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前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代的诗选手之一的查慎行,就在这《百步洪》几句下低首,并且指出这种“联用比拟,局阵开拓,古未有此法,自先生创之”。我以为“创”倒不始于苏轼,苏轼只是化陈凡为新奇罢了。

    在苏轼的诗篇里,更大量的是在陈旧平凡的题目下出现新奇的歌。一个随手可拾的例子,《续丽人行》就是善伺古人的隙、善翻古人之案的其中一首:这一首是题唐代大画家周昉所作《背面内人图》的。周昉所绘的内人与李白所描写的“沉香亭北”的美人无涉,与杜甫《丽人行》中所描写的“长安水边”的丽人更无涉,他却借词说起,尤其是异想或者说联想地借题发挥,把周昉的画中人权当作杜甫在曲江头的眼中人,不过是没有瞧到正面,“隔花临水一时见,只许腰肢背后看”罢了。而结尾却落到与这些内人、丽人万无一涉的汉时梁鸿的妻子————那传为佳话“举案齐眉”的女人身上去:

    君不见孟光举案与眉齐,何曾背面伤春啼!

    如果说《续丽人行》之类是袭用旧题而极力不与古人相犯,那还另有一类故意与古人相犯,如《石鼓歌》便是。唐代大诗人韦应物、韩愈都写过《石鼓歌》,尤其是韩愈那首歌,已成了家弦户诵的名作。苏轼二十七岁在凤翔做签判,有机会看到了这传世的先民杰作————石鼓,他就在《凤翔八观》中写出了他辉煌的《石鼓歌》,博大、壮阔、典重、精锐,企图压倒韩作!

    把人人熟悉的事物、人人具有的感觉,写得异常新鲜,又是苏诗一个特色。你熟悉的,你忽略了;你感觉到,你放过了;但他却写出来了。如《饮湖上初晴后雨》: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成为了西湖的定评,九个世纪来不可摇动!

    又如《题西林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更是被人们千次万次引用过的真理式的警句。

    李白诗中的女性是“压酒劝客尝”的“吴姬”,杜甫笔下则常是“无食无儿一妇人”,苏轼却企图塑造另一型的妇女:

    青裙缟袂於潜女,两足如霜不穿屦。沙鬓发丝穿杼,蓬沓障前走风雨。……苕溪杨柳初飞絮,照溪画眉渡溪去。逢郎樵归相媚妩,不信姬姜有齐鲁。

    这首《於潜女》中所描下来的,是多么康健、多么美、多么气概的农村妇女!这是“何曾背面伤春啼”的正面描摹,为我们留下了人民的花朵的一幅造像。

    贤如韩愈,被谪潮州时,他“常惧染蛮夷,失平生好乐”[16];达如柳宗元,被谪在柳州,他颇不愿久在这“异服殊音不可亲”的“百粤文身地”[17]。韩、柳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关系,还算好的。其他的人,不少是不把中国少数民族看入眼的。不但史有明文,还有诗作见证。苏轼一样地谪岭南,但态度却不一样,他在《食荔支》诗中说: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在《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中又说: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还不止这样,我们从苏诗里看到中国少数民族是以“人”的身份出现的。苏轼和这些人亲近,对这些人的生活亲近,对这些地方的风习、山水、烟雨和牛粪亲近,写这些人和写他的眉山父老子弟的心一样,写这地方的事物和写他的故乡的蚕花花、青衣江上的木船、书斋中仇池石的心一样。这一点,是新东西,是可珍贵的。但这可珍贵一点,恰恰为我们的文学史家们所丢掉。

    五

    苏轼不仅是大诗人,同时是人民所熟知的、所乐道的大散文家、大词家、大书家、画家,他又知音律,喜听平话,懂得园林艺术,精于鉴赏吉金乐石,在艺术上可算是“全才”。在诗、词、散文、书法上,他都是“开派”者。诗,前面已约略谈过。词,到了他手上才把境界廓大起来,铁板铜琶,压倒了五代以来一直到柳永的绵蛮靡丽之音,与后来的辛弃疾被并称为“苏辛词派”,这一词派影响了词坛数百年。散文,他是人所共知的“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及他和他的父洵弟辙)之一。书法,他是颜真卿之后的大书家,宋代的巨擘,与米芾、黄庭坚、蔡京共称“四大家”[18]。

    他毕生浸淫在文学艺术生活里。

    但他一辈子三分之二的岁月是过着官吏生活:

    他字子瞻,一字和仲,四十六岁以后自号东坡,当时的人和后世的人往往称他做“坡公”和“坡仙”,又称之为“大苏”————以别于“老苏”(洵)和“小苏”(辙),并称则为“三苏”。过去封建士大夫一般常尊称其为“苏文忠公”————“文忠”是他死后七十年,南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才追谥的谥号。他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按公元当是1037年初),死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六十六年的生命中做了四十年的官吏:他二十一岁举进士,从二十六岁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起,他做过大理寺丞、中丞,摄开封府推官,除杭州通判,继而出知密州、徐州、湖州,贬黄州团练副使,移汝州团练副使,旋被起用:知登州,召为礼部侍郎、起居舍人,擢翰林学士、知制诰、充侍读,除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出守杭州,移知扬州,迁礼部尚书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出知定州,贬承议郎、知英州,又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放逐于惠州,再贬琼州别驾、放逐于昌化,复谪儋州,徙廉州,移永州,临死前半年才获赦,复了他朝奉郎、监玉局观,死前一月才“蒙恩”许他告老。但他已在常州死了。他历仕仁宗(赵祯)、英宗(赵曙)、神宗(赵顼)、哲宗(赵煦)四朝。

    他是做官的,但在他的诗篇里,我们却看到他许多同情人民的呼声和对官吏的恶骂。如《吴中田妇叹》,写人民“卖牛纳税拆屋炊”,求生不得,“不如却作河伯妇”!《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写大雨妨碍了农事,“农夫辍耒女废筐”,而官儿们呢,却是“白衣仙人在高堂”。他哀怜囚徒,《除夜直都厅》题壁诗中竟异想学习前人故事,来一次“纵囚”。他嘲笑自己,在《戏子由》诗中自责“生平所惭今不耻,坐对疲氓更鞭箠”!《鸦种麦行》刺官吏只是例行故事;《异鹊》把酷吏比作可怕的“鬼车”;题《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竟直率地说出“而今风物那堪画,县吏催钱夜打门”……

    对于历史人物,他也是“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屈原塔》歌颂屈原,《次韵张安道读杜诗》推崇杜甫;《郿坞》嘲骂董卓,《荔支叹》竟写上了“至今欲食林甫肉”……

    苏诗在北宋末期是被赵氏王朝列为禁书的,但还是被人民留存下来,流传开去。

    苏轼某些政绩,也是人民所熟知、所乐道的。他在徐州时,黄河横决,他号召并亲自参加抢救工作,保全了一州人民的生命财产;他在杭州刺史任内,疏濬了西湖,灌溉了民田一千顷,并利用葑泥筑堤,把“内湖”和“外湖”连接起来,直到今天,人民还叫这条堤为“苏堤”……

    这些事迹,在当时虽受到他的朝廷某些褒奖,但主要的还是人民的褒奖:为他流传开去,留存下来。

    说来苏轼在政治上原是守旧的、落后的,他是新法的反对者。北宋主要的党争,是主张变法与反对变法之争,其本质上是新兴地主即中小地主与旧地主即大地主之争,是这个阶级内部的政治路线之争。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的施政方针是有着一定的进步性的,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却始终坚持反对的政见。苏轼基本上是站在“旧党”一边的,因此他迭次被贬、遭放。也正由于这样,他才有机会接近人民,了解人民,同情人民,或者说,先是怜悯人民。从接近到怜悯,更有一个因素,那就是苏轼从禅学中得来的思想感情,这一点,他是老而愈笃的。他肯为人民说话,为人民做了一些有利的事。这些话,这些事,在人民看来,并不觉得他说了好多,做了好多,但只要他有一点,伟大的人民,是不会忘记那微小的好处的。

    因此历来人民还爱把日常的服用沿名“东坡”的[19];舞台上有“东坡”的戏;书家写“苏字”;歌手唱“苏词”……因此人民有所爱于苏诗。

    六

    这本书里所选的,首先是吸收了人民的“选本”————即今日尚传诵于人民口头的,那比任何选本还可靠,那是经过历史考验,既有政治评价又有艺术评价的。可惜的是,这类的作品不太多,我只是依照这个图样去全集中求索。找错了,那是由于我的水平不够,不能怪苏轼。同时,按照一般读者的食量和消化力,编选时对什么多了、什么少了,哪篇深些、哪篇浅些,不得不有所抉择、有所配搭。至于抉择不当或配搭不匀,那也还是由于我的水平。

    注释,基本上是依照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名著丛书初编”的一套办法和一些实例。好在这工作前人做了许多,“千家注杜”,“五百家注韩”,注苏诗的家数自宋至清,想亦不少。我是取用较晚出的冯应榴《苏文忠公诗合注》,但也未能尽从。人各有见,初亦不必强同。详略之间,各有对象,也不可能沿袭。其他专注、专批各本,如查注(清查慎行《补注东坡先生编年诗》)、纪批(清纪昀评点《苏文忠公诗集》)、王编注(清王文诰《苏诗编注集成》)、翁补(清翁方纲《苏诗补注》)、沈补(清沈钦韩《苏诗查注补正》)……亦或多或少地参酌采用,他们有突出的、独到的意见,我并在本书的注文里特别揭出。我觉得这些注、批、补正,往往是后来居上,它们似乎还好过宋人的注本,如王注(宋王十朋《东坡先生诗集注》)和施注(宋施元之《施注苏诗》),这也许是我的偏见。至于取于经籍,采于史册,以及来自诗话、笔记、方志、谱录……者,不一一在这里开书单,也不另列引用目;编年和校勘,那更不敢掠前人之美,虽有去从,亦不必向读者饶舌。读者最重要的是————

    直接接触作品!

    好在读者已经打开苏轼诗卷,从八百九十八年前的冬天,诗人苏轼在开船的阗阗鼓声中所写的诗起,接触许多了,我对于苏诗说错了的地方,将由苏诗作品本身来修正。

    在接触作品的同时,希望读者指正这书选、注、编年和校字上的错误,以便改订。

    陈迩冬

    1957年10月于北京李广桥畔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