的小甑子;刷,应是“涮”字之误或假借,涮瓶是烫菜用的矮锅。

    慈湖夹阻风(选三首)

    捍索桅竿立啸空[1356],篙师酣寝浪花中。故应菅蒯知心腹[1357],弱缆能争万里风。

    此生归路转茫然,无数青山水拍天。犹有小船来卖饼,喜闻墟落在山前。

    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且并水村敧侧过[1358],人间何处不巉岩[1359]!

    慈湖夹在当涂境,绍圣元年(1094)苏轼南行过此时作。原五首,选第一、二、五共三首。

    壶中九华诗并序

    湖口人李正臣,蓄异石九峰,玲珑宛转,若窗櫺然。予欲以百金买之与仇池石为偶[1360],方南迁,未暇也。名之曰“壶中九华”,且以诗纪之。

    清溪电转失云峰[1361],梦里犹惊翠扫空[1362]。五岭莫愁千嶂外[1363],九华今在一壶中。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虚处处通[1364]。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

    绍圣元年秋,南行过湖口时作。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