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青霞先生文集》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strong>【题解】</strong>

    本篇是茅坤为沈炼的文集所写的序言。沈炼,字纯甫,别号青霞山人。他为人刚直,上疏弹劾严嵩父子而遭迫害,被流放塞上,后又因诗文指斥时弊而遭杀害。本文写于沈炼死后的第六年,其时严嵩父子已经倒台。文中真实地记载了沈炼与恶势力斗争的过程,歌颂了他的人格节操,是见诸记载的最早为沈炼平反昭雪的文章。

    <strong>【原文】</strong>

    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天子仁圣,特薄其谴[1][2],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已而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北敌数内犯,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与野行者之馘以为功[3]。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场之日弛,而又下痛诸将士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4]。数呜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5]。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一时阃寄所相与谗君者[6],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7]。而君之门人给谏俞君,于是裒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8],刻而传之。而其子以敬,来请予序之首简。

    茅子受读而题之曰: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亲,《巷伯》之刺谗以下,其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9],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胜数。岂皆古之中声也哉?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犹曰“发乎情,止乎礼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予尝按次春秋以来,屈原之《骚》疑于怨,伍胥之谏疑于胁,贾谊之疏疑于激,叔夜之诗疑于愤[10],刘之对疑于亢[11]。然推孔子删《诗》之旨而裒次之,当亦未必无录之者。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12],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13],而作之忾也[14],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予谨识之。

    至于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

    <strong>【注释】</strong>

    [1]锦衣经历:即锦衣卫的经历官。锦衣卫原是皇帝的近卫军,明代起监管刑狱,明中叶以后逐渐转为特务机构。

    [2]薄其谴:减轻罪责。

    [3]馘(ɡuó):指割下敌人的左耳。

    [4]菅(j iān)刈(yì):像除草一样地随意残害百姓。

    [5]什:篇。

    [6]阃(kǔn)寄:指统兵在外的将领。

    [7]报罢:罢官。

    [8]裒(póu)辑:搜集。

    [9]幽人:隐士。

    [10]叔夜之诗:指嵇康的《幽愤诗》。嵇康,字叔夜,“竹林七贤”之一,因为不满司马氏掌权而被司马昭杀害,《幽愤诗》为他在狱中所作。

    [11]刘(fén):唐代人,文宗时应贤良对策,慷慨激昂,极言宦官之祸。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