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如此世界,如何中国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bsp;战后的英国,与法国所差无几。它优于法国的有两点:一,它没有严重的共产党问题,因而无论局面如何发展,它内部的统一性不致发生动摇;二,它有永远可靠的美国援助,美国最少要支持英国的自保地位,如可能时,它也希望大英帝国不要全部清算,而是在美唱英随之下维持一个笼罩全世的盎格罗萨克逊帝国。英美之间可以时常发生误会,但在根本政策上两国总是互视为兄弟之邦,这是今日与今后国际政治中的一个基本事实。也就是因为这个基本事实,英国好像仍是一个“力的中心”的强国。然而英国因元气消耗太甚,纵有美国的支持,也无力再维持太阳不落的大帝国,多数重要的地带英国或撤退,如印度半岛,或请美国全部或一部接防,如地中海与中东。大西洋更不必说,在欧战初期的一九四一年英国就已全部的转让给美国了。

    苏联与美国为第二次大战中的孪生骄子,所谓盟国胜利云云,仅是一句空话,胜利的只有美苏两国。其他参战各国的流血流汗,劳民伤财,为谁辛苦为谁忙?就结果言,显然的都是为美国与苏联。各国都只有损失而无收获,或收获微不足道。美苏两国虽然也有损失,但收获之大不知要超过损失多少倍。战后的美国,除照旧控制整个的拉丁美洲外,接收了不列颠帝国的大部,接收了日本帝国的大部,包括日本本部在内,接收了纳粹帝国的一部,此外并无形间承袭了法国与荷兰的南洋帝国。整个的大西洋,整个的地中海,整个的近东与中东,都是美国的天下,太平洋与南洋也是清一色的美国世界。战后的苏联,接收了纳粹帝国的大部,就是东欧与中欧,只把西欧留给美国;又接收了日本帝国的一部,就是中国的东北与太平洋边缘的南库页岛与千岛群岛。此外苏联想要进入地中海,插足近东与中东,但都为美国所阻。在最后还有一个全新的地带成为美苏的争夺对象,就是北极圈内外的冰天雪地世界。因为飞机要走近路,因为世界的陆地、资源与人口集中北半球,因为恰巧苏联与美国(包括加拿大)在北极边上对立,所以北半球中心的北极地带就成了地中海与近东中东以外两强所最注意的争夺焦点。美国除自己领土的阿拉斯加外,在战时已捷足先登,进入哥林兰岛与冰岛。苏联方面,只有自己少数的岛屿可用,但重要性都远在美国所控各地之下。所以无论是在近东中东,或是北极圈上,苏联都是居于劣势的;只有在欧洲大陆,苏联稍稍占优势。

    在英法仅能自保,美苏到处对立的今日世界,中国居于何种地位?中国与朝鲜,一向不可分,今日仍然如此;就世界性军略政略言,我们可视朝鲜为中国的一部。自日本投降以来,苏联除在外蒙与新疆势力仍旧且加强其控制力外,并代日本而进入东北与朝鲜北部。法理如何,表面如何,名义如何,全不相干;今日东北的大部与北纬三十八度以北的朝鲜全在苏联的控制之下。至于美国方面,既已握有太平洋,既已占有日本,又安能不进一步而迈上东亚大陆?朝鲜南部的有形进占不必说,今日整个中国的美国关系,也只能说是无所逃避的执拗事实。过去因有日本,美国无从具体地触及中国,所以只能与中国发生抽象的道义之交。因为这种道义之交曾有四五十年的历史,也就是说,因为今日每一个中国人或美国人都是在此种道义之交的空气中生长成人,所以在心理上多视此种空气为当然。然而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个人的希望,尤其弱者的希望,安能影响实际的国际政治?今日诚然已经没有像日本那样彰明较著的非制中国死命不可的侵略国,但同时也绝无人会善意地赞助推进中国自强自保的运动。我们最多只能希望,在我们自求上进时,没有再像日本那样的外力出来蛮横干涉。求人不如求己,在个人已经如此,在国家尤其如此。被日本中途打断的建国运动,我们若要继续完成,只有依靠自力。“自力更生”并非空的口号,而是我们求生的唯一途径。

    (注————附插图“战前世界”及“今日世界”,可与本文互相解释)

    有人或者要问,我们若认真图强,安知没有第二个日本暗中干涉,安知没有第二个日本已在干涉?此事诚然无人敢武断地作答。但在以北极为中心的航空时代,中国占有一便宜,就是中国过度偏南,也就是说,中国的地位偏僻。今日强国所虎视眈眈的地带都在北纬四十度以北;只有中东,虽大部分在四十度以南,但因与近东及地中海密不可分,仍为大国所不肯放松。至于中国,除东北外,可说都在北纬四十度之南,所以别人对我们本可漠视;而别人不肯漠视,就是因为中国太大,唯恐中国真正统一强盛后不易对付。但我们只要真肯努力,同时又多抓外来的机会,别人对我们或者可以勉强放过,对于我们的图强运动不再暗中破坏,使我们能够成为一个足以自保的国家。世界如果不幸再有大战,中国唯一聪明的态度就是绝不参战,地位偏僻的中国本也无需参战,但这要假定中国的全部或大部已经统一安定;否则我们必将听人宰割,随人作战,最后无论孰胜孰败,中国都将消耗殆尽,濒于死亡。国际局面一张一弛,随时可以完全破裂,我们中国谋求自保的机会恐怕甚为短暂,只有全国人士痛下决心,紧抓机会,发展自力,方能应付未来的大难,中国才有永远自保的希望。

    (原载《周论》创刊号,1948年1月16日)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