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序論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元幹的《賀新郎》、《石州慢》等,以至陳與義、朱敦儒、韓元吉、向子諲、楊萬里、范成大、陸游、陳亮、劉過等的某些作品,幾乎没有一個不受東坡影響的。這個“横放傑出”的詞風,一方面也推向北方發展,有如金代作家吴激、蔡松年等,以及元好問《中州集》中所録諸作家,也很少不是蘇詞的流派。辛棄疾懷抱“喑嗚鷙悍”(劉辰翁《辛稼軒詞序》)的雄才,突騎渡江,以恢復中原自任;同時把移植金國的蘇詞種子,挾以俱南,於原有基礎上作進一步的發展。所謂“稼軒斂雄心,抗高調;變温婉,成悲涼”(周濟《宋四家詞選序論》)。蘇詞發展到了稼軒,於是文學史上所大書特書的“蘇辛詞派”纔得正式建立,從而使這個特種藝術形式充實了它的内容,不妨脱離音樂而獨立生存,爲長短句歌詞延長了七八百年的生命。宋末作家如劉克莊、文天祥、劉辰翁等,金末作家如元好問,以迄清代作家如陳維崧、吴偉業、曹貞吉、顧貞觀、蔣士銓、王鵬運、文廷式、朱祖謀等,雖然因了作者的身世不同而異其造詣,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東坡詞格的熏陶,在一些代表作品中,還凜然有它的生氣。窮源竟委,蘇軾在詞學上的地位,是不可動摇的。

    二十二年前,我曾從南陵徐積餘先生借得舊鈔傅榦《注坡詞》殘本,並依朱彊村先生編年本《東坡樂府》重加排比箋釋,寫定爲《東坡樂府箋》三卷。初版剛出,遇到日本侵略者來犯,傳本遂稀。兹因各方要求,略爲訂補,並增蘇轍所撰《墓誌銘》及各家對蘇詞的評語,仍託商務印書館重印。試論蘇詞的特點和它的影響所及,以供參考。不當的地方,希望讀者隨時指正。

    一九五七年九月十四日,龍榆生寫於上海。

    序一

    詩文集非出手定,爲後人所輯録者,往往次序凌獵,讀者不得尋迹相證,以窺其旨,於是乎有編年;摛藻遣詞,字有來歷,校正譌舛,必詳其源,於是乎有箋注。東坡詩前有百家王注,毗陵邵長蘅、海寧查慎行、桐鄉馮應榴、仁和王文誥踵起編年校補,可謂備矣。獨其詞别本單行,未有從事編注者。歸安朱漚尹侍郎,始爲之校訂編年,刊之《彊村叢書》中。吾友萬載龍君榆生,好學深思,以能詩詞,先後教授於廈門、上海諸大學。暇日復取漚尹所編本,考證箋注,精覈詳博,靡溢靡遺。夫詞於文章,先輩所視爲小道也。然以古例今,街巷謳謡,輶軒所采,士夫潤色,升歌廟堂,《三百篇》亦周代之詞耳。古今文字嬗降,詩變爲五七言,又變而爲詞,爲南北曲,愈近則愈切於民俗國故。詞莫盛於趙宋,《樂章》、《片玉》,幾乎家絃户誦。東坡在當時,異軍特起,孤抱幽憂,託於風人微旨,宜榆生好之篤而考訂之勤也。比集朋輩爲漚社,月課一詞,座中榆生年最少,著述最矜慎。箋方畢,齎稿就予,殷殷求益。予不能有助於榆生也,因爲序言以歸之。新建夏敬觀。

    序二

    宋人論蘇子瞻詞者曰:東坡樂府如教坊雷大使舞,雖極工,終非本色。又曰:東坡詞如天仙化人,飛空無迹。綜二者之説,似東坡詞不得爲正宗者。吾謂古今中外之文學,皆以表其心靈。故胸襟見識、情感興趣,觸景而發,遂成詠唱,初無一定之矩矱也。後人艱於創作,自縛於窠世而不能出,遂反奉爲金科玉律。其合者固亦足趾美前修,下者遂馴致遺神存貌。聲病嚴而詩道衰,九宫格出而字學壞,豈不皆以是歟?東坡詞之於律何如,今已不能詳析,抑亦無事争辯。要其胸襟見識、情感興趣,非猶乎其時之人之作也。前之李重光、馮延巳、大小晏、歐陽永叔,後之辛稼軒、王碧山,肸蠁潛通者,僅此而已。此數子之作,其有當於詞之本色否歟?抑别有其本色,如詩之墨守聲病,字之牢依九宫格,然後爲工歟?蓋聲病、九宫格,規矩準繩之事也。胸襟見識、情感興趣,神而明之之事也。舍神明而拘繩墨,斯正軌歟?所謂上繼風騷者,僅如是歟?抑宋代詞家多矣,卓然名世者,無慮數十,撦撏規橅,籠罩至今。自元訖今,仿晏、張、秦、柳、周、賀、姜、辛、吴、王,以至花間、陽春、南唐二主者,蓋靡所不有,獨未聞有真能學蘇者。粗才摇筆稱學蘇、辛,實則蘇、辛真諦毫未夢見,此不能稱爲學蘇也。豈超絶古今,直不容人學步歟?蓋東坡之詞,純表其胸襟見識、情感興趣者也,規矩準繩,乃其餘事。故論者至以爲非本色,而不能以學。所謂天仙化人,殆亦此意。爲詞者不究其胸襟見識、情感興趣,而徒規矩準繩之是務,宜其於蘇門無從問津也。此乃論詞之體格耳,偭越者幸勿以爲藉口。張皋聞、周保緒頗知此意,故所作間涉藩籬。近日,王幼遐、文道希益暢其説。緣是詞之體益尊而境益廣,斯實詞學興衰一大關鍵,論學者所不可不察也。治詞者沿此以求其本,猶習畫者冥通摩詰、道子,復何院本之足云?故論詞而尊蘇,實爲正眼法藏,而非旁門左道。至力薄者舉鼎絶臏,貌取者畫虎類犬,則學者之過,而非師之咎也。東坡詞夙少完本,兹龍君萸生萃各本互勘,寫定爲《東坡樂府箋》三卷,體例詳贍,搜采廣博,于詞之獨到處,尤多發微。余喜其志之同也,漫述所見如右,期相印證。至編校之精核,有目共賞,固無事贅言也。是爲序。一九三二年五月,番禺葉恭綽。

    序三

    昔李東陽論坡詩,謂漢魏以前,詩格簡古,不得著細事長語。杜詩稍爲開闢,韓一衍之,蘇再衍之,於是情與事無不可盡。此説也,予以爲尤合於論坡詞。蓋詩至玉川、逋翁,縱横奇詭,已非杜、韓所能牢籠,雖坡無以遠過。若其詞横放傑出,盡覆《花間》舊軌,以極情文之變,則洵前人所未有。擷其粗迹,凡有數創焉。杜、韓以議論爲詩,宋人推波以及詞,若山谷、聖求、坦庵、竹齋諸家之論禪,重陽、丹陽、磻溪、清庵諸羽流之論道,以及稼軒、中庵、方壺、西崖之論文,徐鹿卿、陸牆東之論政,枝歧蜕嬗,溯其源實出於坡之《如夢令》、《無愁可解》,仲淹、半山,未足比數。此其一也。曹公謝客,好摭經子入詩,在詞則坡之《醉翁操》、《西江月》、《浣溪沙》爲其權輿。後來龍洲、竹齋之用《語》、《孟》,稼軒、方壺之用《詩》、《騷》,清庵、虚靖之用《易》、《老》,以及方壺衣絮之取義《淮南》,蘆川稷雪之數典《詩疏》,雖落言筌,無嫌質實。《樂府指迷》以不用經典爲清真冠絶者,非可持繩諸賢不羇之駕。此其二也。湯衡序《于湖詞》,謂元祐諸公嬉弄樂府,寓以詩人句法,發自坡公。此殆指《水調歌頭》之櫽括韓詩,《定風波》之裁成杜句。他如以《歸去來辭》諧《哨遍》,以《山海經》協《戚氏》,合文入樂,尤坡之創製。繼起如石林、陽春、遯庵、道園、後村、竹山,皆有括淵明、李、杜之詩,馬遷、蘇、歐之文。吾鄉林正大《風雅遺音》且裒爲專集,固近緒餘,亦見創格。此其三也。荆公、子野始稍稍具詞題,然寂寥短語,引意而止。坡之《西江月》、《滿江紅》、《定風波》,皆繫詳序,《水龍吟》一章,尤斐然長言,自成體製。效之者稼軒、明秀、遺山、秋澗、蘋洲,皆二百餘字,方是間之《哨遍》,明秀之《雨中花》,皆逾三百字,白石且以四百數十字序《徵招》。詩人製題之風,浸淫及詞,撢其朔亦必及坡。此其四也。要之,令詞自晏、歐以降,其勢漸窮,耆卿闡其變於聲情,東坡肆其奇於文字,昔之以瑩冰暉露、不著迹象爲尚者,至是泮爲江河而沛然莫禦,蓋自凝而散,合其道於詩文矣。四端旨要,無以逾此。雖云禁囿既開,横流亦濫,其功罪未可遽論,然此豈暖姝拘墟之徒所當容議哉?榆生此箋,繁徵博稽,十倍舊編,東坡功臣,無俟乎揚贊。委爲弁言,聊舉碎義,祈爲讀坡詞者之一助。若云管窺筐舉,未覽其全,則詹詹固無所逃難也。一九三四年十月,永嘉夏承燾敬序。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