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摄论》立熏习,详所《知依分》有云:“又出世心,昔未曾习。从何种生,是故应答。从最清净法界等流正闻熏习种子所生”云云。据疏,法界即真如别名。最清净者,谓真如体性,是最极清净故。等流者,谓从法界所起教法。无倒听闻如是教法,故名正闻。依此正闻所起熏习,是名熏习。即此熏习,能生出世心,故云种子。愚谓此即相当与《新论》所谓净习,不当混同功能。详在《新论》。

    上述三义,护法破前二,立本有功能。依后一,《摄论》 立新熏功能。《摄论》闻熏,本约有漏位立。但以其有熏增无漏功能令起现行之义,故谓护法据以立新功能 论疏足征,不劳繁述。参考《识论》卷二,及《述记》卷十三 亲光《佛地》亦云:“如是四智相应心品种子,四智云云,后详 无始法尔本有,不从熏生,名本性住种姓,种姓即种子义 发心已后,外缘熏发,渐渐增长,名习所成种姓。故无漏种,本新并建。”经护法、亲光二家创说,基师论定,卒莫易也。又无漏种,亦有智种、识种分别。盖四智相应心品,正智是主,净识兼心、心所言之 则为相应法。《佛地论》卷三:“问:正智,当言实有,当言假有?答:当言俱有。此中智是实有,若智眷属即助伴义 诸心心法,即谓净识 亦名为智,说之为假,故有二种。此中无漏心心法等,智为主故,皆说名智”云云。准此,论虽总说无漏种,实则正智与净识,主伴攸分,各有自种,不容淆乱。

    四、释类别。初依熏习辨。《识论》说有名言种子,唯无有支种子。《义演》云:“八地以上菩萨,无漏意识,听法缘名等,熏无漏种子也。”又云:“若至佛果,即无名言熏习。”《佛地论》云:“乃至证得金刚喻定,从此已后,虽数现行,不复熏习更令增长。功德圆满,不可增故。持种净识,既非无记,不可熏故”云云。故名言熏习,十地菩萨皆有之,唯除佛果位也。

    何故无有支熏习?据《佛地论》云:“圣者不造总报业,无总报故,别报亦无可知 虽化有情,随趣生死,起惑润生。然是故留,非著生死,无有支熏习之理。至于佛位,虽复现化作生死身,业烦恼等,似苦集谛,实是无漏道谛所摄。四谛,详见上卷 随世俗相,名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而实非是蕴处界摄,离戏论故,离诸相故。详见《佛地论》三第十二页 以此说无业种也。

    次约体类辨,相见功能同异,例同有漏,如前可按。

    无漏功能感果,唯有等流。以无有支熏习故,不感异熟果。

    又无漏功能,无穷无尽,不同有漏功能容断灭也。

    复次有漏无漏功能,略说具有二义,一转依义,二无尽义。

    转舍有漏,转得无漏,故谓转依。此复二义。一幻义,有漏无漏二种功能,于俗谛中,虽同实有,若约真谛,即皆幻有。以望真如,不名实故。唯其如此,故有对治,转依义立。盖无漏对治起时,即是有漏现种断时。现行及其种子俱断 物莫两大,此盛彼衰。庄严有言,犹如幻师,驱诸幻敌,可谓善说法要。二引义,异生异圣人之生,名异生 无始,有漏流行,无漏隐伏。云何转依?是故应说引义。鹤鸣九皋,其子和之。一人向隅,满坐不欢。连声之器,击一响余。凡兹牵引之理,微妙难言。苟不遗小,斯足喻大。有漏闻熏,于有漏位,听闻正法而起熏习,为有漏善。详见《摄论》 熏发无漏种,增盛能生。由增上缘,故此引彼。以有漏善,引无漏善,气类近故。有漏不灭,无漏奚生。现行易位,刹那开导。前念染法开避,引导后念净法 由等无间缘,故前引后。若无引义,一向唯染,转依何成。

    此中引义,愚初治识论时所主张,盖依世亲、护法等立说之统系而言。若不立引义,则有漏如何转成无漏,实困于说明也。余反复潜玩,而后得引义焉。引义者,所谓有漏善为增上缘,由此引生无漏种,令起现行。及无漏加行,加工而行,名为加行 渐次折伏染种。至无漏增盛,而后染种始尽焉。《摄论》以正闻熏习为入手功夫,即是此意。世亲迄护法、窥基,一脉相承。余初亦不敢妄议也,继而潜玩群经,毕竟归诸自性自度。若不能反观自性,洞见本原。而徒仗托闻熏,从有漏善法,模拟仿效,将冀引生无漏,是何异蒸沙而欲成饭耶?自性恒时昭明,曾不自识,乃欲于杂染法中,引生清净,有漏善,亦是杂染法 不思其源未澄,其流又焉得不浊耶!

    上来以引义、幻义,成立转依。今次当说无尽。唯无漏种,法尔清净,纯白不杂,更无对治,故不断尽。相似随转,名不断尽,非是常一名不断尽 若有漏种,虽遇对治,可以断舍。然障重者,无漏不起,即乏对治,染种终不得断。故阐提染用不灭,大觉净用不绝,是为无尽义。

    云何阐提?谓无始时来,一切有情,有五种姓,一声闻种姓,二独觉种姓,三如来种姓,四不定种姓,五无有出世功德种姓。省称无种姓,亦名无姓人,亦名阐提。谓其全障,对治不起,毕竟无成佛期 声闻地以五义建立,为奘师所据。基师《法华玄赞》,更衍其义。当时余宗,据余经中宣说一切有情之类,皆有佛性,皆当作佛,以是与唯识宗诤竞。如台宗有《法华五百问》,论战之烈,斯足珍怪。基师之弟子慧沼著《慧日论》,盛弘师说,盖中土先德以此为一大事矣。如实论者,体无差别,用乃万殊。有毕竟无障之佛,即应有毕竟有障之阐提,清净杂染,相依建立。众生流转无尽,如来功德无尽。参考《佛地论》二第八九页 安有化城,可以息肩。世有误解平等,一法界平等,诸有为法差别。三界平等,而凡圣差别 实缘以歆厌之情,妄测法界之广大。染净皆一法界之用,俶诡陆离,亦云众妙。虽是其染,无复有过,以其本来自尔。然而人情封执,恒本其日常歆厌之习,以言真理,一着不许法界之有染用而后始洽于怀者。是犹欲大地皆平夷,而无险阻。果尔,亦复无趣 此诸小心所为求生净土,而苦浊世,不可不辟其妄也。

    上来说功能已讫。此据旧作《唯识讲义》第三次稿,此稿专主世亲一派之说,民十一年,讲于旧都北京大学 稍加董理云。

    附笔记如下。或问:感等流果之因,既是一切心、心所相见种,亦说为色心种 如何名以名言种耶?答曰:诸唯识师,计一切色心种子,皆由两种名言熏习,所以别名之为名言种。但表义名言,唯在第六意识。表者表诠。义者境相。一切名言,都是表诠一切色心境相。心随名言,变似色心境相而缘时,即此能缘见分便有势用,熏生新种,入本识中,同时并熏长本有种。由此,能生后时见分。至显境名言,则以心了境时,其心上行解之相,同于言说相,故亦谓之名言,此能熏生后自类相见二分种子,即色心种 其说如此。总之,诸师建立种子,而复分别本新,因说新种依熏习生,本种依熏习长,所以完成其万法皆由心造之义。

    问:一切心、心所种子,皆名为名言种。思心所种,一名为思数种 如何又别名为业?答曰:思者造作义,故得业名。此中业种,即谓善恶业所熏之种。唯善之造作,与恶之造作,皆有力用,故其所熏之种,力用极大,能感招未来果报。

    问:异熟果一词,犹不能了?答曰:异言不同,熟者成熟。基解异有三义。一异者异时。谓因先果后,果之成熟,必与其因异时故。二异者变异。由因法变异,其果法方成熟故。三异者异类。谓此果法之因,即善恶业种。而此果法,即第八识,及前六识中一分无记心。前六识通善等三性,此异熟果中,只取一分无记性 果法唯是无记性,第八识唯是无记性,前六中只取无记心 望彼因法即善恶业种,性类不同。是果与因异类,而得成熟,基师释异类而熟是也。然三义中,实正取后之一义。

    问:业种只感果报,抑尚有别功用否?答曰:增上微劣无记种子,令生现行,增上者扶助义 是其别一功用。如第八识唯是无记,前六识通善等三性,其中有是无记性者。此等无记心之种,不能无助而自生现。必待业种增上之力,方乃得助而自生现。旧师理论如此,汝只顺他思路理会去可也。

    问:异熟识一名,犹不能了?答曰:第八识是无记。今由善恶业因之感招,而生人或天等趣中,是名总报果。但此果体,即第八识,此乃无记性。而感招此果之因,即善恶业种。故果望因,异类而熟。由此,说第八识名异熟识。

    问:异熟果一名,似应但依第八识而立。然必以六识中无记心,名异熟生。又即此异熟生,合之第八真异熟,始称异熟果,其故何耶?答曰:若言异熟识,即唯第八,独得此名。若言异熟果,即第八为总报体。而前六识,以外缘故,受苦乐等境事,为别报体。故异熟果,当兼异熟生而言,不唯第八。

    问:第八名真异熟,而前六识中无记心,依第八异熟起故,名异熟生,是义已知。但既依异熟生而安立别报,则应说前七识皆名异熟生,以前七通依第八异熟识而生故。今仅取前六中一分无记,名异熟生。又即于此安立别报,岂别报只限于六识中无记心耶?此义如何可通?答曰:彼所以不许六识善等三性通名异熟生者,以异熟果法必是无记。由无记法,望其善恶业因异类,始名异熟,故不许六识中善恶性者名异熟生。至第七虽无记,而是有复,非微劣无记故,亦不名异熟。但别报既依异熟生安立,而异熟生又只依六识中无记心而说,此诚滞碍难通,亦可见翻弄名词之弊也。

    右笔札各条,烦琐无趣。其词义,于前面正文中,本已一一说明。但诸生阅习,犹难了解。即吾初治识论时,亦深以此等为苦。故就诸生所问,随时札记而附存于此。使治此学者,减少困难,免生误解。

    问:佛书中凡言业者,皆谓第六相应思心所。但《新论·功能章》中亦言业,与佛家旧籍言业者,同其义界否?答曰:不同。《新论》言业,即以凡人意念乍动之微,与发动身语或事为之著者,通名造作,亦名为业。因此造作不唐捐故,必有余势续起,而成为潜存势力,即名习气。此非专目思心所,不可不辨。至《新论·明心章》下,谈心所处,亦立思数。而以此思数,属于心理学上所谓意的方面,亦说为造作。但此与《功能章》所谓业或造作,不同义界。此中但就心理的范围内,而依意的方面有造作用,假立思数,其义狭。《功能章》则在人生论之范围内,通目人心之一切作用,由微至著,皆名造作,即皆名业,其义极广,读者宜随文抉择。

    唯识诸师,因计有现界,更进而求现界之本质或原因,所以建立功能。《新论》则不执定有实现界,故用不着虚构一本质界为原因。所以旧师的功能义,在《新论》中便不成立。然《新论》仍假彼功能之名,而改正其义,即以之目一真法界。即本体之别名 盖《新论》依翕辟,假立新物,即以方便施设现界。而所谓翕辟,即是本体之流行,流行即用之别名也 离流行亦不可得体。故乃即用显体,而以功能名体庶无体用截成二片之失,亦即于万象而见为真如。西洋哲学谈实体与现象,总不得融圆为一。世亲派唯识论者,亦尔。《新论》便无此病。

    或谓,说真如本体名功能,真如本体,系复词,真如即是本体故 终觉未妥。不知经说真如遍为万法实体者,以有用故。假其无用,何得名体?《新论》别字真如以功能,从用彰名故。如经说真如亦名众生界,《瑜伽伦记》释云:“经意依真起妄,立众生界。”故说真如名众生界,此亦可云未妥乎?参看伦《记》卷十七

    旧师虽以功能依熏习而立,然其本有功能,不从熏生。虽云熏长,而于一切唯心造之义,终嫌不能一贯。又彼之本有功能,与真如作何关系?亦无说明。《新论》与《破破论》谓其有二重本体之嫌,非为苛责。

    又旧师以习气混同功能,亦是大错。详在《新论》。自余可议之处,此不及详,学者熟玩《新论》,自可豁如。

    [四缘]佛家立义最精者,莫如缘生之说。缘生亦云缘起 一切现象,互相依而有故,都无实自体故,故说缘生。然自释迦至于世亲唯识一派,其为说亦屡变,吾常辨之于《破破论》中,此姑不赘。但举四缘,以次略释。

    云何四缘?一因缘。缘有四,而因居其首,即因即缘,故曰因缘 《识论》卷七:“因缘,谓有为法,亲办自果。此体有二:一种子,二现行”云云。参考《述记》四十四第一页以下 按亲办自果者,谓果法体,由因法亲所成办。易言之,即因法亲生自家果法,因为能生,果为所生。有是能生因,决定有其所生果。故因于果,有创生及决定二义。具斯二义,始得名因。详此所定因缘义界,至为严格,不容淆乱。不独小乘所言六因,俱无此义。即大乘书中言因,亦时有宽泛的说法。如下述三缘,亦皆可说名因。谓前念识望后念识为等无间缘,亦可谓前念识为后念识之因。谓境界为识之所缘缘,亦可谓境界为识之因。增上缘,自应准知。凡佛书中言因者,本有宽泛的说法,如上举等无间乃至增上诸缘,皆得名因是也。独在《识论》中谈四缘,其居首之因缘,乃特定义界曰亲办自果,此则至严而不可乱云。

    《识论》规定因缘法体唯二:一种子,二现行。又复析其条流,而说以三:一种生种,谓前念种望后念种而为因缘故。二种生现,谓种子望现行而为因缘故。三现生种,谓现行望种子而为因缘故。今以次疏释。

    云何种生种?无量功能,依止藏识大海,《规矩颂》云,“浩浩三藏不可穷”,故喻如海也 为藏识摄持,刹那、刹那,各各前灭后生,各各二字,注意 无论有漏、无漏,未有对治,便恒随转。无漏功能,法尔清净,更无对治,故不断。有漏功能,若对治不起,亦不断。功能断否,唯视对治有无。说见前 故此功能自类相生,前念种亲生后念种,即后种是前种之自类故 即是前种望后种而作因缘,亲生后种故。由此,功能非断非常,宛尔生灭,前种方生后,而自体即灭,故非常。后种方起,即续其前,故非断 成其胜用,体是生灭,故有能生胜用。若是常住法者,即非能生 所以异于自性神我等计。

    云何种生现?功能恒转,恒言非断,转者非常 若逢缘合,方起现行。如功能不待缘,即应有实作用,又应一切时恒生一切法。若尔,便同外道自性神我等计。今明功能亦待众缘,故异外道邪计 由此,说功能望现行而为因缘,亲生现故。然功能潜隐,亦说为现行所依之体。现行显著,亦说为功能所起之用。但体用条然各别,据实而言,体者用之体,用者体之用,是体用虽可以析言,而毕竟不为两片。但《识论》谈体用,却截成各别。盖以用依体起,而用非即体,只是依体而有,所以截成各别。旧师于体用,毕竟说成滞碍,学者宜知 如眼识,第一刹那,由种生现,体用同时相俱,犹如炷焰。灯炷生焰,炷与焰同时俱有故 即此刹那,种现俱生俱灭已。第二刹那以往,其理皆尔。种子自体依止第八识中,前刹那灭,后刹那随转,终古不断。若现行自体,则于前刹那与其自种俱灭已,后刹那便不随转,即由他现续生,成其不断。他现者,后刹那种所生现也。然前后刹那相续之际,定无间隙,若有间隙,即应中断故 眼识如是,耳识乃至第八,皆应准知。

    种因〇一〇二〇三

    ↓刹↓刹↓刹

    现果〇那〇那〇那

    因缘生果,其果法决定与因相似。见种定生心法现行,不生色相。相种定生色法现行,不生心现。小乘有计色心展转互为因者,即此所破。

    又见种、相种,类各无量。一切心相见分,各各有自种。一切心所相见分,亦各各有自种 异类相种,各生其现。异类见种,各生其现。因缘生果,无杂乱故。

    云何现生种?前七现行识,有胜势用而增减者,皆是能熏。唯除第八识,说见功能中 此能熏识,一刹那顷,从自种生。即此刹那,有胜功力,能熏本识,生自类种。所生种与能生现,体性相似,故名自类。如现行眼识见分,熏生眼识见种是也。余准可知 故说现行望种子,谓其所生之种 而为因缘现亲生种故。

    天竺古师,有以现行说名功能。《识论》卷八:“论说因缘,依种子立,现行亦能亲办自果。如外麦等,亦立种名”云云。此则名相杂乱,非正义也。详《识论》卷八第三页、《述记》四十五第十四页。《摄论》已说外种,盖顺俗取譬。实则外麦等种,从本识中相分种子而生,即是现行果法,不得名种,此须明辨 虽云因缘依种子立,要不可说因缘即种子。《识论》以亲办自果,明因缘义,极为应理。若现生种,亲办果故,斯是因缘,岂谓现能为因,便得名种。《述记》卷十二,据不正义,以释因能变,见《述记》十二第十页以下 淆现于种,原非小失。前谈因能变中,只建立种子为现行之因。今此谈因缘中,有现生种一义,所以明新熏种之由来,不可与因能变义并为一谈。太贤《学记》卷二第二十四页,不取基疏,惜词义隐晦,未畅厥指。前于能变条中,说基解因通现种之非,须与此处参看

    难曰:现不名种,如何说因缘依种立?答曰:现行为因,即熏成种,非不依种立。

    又经部计前法为后法因,故因果异时。大乘说种生现,现生种,彼此俱有,故因果同时。种生现,能所同时相俱,说见上。现生种者,非现灭已方生,若已灭者,便无能生势用。即此现从种生时,有胜势用,别生一法,还为第八中种。准此,则三法同时,彼此对待。三法者,一本有种,二现行,三新熏种 前后不许并,非彼此不得并也。因果时分同异,乃唯识与余部力诤之事,详见《识论》卷三 实则各据一义,毋须水火。

    上述因缘,唯有三种。因缘以亲办自果为义,异此,不名因缘。

    ┏种生种

    因缘╋种生现

    ┗现生种

    ┏如甲种

    ┏种望异种

    ┃┗望乙种

    ┃┏如甲种望乙

    ┣种望异现

    非┃┗种所生现

    因┫┏如甲现望乙

    缘┣现望异种

    ┃┗现所生种

    ┃┏前现望后现或此现望彼

    ┗现望现

    ┗现如根尘识同时相望

    小乘六因,详在《俱舍》 依现行立。彼无功能,虽说为因缘,实是增上缘。《述记》四十四第四、五页,对法论因缘中说六因,非是因缘,即现望现,此解极是。

    二等无间缘。初因缘,依种子立。今此第二,依现行立。现行终古无尽,阐提有漏现行无尽,诸佛无漏现行无尽 七八俱恒,无有断时 六识、除五位无心,余时亦复不断。五位无心,详前 由等无间缘,有此胜用,故次因缘而说。

    《义演》云:“此缘约四义辨,一前念于后,二自类无间,三等而开导,四令彼后念心定生。”见《义演》十五

    第一义,简同时或后时心,皆非此缘。唯前念心望后念心,得为等无间缘。同时,无二心并起,后念心望前念心,无有开导义,故并简别。凡言心,亦摄心所

    第二义,显非他识为缘。如眼识,前刹那方灭,即已引后自类令生。眼识如是,耳识乃至第八识,皆应类知,是为自类无间。问曰:何故不许八识互为缘?答曰:一身八识,容俱时转,七八相望,恒俱转。前六与七八相望,则有时俱转,有时不俱转,故置容言 故不得互为此缘。难陀、安慧执异类识能互作等无间缘,不知异类既容俱转,即无互相开导之理。参考《述记》卷二十七第一页以下,及卷四十四第六页以下 问曰:心与心所,异类而俱转,亦得互为此缘否?答曰:心所与心相应,和合似一,依缘事处同故,已说如前 非可离别,令其殊异。非字至此为句 不应例同异识,故得互作等无间缘。

    又无间者,前为后缘,顺次相生,名为无间。例若眼识,自第一念第二念以往,皆无有越次 非不许有间断,如眼识,前后相望,虽中经百年等断,前念眼识望后念眼识,仍为等无间缘。耳识乃至第六,皆应类知。唯七八俱恒,无有断时

    第三义正显缘义。云何开导?开者,避义与后处义。导者,招引义。前法例如前念眼识 开避其处,即望后为招引,令彼后念眼识 得生。心能缘法,方具此二。开导二义 色法虽有开义,而无导引力,故非此缘。

    又等言,有两义。一体等,如眼识,前念心王唯一,俱时无二心王,受等心所亦各唯一。俱时无二受等,其后念王所,亦复各各唯一。眼识如是,耳识乃至第八,皆同此例。故每一心、心所,前后皆无多类并生,名为体等。二用等。前念一心王,有胜势用,能齐引后念心、心所令起。又即前念一心所,有胜势用,亦能齐引后念心、心所令起。由此,王所和合似一,互能望后而为因,齐等开导,故名用等。相似沙门,以心唯引自后念,心所亦各引自后念,不许齐引,今此则遮彼说

    四前法开导,后果定生。后果者,以后念识,望自前念识,而得果名 如极重睡眠,闷绝等位,六识中断,而后得生,即由前灭识为之开导故。若非后果定生者,如何得说前为后缘。

    综上四义,释此缘讫。

    问:如是等无间缘,八识有漏、无漏,分别云何?答曰:若第八识,虽复有漏无间,前为后缘,次第而转,名为无间 而登地以去,有无漏生。登地以去,至金刚心,有漏顿断,无漏顿生。即前有漏心、心所开避其处,引导后无漏心、心所令生,此乃等无间缘之妙用 然无漏起已,定无复生有漏者。以此无漏,必不断故。由斯,第八有漏、无漏,不互为缘。此言缘者,谓等无间,后皆准知 五识例此。

    若第七识,十地位中,入法空观,无漏心生。出法空观,有漏心生。即有漏、无漏,容互为缘。观前有漏心,引生观时无漏心。出观后有漏,又由前观时无漏心引生。有漏无漏,迭为前后,故互为等无间缘 善与无记,相望亦尔。《述记》四十四第十五页,即此有漏无漏相生,以辨性别,第七有漏位是无记性,无漏位是善性

    若第六识,有漏无漏,善不善等,第六有漏通三性,无漏唯善性 各容互作等无间缘。《论》说入见道时,初起无漏,此在色界或欲界,恐繁不述

    若前五识,十地位中,第八未转无漏,五定有漏。彼五色根,是异熟识相分摄。第八有漏位,名异熟识 五识所依根,是有漏故,五识亦有漏。若言有漏五根,发无漏识,此不应理,《论》有诚文。有说入地得成所作智者,此不正义 故五识无漏,必同第八俱时而转,不与有漏互为缘,等无间缘 善等相生,准第六知。

    又复当知,前七转识,与第八识,金刚无间,有漏种现,刹那断尽。自此以往,俱是无漏相续,恒无有断。故六七漏无漏,容互为缘。等无间缘 此说因位,应如理思。因位对果位得名。凡夫未断染污,而实本具佛性,有成佛之因,故名因位。若成佛时,即名果位,亦云佛果位

    三所缘缘。《识论》卷七之六云:“谓若有法,是带己相,心或相应,所虑所托。此体有二,一亲二疏”云云。今即据此,为释如次。

    有法者,谓是有体法,具有力用,能牵生识。如色等境界,非无体故,故能牵引眼识等令起。即此境界,望能缘识,而名所缘缘。

    问曰:意识缘空华时,空华无体,如何得有所缘缘义?答曰:空华者,即依自识所变相分,妄作华解。华本无体,非所缘缘。但约相分论,其体是有。即此相分,望能缘见分,而为境界,便是所缘缘。

    云何是带己相?己者,设为境界即所缘缘 之自谓也。是字,指下文心、心所言。《述记》四十四云:“谁带己相,谓心或此相应法。”相应即心所。相有二释,体相、相状。此云相状,唯目影像相。对本质名之故也。然克指影像自体,亦得名体相 带亦二释,挟带、变带。故带己相言,有其二义。

    第一义者,谓能缘识,变带所缘相状,名为相分,对疏缘本质,亦名影像相。亦名为亲相分 此相,有仗质、不仗质。其仗质者,若前五见,仗第八相,变相而缘。五识仗第八器界相为本质,而变似色声等亲相分 第六见仗第八相见等,变相而缘。第六缘我时,即仗第八见,而变现相分,便依此相而计为我。第六缘一切尘时,即仗第八器界相,变现相分,依之起解。第六缘诸心法及无为法时,亦仗心法及无为法为本质,而变现相分,依之起解 第七见仗第八见,变相而缘。第七仗第八见,变相而缘时,即依所变相,而计执为自我 乃至他心智缘他心,后得智缘如,其理亦尔。自识有能了他人心之智,名他心智。此他心智,必仗他心为本质,而于自识上变现一似他心之相分以缘之。至后得智缘真如时,因分别力强,亦从自见变似真如之相分而缘之,非亲证真如 自识亲所变名影像相,即以所仗名本质。试取近事为例。吾起座徘徊,槛外梧桐,弥望青青,此青青者乃吾眼识见分,仗第八器相为本质,变似青相而缘,眼识所变色尘相分,与其本质即第八识所变色尘相分,一处同遍,和合似一 非能亲取自心外法也。第八器相是第八见分自境,而望眼识即名为外。眼识不得亲取自心以外之法,故须托第八器相为本质,而于自心上变似其相,方可缘之。眼识如是,余耳识等,皆可准知 唯相托质起,决定似质,斯乃不测之符。次不仗质者。如第六缘过未等法时,过去已灭,未来未生,此皆无体 即自心见分变似过未等法之影像相,皆不仗质。缘龟毛兔角等,亦尔。又或筹度一切义理时,其意中必变似所思义相,此等相亦无质。综前所说,前七识相分,无论仗质或否,要皆由见变为,此中云见,即摄入自证分 故名变带。此义本以陈那《观所缘缘论》为根据。然陈那破小宗许五识缘外色,但明仗质变相一义

    第二义者,谓能缘挟带所缘体相而起。挟带者,逼近亲附义。谓能所不分,冥合若一故。如四分中,自证缘见,内二分互缘,皆名挟带。五识俱意等,见缘自相,现量证境,亦是挟带。又正智缘如,亦是挟带。

    如上二义,云何各别建立?昔者,小宗不许有相分。故以外境为所缘,以能缘上有似所缘之相,名行相,为能缘摄。大乘自陈那出,乃造《集量论》,即改小宗行相,名相分,亦说名影像相 为所缘。《述记》十五第九页:“以影像相为行相者,出《集量》文。”按《集量》始成立三分,故改小行相为影像相,对破心外有境 亦复依此造《观所缘缘论》,对破小宗许自心亲取外境,《论》云:“谓能缘识,带彼相起。”彼者,本质。带者,变带。相者,影像相。又云相分言识托质而变似质之相也。《论》又云:“如是诸识,唯内境相为所缘缘,理善成立。”内境相,谓相分也 是为第一义也。

    自陈那之论出,大乘师言所缘缘者,率皆依据。其后有正量部师般若毱多者,小宗之杰也,欲破大乘,乃设难言:汝大乘宗,“无分别智。不似真如相起,应非所缘缘。”无分别智,即正智之异名 意云,大乘师以能缘上,变似所缘相,即名相分,而说为所缘缘。纵令此说诚谛,而大乘经论,不许正智缘如有似如之相。若尔,即真如非所缘缘也。毱多此难,可谓悍极。盖正智缘如时,即非真如为所缘缘,则诸识缘一切境相时,即俱无所缘缘义。大乘师被此难已,经十二年,遂至绝救。此盖孤秉旧闻,无由独创。爰及奘师,神悟爽拔,始以陈那所明,别为一事,陈那但以变带义,成立相分故 更陈己义,难破毱多,即第二义是也。奘师本有《制恶见论》,今已佚亡。《述记》载其难毱多云:“汝不解我义。谓不解我大乘义也 带者挟带,相者体相。谓正智生时,即挟带真如体相而起,智与真如不一不异,谓有能缘,所缘,故不一。能所冥合,故不异 真如非相、非非相,真如不是一件物事,故云非相。然真如是诸法实性,虽不可以物事推观,而是绝对的真实,故云非非相 故此真如,是所缘缘。”毱多被难,钳口卷舌。即陈那义,亦别有据而不可摇,其有功大乘亦伟矣。

    然复当知,《论》言带己相者,本唯第一义。基译此《论》,揉集十家,虽裁断由己,而十家所本无者,自不容妄增。奘师出十家后,故其说与十家无涉。若陈那出护法前,其思想多为护法所承也 《述记》以二义一变带,二挟带 为释,其第二义,近取奘师。虽复《论》所未有,然采择后出之义,以捍卫前师之说,为功极巨。参考《述记》四十四第十九至二十页。然《述记》之文,散无友纪

    带相二义,既如上述。次释所虑。有体法能为缘,有体法谓境界 令心、心所,带己相而起,己者,即为缘之境界。带相具二义,如前说 亦须心、心所能以己相为其所虑。若非能缘法能以境界己相为所虑者,即此境界己相,望能缘法,不得名所缘缘。能缘法者,即心、心所 如镜等外质,虽是镜等所照,照者照显 但非镜等之所缘虑,缘虑者,思惟义 故外质望镜等,不名所缘缘,以镜等但照显于境,而不能缘虑于境故。今此言所缘缘者,必定为缘于能缘法,方是所缘缘。即由此义,得成唯识。不尔,将谓能缘识,亦犹如镜等。陈那分别缘与所缘,二支缺一,便不名所缘缘,最宜深玩。镜等外质,于镜等容有缘义,然非镜等之所缘,以镜等非能虑故。既缺一支,故不名所缘缘也

    难曰:若言心为能虑者,无分别智,应非能虑?答曰:无分别云者,以离妄分别故,说名无分别,非谓无缘虑名无分别。《摄论》有文,此姑不述。夫心是能虑,不唯能照,故其功用,绝异色法。若言能照,色心同得。照者显现,虽色亦能 若言能虑,唯心非色。虑者,思唯义,分别义,故心独具

    已释所虑,所托云何?心不孤起,托境方生。若疏所缘,则前五见托第八相为本质,第六见或托第八相见等为本质,或者,不定义。第六相分,有不仗质故。下言或者准此。等者,第余心法及无为法 第七见托第八见为本质,第八见或托他身识、及他人根身器界为本质。若亲所缘,则见以相为所托,自证以见为所托,内二分互缘,正智缘如。所托准知。凡为所托者,定有体法。遍计所执如空华等,即非所托,无体故也。复次此中所虑所托,实据陈那《观所缘缘论》。陈那以具二支,名所缘缘,二支者,一所缘义,二缘义 今此云所虑者,即所缘义。云所托者,即缘义。会而观之,精粗斯见。自陈那分别缘与所缘,《识论》据此,以言所虑所托,其源流自可索也。然以所虑言所缘,则《识论》之创解,用补陈那之缺。案《观所缘缘论》言:“极微非所缘,眼等识无彼相故”云云。准此,则陈那但以带相一义,即变带义,说为所缘也。若尔,心之带相,便同镜等,如前所难,下逮奘师挟带义,亦难免此失。《述记》四十四第二十页,“古师大师二释皆有妨难者。”此也。其言古师,谓陈那等,大师谓玄奘也。《识论》言所虑,《述记》疏:“所虑即所缘义”。盖《述记》宗护法,以所虑言所缘,异乎陈那等以变相为所缘矣。然太贤《学记》六第三十页云:“相于心现,故名所虑。”仍朋陈那等也。若尔,何以解心识犹如镜等之难?贤《记》好与基《疏》立异,其见实时出基下甚远

    上来分疏已讫。今总释云:若有体法,是带己相之心、心所所虑所托者,是所缘缘也。一切有为心法、色法 无为真如 法,皆此缘摄。云何此体有二,一亲二疏?谓此缘体,有亲疏差别故。考陈那《缘论》,虽隐判亲疏,而犹少明文。《缘论》云:“所缘缘者,谓能缘识带彼相起,及有实体,令能缘识托彼而生。”详此,则所缘缘者,必具二义,一识生须有所托,二即托彼变相。其所变者,自是亲所缘缘,所托者自是疏所缘缘 及至《识论》,此二分别,乃始昭揭,析理详明,后起者胜。

    亲所缘缘,详其义界,略说以三:一与能缘体不相离。此复有二,一能缘亲变,名不离,见变相是。此中云见,摄内二分 二能缘亲挟,名不离。约有四句分别,一体挟体,谓内二分互缘。内二分对相见名体 二体挟用,谓自证缘见。自证是体,见分是用 三用挟用,谓见缘相。相见望内二分而皆名用 四用挟体,谓正智缘如。正智是用,真如是体。上四句义,见《宗镜录》 如上,说第一义竟。二是见分等内所虑。此中等言,谓自证等。如见以相为内所虑,自证以见为内所虑。余准可知 三是见分等内所托。思之可知 合具三义,前一明亲义,第二明所缘义,第三明缘义 是为亲所缘缘。

    ┏━━━━┳━━━━━━━━━━━━━━━━━━┳━━━━┓

    ┃亲所缘缘┃┃能 缘 ┃

    ┣━━━━╋━━━━━━━━━━━━━━━━━━╋━━━━┫

    ┃相 分 ┃ 唯第八所变根器,及五识俱意等所变色┃见 分 ┃

    ┃┃等相,皆名色法。┃┃

    ┣━━━━╋━━━━━━━━━━━━━━━━━━╋━━━━┫

    ┃见 分 ┃ 此及后之内二分,唯名心法。┃自证分 ┃

    ┣━━━━╋━━━━━━━━━━━━━━━━━━╋━━━━┫

    ┃自证分 ┃┃证自证分┃

    ┣━━━━╋━━━━━━━━━━━━━━━━━━╋━━━━┫

    ┃证自证分┃┃自证分 ┃

    ┣━━━━╋━━━━━━━━━━━━━━━━━━╋━━━━┫

    ┃真 如 ┃ 真如为正智所缘时,亦相分所摄。┃正智见分┃

    ┗━━━━┻━━━━━━━━━━━━━━━━━━┻━━━━┛

    疏所缘缘,义亦有三。一与能缘体相离。如五识疏缘第八器界相,不能亲取,故曰疏缘 此第八相,与能缘五识是相离故。意识等可准知 又如自识,缘他身识。此他身识,与能缘自识,亦相离故。后得智缘如时,变似如相,则如望后得乃成相离,中隔以相,缺亲挟义故 如上说第一义已讫。二为质能起内所虑。内所虑三字,作名词读,谓相分也。下文内所托,亦然 三为质能起内所托。于二相分上,所虑所托义别,故须分说也又复应知,质为缘,直接起彼影像相,即间接起彼能缘识。彼能缘识,仗质变相,则直接以相为所虑所托,即间接以质为所虑所托 具此三义,是为疏所缘缘。

    能 缘……(见)

    ↓

    亲所缘缘……(相)

    ↓

    疏所缘缘……(质)

    《义演》十六,“疏中影像相分,是带本质之相,带犹似也。如云面热似火,此相亦尔,似本质故,不同亲中见分上相也。见分上相与见分不相离故,此相摄属本质。以离见分故,疏缘故,缘此相时,即缘本质故。本质望见分名疏所缘,故知不是亲缘中摄”云云。按此云亲中见分上相者,谓无质相。云疏中影像相分者,谓有质相。据理而言,凡有质相,虽托质以起,然必由见仗质,变为此相。故相虽似质,而非即质。从见变故,说不离见。今以之摄属本质,谓为离见,此直小宗不立相分之计耳,岂大乘义耶!若云此相与质同种者,是固别为一事,不可以其与质同种之故,遂计为离见,不许为亲所缘也。如理误解,至于此极,亦复可怪。

    亲疏二缘,唐宋以来,率多谬解。延寿《宗镜录》七十,以变带为疏,挟带为亲。即与如理《义演》不许有质相为亲缘者,同一巨谬。实则《述记》以变带义,明相从见亲变;以挟带义,明证量中,能所冥合。而实非无相,皆所以成亲所缘缘,如何以变带挟带判亲疏耶?

    一切心、心所,皆有亲所缘缘。若无相分,则见分不生,见定带相起故。如缘无时,无字名词 亦心变作无之影像,此影像即相分 疏所缘缘,有无不定。如缘龟毛兔角,虽无本质,心亦生故。余准可知。若约识辨,疏缘有无,《识论》卷七《述记》卷四十四 研讨攸资,此姑不详。

    ┏━━━┳━━━━━━━━━━━━━━┓

    ┃八 识┃疏所缘缘有无┃

    ┣━━━╋━━━━━━━━━━━━━━┫

    ┃第八识┃一切位有无不定 ┃

    ┣━━━╋━━━━━━━━━━━━━━┫

    ┃第七识┃未转依位定有,已转依位非定有┃

    ┣━━━╋━━━━━━━━━━━━━━┫

    ┃第六识┃一切位有无不定 ┃

    ┣━━━╋━━━━━━━━━━━━━━┫

    ┃前五识┃未转依位定有,已转依位非定有┃

    ┗━━━┻━━━━━━━━━━━━━━┛

    复次疏所缘缘得名。由望他能缘,故名疏。若望自能缘,仍名为亲。如第八相,器界 望五见即他能缘 是疏,望自第八见即自能缘 即亲。乃至他心智缘他心,其理亦尔。以故,一切心、心所,皆无外取,唯识义成。

    四增上缘。《识论》释此缘,略有三义:一、有体法,有为色法心法 无为,真如 皆有体故。是此缘摄,所执无体,即非缘也。妄计之所执,而实无其物,如神我等,此名所执 问:依假法得成缘不?答言:此复二释,有义通假,如对法云,住持增上者,谓命根力,众同分住,此文为证。命根,众同分,见上卷行蕴 有义,前说非是。对法命根于众同分为增上者,随假法所依之实法而说故。谓命根所依业种子,有感招力,增上众同分所依色心诸法,令住持故。应立量云,增上缘体,应非是假。宗也 缘所摄故。因也 如余三缘。喻也 故取后义为胜。

    二、有胜势用。唯有体法,故有胜用,乃得为缘。此所谓用,略有二义:一望所增上果法,为切近助因。所谓由此有故彼有,如壶水澎涨,即所增上果法 以热力为切近助因,故有。热力,即能为增上之因法,所谓增上缘是 此一例也。二望所增上果法,虽非切近为助。然但不障,即是有力顺益果法。如吾书案存在,似无待于一室以外之地。然使距吾室数十里外,发生大地震,其影响足以倾折吾之墙屋,而书案亦将与俱毁。故知环吾室四周遥远之地,于吾书案存在,若不为障者,即其增上之用也。以是说第二义。然第二义过宽泛,如据斯义,而欲求一事之因,势必举全宇宙皆为之因,将不可胜穷,故知第一义为最要。凡事物互相关系间,其或甲于乙为切近增上,则判定乙因甲故有,已足说明其事。自余无限增上之因,勿问可也。

    三、能于余法或顺或违。余法,即所增上果法 如霜雪于禾等,能牵令转青色为枯丧。即此霜雪,望枯丧为切近助因,即是顺义。俱时,令前青色不起,即望前青色有相违义。故说增上缘有顺违二用,若无顺违,何成此缘。

    综上三义,明定增上缘义界已讫。

    增上缘用,有顺有违,已如上述。此顺违用于四处转,诸论同说。

    云何四处?一、于生处转。生者,谓若有法,缘合故生。如心法生时,虽因缘等具,等者,谓所缘缘及等无间缘也 定须有根等为增上缘,方乃得生。故有漏根,顺有漏识令生。即违无漏识,令不生。又在色法,如世所知,淮橘成枳,此盖桔之变形似枳,假说名枳。而此枳生,有能生势用为因,河北水土空气等为增上缘,顺枳令生。即违前淮桔相,使不续生。此其一例。

    二、于住处转。住者,谓凡法生已便住。如此法彼法,俱时生已,各各任持自体而不舍失,即能各各互相依住。如八纬与太阳互相依住,识与根境互相依住。此互相依住者,即是互为增上,互相顺故。此中稍改旧义,参考《杂集论》卷五

    问:法才生即灭,云何说住?答:相似相续故,应说明住。又世俗不了生灭,于其似续之相貌上,妄执为常,亦随顺说住

    三、于成处转。《大论》卷五,说成有二,谓成立、成办。成立,谓立论者所知胜解爱乐为先。先者,因义。胜解,心所之一。见上卷。凡立论者,于所知义,由胜解决定,即生爱乐。以此为因,得有下述种种增上,方乃成立其义 亦必有宗、因、喻三支法式 为建立,大众敌论者为和合,如是种种为增上,令所立义成。种种增上缘,于所成义若声无常等相顺,即望其余非所成义若声常等相违 成办,谓工巧智为先,先义,见上 亦必有劬劳为建立,处具处所作具 为和合,如是种种为增上,令工巧业成辨。此中顺违,思之可知

    四、于得处转。得者,谓证得涅槃。此虽以无漏种为因,此言因者,即因缘因 亦必依如理作意,及善友等为增上,方令证得涅槃。此等增上缘,顺还灭法令得,即违流转法令不得

    如是四处,皆有增上缘,于彼四处 起用。又复应知,此增上用,随事虽多,而胜显者二十二根。发生之谓根。五根能引生识,故名根。乃至无漏三根,能引生无漏道,亦得此名 恐厌繁文,此姑不述。学者欲详,有《三十论》。详《述记》四十五

    如是四缘,其前三缘,亦是增上。如因缘,望所生果,即有增上义。余二缘,可准知 然今谈增上缘,即除彼前三,而取所余。盖前三缘,各有特定之义。除前三种义外,其所余即增上义也,故另立此缘。实则四缘中,唯此缘义最宽云。有说,一切法皆所缘缘摄,此不应理。须知诸法,正被缘顷,方是所缘缘摄。若不被缘时,便是增上缘摄。如眼识,正缘西山色时,余东南山不被缘,即增上缘摄也。如上四缘,依处云何?初因缘,依功能立。次依无间灭识,立等无间缘。无间灭义,详在上卷。小乘以无间灭识为意根,大乘既不许,而即依此,立等无间缘。又前云,此缘依现行立者,显现行前后相续故,义不相违 依境界,立所缘缘。一切有为及无为法,当其望能缘而为所缘缘时,即通名境界 依所余,前三之余 立增上缘。

    复次四缘,约种现分别,略有三门。

    一本识中种,容作三缘生现,除等无间。

    ┏━━━┳━━━┳━━━┳━━━━━━━┓

    ┃ 种 ┃为 缘┃ 生 ┃ 现 ┃

    ┣━━━╋━━━╋━━━╋━━━━━━━┫

    ┃ 见种 ┃ ┃  ┃ 见 分 ┃

    ┃ 相种 ┃因 缘┃ 亲生 ┃ 相 分 ┃

    ┣━━━╋━━━╋━━━╋━━━━━━━┫

    ┃一切种┃所缘缘┃ 引生 ┃第八见及第六见┃

    ┣━━━╋━━━╋━━━╋━━━━━━━┫

    ┃一切种┃增上缘┃ 引生 ┃一切相见 ┃

    ┗━━━┻━━━┻━━━┻━━━━━━━┛

    附说一。表中第二格,种子为所缘缘,引生第八识见分及第六识见分,以种子唯第八见亲缘。第六意识,思唯种子义时,亦是疏缘第八中种。自余五识及第七,皆不缘种也。

    附说二。如根种于识种,助令生现。即根种望现行见分心法,是增上缘。识种于根种,亦助令生现。即识种望现行相分色法,是增上缘。余一切种,望异类现行相见法,例同可知

    二现行相望,即现生现 容作三缘,无因缘故,此复析以五类。

    一自身识,他身识,更互相望,凡有二缘。

    ┏━━━━━━┳━━━┳━━┳━━━┓

    ┃自身识 ┃为 缘┃ 生 ┃他身识┃

    ┃他身识 ┃ ┃┃自身识┃

    ┣━━━━━━╋━━━╋━━╋━━━┫

    ┃自见┃ ┃┃ ┃

    ┃自相(唯第八)┃所缘缘┃引生┃他 见┃

    ┣━━━━━━╋━━━╋━━╋━━━┫

    ┃他见┃ ┃┃ ┃

    ┃他相(唯第八)┃所缘缘┃引生┃自 见┃

    ┣━━━━━━╋━━━╋━━╋━━━┫

    ┃自见相 ┃ ┃┃他见相┃

    ┃他见相 ┃增上缘┃引生┃自见相┃

    ┗━━━━━━┻━━━┻━━┻━━━┛

    附说:所缘缘中,自身第八识所变尘相,为他身第八见疏缘。他于自亦尔。余易了知,不烦缕述

    二、自八识聚自身八识 相望,增上缘定有,等无间缘定无。唯所缘缘义,有无不定。因缘,前已除讫 如下表:

    所缘缘

    第八于前七有。 五缘八相,七缘八见,六通缘八相见故。

    前七于第八无。 第八不缘前七识故。

    第七于前五无。 五唯缘八相故。于第六有。意识缘一切法故,亦缘第七故

    前六于第七无。 七唯缘八见故。

    第六于前五无。 五唯缘八相故。

    前五于第六有。 意缘一切法故,亦缘五识故。

    前五自相望无。 《述记》:五力劣,不能为缘,故云。

    三、自身八识,一一自类,如眼识,前后相望,名为自类。余准知 前后相望。第六容作三缘,余七识。谓前五及第七第八 唯有二缘。

    ┏━━━━━━━━┳━━━━┳━━┳━━━━━━━━┓

    ┃八识自类┃为 缘 ┃生 ┃八识自类┃

    ┣━━━━━━━━╋━━━━╋━━╋━━━━━━━━┫

    ┃第六前念┃等无间缘┃引生┃自第六后念 ┃

    ┣━━━━━━━━╋━━━━╋━━╋━━━━━━━━┫

    ┃第六前念见 ┃所缘缘 ┃引生┃自第六后念见┃

    ┣━━━━━━━━╋━━━━╋━━╋━━━━━━━━┫

    ┃第六前念相见┃增上缘 ┃引生┃自第六后念相见 ┃

    ┣━━━━━━━━╋━━━━╋━━╋━━━━━━━━┫

    ┃余七各自前念┃等无间缘┃引生┃余七各自后念┃

    ┣━━━━━━━━╋━━━━╋━━╋━━━━━━━━┫

    ┃余七各自前念相见┃增上缘 ┃引生┃余七各自后念相见┃

    ┗━━━━━━━━┻━━━━┻━━┻━━━━━━━━┛

    附说:八识,除第六外,余七不能自缘其前念,唯缘现境,故皆除所缘缘。更有异义,恐繁不述

    四、同聚异体,如一眼识中,现前一念心、心所,一一更互相望,虽自同聚,而是别体。余识准知 展转相望,定有增上缘。有义,亦有所缘缘,详《述记》四十六第十七页、同十一第二十一页、又同十六第二十四页 五四分相望,容作二缘。

    ┏━━━━━━┳━━━┳━━━┳━━━━━━┓

    ┃四 分 ┃为缘 ┃生┃四 分 ┃

    ┣━━━━━━╋━━━╋━━━╋━━━━━━┫

    ┃相 分 ┃所缘缘┃引 生┃见 分 ┃

    ┃┃增上缘┃ ┃┃

    ┣━━━━━━╋━━━╋━━━╋━━━━━━┫

    ┃见 分 ┃增上缘┃引 生┃相 分 ┃

    ┣━━━━━━╋━━━╋━━━╋━━━━━━┫

    ┃见 分 ┃所缘缘┃引 生┃自证分 ┃

    ┃┃增上缘┃ ┃┃

    ┣━━━━━━╋━━━╋━━━╋━━━━━━┫

    ┃自证分 ┃增上缘┃引 生┃见 分 ┃

    ┣━━━━━━╋━━━╋━━━╋━━━━━━┫

    ┃自证分 ┃所缘缘┃引 生┃证自证分┃

    ┃┃增上缘┃ ┃┃

    ┣━━━━━━╋━━━╋━━━╋━━━━━━┫

    ┃证自证分┃所缘缘┃引 生┃自证分 ┃

    ┃┃增上缘┃ ┃┃

    ┣━━━━━━╋━━━╋━━━╋━━━━━━┫

    ┃相分及见分 ┃增上缘┃引 生┃自证及证自证┃

    ┣━━━━━━╋━━━╋━━━╋━━━━━━┫

    ┃自证及证自证┃增上缘┃引 生┃相分及见分 ┃

    ┗━━━━━━┻━━━┻━━━┻━━━━━━┛

    如上五类,分别现行为缘讫。此皆据因位说

    三现、此字为一逗,通八识而言 缘种现而生,已如前说。前第一门,约种生现,有三缘。第二门,约现生现,以五类分之,亦总有三缘 种、一逗 亦理应缘现种而起,此中现,谓前七能熏。后皆准知 现及种于种,各作几缘,且为二表。

    (一)现于种。约现生种说

    ┏━━━━┳━━━━┳━━━━┳━━━━┓

    ┃现 ┃为 缘 ┃生 ┃种 ┃

    ┣━━━━╋━━━━╋━━━━╋━━━━┫

    ┃前七现 ┃因 缘 ┃亲 生 ┃所生种 ┃

    ┃┃增上缘 ┃引 生 ┃┃

    ┣━━━━╋━━━━╋━━━━╋━━━━┫

    ┃前七现 ┃增上缘 ┃引 生 ┃非所生种┃

    ┗━━━━┻━━━━┻━━━━┻━━━━┛

    附说:现望所生种为因缘,以亲生故。俱时亦为增上缘,由现望所生种,有助力义故,说名增上。现望非所生种,为增上缘引生。复有二义,如现熏长性类相同之本有种,助力名引;望余异性不熏之种,不障名引

    (二)种于种。约种生种说

    ┏━━┳━━━━┳━━━┳━━━┓

    ┃种 ┃为 缘 ┃生┃种┃

    ┣━━╋━━━━╋━━━╋━━━┫

    ┃种 ┃因 缘 ┃亲 生 ┃自后种┃

    ┃┃增上缘 ┃引 生 ┃ ┃

    ┣━━╋━━━━╋━━━╋━━━┫

    ┃种 ┃增上缘 ┃引 生 ┃异 种┃

    ┗━━┻━━━━┻━━━┻━━━┛

    附说:种子定无等无间缘,及所缘缘者,以此二缘,唯望现行法立故。如上图,种非现行,故非二缘果。

    甲图

    (因)等无间缘即前念现行(果)后念现行

    乙图

    (因)所缘缘即现行色等(果)现行能缘心

    上述三门,若种、若现,互为缘生,其在理论方面,可谓组织精严。然究其本恉,则建立种现为诸缘体,毕竟不能空缘性,而适成为构造论,未免意计穿凿,显然可见。《新论》第二十三页《唯识章》中,说缘生只是遮诠。因对执有实法者,而说缘生义。所以解析诸法,令悟无有实物。自谓无违诸佛意趣。若失却此意,而谈缘生,将计执某一法,由几缘而生;或某种法,为某种缘,而生某一法。则将缘性执实,而俱时亦执有缘所生法。虽复强说缘生如幻,其实妄执凝然,何能了达诸行如幻义耶?《新论》上探龙树,而于世亲一派之学,不敢苟同,自非故为立异。

    已说四缘,更有生识九缘,摄归此四。九缘云何?一空,二明,即光 三根,眼等六根 四境,五作意,遍行心所之一 六根本依,谓第八识 七染净依,谓第七识 八分别依,谓第六识。前五识起时,必以第六为分别依故 九种子,一切心、心所,各各有自种故 如是九缘。八识各具几缘,分别如下。

    一、眼识,具九缘而生。

    二、耳识,依八缘而生,除明。

    三、鼻识,依七缘而生,除明及空。

    四、舌识,依七缘而生,除明及空。

    五、身识,依七缘而生,除明及空。

    六、意识,依五缘,谓根、第六依第七识为根,亦以第七为染净依 境、谓一切法 作意、心所之一 根本依、本识 种子。

    七、末那识,依四缘,谓根、第七依第八为根,亦复以第八为根本依 境、藏识为第七所缘缘 作意、种子。

    八、阿赖耶识,亦依四缘,谓根、第八依第七识为根,亦以第七为染净依 境、根种器界 作意、种子。

    八识具缘,已如上述。宜各加一等无间缘,依次配属。

    眼耳必依空缘,鼻舌身则除之,何也?据大小乘义,诸识依根取境,离合用殊。鼻舌身三识,境合方取。如香合鼻,鼻即感香。味于舌,触于身,其事亦尔。即以境合根故方取,故不立空缘也。眼耳二根,境离方取。天山万里,遥入眼帘。空中震电,乃达耳鼓。即以境离于根而得取故,故说有空缘。有难,光线入眼,声浪达耳,宁非合取?应答彼言,光线但属明缘,是增上缘摄。此中离取合取,唯约所缘缘说,义界未分,何劳妄难?如吾伸五指,对汝眼识作所缘缘。汝眼识了别吾指,实不由合。若吾直以指合汝眼,汝将失明。故合取义,在眼必无。至云声浪接耳,耳根取声,由合方取,斯苻理实,勿拘旧义

    若以九缘,摄入四缘,则种子属因缘,境属所缘缘,自余空、明、根、作意等等,概属增上缘。

    附说:九缘中,空、明、根、境、作意五者,义同小乘,自余大乘所加。有难,作意本心所之一,今九缘中,只列作意为一种缘,而不及余心所,何耶?答曰:作意,警觉力特胜故。一切心、心所定由作意警策方起,故特列为一种缘。后法士用中,亦以作意为增上缘,属作具之一,其义准此

    所说四缘,必应有果。此果分别,当复云何?

    果有五种。一者等流,依因缘立,定似因性。此复二别,一自类相续,此中以平等而流,名等流。前后相续,故言流。前后一类,云平等 谓种生种。二异类俱起,此中等言相似,流谓流类,相似流类,故名等流 谓种生现,及现生种。义并详前,毋须繁述。且系以图。

    甲(种生种)图

    前念见种(因)→后念见种(等流果)

    前念相种(因)→后念相种(等流果)

    乙(种生现)图

    「见种」…(因) 「相种」…(因)

    ↓

    「现行见分」…(等流果) 「现行相分」…(等流果)

    丙(现生种)图

    本有种————「因」

    ↓

    现行┏————「等流果」

    ┗————「因」

    ↓

    新熏种——「等流果」

    附说:丙图,三法展转,因果同时。《三十论》喻如炷生焰,焰生燋炷。详《述记》十四第二十二页,炷为因生焰,焰望炷为果。焰又为因,复生燋炷。即此燋炷,望焰为果。燋炷者,炷被焰烧成燋,故名燋炷。即此燋炷,是焰所生。三法皆是同时,今现从种生,又复生种,亦三法俱时而有

    二者异熟。依增上缘立,与因异性,业种通善恶,而第八现唯是无记,故果性异因 立异熟名。异类而熟,故名 此义详前,谈功能中 无妨复按。

    三者士用。士者士夫,人之异名。用者作用,如人有作用,名为士用。由此所得果,名士用果 容四缘得。非此果一一皆四缘所得,故置容言 然复有二。一人士用,谓等流、异熟二因,即名言种为等流因,业种为异熟因 所生现行,即五蕴是 假名士夫。士夫,犹言人也 其士夫所作,凡人自念虑之微,至事业之著,总名所作 说为士用果。士夫之用,故名 即前二因,远望士夫所作,二因,望士夫为近,望士夫所作便远 名生此果也。

    二法士用。谓诸作者,因缘法为作者 假诸作具,余等无间乃至增上诸缘法为作具,从喻得名 所办事业。谓所生果 略举六例,心法有五,色法唯一 以见其概。作者假作具而起用,即此名士用因。其所得果,名士用果。若不建立此等因果,则众缘会合,便如机械。民十一年,与友人闽侯林宰平讨论此义,函札甚多,容当检存

    心法例一

    名言种(因缘)……作者

    ↓

    业种(增上缘)……作具→异熟识(士用果)

    心法例二

    识种(因缘)………作者

    ↓

    作意种(增上缘)┓作具→现行心法(士用果)

    根尘种(增上缘)┛

    心法例三

    ┏因缘……作者

    种 ↓

    ┗增上缘…作具→后自类种(士用果)

    附说:前种于后自类种为因缘,俱时亦为增上缘。如前表列种生种处可按。此依因缘义说作者,依增上缘义说作具

    心法例四

    ╱因缘……作者

    现行  ↓

    \增上缘…作具→新熏种(士用果)

    附说:此中现行,谓前七能熏识现望所生种为因缘,俱时亦为增上缘,准前种生种例。

    心法例五

    无漏种(因缘)………………………作者

    ↓

    无漏现之前念有漏现 (等无间缘) ┓

    无漏现(增上缘)┣作具→证得无为(士用果)

    无为法(所缘缘)┛

    附说:无为可证,而非种之果。然《述记》四十三第二十页云,亦有展转证得之义。盖由无漏种起现行,方获证得无为,故云展转,即此所本

    色法例一

    谷等种(因缘)………………………………作者

    ↓

    人工农具水土空气岁时等等(增上缘)……作具→谷等(士用果)

    附说一:谷等种望本识中相种,即是现行,不可名种。今顺世俗,故以种名。又此以谷等种假名因缘,实亦增上缘摄。

    附说二:世亲一派之学,其谈缘生颇似构造论,吾屡言之矣。观其士用果中之法士用,以因缘为作者,余缘为作具,足证吾之评判为不诬。《新论》第三十六页,《功能章》中小注云:“护法固以因缘喻如作者。”须与此处参看

    四者增上。容四缘得,除余四果,谓前三及第五 皆此果摄。

    上述四果,即一心法生时,随所望别,义说为四。如第八现识,望亲因名言种,说等流果;望增上业种,说异熟果;望因法具云因缘法,谓功能 逢缘等无间乃至增上诸缘法 起用,为士用因,即说士用果;望余果所不摄法,说增上果。又有异门,异类之义,名为异门 第八现望第七种,名增上果;第八以第七为根,故第七种望第八现,有引生义。即第八现望第七种,而名增上果 望作意种,名士用果。第八作意心所种,警发第八心种令生现,故名 此皆就第八现举例,余应准知。

    上来唯约染识,说有四果。若在净识,唯有三果,等流、士用、增上 即除异熟。此中取第八现为例。余准可知 又若色法,得说三果,谓等流、如谷望谷种,假名等流果 士用、增上,如谷望人工、作具,说名士用果;望水土、空气、岁时,说名增上果 应如理思。

    五者离系。谓离二障系缚,故名 谓无漏断障,所证无为,名离系果。此说无为,约无漏断障所显,故不同前士用果中解。

    附说:二障者,谓烦恼障及所知障。烦恼,即心所法中本惑等数,见上卷行蕴中。烦恼即障,名烦恼障。其品类甚多,由我执为根,方生烦恼。所知障者,从所障为名。一切法若有若无,皆所知故。由有法执,复蔽所知正理,令智不生,名所知障

    如上五果,随应安立。

    往昔外道,有计诸法常,有说诸法断。唯识家言因遮常,言果遮断,非断非常,幻灭幻生,宛尔相有,虽幻非空 此其恉也。问:从因感果,中间亦隔时分不?答言:不也。若许隔者,是法已断,无复有果。人情封畛,计有新起,必须经时。然诸智者,说缘生法,有大胜用,顿灭顿起,故从因感果,定不隔时。若种生种,此言生者,因缘生也 或现生现,此言生者,等无间及增上缘生 前因灭位,后果即生。如秤两头,低昂时等。《三十论》有此喻,其观物入微,举类迩而见义远 若种生现,及现生种,俱时而起,无间从因至果,定无间隙 何疑。世俗不了顿起顿灭义,故疑因果之间必历时分

    上来说四缘五果已讫,次谈唯识所变境。

    《新论·唯识章》中,亦说缘生,而明遮诠之旨,则与《识论》根本异趣。至四缘义,《新论》以不取护法所谓种子义故,即谈因缘,不同《识论》。又不许以心为集聚法故,即不析成八聚心、心所各别法 即谈等无间,乃至增上诸缘,亦根本改易旧义,学者宜各依其系统而详之。

    [三境]一切有情,各有八识,而一切识皆为能变,此前文所已明者也。斯义既了,而后可谈境不离识之故。夫境者非他,即识所变之相分也。此相千条万绪,如眼识,一刹那顷,有无量青等相转。余准可知 而自识变以言,无过二类,一因缘变,二分别变。

    因缘变者,由能缘心,任运而起。非作意筹度,曰任运 其所变相,仗质或否,而不与见同种生,定有自种为因缘,相别有种,故有实用。此言用者体义,犹云有实体

    分别变者,相别无种,但随分别势力故变。此中分别,谓心、心所见分 此亦仗质,或不仗质,第七仗质,第六不定仗质 而随见摄,说无实用。若约四分别显,则相与见同种生者,亦依他性摄,即有实用,但非如色等有碍用耳。今以此相随见摄,故云无实用,从言异路,义匪一端

    如是二类,约八识分别。若第八相分,其种子无论本新,既入本识中,一切皆依自前念种子而生,以有实势用故,名有实用。其器界从大种生,其根身从造种生,以有对碍故,名有实用。根身净色,虽不同器界之对碍性,然亦非无对碍者,但较器界为微妙耳 若第七相分,半从其本质即第八见种生,以有似主宰常一用故,名有实用。五识与俱意所变色声等,各依造种生,亦以有对碍故,名有实用。如是等相,均因缘变摄。

    分别变者,谓第六一分,除五俱意及定心所变相,故言一分 第七一分,第七相分,虽半依本质,而有一半依自见,故言一分 及第八五数,如是等相,有质无质独影,详见后文 皆是。

    ┏━━━━━━━━━━━━━┳━━━┳━━━┓

    ┃ ┃因缘变┃分别变┃

    ┣━━━━━━━━━━━━━╋━━━╋━━━┫

    ┃第八心相(种子根身器界)┃ √ ┃ ┃

    ┣━━━━━━━━━━━━━╋━━━╋━━━┫

    ┃第八心所相┃ √ ┃ √ ┃

    ┣━━━━━━━━━━━━━╋━━━╋━━━┫

    ┃笫七相┃ √ ┃ √ ┃

    ┣━━━━━━━━━━━━━╋━━━╋━━━┫

    ┃笫六相(际五俱意及定心所变)┃ ┃ √ ┃

    ┣━━━━━━━━━━━━━╋━━━╋━━━┫

    ┃第六定心相(定果色)┃ √ ┃ ┃

    ┣━━━━━━━━━━━━━╋━━━╋━━━┫

    ┃五俱意相(色声香味触) ┃ √ ┃ ┃

    ┣━━━━━━━━━━━━━╋━━━╋━━━┫

    ┃前五相(色声相味触)┃ √ ┃ ┃

    ┗━━━━━━━━━━━━━┻━━━┻━━━┛

    附说一:《述记》十六第廿二页:“虽任运起,而无胜力,所变之相,非实种生,名分别变。”详此,则分别变者,以相别无种为其义界。无论筹度心,或任运心,凡所变相无别种者,皆分别摄。参考《枢要》五第四、五页。

    附说二:根身与种子,是第八心王亲相分。其心所法,不得亲缘根种,须变影像。但器界之一部分,应许心所亦自有器相之种。即心所器相,亦是因缘变摄,理论应尔故

    惟相见种,或同或别。故诸相分,有因缘变,有分别变,不倚一端。然印土诸师,于二分种,尝有唯同唯别之争,此不可不察也。唯同论者以为相若别种,既与识殊,何名识变?故相与见,应同种生。此复二师。一师,唯据新熏种立论,说三法同种生。二师,更建本有种,说两法同种生。据一师义,如眼识起时,缘于色境,即熏生一个见分种。此种有三功用,一生自见分,二生自相分,三生本质。参考《义灯》卷二、《枢要》卷三 若尔,有八识不遍失。三法同种义,非遍于八识皆有之,即其义非能立也 如第八尘相,器界 望眼识见分而名本质,与眼识见分同种生,即不与自第八 见同种生。故三法谓相、见、质 同种,义不遍也。第二师起,遂救其失。谓此眼识,其新熏种,但生自相见。即两法同种生 若相所仗质即第八相,乃与第八见同种生,第八种唯本有故。《了义灯》卷二,两法同种者,但自相见,或虽有质,质本有生,不能熏故 既许第八相见同种,无不遍失。虽尔,此师不许第八有新熏,则违《阿毗达磨经》《阿毗达磨经》者,唯识所宗,经说前七识能为因,熏生第八亲种,详《摄大乘》及《识论》所引颂 亦复成过。参考《了义灯》二

    唯别论者,说相无缘虑,见有缘虑,故虑与非虑既别,应不同种生。但相不孤生,托见方生,说名识变。兹所树义,抑未尽理。实根尘相与见别种,诚如所云,余独影境,宁可一例。如意识缘空华,空华无实,但识上变似华相。此似华相,即与见同种生。缘极微等,大乘说极微无实故 其理亦尔。概云别种,云胡可信。

    惟护法师者,说相见二分种子,随其所应,或同或别。如缘空华等,相见同种。缘实根尘,则相别有种。同别合论,斯无有过。设有问言,相别种者,何名唯识?应答彼言,不离识故,一切种离本识无别体故。又相种以见种为增上缘而得生现,相分 见种亦以相种为增上缘而得生现,见分 既见相种同时更互缘生,故二现行定不相离。如眼识起时,色相俱起。耳识起时,声相俱起。鼻识起时,香相俱起。舌识起时,味相俱起。身识起时,触相俱起。乃至第八识起时,种子根身器界俱起。见相条然宛然,而定俱不离,说名唯识。问:何故不言唯境?答言:见为能缘,相为所缘。由此能缘,证有所缘,能缘势用胜故。但名唯识,不名唯境。迹护法义,调和唯同唯别二家,而依别种说因缘变,依同种说分别变,可谓善为折中。

    复次相虽无量,而依性别,性者体义 说为三境,谓性境,此言性者实义 带质境、独影境。

    性境者,谓前六及第八相分有是色性故。第六俱意等相分,亦色法 具足五义:一有实用,见前 二从自种生,三或仗质,四现量所证,五性与系界系 不随心,故名性境。

    初有实用,谓色是对碍法故,义易了知。

    二从自种生者,谓前五相及俱意相、第八根器,如是众相,通名色法。于俗谛中,定说实有。此诸实色,由何得生。诸论说有大种、造种,略见上卷色蕴中,不更深详。

    三或仗质者,根尘皆性境,而唯尘法,有所仗质。若前五尘,仗第八器相而起。若俱意尘仗五尘,展转托第八器相而起。若第八尘,仗他识起。他身第八识所变器,自第八托为质 唯第八根,定不仗质,执为内故,非可待余。前六尘,亦得说仗他人识所变为质。如俱意缘张人,实非能亲缘张人,乃仗自五尘,展转仗自第八,又展转仗张人身中第八识所变扶根尘为质,变相而缘。若尔,即质有多重,曰多亦无碍,法相非一故

    四现量所证者,《显扬论》说,现量者,有三种相:一非不现见相,谓此境现前显现,识于境分明现证 二非思构所成相,若涉思构,即非现境 三非错乱所见相。错乱有七种,一想错乱,谓于非彼相,起彼相想。如于阳焰相,起于水想。二数错乱,谓于少数,起多增上。如翳眩者,于一月处,见多月象。三形错乱,谓于彼形,起余形增上。如于旋火,见有轮形。四显错乱,谓于彼显色,起余显色增上。如于非黄色,悉见黄色。五业错乱,谓于无业,起有业增上。如执卷驰走,见树奔流。六心错乱,谓于所错乱义,心生喜乐。七见错乱,谓于所错乱义,妄想坚执 诚以诸识于境,现量证时,亲得自性。如青色自性,本非青、非非青,眼及俱意正缘彼顷,亦不起青非青等行解。即心与境冥会无间,浑然一体而转,名得自性,故说非错乱等相。眼识与俱意缘色如是,耳识与俱意缘声,乃至第八缘根尘等,皆应准知。现量亲证,方称性境。凡夫虽有现量,曾不自知。僧肇有言,夫人情之惑也久矣,目对真而莫觉。

    五性与系不随心者,且先谈性。凡属性境,多不随心三性不定。如实五尘,唯无记性。不随心即谓五识 通三性,虽无记心,五识中无记性 缘五尘境,可云同性。心境俱是无记性故 而实相五尘 见五识 各守自性,非境随心成无记。余准可知。次系不随者,如明了意识,缘香味境时,其香味二境,唯欲界系,不随明了意识通上界系,余义推详。请咨《枢要》。详《枢要》卷三第二、三页

    如上五义,色法根尘 全具,是为性境。余非色法,若真如等,为所缘时,义不具五,亦性境摄。触类旁通,其详可略。性等三境,本唯依相分立。然《义灯》云:四分相望,为所缘者,亦得名相。虽非相分,而是境相。准此,则见及内二分为所缘缘时,亦得说为性境。故性境名义宽广,通色心及无为法。即凡法有实用,及为现量证者,皆属性境,此其所以宽广也

    带质境者,《述记》四十四第十九页,“能缘之心,有似所缘之相,名带。”第七见,仗第八见为质,变似我相,故云带质 第七相分,杂种所生。见《述记》卷四第八页 一分与质同种,一分与见同种,两头谓见及质 烁起,立带质名。以故,此相判性不定,若从见说,有复无记;若从质说,无复无记。异性搀和,而成一物,斯为至诡。又复此相,唯非量境,第七缘时,不得自性,第七相,似其本质即第八见,本非实我。然七见横计为我,即是不得此相自性 不称质故。七疏缘本质第八见,八见本非实我,而七执之为我,故不称质 具此数义,带质境所以建立。

    独影境者,独散意识,所变相分,唯从见起。奘师颂云,独影唯从见。从见义者,略说有三,一从见同一种生,二从见同一界系,三从见同善等性 此相,非异见而有实用,性境,即异见而有实用,独影境反之 遂被此名。然复有二,一有质独影,二无质独影。有质独影者,虽相从见起,然见变相,有所仗质,故以为名。如第八相应触等,缘心王根种相,实仗心相为质,而变影缘之。质有实用,而影无实用,以影唯从见种生故。下准知 第六独散 缘第八等相见,谓亦缘前五、第七及自前念见,故置等言 及缘他心见,谓他人心 仗质变影,此例佥同。

    附说一:常途说有质独影,亦名带质。如《义灯》云:“有性境不随心,亦带质通情本。”谓散意识与五同缘,即于此时,并缘第八等。此其文义隐晦,初学难解。按彼云,第六意识,一方独起构画,名为散意。一方仍与同时新生五识俱,亦名俱意。故一意识,就俱意方面言之,则取性境;就散意方面言之,则取带质境。《灯》说盖如此。唯其所谓带质者,即指散意缘第八等,则有未妥。盖带质境一名,当为第七相分之专名。七恒内执,故境应特殊。《述记》说七相为杂种生,以有似常一用故。独影虽仗质,而唯从见种起,无实用故,此二者之判也。若散意缘第八等,其相分即有质独影摄,不得谓为带质矣。《灯》以之并为一谈,即非正义。《宗镜录》六十八,“说带质者,心缘心是”。又云:“散位独头意识,若缘自身现行心、心所时,是带质境。”则亦不以带质专属第七,其失与《灯》同。然俗或名有质独影为似带质者,似言置简,理亦无妨。

    附说二:《宗镜录》六十八第四页云:“独头意识初刹那缘五尘,少分缘实色,亦名性境。”此非正义。散意,初刹那与俱意紧接,遂得仗彼少分实色为质,而变影以缘之,非能亲缘实色也。故俱意所缘,名性境。散意所缘,名有质独影境。问:散意唯仗俱意为质,不仗五八耶?答曰:亦展转仗五八为质。

    附说三:第六缘自前念见时,所变影相亦有质独影摄,前灭后生,原不隔时。故后念见得仗前念见为质,而变影缘之。

    无质独影者,相唯从见,复不仗质,故以为名。此境唯在第六散意,如缘过去未来法,即现在心,变似过未相而缘之。此相是现在,但心上妄作过未行解 或缘无法时,谓心起无物想时,即变似无相而缘 识所变相,皆无有质,是为无质影独。

    综前所述,有质无质独影境,许通三量。第八心散,唯是现量。八数任运,于所缘影像相分,不作是此非此等解,即相称其质,名得自性 第六独散,初刹那率尔心,亦现量摄。余通比非,应如理思。

    如上三境,六八通二,第八心王唯性境,心所亦独影境,第六俱意及定中皆性境,独散及梦中,均独影境 五七唯一。五唯性境,第七唯带质境 《枢要》误解带质,有二合三合之谈,不可从也。《枢要》三第三页至第四页:“有二合者,五识所缘自地五尘,是初性境,亦得说是带质之境。第六识缘过未五蕴,得是独影,亦得说是带质之境,熏成种子,生本质故。有三合者,如因第八缘定果色,心所所缘,唯是独影,心王所缘,是实性境,亦得说为带质之境,第六所变定果之色为本质故。”详此,则独影与性境,通得以带质境名之。而三境名相淆乱矣,恶可据哉。延寿《宗镜录》虽博闻,而肤乱无条理,其言三境,亦不足依

    三境摄属二变,性境及带质一分,是因缘变。独影及带质一分,是分别变。《枢要》有文,见《枢要》卷五第五页 犹须抉择。关于三境吾欲别为文论之。但唐人谈三境,至纷烦难理,大氐悬空构画,由今衡之,多与哲学上之问题无关

    性境————————因缘变

    带质境——————┫

    独影境——————分别变

    附说:《述记》十六第二十三页:“性境不随心,因缘变摄。独影带质,皆分别变。”此与《枢要》卷五颇异,今不取之。基师说带质境,往往自为矛盾

    复次诸有境相,略具四义。一、顿变义。凡实根、实尘,随其形量大小,宛尔顿现。本非实物,故言宛尔 如吾顷围炉,注视炉相,理实炉相,第一刹那,依识顿现。即此刹那灭已,第二刹那,似前炉相,复依识顿现。亦即此刹那灭已,第三刹那,似前炉相,又复依识顿现。世俗观物,以为渐变者,则以经多刹那,相似相续,有若积渐而成耳 刹那、刹那,无非顿现。不疾而速者几也,则莫寻其间矣。前后刹那,曾无间隙可得 不怒怒,作动也。《齐物》:“怒者谁耶!” 而威者,神也,《解深密经》云:“由缘起法有大威力故。” 则莫得其朕矣。难言哉,顿变也。深了顿变义者,则知凡物不由积小成大。《述记》七第二十一至二十二页,略释此意,可参考之。朱子《中庸》第二十六章注云:“然天地山川,实非由积小而成也。”解亦精到,能会斯旨 二、互遍义。自识具云自身八识 各变色声等相;他识具云他身八识 各变色声等相,同遍一处,而不相碍。如讲室悬牌,吾与座中诸人,尝以牌为一物,吾侪共见矣。不悟本无离识实境,安得多人共见一物,更自思唯,则此惑不难解也。大乘以诸识皆不亲缘外境,说无离识实境,诸识各自所缘,为各自所变,故无共见一物之理。斯义详前,兹无繁述 由吾眼识,仗自第八尘相为质,变似牌相,俗云牌者,乃依识所变似牌之相分,假立牌名。实则此相与其本质相类,无所谓牌与非牌也 俱时,他人眼识亦仗彼第八尘相为质,变似牌相,而各牌相,同遍一处。吾侪妄计,则谓共见一物已耳。夜半钟声,众梦初觉,各人声相,原非一物,复如前例,是故互遍义立,而外境之执始破。三、众同分义。如前所举,多人牌相、声相,虽复同遍一处,设不相似者,即应多人俱时于一处,各自缘牌相等,不同作牌相等解。今既不尔,以是征知,决定相似,故复说众同分。相似名同,非同一之谓。说见《百法》。又《楞严》有群翳观灯,共见灯轮喻。则以业同,故相似耳 四、随转义。识带境生,境仗识现,识有执故,缘境起缚。《义灯》卷七:“由第七识二执为本,令诸识中不能亡相,为相所拘,说名相缚。”伦《记》五十二:“由有末那故,八识缘境,皆有缚起。即诸论云,谓境界相能生缚也 转无漏时,境亦随转,能缘殊胜,于境目在。究竟位中,无漏见种挟带无漏相种以行,即净土庄严,自在示现。然如来净土,与众生秽土,同处各遍,而不相入。此非奇谈,即等是凡夫,其心境虽属同分,而亦不无差别。如画师诗人,与鄙夫凶竖,决不齐其天宇,世所印可,何独疑于如来净土乎! 设有问言,唯识所谈为何事?应答彼言,谈境随心转事。凡愚不了,妄执外境,拘碍自心,哀此长夜,何时可旦。

    复次散意缘境,俱时而有时觉方觉。如缘青色时,必有青色境现在之觉故。现简过未,即是时觉。在有处所义,即是方觉。云何时方?据大乘义,方者,依色心分位假立,若离色心即无别体。如外道所计实方,毕竟不可得故。以是,依色心分位,施设为方。

    时者,大乘说唯依心法分位假立。此复二义。一、唯识三世义。识变似相,而起过未行解,现识以前念为等无间缘故生,而望后又自为等无间,即现识一方酬过去,一方引未来。是以现识缘自相分时,观前灭无,名为过去;观后当生,名为未来,即于现相,而作过未解 宛尔三世,实唯一识。依一识上,诈现三世 二、道理三世义。《别抄》卷二,作种子三世。伦《记》五十三,作法相三世。《述记》十八,作道理三世。今从《述记》 依识功能生灭义故,假设三世差别。功能念念前灭后生,已灭名过去,方生名现在,当生名未来。现在功能是过去果,是未来因。故即依一功能上,假立三世 或此二外,更说神通,简异妄识,遂以云尔。《述记》十八第二十三页:“由圣者功能各殊,既非妄心,所见皆实,但由智力,非是妄识之所变也。”又云:“虽有唯识道理二种,无别神通,恐滥妄缘,故分三种。”伦《记》五十三第二十三页:“神通三世者,即禅定他心通。”此皆证解云 实则约种现言,二义已足。唯识三世义依现行立,道理三世义,依种子立 《别抄》无三,不立神通三世 良有以也。

    综上所述,时方无实,是色心上分位假法 义极决定。唯众生妄执,未易遣除。故令析色观空,方觉始泯。方亦依色,不唯依心。诸瑜伽师,以假想慧,析色至极微,更析便空,即无有方分 复令悟入刹那,时觉何存!旧说时分迅疾,至极小量,方名刹那,此盖随顺世俗。如《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六说:“壮士弹指顷,经六十四刹那。”又说:“世尊不说实刹那量,无有有情堪能知故。”《述记》卷十八说:“念者,刹那之异名。”盖以念念生灭,其来无始,其去无终,即现前一念,为亿劫以前之果,为亿劫以后之因,依一念生灭,假说过现未,而实无有时分可得,故刹那非有实时分也 时相方相既遣,而实境之执,亦自涤除。

    《述记》判别《三十颂》所说为境、行、果三分。初二十五颂明境,此言境者,是所知义,法相、法性,皆所知故,名之为境。次有四颂明行。行者修行 末后一《颂》明果。基师云:“先观所知,故先谈境 方起胜行,故非冥行 因行既备,行对果而名因 果德乃圆。”佛位,即果德圆满故 《识论》即依此三分建立。又谈境中,复分性相。“前二十四《颂》,皆明识相。”此中识字义宽,非但对境名识,盖所云识相者,即法相之异语 “第二十五《颂》,即明识性。”性者体义,明诸法实体故 综观《识论》全部,只详于谈境,而行果极略。谈境又详于识相,而识性更无多文。参考《述记》卷二第五、六页 《识论》据《颂》为释,非以己意故为广略。非是故广于境而略行果 意者,世亲成《三十颂》后,如不遽卒,或更有造述,别详行果,未可知也。本卷取材,大概以旧著《唯识讲义》为根柢。《唯识讲义》,完全宗主《识论》,凡有所引申,亦必准据《识论》大义。原拟为二部,上部谈境,即依《识论》;下部谈行果,拟参稽有宗诸经论而为之。乃上部谈法相,才告一结束,余之思想忽大起变异,《讲义》稿遂终止。今兹仍检前稿,变更组织,复加参核,而成此卷。原书为论体,今则内容虽仍是系统之作,而形式上不为论体 就《识论》之体系言,亦庶几备矣。自此以下,将依《识论》谈识性,及行果处,略为论次,不欲有所增益,亦不欲有所发挥,期使世亲一派之学,其面目可睹云。

    [识性]《识论》谈识性,此中识性,犹云诸法实体 则有三性、三无性之说。三性者,初遍计所执性,二依他起性,三圆成实性。且先释初性。

    遍计所执性,应分三段说明。云何为三?一、能遍计,即是第六意识。何故唯是第六,以遍计简别余识故。参考《述记》五十一第三页 遍者周遍,计者计度,于一切法周遍计度,故说遍计。遍之为言,即显缘境最极宽广。计之为言,即显筹度力用强胜。故唯第六是能遍计,若第七识本有计而非遍,但计我故 是第六根,说为能遍计,亦无所妨。余五识及第八,皆非遍非计。五识取境,唯拘五尘,第八唯缘根种器,故皆非遍。又俱无计度分别,故皆非计 虽安慧等许八识皆能遍计,要非正义。基师不取,今从基《疏》。

    此能遍计法,是依他性摄。云何依他?至下当知

    二、所遍计。谓依他法,即一切心、心所各各相见分,皆得与第六能遍计识作所缘缘,是第六能遍计识之所遍计。此中见相,即摄内二分。下仿此

    问:圆成实性,省云圆成,其义下详 非所遍计耶?答言:《摄论》第四,唯说依他,是所遍计。圆成望能遍计识,非是相分,极疏远故,故不说为所遍计。

    或复问言:依他法之实性,即是圆成。此能遍计识,既亲以依他为所遍计,即疏以圆成为所遍计,为是说者,当无有过?答言:《识论》有言,依展转说,亦所遍计,汝义无过。参考《述记》卷五十一

    三、遍计之所执。谓依妄情所计实我法等,由能遍计识,于所遍计法上,随自妄情,而生误解。由能至此为句 即于所缘一切相见分,不能如实了知缘生如幻,一切相见分,是众缘所生法,都无实自性,故说如幻,今乃于此不能如实了知 而妄计为实我、实法。即于至此为句 如第七仗八见,变相而缘,妄计此是实我。第六意识,仗五及第八尘相,变相而缘,妄计有彼实外境相;仗五及第七等见,及自前念见,变相而缘,妄计有彼实作用相。凡此,皆是执有实法。缘他心时,执为实有,亦是法执 又或疏缘第八见时,亦复执有实我,过同第七。又或总缘五蕴,而计为我。又或于五识所取坚白等等各别之相,虽刹那乍现,已成过去,而意中忆念及想力故,犹妄计有瓶等实物。即是计有实法 如是等类,妄计所执,无量无边,总名遍计之所执。《述记》五十一第十八页:“见相二分,因缘生者,亦依他性摄。依此二分,妄执定实,方名遍计所执。”此据护法义也。又佛家译籍,罕用介词,只云遍计所执。今用一之字为介词,使意义较显

    更举一喻。如昏夜中,迷杌为人,起迷之心,即能遍计识是也。杌,喻所遍计。人,喻遍计之所执。本无人也,而计有实人,一切所执实我法相,皆同此譬 《述记》卷五十一第十五页:“所执虽是遍计心境,所执如我如法,亦是能遍计心所缘之境 而非所缘缘,此所执我法,本无自体,故不得望能遍计心作所缘缘。凡为所缘缘者,必有实自体,方能引生识。详见四缘中 故非所遍计。所遍计者,据有法故。有法者,谓于俗谛中有实自体,非是无故 境义同通,无法名境。若以境义而言,则不论此境为有为无,而通得名为心上之境 所缘缘局,无法即非。为所缘缘必定是有体法,故局。若无体法,即不得为此缘 故唯依他,是所遍计。”详此所云,则以遍计之所执,只是能遍计心于所遍计法,不能如实了知,而别起一种谬解之相。即于非我而计为我,于非法而计为法,是也。此我法相,即名所执。其实本无,故实际上,本非彼能遍计心之所遍计。以其无体,不得作所缘缘故。诸论皆说,遍计所执,情有理无,谓于妄情上计为有,而理实无 最堪深玩。

    《解深密经》:云何遍计所执相?谓一切法,名假安立,自性差别,乃至为令随起言说。此言一切法,本无定实,而世间随其情见,强立种种名字,如瓶如地等等。实则名字,都随情计安立,只是假名,非能与法之实际相称也,故云名假安立。自相差别者,谓名有自性及差别也。如瓶之一名,有一定所诠,而不诠于瓯等。即瓶名有自性,既瓶名非瓯等名,即此瓶名与余名成差别也。随起言说者,伦《记》谓众生愚痴,随名执实。须知名自性及名差别,皆由情计施设。若离情计,而冥会诸法之本真,即湛寂无相。无有相状可拟议故 焉可执为定实,而斟画同异等等相耶?是知名言起于遍计所执,众生复随名言而益坚执其所执。经说与《识论》正可互相发明。

    已说遍计所执,次说依他起性。云何依他起?他者缘义。一切心、心所法,即是无量见分、相分。此无量相见,要皆依托众缘而得起故,名依他起。

    问曰:《三十颂》云:“分别缘所生。”此中分别,即识之别称。言一切识,是众缘所生法。审此,则《颂》中唯说分别是依他起性。即见分心法,是依他摄;其相分色法,应非依他性。依他起,亦省云依他 答曰:相不离见故,亦是依他性摄。《述记》五十一第二十二页,已解此难,云色等不离心,故亦此摄。此者,谓依他性

    问曰:诸法依他众缘而起,名依他起。云何众缘?答曰:如前四缘中,已广分别缘相及果相,果谓五果 此姑不赘。

    又依他起法,复分染净。有漏种为因缘,与余缘合,而生其现,余缘,谓等无间乃至增上 是谓染分依他。无漏种为因缘,与余缘合,而生其现,是谓净分依他。

    《识论》卷八之七,有说“净分依他,亦圆成摄。”谓世亲《颂》言,分别缘所生。其云分别,唯局染有故。有说“染净依他,皆是依他性摄。”谓一切染净心、心所法,皆能缘虑,皆名分别故。二义虽殊,固宜并存。不尔,净分依他,岂无分别耶?

    又据《识论》,彼主张净分依他,亦随圆成摄者,谓由三义故。一者离倒,《疏》云,“非染法故,是实义。二者究竟,《疏》云,“此无漏善法,能断诸染,是究竟故,即是成义。有漏善法,不能断惑,此则不尔 三者胜用周遍,《疏》云,谓能普断一切染法,普缘诸境,缘遍真如,即是圆义。由具三义,与真如同。故净依他,亦得称为圆成实性。《述记》卷五十一 详此,只云净依他有三义同圆成,故亦名圆成,但非谓净依他即是圆成。《疏》云“缘遍真如”,则与真如不即是一,甚明。

    已说依他,次释圆成。云何圆成实性?谓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名圆成实,即是真如。

    二空所显者,由人法二我故,人我亦名我执,法我亦名法执。解见卷首谈百法中 障复真理,令不显现。今得人法二空观故,真理方显。故首说言,是二空所显真理。

    圆满者,谓此真理,其体周遍,无处无故,无有处所而无此真理者,古德有云,信手所扪,皆是真如。真如即真理之异语 故云圆满。参考《述记》卷五十一

    成就者,谓此真理,其体恒常,非生灭故,故云成就。若是生灭法,便是无常,非实在故,即不名成就。参考《述记》卷五十一

    诸法实性者,谓此真理遍为万法实体。不同外道所执神我等,以彼所执,是虚谬性,非诸法实性故。参考《述记》卷五十一

    《识论》有云:“此即于彼依他起上此者,谓圆成实 常远离前遍计所执、二空所显真如为性。”详玩论旨,谓此圆成实性,即于彼依他起上,常无前遍计所执,远离,即是无义。三性之中所执为初,故名前也 即是我法二执皆空,依此二空所显真如,是名圆成实性。盖能遍计识,近于依他性而起所执,即远于圆成性而起所执。今于依他性上,无妄计所执,即远望圆成,亦无妄计所执。所执既空,即我法二执空 便是真理恒现在前,即名圆成实性。

    《识论》既分别依圆二性,而亦知不可说二性互相离异,于是复说下之二义。

    一曰,圆成与依他,不即不离。《述记》释云:“若是即者,真如应有灭,真如即依他,应与依他同有灭 依他应不生,”依他即真如,应与真如同不生 故依圆非即。不即是一,故名非即 “若全离者,真如应非是依他之性,”故依圆非离。

    二曰,圆成与依他,非异非不异。《述记》释云:“由前不即不离义故,若圆成与依他定异者,真如应非依他法之实性,故不可说定异。若言全不异者,既真如不异依他,应是无常,故不可说不异。”

    法相与法性,依他是法相,圆成是法性 不即不离,不一不异,此固穷玄之极则。但《识论》立说,根本将性相析成二片,虽欲自为弥缝,而其支离终不可掩。

    《识论》有云:“无分别智,证真如已,后得智中方能了达依他起性,如幻事等。”无分至此,为一长句 又引《厚严经·颂》言:“非不见真如,而能了诸行,皆如幻事等,虽有而非真。”非不一气贯下,作长句读 此本诸佛了义。然《识论》只是因袭传说,固未深达斯恉。由《识论》持说之统系而观,实堕意计穿凿中,意识周遍计度,故云意计 恶在其能得无分别智?恶在其能见真如?恶在其能了诸行如幻事耶?寻《识论》所谓依圆二性,若以《新论》体用义衡之,则圆成是体,依他是用。然《新论》即体即用,终不折体用为二片。须知大用即是本体之流行,离本体无别流行,离流行亦无别本体。而本体者,乃即于流行中识主宰之谓。迷主宰而谈流行,则只见为盲目冲动,而亦不知有所谓本体,《新论》之旨微哉!《识论》于圆成性中,说为恒常,则于本体上,着不得流行二字。易言之,即恒常是体,流行是用,不得不条然分别。至于依他性中说缘起,亦云缘生 则建立种现并为缘体。彼计缘必有体,非无法可名缘故。然彼所谓诸缘之体,即种子与现行是也。详前四缘中 而于种子方面,更立本有。又于本有种中,不唯清净,而亦许有杂染。既染净同是本有,则不可于流行中识主宰。故乃于依他性外,别说圆成。不悟圆成既非即本有种,则圆成亦是赘物。若云本有种是用,圆成是体,则应知体用,虽义理上可以析言,而实际上原非两事。则应至此为句 详彼本有种,摄依他性,于真谛中,说为幻有,本即是用。有而不真,谓之幻有。以望圆成,不名真故。但非所执,而是其有。此幻有义,即是用义 然彼圆成性上,既不可说流行,则其依他幻有之用,不可说为即是本体之流行。如是言用,只是依体而有,不得说言即体即用,故体用终成二片。彼亦知其不可通,故乃遮不即不离、不一不异之玄谈,以自弥其阙。而无如其持说支离,究不容掩也。《新论》依功能翕辟用,翕辟即用,乃复词耳 假说色心,即成立法相,犹云现象 亦可说法相与功能体非即。法相无自性故,如何说功能即法相?然法相与功能体亦非离,功能即是一切法相之实性故,即于一一法相,识功能故。云何相离?异不异相准即离可知。《新论》之言此,则如实相应,以其不曾析体用为二片故也。夫言真俗二谛者,必曰俗依真立,真待俗诠,真俗相涵,必非绝不柑谋也。今彼俗中依他法,自立本有种,而不可说为本体之流行。真中圆成性,只是恒常。与俗中幻有之用,成何干涉。况彼本有种中,亦有杂染。不知杂染只是私其形气之习,纯为后起,其可谓之用耶?又依他性中,已将缘起说,变为构造论,见四缘中 其于真谛自无融通之几。构造论,即是妄执故 总之,真俗相涵,非可截成二片。相对即俗 便是绝对,即真 绝对即涵相对,至理冲玄,迥绝言思。《识论》一往任意计构画,毕竟未见真如,即不能了知诸行如幻事也。

    夫学问之事,苟非脱然神解,直穷源底,则虽极尽思构之能事,只可自名一家之学,其于真理,不必有得也。唯识学东来,千数百年,学者咸震其渊微广博,不复辨其得失。吾为此惧,而作《新论》,知我罪我,其在于斯。

    问曰:已说三性,如何复说三无性?答曰:据诸经论,即依彼三性,说三无性。谓依初遍计所执,而说相无性。相者体义 由此所执,无有体相,如空华故。依次依他,而说生无性。此依他法,既托众缘而起,犹如幻事,非有如彼世间所计自然生性故。假说无性,要不谓缘生性全无。只无彼自然生性耳。若缘生法,是幻有故,岂谓全无 依后圆成,而说胜义无性。此性,即是诸法胜义,真实不虚,谁得云无。但以无初遍计所执我法性故,三性之中,所执居前,故置初言 说名无性。

    空宗明诸行都无自性,为除遍计所执性故。若所执除已,即此诸法,彻体真常,所谓一叶一如来是也。若一往偏执诸法都无自性,即成大过。然此中三性之说,将体用分折,实为巨谬。由其说,则虽除所执,方悟依他,犹不能当下即证圆成,必须展转说向圆成上去,此非巨谬而何?空宗谈二谛,不言三性,方便善巧,无诸过患。有宗谈三性,自堕支离。虽歧途之误,世亲为甚,而导其先者,要由无着。余杭章炳麟,平生服膺三性三无性义,由其所见卑隘故也。

    诸法性相,是所知故,名之为境,上来抉择已讫,次当略及行果。

    [修行位次]《识论》言修行位次,略有五位:一资粮位,谓修大乘顺解脱分。顺者随顺,随顺解脱,不堕惑障,故名顺解脱分。分者因义 二加行位,谓修大乘顺抉择分。抉择者智义。由加功而行,随顺正智,得见道故 三通达位,谓诸菩萨所住见道。十地之中,初地入心,名见道。菩萨方住心于此,即名通达 四修习位,谓诸菩萨所住修道。每地有入住出三心,从初地住心及出心,乃至金刚无间心位,名为修道 五究竟位,谓住无上正等菩提。即佛果位 如是五位,以次略释。

    初资粮位,资益己身之粮,方至菩提果位,故名资粮。从初发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入顺抉择位,齐此皆是资粮位摄。大菩提心,以三善根为体。三善根,详见上卷行蕴中。深固即是大菩提心,湛然明觉,无动摇故,名为深固

    《识论》说:“资粮菩萨未能了达能所取空,不能空妄识所执境,名未了所取空。不能空能执之妄识,名未了能取空 故二取习气,未能伏灭。"《述记》卷五十四第二十四页:“谓此中二取,非以能取所取名二取。谓执实有此能取所取性,即缘二取起妄执故,遂名二取。”《述记》文字嫌晦,稍易其文

    二取习气,即是所知烦恼二障种子。习气亦种子之别名 烦恼障者,由我见为本,生诸烦恼,即心所法中本随诸惑。详在上卷 是皆扰乱有情身心,障碍涅槃,名烦恼障。大乘诸师分析根本烦恼有一百二十八种,配属三界等等,并几是见道所断,几是修道所断,今皆略之

    所知障者,谓即法执,无明为本,起诸恶见及疑等,复蔽所知境,令正智不生,一切有为无为法,皆名所知境 名所知障。前烦恼障,当体立名,此则从所障为名也

    如上二障,分别起者,见道所断。见道,下详 任运起者,任运一名俱生,分别俱生二惑。均详上卷行蕴 修道所断修道下详 菩萨方在资粮位中,于二障粗品现起尚能伏抑。但于微细品类,及二障种子,并未能除灭,以止观力微故。

    次加行位,加功而行,故名加行。此位伏除二取,前资粮位,未能伏灭,至此乃能 谓暖、顶、忍、世第一法。

    暖顶二位,依寻思观立。后二位,依实智观立。

    寻思有四。《识论》卷九之二云:“四寻思者,寻思名义自性差别,假有实无。”案言名,亦赅句文。多名聚集成句,多句聚集成文 名、召法胜,但说寻名。名者,所以呼召法。如色之一名,即斥指色法而呼召之也。虽句文亦呼召诸法,而名为胜故,但说寻名,举胜者言耳,非不赅句文也 义者,即名句等所诠表诸法上之义,如无常等等义是也。名有自性及差别,如色之一名,呼召色法,即有自性,而望声等名,即有差别 义亦有自性及差别,如无常义,诠表诸行有生灭故,即有自性,而望无我等义,即有差别 故于名义,析言有四。

    ┌名自性

    │名差别

    │义自性

    └义差别

    由加行智,加行位中所起之智,名加行智 即慧数为体,慧数,见上卷行蕴中 推求所取名义自性差别四境,皆意言境。意言境者,意中思构之境。此思构相,亦同于言说相,故云意言 是假安立,非离自心实有。

    次四寻思,说四如实智。前四寻思,观所取四境离识非有,唯观所取无,而犹未观能取亦无。今此如实智,忍可前境离识非有。前境谓前四寻思所观境 所取既空,复能遍知能取彼境之识,彼境者,谓所取 离所取故,决定非有。所取妄境空故,能取妄识亦空,此与基疏稍异 是名如实智。暖等四位,复依次释。

    加行位中,初获明得定。加行,邻近见道,无漏将现起,而有明相。如日将出,有明相也。初得此明相,名为明得。定者禅定,其境界浅深不一。今此定境,方获明得,故名明得定 发下品寻思,寻思分上下品 观无所取故。依此,立为暖位。谓此位中,创观所取名义自性差别四境,名自性及差别,义自性及差别 皆依自心变现,假施设为有,而实不可得。此际方得无漏慧之明相,如慧日将出之明相,故名明得。即此,假说道火现前,亦名为暖。道火者,近见道故。如久暗得火,故云道火

    次、获明增定,发上品寻思,观无所取故。依此,立为顶位。谓此位中,重观所取名义自性差别四境,皆依自心变现,假施设为有,而实不可得。此际明相增盛,故名明增。寻思位极,故复名顶。顶者极义

    又次、获印顺定。印前所取无,顺后能取无,故名印顺 发下品如实智,于无所取,决定印持。无能取中,亦顺乐忍。忍者忍可,所取虽空,而能取殊不易空。今于无能取中,亦顺乐忍可,此为难能 依此,立忍位。既无所取妄境,宁有能取妄识,所取、能取,相待立故。由此,印前所取无,前者为暖顶二位,观所取无故 顺后能取无,自此忍位,及世第一,望前暖顶二位,并名为后。此后二位,观能取无 总名印顺。印前顺后,故名 于此位中,忍境识空,故亦名忍。于所取境空,及能取识空,并皆忍可,故名为忍。《识论》于忍分上中下品,今略之

    又次、获无间定。发上品如实智,印二取空。依此,立世第一法。谓前忍位,唯印能取空。今此位中,二空双印。从此无间,必入见道,故名无间。于世法中,此最胜故,名世第一法。

    如上暖等四位,虽观能取所取皆空。然犹未能实证真如,但心上变似如相而观。如者,具云真如 故说菩萨此四位中,犹于现前安立少物,谓是唯识真胜义性。详见《识论》卷九之二 故此四位,犹未见道。

    三、通达位,亦名见道位。由前加行无间,故得见道。此于十地中,即在初地入心。云何名地?谓修行为所依持,令正智生长,故名为地。地别浅深,故说十地,即从初至十。资粮加行二位,并名地前。一入初地,便名登地。又每地有入、住、出三心,此见道位,即唯初地入心是也。

    ┏入心————见道位

    初地╋住心

    ┗出心

    二地乃至十地,各各有入、住、出三心,准初地可知。

    见道位中,始得根本智,亦名无分别智。亦名正智 此智起时,即证真如。智与真如,平等平等,俱离能取所取相故。无能取所取相,故云平等 能所取相,俱是分别。有所得心,戏论现故。有所得心,如何能与真理相应,只是种种戏论而已 今此无分别智,都无所得,无所取相,亦无能取执,冥证如故。

    根本智起已,即依本智根本智,亦省云本智 而起后得智,普于一切法自相,共相而行分别,无有迷谬。

    四、修习位,亦名修道位。前见道唯在初地入心,今此修道则从初地住心,乃至第十地终,金刚心、无间道。如此长劫,并是修道位摄。劫者时义

    又每地注意每字 分入、住、出三心,而每一心,复分加行、无间、解脱、胜进四道。初起加行,次起无间,又次起解脱,又次起胜进,念念增强故。

    ┏加行道

    ┣无间道

    入心╋解脱道

    ┗胜进道

    住心、出心各有四道,准入心可知。

    修道位中,数数修习无分别智,断舍二障粗重,二障见前资粮位中。粗重,即种子之别名 便能证得广大转依。转依者,依谓所依,即依他起性;此即泛解,实则说第八识为依亦得,以第八摄持染净种子故 转有二义,转舍、转得,由数数修习无分别智,断本识中二障种子,故能转舍依他起上遍计所执,及能转得依他起中圆成实性。由转舍烦恼障,得大涅槃。转舍所知障,证无上觉。见《识论》卷九之三

    十地者,初极喜地,始入见道,具证二空,故生极大喜悦。二离垢地,谓一切犯戒垢,犯戒即垢,名犯戒垢 无论粗细,尽远离故。戒力胜故 三发光地,谓成就胜定,定力最胜,故名胜定 能发无边妙慧故。妙慧必依大定而生 四焰慧地,谓得最胜觉,即以智火,烧灭烦恼薪故。详《十地经》 五极难胜地,谓真俗两智,互相违返,今合令相应,煞费力故。世亲云,知真谛智,是无分别。知诸世间辨析事物等智,是有分别。此二相违,应修令合。能合难合,而令相应,故名极难胜 六现前地,谓观诸法缘起,有胜智故,名缘起智 能引发最胜般若令现前故。般若者,即无上甚深智慧 七远行地,谓至无相住功用后边。一切境相不能动摇,由已深观无相故也。住于无相,名无相住。然于无相住,犹假功修。但此功修,已至究竟,故总说至无相住功用后边 八不动地,谓无分别智,任运相续,一切无有动其心故。无性云:“一切有相,一切加行,皆不能动此地心。” 九善慧地,谓成就微妙四无碍解。世亲云:“此慧妙善,故曰善慧。”无性云:“由法无碍故,了知一切法句。由义无碍故,通达一切义理。由辞无碍故,分别一切言辞。由辨无碍故,随其所宜,自在辨说。”阳明有云:“见得到时,横说竖说皆是。”意亦近此 十法云地,谓得大法身,恒时安住真如性故,名得法身 具足自在,见《十地经》 如云含水,起胜用故。如是十地,总摄有为无为功德以为自性。参考《识论》卷九之三

    第十地终心,每地有入、住、出三心,此最终之心,即出心 喻如金刚,金刚坚利,能断一切物故 名金刚心。此心中定力胜故,亦名金刚定 于此心中,无间道、一刹那顷,诸有漏种前未舍者,至此,一切顿断,从此便证极果,谓成佛也 入究竟位。五究竟位,亦名佛位。《三十颂》云:“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按佛位,诸漏永尽,清净圆明,故名无漏。界是藏义,含藏无边希有大功德故。诸佛法身,不可执有,非如物之有故 不可说无,非空无故 离诸分别绝诸戏论,故云不思议。纯白无染,故说为善。恒无变易,故说为常。众相寂静,故名安乐。永离障缚,名解脱身。成就无上寂默法故,名大牟尼。梵言牟尼,此云寂默

    [四智心品]由前修习,证得广大转依故,至大觉位,佛位 得大菩提。菩提者,即觉义、智义 虽在凡位,法尔固具本有无漏智种,而所知障,碍故不生。虽亦有烦恼障,但所知障,正障菩提,故偏说之 今断彼障,方令智种起现,《识论》云:“起已相续,穷未来际。”言永无断灭 名得菩提,此即四智相应心品。详《识论》卷十之二

    已说菩提即四智。四智者何?一大圆镜智相应心品。谓金刚喻定现在前时,金刚喻定者,谓此定中心,喻如金刚,故名金刚喻定,即十地终心也。已说见上 即大圆镜智现起。同时有净第八识俱起,与此镜智相应,是名大圆镜智相应心品。此智寂静圆明,故喻如大圆镜。具无边功德,故喻如圆镜能现众像,即从喻立名。

    二平等性智相应心品。第七因位,有我执故,自他差别。因位者,即凡位 今由智起故,已断我执,自他平等,名平等性智。此智起时,末那已舍染得净,即与此智相应。

    三妙观察智相应心品。神用无方,称之为妙。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名为观察。此智起时,第六意识已舍染得净,即与此智相应。

    四成所作智相应心品。成就本愿力所应作事,名成所作智。此智起时,前五识已舍染得净,即与此智相应。八识之中,五识居前,故云前五识。

    《识论》卷十之二:“智虽非识,而依识转。识为主故,说转识得。又有漏位,智劣识强。无漏位中,智强识劣。为劝有情,依智舍识。故说转八识而得此四智”云云。详此,将智与识分作二片,已足怪异。既以净识为智之助伴,如净第八,则称为镜智相应心品,乃至净五识。则称为所作智相应心品,相应即是助伴。见《佛地论》 而又说识为主。既说识为主,而又云无漏位,智强识劣。种种矛盾,犹不自觉。世亲派下人,根本不识得此心,如何自许为见真如,其谬妄至此。宗门起而扫除文字,弊又滋多。然有宗末流,翻弄名词,障碍自心。得宗门一切扫荡,其功不可没也。宗门之学,虽创自中土,然其作用见性之义,实上追释迦氏而与之密合无间,吾常欲就《阿含》抉择发挥,苦未得暇

    [法身]法身,亦真如之别名。身者,自体义。世俗以五根及肉体,计为自体,亦名为身。肉体,内典则谓之根依处 此但假名,而实非身。其真可名为身者,唯法身耳。法身者,是一切法实性。犹云宇宙实体 即诸佛自性,亦即众生自性,诸佛、众生,或一切法,如色心等 同此一法身。无二无别,无有时空等性,离相寂然,绝诸戏论,具无边际真常功德,故谓法身。

    [情识]虚妄分别,不如理故,说名情识。众生从无始来,于日常实际生活中,因析别与处理物界,而发展其慧解。此慧解,即俗云理智。参《新论·明宗章》 故此慧解作用,恒有染着,即常执有外界实物之相,而为析别故。易言之,即恒本其析物之执着心习,以推求真理。由此,不得与真理相应,故名虚妄分别,亦名情识,又名情计,又名情见,又名意计。《新论》中多用此等名词,本欲于《量论》广明此旨,但艰阻中,恐未暇执笔也。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