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二岗兵——亦名卢沟桥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大凡人有自尊的脾性,

    为了强调自己的主张,

    谁也不肯示弱给对方。

    待到理智的光焰,

    把情感的云雾驱散,

    又都会泄着愧悔的眼泪,

    亲热的拥抱在一起。

    一阵风,卷走了

    大地的宁静。

    瑰灿的星空,

    漾起漠漠的云潮。

    深夜的黑纱,

    网络着山林,村庄,

    秋虫歇息了,

    随风飘走的尘砂,

    敲打着原野、河川,

    我们守卫的哨岗,

    都辨不清石桥的栏杆。

    黑暗!黑暗!黑暗!

    黑暗中没有火,

    黑暗中没有光,

    无穷的黑暗,贯穿着

    溟蒙的天空,广阔的阵地。

    黑暗里

    有暴烈的风雨,

    黑暗里

    有恐怖的雷电。

    我要睁大眼睛,

    看穿了黑暗;

    我要拉长耳朵,

    倾听黑暗中的声音;

    我要举起枪火,

    瞄准黑暗中的敌人。

    来吧!一切黑暗的探险家,

    一切夜里活动的魔鬼,

    我们要粉碎你!

    在枪火下,在卢沟桥前。————

    老赵,原谅刚才的吵嘴,

    我们再不能分离,

    你听听,在河水的下游

    ————第三渡口的东边,

    仿佛有奇异的响声。

    不是河水的流涌,

    不是风打着的芦草,

    不是高粱的吵啸,

    这是敌人的兵队,马群,

    在暗夜中莽撞的行进。

    快把身子贴近地面,

    我们要辨析这声音,

    来自什么方向?

    我们偎靠得紧紧

    沉默地把枪口

    对住黑沉沉的原野。

    云块,像黑色的浪潮,

    挟着呼啸的风砂,

    搅乱静美的世界。

    突然,一道金光闪电,

    裂出黑暗的闸门,

    照见两个屹立的岗卫。

    青铜色的面孔,

    活似擎天的雕像,

    矗立在山岳的峰顶。

    爆响的雷声,

    摇震着涌荡的河水

    摇震着远近的山川,

    摇震着石桥的栏杆,

    却撼不动我们忠贞的心情。

    五

    我们以难能禁锢的心情,

    向着溟溟茫茫的黑夜,

    探望着突来的险变。

    禾稼上垒垒的穗实,

    悉索地,迎着号泣的风,

    有如魔鬼的舞蹈。

    夜,像展着黑翼的枭鸟

    不息地,

    在空间翱翔着。

    我们不敢去想象,

    是在险恶的梦境?

    一团炯炯的火光,

    冲上黑兜兜的天空。

    最初,像爆竹的焰火,

    星星的燃开,星星的飞散,

    渐渐地冲高了,扩大了,

    结成巨大的火柱,

    照亮了夜,照红了天。

    呵哈,起火了!

    鬼嵬子动手了!

    老赵攀到栏杆上,

    殷慎地向东瞭望。

    接着,一连串枪声,

    从永定河的下游,

    从那密集的村庄,

    恶毒的咆哮着,爆响着。

    火呵!枪声呵!

    罪恶的火!

    侵略者的火!

    野兽的枪!

    杀人者的枪!

    枪的吼叫,火的焚烧,

    是世界战争的信号。

    法西斯的鬼脸,

    面向着中国狞笑,

    中国的军民,

    从枪声中苏醒了!

    从火光下跃进了!

    跃进吧!苏醒吧!

    这背着耻辱的奴隶。

    一切不可想象,

    不能遏止的事情,

    都从黑暗中爆开了。

    我仿佛看见一栋一栋的

    屋舍,从火光里倒下来,

    人,血肉的身躯,

    饮着弹火的创痛,

    仆伏在地上呻吟。

    那燕子的窝巢,

    穴洞里的蝼蚁,

    也逃不掉灾害的袭击,

    我仿佛听见野兽样的

    疯狂的声音,从这座宅院

    到另一座宅院,从这

    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

    飘过田野,飘过河,

    飘进我的耳边。

    我仿佛感到

    天地在翻转,

    田野在动荡,

    平静的河水

    也卷动擎天的波涛。

    是强者的咆哮?

    是弱者的啜泣?

    是新生的征兆?

    是死亡的抗辩?

    我们缩紧愤激的心胸,

    在万象幻想的前面,

    抱住枪,抱住生命。

    老赵,像烈性的野马,

    挨不住主人的鞭策,他

    呐喊着,端起枪,

    日她妈,干了吧!

    我拦住他的手背,

    军令不可违抗,

    枪是我们的生命,

    好兄弟,先报告团部,

    再准备射击。

    老赵没有说话,

    去了,消失在黑夜。

    我的肩头,像增加了

    千钧的重量。

    我愿生起一百只耳朵,

    一千双眼睛,

    好探索四面的动静。

    这横躺着的石桥,

    没有壕堑,没有遮拦,

    即使有百万大兵,

    都不能抵御敌人的攻击。

    然而,我有一只钢枪,

    这有情有爱的密友,

    它伴我走过芊绵的草原,

    黑色的森林,起伏的丘岗,

    它伴我走过沙漠、河流,

    烽烟凄迷的战场。

    夜里和我一道儿睡眠,

    白天握在手里,负在肩上,

    在愁苦与欢乐的时候,

    它解闷消愁,燃烧我的希望。

    可怜它并没有

    射击那外来的敌人。

    (惨痛的创疤

    我再也不去回忆)

    今夜,我的枪口,

    要瞄准民族的仇敌,

    我爱惜每一颗子弹,

    让它有射击的果实。

    枪呵!好好贴近我,

    你勇敢,你明亮,

    在命运的颤抖下,

    发挥那最大的威力。

    六

    夜在恐怖下哀泣,

    奔流的河水发着呜咽,

    静美的田野,村庄,

    像被蹂躏的少女,

    含着狂愤的忧郁。

    火!火!火!

    罪恶的火!

    劫掠的火!

    野性的火,

    从茅草的房屋,

    从水井的栅栏,

    从篱垣的旁边,

    炽狂的焚烧着。

    在劫火的淫威下

    那些温良的人民,

    丰收的希望,幸福的梦

    破碎了!……

    像被冲散的羊群,

    怀着妻离子散的痛苦。

    像失了窝巢的鸟雀,

    莽撞而癫狂地,

    向着荒野,向着大道,

    杂乱的奔驰着。

    他们迷惘的意识里,

    闪现着一线希望,

    走吧,绕着弯弯的河堤,

    向着神异的石桥,

    中国兵守卫的地方。

    在逃亡的路上,

    他们忆起长毛造反的神话:

    贼兵来了,

    随便躲在墙角,树荫,

    靠着菩萨的保佑,

    就免受兵荒的蹂躏。

    今天的逃难,像堕入

    无底的荒井,没有

    重返乐园的机缘。

    什么天佑,神灵,

    也永不来这凌乱的人间。

    背后,有枪火的追击,

    望望天,□□着凶恶的雷电。

    抬不开脚步的老人,

    像飓风吹折的枯树,

    颓然地仆倒在地上。

    含着羞忿的少妇,

    把青春水嫩的生命

    埋葬在悠悠的波流。

    孩子在娘怀里,

    失掉了挣扎的气力,

    那不懂事的小心灵

    蒙受了灾难的冲击。

    年青的农民,

    闭紧厚重的嘴唇

    不能屈服的灵魂里,

    滋生起仇恨的苗裔。

    穿过连绵的谷田,

    又一片柔静的河滩,

    荆榛与小树的枝桠

    阻着路,挂破了衣衫。

    你帮我,他拖你,

    不相识的也挽紧手臂。

    路只有明明的一道

    那高大的石桥

    人民奔进的目标。

    一个个颤泣的心,

    憧憬着新的平安,

    (唯有中国军队

    才能保护中国人!)

    卢沟桥近了,

    像扑捉光明的灯蛾

    拼着生命的气力爬进。

    一群恍惚的人影,

    突然的走近石桥,

    经过严密的盘查,

    才知道是逃难的同胞。

    急促的呼吸,急促的声音,

    像小孩子看见了亲人,

    报告的灾害的遭遇,

    王老伯诉说鬼子的凶残,

    张二嫂哭着丈夫,

    凤姑胆怯地倚着哥哥,

    年青的岳洪要报仇从军。

    如潮似火的仇恨,

    在各个人心里

    发酵了,燃起炽烈的火焰。

    中国兵,中国人民,

    第一次,在国仇的冲击下

    结成了一个战线。

    兵是民,民是兵,

    像同样的树株,

    结成了两样果实。

    我抹着感动的泪水,

    抚慰他们的悲伤。

    他们说“打鬼子,一齐干

    宁肯死,也不投降!”

    从他们的说话,

    我懂得了爱,懂得了仇恨,

    我仿佛感触到

    那永没有屈辱的灵魂,

    来吧!年青人站在一道!

    妇女们也不要哭泣!

    伸出你的手,

    伸出他的手,

    我们的手,我们的心,

    结成血肉的长城,

    别说枪炮少,

    砖石,木棍都是武器。

    这庄严的大桥,

    是战斗的碉堡;

    我们有胆量

    要解除黑夜的武装!

    战斗的豪情,

    从我们血液里生长。

    原野复活了,

    村庄复活了,

    来吧!燕赵的儿女!

    来吧!黄帝的子孙!

    来吧!翻身的奴隶!

    我向你们号召战争!

    战争!战争!战争!

    我呼唤着河流,

    我呼唤着山岳,

    我呼唤的牛羊,

    我呼唤着疮痍的关外,

    我呼唤着棕色的战马,

    我呼唤长刀,短剑,

    来复枪……

    七

    我欢喜,从一个

    顽固的甲壳里

    解放了自己。

    那些泥脚汉,

    掘泥耕土的奴隶,

    唯有他们才真实的

    保存了白玉无垢的灵魂,

    谁敢忽视他,

    就算是中国的罪人。

    饶恕吧!我忏悔了!

    我这懒散的公蜂,

    吃你们酿成的甜蜜。

    敌人来了,烧房,烧屋,

    而我,这十年疆场的老兵,

    却没有力量,

    分担你们的苦痛。

    我宣誓,以我的鲜血

    洗净你们的污辱与痛苦。

    今夜我们同站在哨岗,

    这儿是心灵与心灵

    第一次结合的圣地。

    幸福的花朵,

    在苦难的日子下开放,

    黑暗的尽头

    隐现着黎明的太阳。

    年青的姊妹,兄弟,

    我们是抗战的前驱。

    回来了,我的伙伴,

    赵青龙低下头来,

    像有说不尽的悲伤。

    排长走在后面,

    他的脸夜一样阴沉,

    他说话,哑着声音:

    兄弟们,也许

    真有不能避免的灾难。

    但我们不是牛马,

    到不能忍受的时候,

    自然要干,要抵抗,

    也许敌人有诡诈,

    烧几栋房屋,

    等我们开枪,

    它就借口宣战。

    老百姓,到桥下躲躲,

    天明了,送你们回家。

    家在哪里?

    家变成了灰尘……

    鬼子的刺刀,

    插死了我的爸爸!

    官长,请求你

    把鬼子赶回去!

    我们为什么不打?

    我愿当兵吃粮,

    这是老百姓

    从他们忠实的心里,

    吐出来的声音。

    他们的苦恼,希望,愤怒,

    像漏破底的水壶,

    一股老脑儿向外倾。

    任那飓风之卷过海洋,

    暴雨击打着骚动的森林,

    也掩不息这最强的声音。

    我的心被苦恼拧啮着,

    拧啮的不能呼吸。

    服从军令?服从人民?

    两个南天北地的意念,

    搅扰着我的心,我的灵魂。

    而赵青龙,弥弥陀,

    那可爱的家伙,

    向班长恳请着,

    声音有些颤,像咆哮的野狼!

    开火吧!开火吧!

    王八旦才能忍受?

    你看这逃难的同胞,

    你听这可怜的声音,

    日本小鬼算什么?

    我们有四万万人。

    十个打一个还有零,

    当兵为国家,

    吃粮为人民,

    卢沟桥

    是鬼嵬子的坟墓,

    它敢来侵犯,

    我老赵第一个开枪。

    聪明的排长正想

    再教训这位野狼,

    忽然,狂风挟着雷雨

    扑向北中国的原野。

    对着袭来的风暴,

    我们挺直了胸,挺硬了心,

    什么幻想,记忆,

    一切没趣的争吵,

    都消失了,在这风雨之前。

    沉默了的人呵!

    沉默了的桥梁!

    各个人的心坎里

    怀着凄惶的预感,

    静静地倾听着

    黑暗中爆炸的音响。

    八

    天,像顽皮的孩子,

    一阵风雨过了,

    从云朵的缝隙,

    透露出蓝色的深空。

    星斗的眼睛,

    俯瞰着灾难的原野,

    谷豆,棉花,高粱棵

    倒折了,仆伏在阡陌,

    像流徙的灾民

    隐忍着内心的悲痛。

    小小的秋虫,

    不懂事的青蛙,

    开始了凄怆的叫唱。

    它们歌唱着死?

    歌唱着荒凉?

    歌唱着新生?

    他们预言着战争,

    爆发在卢沟桥上?

    那位丰台的老人,

    也站在桥上守卫,

    大家偎靠在一起,

    心比臂拥靠的更紧。

    爆发了,那不能遏止的

    那巨大的春雷样的

    敌人进攻的炮火,

    从田野,从森林,

    从那黝黑的河湾。

    俯下来吧!

    栏杆是战斗的掩体,

    我狂奋地望着夜空,

    一团团的火球,成串的火花,

    像错杂穿织的闪电。

    北中国的夜呵!

    你该是清醒的时候了!

    卢沟桥!卢沟桥!

    敌人的炮火,第一次

    轰击着玲珑的栏杆。

    我探视着浮动的

    黑沉沉的原野,

    从萧萧的禾稼中,

    正有□□两个两脚兽

    向着石桥爬行。

    这没有什么稀奇,

    人在炮火轰响的前面,

    却有着更多的宁静,

    紧守住岗位,

    等待抗战的命令。

    我看见,身边的伙伴,

    赵青龙,像怒起的雄狮,

    端起枪,挺立在桥上。

    子弹,从耳边飞过,

    他仿佛没有听见。

    战争的英雄啊!

    我拖住他的衣襟,

    让他贴伏在栏杆的下面。

    河水停息了流动,

    虫蛙躲入草丛,

    夜同我们一样,

    沉静到没有喘息。

    老百姓手里,

    抱起沉重的石头,

    砸死一个够本,

    砸死两个有赢。

    妇女抱紧了孩子,

    眯起慌惧的眼睛,

    窥伺凶恶的战斗。

    来吧!我们的队伍,

    回头,望着星火下

    灯火点点的宛平城。

    我们的司令台!

    我们的火药库!

    我们的大军营!

    我们等待着

    一阵爆起的军号,

    战士们集合了,

    背起枪,跨上战马,

    让大中华的国旗

    飘耀在北中国,

    飘耀在卢沟桥,

    飘荡在美丽的夜空。

    一阵接着一阵,

    炮弹的火花

    在寥旷的空间,

    织结成奇异的彩景。

    机关枪,步枪,

    密集的火流,

    涌来了,

    向着我们的石桥,

    向着沉郁的宛平城。

    我嘱咐受难的老人,

    率领着儿童、妇女,

    先躲进河湾的树林,

    年青的不肯走,

    他们说“生死都在一起!”

    我用力挽住赵青龙

    粗壮的手臂,他咕噜着————

    管他娘,

    我要射击!

    我贴近他的耳边,

    亲切而温柔地说,

    老赵,要保重

    军人的品德!

    你的枪,

    在军令的指挥下,

    才有战斗的威力。

    我感觉到

    永定河的上游,

    有骚动的步伐,

    像是我们的大军

    开出了宛平,

    也许来一个

    反攻,反包围,

    叫鬼嵬子

    变成瓮釜中的游魂。

    我用人智慧的语言,

    安慰我多年的伙伴。

    团长,吉星文

    是身经百战的军人,

    我相信,他有勇,有仁,

    在最高军令下

    他决不会辜负人民,

    你看敌人只管放枪,

    不敢冲近桥梁,

    这证明,我们的长官

    有着严密的防卫,

    在这最后的一刻,

    将有抗战的命令。

    那不能说服的

    野马似的伙伴,

    吃力地扭开我的手。

    我要打!

    敌人冲过来了!

    排长跑上石桥!

    拔出手枪————

    谁敢先开枪,

    我打死他!

    桥下,河湾的枪火,

    像溃决的洪水

    淹没了我们的声音。

    打呀!打呀!

    赵青龙狂叫了。

    吱,一颗流弹

    射进他的额门。

    像一棵大树,

    悠悠地倒下,

    血流在我的手上。

    呵呵!亲爱的兄弟!

    忠贞的人,伟大的灵魂!

    你没有开枪,

    仇敌的子弹

    先射杀了你!

    你流血,为了国家。

    你的鲜血

    染红了巍峨的桥梁。

    你倒下,永远的倒下!

    在抗战的前面!

    我哭了,眼泪

    和着死者的血,

    无声地滴在暗夜,

    滴在桥上。

    同志,赵青龙……

    排长悲痛地

    抚着赵青龙宽大的胸膛。

    一片悉沙,步伐,

    我们的大军,

    跃近了石桥。

    愤怒的班长,

    举起了手枪。

    而我,放下了死者,

    从我饿号的枪膛里

    啪!

    射出了第一颗子弹。

    雷电的轰响,

    山岳的崩裂,

    河水的奔腾,

    人性的咆哮,

    我们的大军,

    受难的人民,

    结成擎天澈地的

    震响着原野

    照耀着黑夜的

    反航的火流,

    向着凶残的人,

    滚过去!……

    1943年5月19日初稿

    经一周之力改成

    原载《天下文章》,1944年第3期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