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宋词三百首笺注 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流:今池州有东流县,稼轩自江西过此。

    [8] 刬地:犹云无端也。

    [9] 纤纤:喻足。

    [10] 镜里花:空幻之意。《圆觉经》:“用此思维,辨于佛镜,犹如空华,复结空果。”

    [11] 春幡:《苕溪渔隐丛话》云:“《荆楚岁时记》云:‘立春日悉剪彩为燕子以戴之。’故欧阳永叔诗云:‘不惊树里禽初变,共喜钗头燕已来。’郑毅夫云:‘汉殿斗簪双彩燕,并知春色上钗头。’皆立春日帖子诗也。”

    [12] 堆盘:《遵生八笺》:“立春日作五辛盘,以黄柑酿酒,谓之洞庭春色。故苏诗云:‘辛盘得青韭,腊酒是黄柑。’”

    [13] 凤尾龙香拨:杨贵妃琵琶以龙香板为拨,以逻檀为槽,有金缕红纹,蹙成双凤。见《明皇杂录》。

    [14] 浔阳江头客:谓白居易,白居易有《琵琶行》,起句云:“浔阳江头夜送客。”

    [15] 马上离愁:见前《贺新郎》注。

    [16] 轻拢慢捻:拢(lǒnɡ垄)、捻(niǎn碾),皆琵琶手法。《乐府杂录》云:“裴兴奴长于拢捻。”《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

    [17] 推手:推手前曰琵,引却曰琶,因以为名。见《释名》。

    [18] 《梁州》:琵琶曲有《转关六幺》、《濩索梁州》,见《蔡宽夫诗话》。

    [19] 贺老:唐贺怀智善弹琵琶,见《明皇杂录》,元稹《连昌宫词》:“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

    [20] 沉香亭:亭以沉香为之。唐玄宗赏花沉香亭,命李白赋《清平调》三章,有“沉香亭北倚阑干”句,见《太真外传》。

    [21] 《水龙吟》:此词为辛弃疾三十岁时在建康通判任上所作。赏心亭,丁谓作,见《诗话总龟》。

    [22] 吴钩:《梦溪笔谈》云:“唐人诗多有言吴钩者。吴钩,刀名也。”

    [23] 季鹰:《世说》:“张季鹰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

    [24] 求田问舍:《三国志》:“许汜论陈元龙豪气未除,谓昔过下邳,见元龙无主客礼,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刘备曰:‘君有国士名,而不留心救世,乃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如我当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哉!’”

    [25] 树犹如此:《世说》:“桓温见昔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26] 淳熙己亥:宋孝宗淳熙六年,辛弃疾时年四十岁。

    [27] 长门事:司马相如《长门赋序》云:“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

    [28] 玉环飞燕:玉环,杨贵妃小字;飞燕,赵飞燕,汉成帝皇后号。

    [29] 《永遇乐》:此乃辛弃疾六十五岁守京口时作。

    [30] 寄奴:宋武帝刘裕小字寄奴,曾住丹徒京口里。

    [31] 金戈铁马:金属制之戈,披着铁甲之马。

    [32] 元嘉草草:元嘉,宋文帝年号。宋文帝曾谓闻王玄谟论兵,使人有封狼居胥之意。(狼居胥,山名,在今蒙古。汉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胥山)后命王玄谟北伐,大败而归。

    [33] 四十三年:辛弃疾由1205年(宋宁宗开禧元年)知镇江府,距其在1162年奉表南归,路经扬州,正是四十三年。

    [34] 佛狸:魏太武帝小名。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魏太武帝南侵至瓜步。此盖借魏太武以喻金主亮南侵。佛狸祠即太武帝之庙。

    [35] 廉颇老矣:廉颇在梁,赵王思复得颇,颇亦思复用。赵使使者视颇,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可用。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6] 滁州送范倅:稼轩知滁州,在宋孝宗乾道八年,明年三十三。范倅名昂,字里无考。

    [37] 莼鲈:用张翰事,见前《水龙吟》注。

    [38] 视草:为皇帝草拟制诏之稿。

    [39] (tì替)酒:,困也。

    [40] 花千树:苏味道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指灯,星如雨亦指灯。

    [41] 鱼龙舞:指鱼灯龙灯各样灯彩。

    [42] 蛾儿:指妇人头上妆饰。

    [43] 阑珊:衰落之意。

    [44] 鹅湖:在江西铅山县东北十五里。

    [45] 咄咄:晋殷浩废黜,常书空作咄咄怪事字,见《晋书》。

    [46] 休休:美也。司空图隐居中条山,作休休亭,见《唐书》。

    [47] 《菩萨蛮》:此词是辛弃疾三十六岁任江西提点刑狱时作。

    [48] 造口:今名阜口镇,在江西万安县南六十里。

    [49] 郁孤台:在江西省赣县西南。清江指赣江。

    [50] 长安:本汉、唐旧都,后通作京师之代称。

    [51] 闻鹧鸪:俗谓鹧鸪鸣声为“行不得也哥哥”,此喻恢复无望。

    姜夔

    夔,字尧章,鄱阳人。萧东父识之于年少客游,妻以兄子;因寓居吴兴之武康,与白石洞天为邻,自号白石道人。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得免解讫;不第而卒。有《白石词》一卷,见《六十家词》刊本。又四卷本,有《四库全书》本,乾隆写本,陆钟辉本,张弈枢本,江春本,姜忠肃祠堂本,扬州《知不足斋》本,倪耘劬本,倪鸿本,《榆园丛书》本,四印斋本。六卷本有《彊村丛书》本,沈逊斋本,郑文焯校本。

    徐献忠云:尧章长于音律,尝著《大乐议》,欲正庙乐。庆元三年,诏付奉常,有司将掌令太常寺与议大乐,时嫉其能,是以不获尽其所议,人大惜之。(《吴兴掌故集》)

    陈郁云:白石道人气貌若不胜衣,而笔力足以扛百斛之鼎;家无立锥,而一饭未尝无食客;图史翰墨之藏,汗牛充栋;襟怀洒落,如晋、宋间人。意到语工,不期于高远而自高远。(《藏一话腴》)

    黄昇云:白石词极精妙,不减清真,其高处有美成所不能及。(《花庵词选》)

    《乐府纪闻》云:鄱阳姜尧章流寓吴兴,尝暇日游金阊,裴回吊古,赋《柳枝词》,有“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之句;杨诚斋极喜诵之。萧东父尤爱其词,以其兄之子妻之。(沈雄《古今词话》引)

    沈义父云:白石清劲知音,亦未免有生硬处。(《乐府指迷》)

    张炎云:姜白石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词源》)

    毛晋云:范石湖评尧章诗云:“有裁云缝月之妙手,敲金戛玉之奇声。”予于其词亦云。(《白石词跋》)

    张宗云:按毛晋云云,乃杨诚斋评白石《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绝句,非石湖语也。(《词林纪事》)

    朱彝尊云:词莫善于姜夔,宗之者张辑、卢祖皋、史达祖、吴文英、蒋捷、王沂孙、张炎、周密、陈允平、张翥、杨基,皆具夔之一体,基之后,得其门者寡矣。(《词综序》)

    陈撰云:南宋词人,浙东、西特甚,而审音之精,要以白石为极诣,先生事事精习,率妙绝神品,虽终身草莱,而风流气韵,足以标映后世;当乾、淳间,俗学充斥,文献湮替,乃能雅尚如此,洵称豪杰之士矣。(《玉几山房听雨录》)

    《四库全书提要》:夔诗格高秀,为杨万里等所推;词亦精深华妙,尤善自度新腔,故音节文采,并冠一时。(《白石词》提要)

    许昂霄云:词中之有白石,犹文中之有昌黎也。(《词林纪事》引)

    宋翔凤云:词家之有姜石帚,犹诗家之有杜少陵,继往开来,文中关键,其流落江湖不忘君国,皆借托比兴于长短句寄之。(《乐府馀论》)

    周济云:白石脱胎稼轩,变雄健为清刚,变驰骤为疏宕,盖二公皆极热中,故气味吻合,辛宽姜窄,宽故容薉,窄故斗硬。又云:白石小序甚可观,苦与词复,若序其缘起,不犯词境,斯为两美矣。(《宋四家词选序论》)又云:白石词如明七子诗,看是高格响调,不耐人细思。又云:白石以诗法入词,门径浅狭,如孙过庭书,但使后人模仿。(《介存斋论词杂著》)

    先著云:张三影《醉落魄》词,有“生香真色人难学”之句。予谓生、香、真、色四字,可以移评石帚之词。又云:意欲灵动,不欲晦涩,语欲隐秀,不欲纤佻,人工胜则天趣减;梅溪、梦窗,自不能不让白石出一头地。(《词洁》)

    邓廷桢云:词家之有白石,犹书家之有逸少,诗家之有浣花,盖缘识趣既高,兴象自别。(《双砚斋随笔》)

    戈载云:白石之词,清气盘空,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其高远峭拔之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真词中之圣也!(《七家词选》)

    冯煦云:白石为南渡一人,千秋论定,无俟扬搉;《乐府指迷》独称其《暗香》《疏影》《扬州慢》《一萼红》《琵琶仙》《探春慢》《淡黄柳》等曲,《词品》则以“咏蟀蟋”《齐天乐》一阕为最胜。其实石帚所作,超脱蹊径,天籁人力,两臻绝顶,笔之所至,神韵俱到;非如乐笑、二窗辈,可以奇对警句相与标目,又何事于诸调中强分轩轾也?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彼读姜词者,必欲求下手处,则先自俗处能雅,滑处能涩始。(《宋六十家词选例言》)

    刘熙载云: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拟诸形容,在乐则琴,在花则梅也。又云:词家称白石曰白石老仙,或问毕竟与何仙相似?曰藐姑冰雪,盖为近之。(《艺概》)

    孙麟趾云:识见低则出句不超,超者出乎寻常意计之外,白石多清超之句,宜学之。(《词选》)

    陈廷焯云:姜尧章词清虚骚雅,每于伊郁中饶蕴藉,清真之劲敌,南宋一大家也。梦窗、玉田诸人,未易接武。又云:美成、白石,各有至处,不必过为轩轾。顿挫之妙,理法之精,千古词宗,自属美成;而气体之超妙,则白石独有千古,美成亦不能至。(《白雨斋词话》)

    陈锐云:白石拟稼轩之豪快,而结体于虚。梦窗变美成之面貌,而炼响于实。南渡以来,双峰并峙,如盛唐之有李、杜矣!(《袌碧斋词话》)

    郑文焯云:白石以沉忧善歌之士,意在复古,进《大乐议》,卒为伶伦所阨;其志可悲,其学自足千古。叔夏论其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百世兴感,如见其人。(《鹤道人论词书》)

    点绛唇

    丁未[1]冬,过吴松[2]作。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3],拟共天随[4]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评笺】

    卓人月云:“商略”二字诞妙。(《词统》)

    陈廷焯云:白石长调之妙,冠绝南宋;短章亦有不可及者,如《点绛唇》一阕,通首只写眼前景物,至结处云:“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感时伤事,只用“今何许”三字提倡,“凭阑怀古”下,仅以“残柳”五字咏叹了之,无穷哀感,都在虚处;令读者吊古伤今,不能自止,洵推绝调。(《白雨斋词话》)

    陈思云:案此阕为诚斋以诗送谒石湖,归途所作。诗集有《姑苏怀古》诗。(《白石道人年谱》)

    鹧鸪天

    元夕有所梦

    肥水[5]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6]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评笺】

    陈思云:案所梦即《淡黄柳》之小乔宅中人也。(《白石道人年谱》)

    郑文焯云:红莲谓灯,此可与《丁未元日金陵江上感梦》之作参看。(郑校《白石道人歌曲》)

    踏莎行

    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7]娇软,分明又向华胥[8]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9]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评笺】

    王国维云:白石之词,余所最爱者,亦仅二语,曰:“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人间词话》)

    庆宫春

    绍熙辛亥[10]除夕,余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11]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平甫、铦朴翁[12]自封禺同载,诣梁溪。道经吴松,山寒天迥,云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星斗下垂,错杂渔火,朔吹凛凛,卮酒不能支。朴翁以衾自缠,犹相与行吟,因赋此阕,盖过旬,涂稿乃定。朴翁咎余无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已也。平甫、商卿、朴翁皆工于诗,所出奇诡;余亦强追逐之,此行既归,各得五十馀解。

    双桨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呼我盟鸥[13],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  采香径[14]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遏。酒醒波远,正凝想明珰素袜[15]。如今安在?惟有阑干,伴人一霎。

    【评笺】

    陆友仁云:近世以笔墨为事者,无如姜尧章、赵子固二公,往余见姜尧章《庆春宫》词,爱其词翰丰茸,故备载之。(《砚北杂志》)

    齐天乐

    丙辰[16]岁与张功甫[17]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甫约余同赋,以授歌者。功甫先成,词甚美;余徘徊末利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蟋蟀,中都[18]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

    庾郎[19]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20],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21]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豳》诗[22]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评笺】

    王仁裕云:每秋时,宫中妃妾皆以小金笼闭蟋蟀置枕函畔,夜听其声。民间争效之。(《开元天宝遗事》)

    张宗云:余弟芷斋云:《汉书·王褒传》:“蟋蟀竢秋吟。”师古注:“蟋蟀,今之促织也。”按蟋蟀呼促织,唐时已然,不始于宋之中都也。(《词林纪事》)

    张炎云:要知换头,不可断了曲意。如白石云:“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于过变则云:“西窗又吹暗雨”,则曲意不变矣。(《词源》)

    贺裳云:稗史称韩幹画马,人入其斋,见幹身作马形,凝思之极,理或然也。作诗文亦必如此始工。如史邦卿咏燕,几于形神俱似矣;次则姜白石咏蟋蟀:“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又云:“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数语刻画亦工。蟋蟀无可言而言听蟋蟀者,正姚铉所谓“赋水不当仅言水,而言水之前后左右”也。(《皱水轩词筌》)

    刘体仁云:词欲婉转而忌复,不独“不恨古人吾不见”与“我见青山多妩媚”为岳亦斋所诮,即白石之工,如“露湿铜铺”与“候馆吟秋”总是一法。(《七颂堂词绎》)

    许昂霄云:将蟋蟀与听蟋蟀者层层夹写,如环无端,真化工之笔也。(《词综偶评》)

    陈廷焯云:白石《齐天乐》一阕,全篇皆写怨情,独后半云:“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妙;用笔亦别有神味,难以言传。(《白雨斋词话》)

    陈锐云:姜尧章《齐天乐》咏蟋蟀最为有名,然庾郎愁赋,有何出典?“《豳》诗”四字,太觉呆诠。至“铜铺、石井、候馆、离宫”,亦嫌重复。(《袌碧斋词话》)

    郑文焯云:《负喧杂录》:“斗蛩之戏,始于天宝间,长安富人,镂象牙为笼而蓄之,以万金之资,付之一喙。”此叙所记好事者云云。可知其习尚至宋宣政间,殆有甚于唐之天宝时矣。功父《满庭芳》词咏促织儿,清隽幽美,实擅词家能事,有观止之叹;白石别构一格,下阕托寄遥深,亦足千古已。(郑校《白石道人歌曲》)

    沈祥龙云:词中虚字,犹曲中衬字,前呼后应,仰承俯注,全赖虚字灵活,其词始妥溜而不板实。不特句首虚字宜讲,句中虚字亦当留意。如白石词云:“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先自”“更闻”,互相呼应,馀可类推。(《论词随笔》)

    琵琶仙

    《吴都赋》云:“户藏烟浦,家具画船。”惟吴兴为然,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己酉[23]岁,余与萧时父[24]载酒南郭,感遇成歌。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25]。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十里扬州[26],三生[27]杜牧,前事休说。  又还是宫烛分烟[28],奈愁里匆匆换时节。都把一襟芳思,与空阶榆荚[29]。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想见西出阳关[30],故人初别。

    【评笺】

    郑文焯云:白石《琵琶仙》题引《吴都赋》云:“户藏烟浦,家具画船。”惟吴兴为然。按二语见《唐文粹》所录李庾《西都赋》,非《吴都赋》,白石误。(《绝妙好词校录》)

    顾广圻云:《文粹》引李赋原文,作“户闭烟浦,家藏画舟。”白石作“具”、“藏”,两字均误。又误舟为船,致失原韵;且移唐之西都于吴都,地理尤错。(《思适斋集》)

    张炎云:白石《琵琶仙》,少游《八六子》,全在情景交炼,得言外意。(《词源》)

    沈际飞云:“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四语约是此篇。又云:融情会景,与少游《八六子》词共传。(《草堂诗馀正集》)

    许昂霄云:“都把一襟芳思”至末,句句说景,句句说情,真能融情景于一家者也。曲折顿宕,又不待言。(《词综偶评》)

    八归

    湘中送胡德华

    芳莲坠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无端抱影销魂处,还见筱墙[31]萤暗,藓阶蛩切。送客重寻西去路,问水面、琵琶[32]谁拨?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  长恨相逢未款,而今何事,又对西风离别?渚寒烟淡,棹移人远,飘渺行舟如叶。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33]。归来后、翠尊双饮,下了珠帘,玲珑闲看月。

    【评笺】

    许昂霄云:历叙离别之情,而终以室家之乐,即《豳风·东山》诗意也,谁谓长短句不源于三百篇乎?(《词综偶评》)

    麦孺博云:全首一气到底,刀挥不断。(《艺蘅馆词选》)

    陈廷焯云:声情激越,笔力精健,而意味仍是和婉,哀而不伤,真词圣也。(《白雨斋词话》)

    念奴娇

    余客武陵[34],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朅来[35]吴兴,数得相羊[36]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故以此句写之。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37]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38]消酒,更洒菰[39]蒲雨。嫣然[40]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评笺】

    麦孺博云:俊语。(《艺蘅馆词选》)

    扬州慢

    淳熙丙申[41]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余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42]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43]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44]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45]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46]词工,青楼[47]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48]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评笺】

    陈廷焯云:“犹厌言兵”四字,包括无限伤乱语,他人累千百言,亦无此韵味。(《白雨斋词话》)

    姜虬绿云:考千岩老人曾参议湖北,公客武陵,殆客萧邸耶?传谓萧以兄子妻公,虽未定何年,大约丙申后、丙午前十年间事也。(《白石道人诗词年谱》)

    阮阅云:蜀冈者,维扬之地也。蜀冈之南,有竹西亭,修竹疏翠,后即禅智寺也。取杜牧之:“斜阳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自蜀冈以南,景气顿异,北风至此遂绝。(《诗话总龟》)

    先著云:“无奈苕溪月,又唤我扁舟东下。”是“唤”字着力。“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是“荡”字着力。所谓一字得力,通首光采,非炼字不能,然炼亦未易到。(《词洁》)

    许昂霄云:“豆蔻梢头二月初”及“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皆杜牧句。(《词综偶评》)

    郑文焯云:绍兴三十年,完颜亮南寇,江淮军败,中外震骇;亮寻为其臣下杀于瓜州。此词作于淳熙三年,寇平已十有六年,而景物萧条,依然有废池乔木之感,此与《凄凉犯》当同属江淮乱后之作。(郑校《白石道人歌曲》)

    长亭怨慢

    余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桓大司马[49]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余深爱之。

    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  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50]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评笺】

    许昂霄云:韦皋与玉箫别,留玉指环,约七年再会,以其地在江夏,故用之,后遂沿为通用语。(《词综偶评》)

    先著云:“时”字凑,“不会得”三字呆,韦郎二句,口气不雅;“只”字疑误,“只”字唤不起“难”字。白石人工镕炼特甚,此一二笔容是率处。(《词洁》)

    吴衡照云:白石《长亭怨慢》,引桓大司马云云,乃庾信《枯树赋》,非桓温语。(《莲子居词话》)

    麦孺博云:浑灏流转,脱胎稼轩。(《艺蘅馆词选》)

    孙麟趾云:路已尽而复开出之,谓之转。如:“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词径》)

    淡黄柳

    客居合肥[51]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惟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曲,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52],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53],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54],怕梨花落尽成秋色[55]。燕燕飞来,问春何在?惟有池塘自碧。

    【评笺】

    郑文焯云:长吉有“梨花落尽成秋苑”之句,白石正用以入词,而改一“色”字协韵。当时清真、方回多取贺诗隽句为字面。(郑校《白石道人歌曲》)

    谭献云:白石、稼轩,同音笙磬,但清脆与镗异响,此事自关性分。(《谭评词辨》)

    暗香

    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56]。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肄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57]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58]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评笺】

    郑文焯云:清吟堂刻《绝妙好词》,石帚《暗香》“翠尊易泣”注云:“泣”当作“竭”,不详所出。近时坊刻,遂改作“竭”。按嘉泰本是“泣”字,当从之。黄孝迈《湘春夜月》:“空尊夜泣。”此可为石帚作“泣”之证。弁阳是选本,作“泣”字,盖坊本从清吟堂校注所改耳!(《绝妙好词校录》)

    陆友仁云:小红、顺阳公青衣也,有色艺。顺阳公之请老,姜尧章诣之。一日,授简征新声,尧章制《暗香》、《疏影》两曲,分使二妓习之,音节清婉。尧章归吴兴,公寻以小红赠之;其夕大雪过垂虹,赋诗曰:“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尧章每喜自度曲,吹洞箫;小红辄歌而和之。尧章后以疾殁,故苏石挽之云:“所幸小红方嫁了,不然啼损马塍花。”宋时花药皆出东、西马塍,两马塍皆名人葬处,白石殁后葬此。(《砚北杂志》)

    张炎云:白石《疏影》、《暗香》、《扬州慢》、《一萼红》、《琵琶仙》、《探春》、《八归》、《淡黄柳》等曲,不惟清真,且又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词源》)

    杨维桢云:元松陵陆子敬居分湖之北,垒石为山,树梅成林,取姜白石词语,名其轩曰:“旧时月色。”(《东维子集》)

    毛稚黄云:沈伯时《乐府指迷》论填词咏物不宜说出题字,余谓此说虽是,然作哑谜亦可憎,须令在神情离即间乃佳。如姜夔《暗香·咏梅》云:“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岂害其佳?

    许昂霄云:二词如绛云在霄,舒卷自如;又如琪树玲珑,金芝布护。(《词综偶评》)

    周济云:稼轩郁勃故情深,白石放旷故情浅;稼轩纵横故才大,白石局促故才小。惟《暗香》、《疏影》二词,寄意题外,包蕴无穷,可与稼轩伯仲,馀俱据事直书,不过手意近辣耳。(《介存斋论词杂著》)

    邓廷桢云:朱希真之“引魂枝,消瘦一如无,但空里疏花数点”,姜石帚之“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一状梅之少,一状梅之多;皆神情超越,不可思议,写生独步也。(《双砚斋随笔》)

    周济云:前半阕言盛时如此,衰时如此。后半阕想其盛时,想其衰时。(《宋四家词选》)

    张惠言云:题《白石湖咏梅》,此为石湖作也;时石湖盖有隐遁之志,故作此二词以沮之。白石《石湖仙》云:“须信石湖仙,似鸱夷飘然引去。”末云:“闻好语,明年定在槐府。”此与同意。又曰:首章已尝有用世之志,今老无能,但望之石湖也。(张惠言《词选》)

    刘体仁云:落笔得“旧时月色”四字,便欲使千古作者,皆出其下。又云:咏梅嫌纯是素色,故用“红萼”字,此谓之破色笔。又恐突然,故先出“翠尊”字配之;说来甚浅,然大家亦不为,此用意之妙,总使人不觉,则烹锻之功也。又云:美成《花犯》云:“人正在、空江烟浪里。”尧章云:“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尧章思路,却是从美成出,而能与之埒;由于用字高、炼句密,泯来踪去迹矣!

    郑文焯云:案此二曲为千古词人咏梅绝调。以托喻遥深,自成馨逸;其暗香一解,凡三字句逗皆为夹协。梦窗墨守綦严,但近世知者盖寡,用特著之。(郑校《白石道人歌曲》)

    王闿运云:此二词最有名,然语高品下,以其贪用典故也。又云:如此起法,即不是咏梅矣。(《湘绮楼词选》)

    谭献云:《石湖咏梅》,是尧章独到处。“翠尊”二句,深美有《骚》、《辨》意。(《谭评词辨》)

    疏影

    苔枝缀玉[59],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60],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61],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62]。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63]哀曲。等恁时[64]、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评笺】

    张炎云:《暗香》、《疏影》两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疏影》前段用寿阳事,此皆用事不为事所使。李白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令作梅词者,不能为怀。(《词源》)

    刘体仁云:咏物至词,更难于诗。即:“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亦费解。(《七颂堂词绎》)

    张惠言云:此章更以二帝之愤发之,故有昭君之句。(张惠言《词选》)

    周济云:此词以“相逢”、“化作”、“莫似”六字作骨,“莫似”五句,言其不能挽留,听其自为盛衰也。(《宋四家词选》)

    许昂霄云:别有炉镕铸之妙,不仅以栝旧人诗句为能。“昭君不惯胡沙远”四句,能转法华,不为法华所转。又云:宋人咏梅,例以弄玉、太真为比,不若以明妃拟之尤有情致也。胡澹庵诗,亦有“春风自识明妃面”之句。“还教一片随波去”二句,用笔如龙。(《词综偶评》)

    蒋敦复云:词原于诗,虽小小咏物,亦贵得风人比兴之旨;唐、五代、北宋人词,不甚咏物;南渡诸公有之,皆有寄托,白石《石湖咏梅》,暗指南北议和事,及碧山、草窗、玉潜、仁近诸遗民《乐府补遗》中,龙涎香、白莲、莼、蟹、蝉诸咏,皆寓其家国无穷之感,非区区赋物而已。(《芬陀利室词话》)

    谢章铤云:“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此即熟事虚用之法。(《赌棋山庄词话》)

    谭献云:“还教”二句,跌宕昭彰。(《谭评词辨》)

    《开庆四明续志》云:吴潜《暗香》、《疏影》二词序云:“犹记己卯庚辰之间,初识尧章于维扬。至己丑嘉兴再会,自此契阔。闻尧章死西湖,尝助诸丈为殡之。今又不知几年矣!自昭忽录示尧章《暗香》、《疏影》二词,因信手酬酢,并赓潘德久之词云:‘雪来比色,对淡然一笑,休喧笙笛。莫怪广平,铁石心肠为伊折;偏是三花两蕊,消万古才人骚笔。尚记得醉卧东园,天幕地为席。  回首、往事寂,正雨暗雾昏,万种愁积。锦江路悄,媒聘音沉,两空忆,正是茅檐竹户,难指望、凌烟金碧。憔悴了、羌管里,怨谁始得。’右《暗香》。‘佳人步玉,待月来弄影,天挂参宿。冷透屏帏,清入肌肤,风敲又听檐竹。前村不管深雪闭,犹自绕、枝南枝北。算平生此段幽奇,占压百花曾独。  闲想罗浮旧恨,有人正醉里,姝翠蛾绿。梦断魂惊,几许凄凉,却是千林梅屋。鸡声野渡溪桥滑,又角引戍楼悲曲。怎得知、清足亭边,自在杖藜巾幅。’自注云:梅圣俞诗云:‘十分清意足。’余别墅有梅亭,扁曰‘清足’。右《疏影》。”

    郑文焯云:此盖伤心二帝蒙尘,诸后妃相从北辕,沦落胡地,故以昭君托喻,发言哀断。考唐王建《塞上咏梅》诗曰:“天山路边一株梅,年年花发黄云下;昭君已没汉使回,前后征人谁系马?”白石词意当本此。近世读者多以意疏解,或有嫌其举典,拟不于伦者;殆不自知其浅暗矣。词中数语,纯从少陵咏明妃诗义隐括,出以清健之笔,如闻空中笙鹤,飘飘欲仙;觉草窗、碧山所作《吊雪香亭梅》诸词,皆人间语,视此如隔一尘,宜当时转播吟口,为千古绝唱也。至下阕藉《宋书》寿阳公主故事,引申前意,寄情遥远,所谓怨深文绮,得风人温厚之旨已。(郑校《白石道人歌曲》)

    周尔墉云:何逊、昭君,皆属隶事,但运气空灵,变化虚实,不同獭祭钝机耳。(周评《绝妙好词》)

    翠楼吟

    淳熙丙午[65]冬,武昌安远楼[66]成,与刘去非诸友落之,度曲见志。余去武昌十年,故人有泊舟鹦鹉洲者,闻小姬歌此词,问之,颇能道其事;还吴,为余言之,兴怀昔游,且伤今之离索也。

    月冷龙沙[67],尘清虎落[68],今年汉酺[69]初赐。新翻胡部曲,听毡幕元戎歌吹。层楼高峙,看槛曲萦红,檐牙飞翠。人姝丽,粉香吹下,夜寒风细。  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但芳草萋萋千里。天涯情味,仗酒祓[70]清愁,花消英气。西山外,晚来还卷,一帘秋霁。

    【评笺】

    周济云:此地宜得人才,而人才不可得。(《宋四家词选》)

    许昂霄云:“月冷龙沙”五句,题前一层,即为题后铺叙,手法最高。“玉梯凝望久”五句,凄婉悲壮,何减王粲《登楼赋》。(《词综偶评》)

    陈廷焯云:后半阕一纵一操,笔如游龙,意味深厚,是白石最高之作。此词应有所刺,特不敢穿凿求之。(《白雨斋词话》)

    杏花天

    丙午之冬,发沔口[71]。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淮、楚,风日清淑,小舟挂席,容与波上。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

    一萼红

    丙午人日,余客长沙别驾之观政堂,堂下曲沼,沼西负古垣,有卢橘幽篁,一径深曲。穿径而南,官梅数十株,如椒如菽,或红破白露,枝影扶疏。著屐苍苔细石间,野兴横生,亟命驾登定王台[72],乱湘流入麓山[73];湘云低昂,湘波容与,兴尽悲来,醉吟成调。

    古城阴,有官梅几许,红萼未宜簪。池面冰胶,墙腰雪老,云意还又沉沉。翠藤共、闲穿径竹,渐笑语、惊起卧沙禽。野老林泉,故王台榭,呼唤登临。  南去北来何事,荡湘云楚水,目极伤心。朱户黏鸡[74],金盘簇燕[75],空叹时序侵寻。记曾共、西楼雅集,想垂柳、还袅万丝金。待得归鞍到时,只怕春深。

    【评笺】

    周尔墉云:石帚词换头处,多不放过,最宜深味。(周评《绝妙好词》)

    霓裳中序第一

    丙午岁,留长沙,登祝融[76],因得其祠神之曲曰:《黄帝盐》[77],《苏合香》[78]。又于乐工故书中得商调《霓裳曲》十八阕,皆虚谱无辞。按沈氏乐律[79]:《霓裳》道调,此乃商调。乐天诗云散序六阕,此特两阕,未知孰是?然音节闲雅,不类今曲;余不暇尽作,作《中序》[80]一阕传于世。余方羁游,感此古音,不自知其辞之怨抑也。

    亭皋正望极,乱落江莲归未得。多病却无气力,况纨扇渐疏,罗衣初索。流光过隙,叹杏梁、双燕如客。人何在?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81]。  幽寂,乱蛩吟壁,动庾信、清愁似织。沉思年少浪迹,笛里关山,柳下坊陌。坠红[82]无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83]。飘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84]。

    * * *

    [1] 丁未:孝宗淳熙十四年。姜夔自湖州往苏州见范成大,道经吴松。

    [2] 吴松:一名松陵,又名笠泽,即今吴江。

    [3] 第四桥边:《苏州府志》:“甘泉桥一名第四桥,以泉品居第四也。”

    [4] 天随:唐陆龟蒙号天随子。《吴郡图经续志》:“陆龟蒙宅在松江上甫里。”

    [5] 肥水:《太平寰宇记》:庐州合肥县,肥水出县西南八十里蓝家山东南,流入于巢湖。

    [6] 红莲:谓灯也。

    [7] 燕燕莺莺:指所欢。苏轼赠张先诗:“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

    [8] 华胥:见前张抡《烛影摇红》注。

    [9] 郎行:郎边。

    [10] 绍熙辛亥:光宗二年。后五年,宁宗庆元二年丙辰。

    [11] 垂虹:吴江利往桥上有亭曰垂虹。

    [12] 铦朴翁:《西湖游览志》:“葛天民,字无怀,山阴人。初为僧,名义铦,其后还初服,一时所交皆胜士。有二侍姬:一名如梦,一名如幻,见《癸辛杂识》。”俞商卿:咸淳《临安志》:“俞灏字商卿,世居杭,父徙乌程,登绍熙四年第。张平甫:张镃(功甫)异母弟,名鉴。”

    [13] 盟鸥:谓居云水之乡,如与鸥鸟有约。

    [14] 采香径:《苏州府志》:“采香径在香山之旁,小溪也。吴王种香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水采香。今自灵岩山望之,一水直如矢,故俗名箭径。”

    [15] 明珰素袜:指当时美人。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又“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明珰即明珠。

    [16] 丙辰:宋宁宗庆元二年。

    [17] 张功甫:名镃,张俊孙,有《南湖集》。

    [18] 中都:谓杭州。

    [19] 庾郎:庾信有《哀江南赋》。

    [20] 铜铺:著门上以衔环者,铜为之。李贺诗:“屈膝铜铺锁阿甄。”

    [21] 离宫:行宫,天子出巡憩于此。

    [22] 《豳》诗:指《诗经·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句。

    [23] 己酉:孝宗淳熙十六年。

    [24] 萧时父:萧德藻之侄,白石妻党。

    [25] 桃根桃叶:桃叶晋王献之妾,献之尝临渡作歌赠之,桃叶作《团扇歌》以答。其妹名桃根。见《古今乐录》。

    [26] 十里扬州:杜牧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27] 三生:谓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人生。白居易诗:“世说三生如不谬,共疑巢、许是前身。”

    [28] 宫烛分烟:见前周邦彦《应天长》注。

    [29] 空阶榆荚:见前苏轼《水龙吟》注。

    [30] 阳关:见前周邦彦《绮寮怨》注。

    [31] 筱墙:竹墙。筱(xiǎo小),小竹。

    [32] 水面琵琶:白居易《琵琶行》有“忽闻水上琵琶声”句。

    [33] 罗袜:李白诗:“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4] 武陵:今湖南常德市。时萧德藻为湖北参议,姜夔客萧邸。

    [35] 朅(qiè切):读入声。去也。朅来犹聿来。

    [36] 相羊:同徜徉,《离骚》:“聊逍遥以相羊。”

    [37] 三十六陂:宋人诗词中常用三十六陂字,乃虚解,非实地。王安石诗:“三十六陂烟水,白头想见江南。”

    [38] 玉容:指荷花。

    [39] 菰:植物名,一名茭,又名蒋。春月生新芽如笋,名茭白。

    [40] 嫣然:笑貌。

    [41] 丙申:宋孝宗淳熙三年。

    [42] 千岩老人:萧德藻,字东夫,闽清人,绍兴三十一年进士。

    [43] 竹西:亭名,在扬州城北五里。

    [44] 胡马:绍兴三十年,完颜亮南寇,江淮军败,中外震骇。亮不久为臣下弑于瓜州。

    [45] 杜郎:杜牧。

    [46] 豆蔻:见秦观《满庭芳》注。

    [47] 青楼:妓院也。杜牧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48] 二十四桥:在江苏省江都县城西门外。杜牧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扬州画舫录》:“二十四桥,一名红药桥,即吴家砖桥,古有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

    [49] 桓大司马:桓温事见《世说新语》。

    [50] 玉环:《云溪友议》云:韦皋游江夏,与青衣玉箫有情,约七年再会,留玉指环。八年,不至,玉箫绝食而殁。后得一歌姬,真如玉箫,中指肉隐如玉环。

    [51] 客居合肥:时在光宗绍熙二年辛亥。

    [52] 晓角:早晨号角。

    [53] 岑寂:《文选》鲍照《舞鹤赋》:“去帝乡之岑寂。”注:“岑寂,犹高静也。”

    [54] 小桥宅:指合肥所欢住处。

    [55] 梨花落尽成秋色:李贺诗:“梨花落尽成秋苑。”

    [56] 石湖:在苏州西南,与太湖通。范成大居此,因号石湖居士。

    [57] 何逊:南朝梁东海剡人,八岁能赋诗,文与刘孝绰齐名。尝为扬州法曹,廨舍有梅花一株,常吟咏其下。后居洛思之,请再往。抵扬州,花方盛开,逊对树彷徨终日。杜甫诗:“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58] 红萼:指梅花。

    [59] 苔枝缀玉:苔梅有二种:一种苔藓特厚,花甚多。一种苔如细丝,长尺馀。见《武林旧事》。

    [60] 佩环月夜归来:杜甫诗:“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61] 深宫旧事:南朝宋武帝女,人日卧含章殿帘下,梅花飘着其额,成五出之花,因仿之为梅花妆。

    [62] 金屋:汉武帝为胶东王时,曰:“若得阿娇,当作金屋贮之。”见《汉武故事》。

    [63] 玉龙:笛名。罗隐诗:“玉龙无主渡头寒。”

    [64] 恁时:何时。

    [65] 淳熙丙午:宋孝宗淳熙十三年。时姜夔离汉阳,往湖州,经武昌。

    [66] 安远楼:即武昌南楼。

    [67] 龙沙:《后汉书·班超传赞》:“坦步葱岭,咫尺龙沙。”后世泛指塞外之地为龙沙。

    [68] 虎落:护城笆篱名虎落。

    [69] 汉酺:《汉书·文帝纪》:“十六年九月,得玉杯,刻曰:‘人主延寿,令天下大酺。’出钱为醵,出食为酺。”《宋史·孝宗纪》:“是年正月庚辰,高宗八十寿,犒赐内外诸军共一百六十万缗。”

    [70] 祓(fú伏):读入声,消除。

    [71] 沔口:汉水入江处,见《方舆胜览》。

    [72] 定王台:在长沙县东,汉长沙定王所筑台。见《方舆胜览》。

    [73] 麓山:一名岳麓山,在长沙西南。

    [74] 黏鸡:《岁时记》:“人日贴画鸡于户,悬苇索其上,插符于旁,百鬼畏之。”

    [75] 簇燕:《武林旧事》言立春供春盘,有“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

    [76] 祝融:衡山七十二峰之最高峰。

    [77] 《黄帝盐》:乃杖鼓曲,见沈括《梦溪笔谈》。

    [78] 《苏合香》:乃软舞曲,见段安节《乐府杂录》。

    [79] 沈氏乐律:指沈括《梦溪笔谈》论乐律。

    [80] 《中序》:《霓裳》全曲分三大段:一,散序,六遍;二,中序,遍数不详;三,破,十二遍。

    [81] 仿佛照颜色:杜甫诗:“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82] 坠红:落花。

    [83] 涓涓溜碧:杜甫诗:“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

    [84] 醉卧酒垆侧:《世说新语》:“王戎与客过黄公酒垆,谓客曰:‘吾与叔夜、嗣宗酣饮此垆,自嵇、阮亡后,视此虽近,邈若山河。’”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