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二 天地類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以湖為吳興。總不脫一吳字也。至於蘇、杭、嘉、湖。顯顯名吳者。以吳名之日久。又在於前。三國之吳。世既短。而淞、常、鎮、交。晉、唐又更為晉陵、江都、徐兗等。名不同故耳。

    金山水

    嘉靖十八年七月間。大水漂沒揚州鹽場數十處。而 <span class="q">【「而」字據明本補】</span> 人民死者無算。其日。揚子江水下數十丈。金山露其腳。過日。聞揚州水害。正前日之涸時也。始知隨風擁 <span class="q">【『擁』明本作『湧』】</span> 之而去揚也。追思《唐史》記開元十四年潤州大風。擁江濤過金山。遂沒瓜步。數日江水復平。豈虛語哉。

    黍稷稻粱秈

    以大暑而種。故謂之黍。孔子曰。黍可以為酒。即今小米。北方以之作酒者。所謂黃米酒是也。蓋小米有二種。如稻有粳糯是耳。黍是小米之糯者。稷者。五穀之長。五穀不可遍祭。以長者該之。故祭稷。《靈曜》云。日中星鳥。可以種稷。一歲之中。最先種者。亦北方所有。比黍少大。較他穀則小耳。紫黑色。芑有毛。關西呼糜。冀州呼(□大□)<span class="q">【音欠】</span> 。不甚珍貴。農家種之。以備他穀之不熟。即南方所謂烏山稻類。稻。粳糯總名。若《詩》《書》所稱。當依文解之。如《論語》食夫稻。則是粳也。《月令》秫稻必齊。則是糯也。但《字林》云。糯。黏稻也。當屬糯米。粱 <span class="q">【『粱』明本訛作『梁』】</span> 即今之粟也。古不以粟為穀之名。但粟厚孚殼。故米之有孚殼者。皆稱粱。世有白粱、黃粱之說。《爾雅》翼云。少種粱者。以粱損地力而收穫少也。今驗之粟。果然。又早稻尖米。謂之黃秈 <span class="q">【音仙】</span> 。乃出自占城。又稱之占城稻。蓋宋真宗聞其耐旱而早熟。自占城而求種。分給江淮兩浙。擇田之高者種之耳。

    邊方天文不同

    嘗聞邊士云。出塞遠去。則北斗在南矣。然不知去幾許。昨讀胡文穆公《北征錄》。始知出塞二月。至地名長清塞。見斗南矣。予度當時師行多緩。若單騎竟行。恐不一月。又交州遇哉生明之夕。則月在天中。骨利斡國日沒煮羊胛。熟時則日復東生矣。是東西南北之極。不與中國同。然則佛氏四大部洲之說。據此誠妄也。

    羅剎江

    今人止知錢塘江風濤甚險。故名為羅剎江。不知其江之中。舊有數石。橫截江濤。舟楫經此。多為所壞。因呼為羅剎石。故江亦名之。唐李建勳詩云。何年遺禹鑿。半里大江中。正謂此也。《咸淳志》曰。五代開平中。為潮沙漲沒。今不知所在也。

    八公山

    八公山有二焉。一在鳳陽府壽州。一在廬州府巢縣。巢之山有安廟。而壽之山有安臺。石上人馬跡。志皆載。為淮南王修仙之地也。意兩地相隔幾一千里。當時何苦奔走二山以修煉耶。不知巢邑者非也。蓋因皆名八公。而皆在於淮南。遂以巢山亦立廟像。志亦載之。殊不知廬州至晉方名淮南。而鳳陽漢初即謂之淮南矣。或者反以巢山為是。蓋據史稱安除國為九江郡之故。即以今之九江至廬。止隔一江。至鳳陽二千里矣。是連九江與廬為淮南。又不知壽州秦已名為九江郡也。故項羽初封英布為九江王。漢高改封淮南王。今英布之墓與廟。皆在壽焉。豈今之九江也耶。況《淮南王傳》中云。廬江民反。淮南吏卒擊破之。則廬不在淮南可知。

    星隕石

    每念陽氣之精。上浮為星。散而隕墜。當無形也。故每見星隕時。有聲而已。恐金星之精。墜於終南。化為白石。彭蠡之有落星石。或《錄異》等書好怪之訛耳。然又念五石隕越于宋。《春秋》亦訛之耶。昨友俞御醫橋 <span class="q">【『橋』字明本係小字】</span> 早朝。偶爾星隕身側。鏗然有聲。在地尚響。視如硃砂小石。惜人哄觀而不及取也。

    三苗三楚三河

    三苗。固堯時四夷之地。在今日則中國也。乃湖廣江、鄂、岳之三州。故今三州人多猫姓。是其遺種。楚文王都郢。楚昭王都鄂。楚考烈王都壽春。故云三楚。若曰江陵為南楚。吳為東楚。彭城為西楚。乃以此三地在楚之東西南。故以是稱之耳。三河。唐堯都河東。殷都河內。周都河南也。

    月巖

    吾杭江干鳳凰山有石。如片雲拔地。高數丈。亦奇峯也。將巔。有一竅尺餘。名曰月巖。古今名人遊賞題咏亦多焉 <span class="q">【『焉』字據明本補】</span> 。惟中秋之月。穿竅而出。十四十六日。則外此竅矣。餘月尤斜。予嘗聞之而未信。嘉靖戊戌。同友特觀之。果然。

    杭井泉

    杭地近江。泉水皆鹹。唐李泌為杭刺史。特開六井。引西湖之水以利民。 <span class="q">【見杭志。】</span> 五代宋時。又濬大井、沈公井。然皆在西北。蓋宋以前。杭惟西北乃陸也。今東南之地。多沙場所漲者。嘗因思之。今杭豈下數千百井哉。皆清冽佳味。而切近於江者。亦不聞鹹焉。又豈志書之妄哉。莫得其理。嘉靖己亥。浙西半歲無雨。井泉俱竭。惟吳山郭婆井。泉自石壁流出。宛如平日。而他井之至深者。惟可潷取之。多味鹹。然後悟其自唐以來。地日漸高鹹。惟潤下土且滲之。則井水俱淡矣。至此而取及於本性者。

    月諺

    俗云。月而仰。水漸長。月而昃 <span class="q">【『昃』字明本作『仄』】</span> 。水無滴。蓋月有九行。青白赤黑各二道。皆出入於黃道之中。故曰九行道。不中而過南。則為陽道。不中而過北。則為陰道。行陽道則旱。行陰道則潦。月借日為光。月生時如仰瓦。是行陰道矣。如弓弦昃樣。是行陽道矣。故知旱潦者以此。

    四時風

    四方之風。《爾雅》釋其名而《埤雅》解其義矣。四時之風。未見有言之者。予以春之風自下而升上。紙鳶因之以起。夏之風橫行空中。故樹杪多風聲。秋之風自上而下。木葉因之以隕。冬之風著土而行。是以吼地而生寒也。

    假山精緻

    近日富貴家之疊假山。是山雖成也。自不能如真山之有生氣。春夏且多蛇虺。而月夜不可樂也。予聞宋宮之艮岳。其萬歲山之大洞。皆築以雄黃、爐甘石。蓋雄黃則辟蛇虺。爐甘能致雲霧。若天少陰。山遂滃鬱如深山窮谷矣。故不數年而勝真山矣。李德裕平泉亦然。

    小滿芒種

    小滿、芒種。已解之於後矣。又累因人問。二十四氣有小暑、大暑、小寒、大寒、小雪、大雪。何以有小滿而無大滿也。又見《簷曝偶談》解二氣。皆指麥言。然應答難於人。人而刊行於書。誤人大矣。因復辨之於此。夫寒暑以時令言。雪水以天地言。此以芒種易大滿者。因時物兼人事以立義也。蓋有芒之種 <span class="q">【上聲】</span> 穀。至此已長。人當效勤矣。節物至此時。小得盈滿意。故以芒種易大滿耳。若《偶談》謂天氣小滿而麥未熟。然則下候又何云麥秋至耶。又謂種之有芒者。麥也。然則穀非有芒者乎。又曰稻過是而不可種 <span class="q">【去聲】</span> 矣。真亂說。顧子。予友也。惜遠不及面言。

    河說

    每聞河決之害。因念節孝先生徐積復河之說。未嘗不扼腕三嘆。惜其當時既不能用。今日又無人舉之也。先生之言。大略欲復故道。不計目前利害。而為久遠之謀。昨讀《唐史薛平傳》。有曰。平為鄭滑節度使。始河溢瓠子。東泛滑。距城纔二里許。平按求故道。出黎陽西南。因命其從事裴弘泰往請魏博節度使田弘正。弘正許之。乃籍民田所當者。易以他地。疏導二十里。以殺水悍。還壖田七百頃於河南。自是滑人永無水患。亦知先生之言之驗也。因筆之稿。以告有志。 <span class="q">【文見本集。】</span>

    海嘯

    野史載至正戊子年。永嘉大風。海舟吹上高坡十餘里。水溢數十丈。死者數千。謂之海嘯也。其後方國珍據海為盜。屢犯永嘉。兵刃之下者無算。正德七年七月秋。餘姚大風。海溢平陸數十里。沿海多死者。前數夜時。人見海中多紅燈往來。予以此亦可謂海嘯也。後倭夷爭殺。餘姚亦當其害。夫水陰物。兵陰象也。其所以兆之者宜然。

    三伏

    伏者藏也。庚金伏於夏火之下。故曰伏。夏至後第三庚為初伏。四庚為中伏。該第五庚為末伏。不知越之而立秋後初庚為末伏。夫既秋矣。又何謂之伏耶。《史記》註以始皇置伏。又云穆公以是占之。馬遷尚疑其人。亦此恐久而傳訛也。

    海水鹹苦

    水味本淡。而海水鹹苦者。亢極而反之義。蓋氣生水。而水流至海。會萃而極矣。水極則反火。乃為鹹苦。然過土煎熬為鹽。但鹹矣。是藉土以制其太過耳。

    西湖兩堤十二橋

    吾杭西湖之橋。皆有名。自南而北。一曰映波。二曰鎖瀾。三曰望山。四曰壓堤。五曰東浦。六曰跨虹。 <span class="q">【見臨安志。】</span> 此東坡所築之堤之橋。自淨慈寺前直抵大佛頭者。堤即所謂蘇堤。所謂西湖六橋也。其裏湖。正德間知府楊孟瑛開復。一帶西岸亦築六橋。向聞於楊曰。南畔三橋。可名為濬源、濬復、濬治。 <span class="q">【皆楊所開之地。】</span> 北畔三橋。舊有水口。吾築為橋。可名為二龍、流金、涵玉。與古西泠、斷橋。共十四也。又裏湖橫築以通靈隱之堤。乃淳祐間趙汝(上竹中壽下心)所築。予意當稱趙堤。今混以蘇名。非也。楊岸則多近山陸。不可名堤矣。

    曆書沿革

    《禮記》疏云。漢初驚蟄為正月中。雨水為二月節。前漢之末。以雨水為正月中。驚蟄為二月節。七十二候見於周公時訓。後魏始載於曆。國初曆。其式與今不同。有襲爵、受封、祭祀、祈福、求醫、治病、乘船、渡水、登高、履險、收斂、貨財等件。通者曰宜。不通者曰忌。紀年由洪武元年以前書吳元年。遡上只書甲子平行。不用年號。

    白浪縣

    毛翔。登州老醫也。自言。土人捕魚海中。去遠。見有城府。便艤舟。見城欹側。半陷水中。城樓上有榜曰。青州白浪縣。字猶可識。水際膃肭臍無數。見人亦不畏。俯而擒之。所得甚多。歸語人復往。不可尋。《王會篇》。良夷。樂浪之夷也。《山海經》。朝鮮在列陽東海北山南。註。今樂浪縣。《爾雅疏》。九夷。二曰樂浪。漢樂浪郡。故朝鮮國。所謂白浪。即樂浪。其人誤讀不可知。或陵谷之變。淪入於海耳。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