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華亭百詠全文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顧亭林

    旦暮潮流急,東西逕路斜。無從質疑字,共屬野王家。

    顧府君宅

    即顧亭林雲寺祠堂

    蕭蕭蘭若地,知是府君居。祠事今誰奉,吾來一歎吁。

    東菴異跡

    在顧亭林菴中,有忠烈公像,近嵗忽地裂數尺,中有風濤聲,以物探之,則應手火起。

    地脉風雷吼,人疑湧海潮。將軍英爽在,何物敢興妖。

    金山

    激浪聞澎湃,山神陰力多。風濤歸指顧,海若敢誰何。

    安公像

    昔有僧沈海而死,肉身尚存。

    浮鉢來滄海,幡然厭世塵。補陀崖畔月,長照定中身。

    寒穴泉

    濆湧懸崖下,泠泠注不窮。將期挹甘冷,弱水漸難通。

    蘇州洋

    又名金(闕),南舶欲入華(闕),此亭者必(闕)放,蘇州洋蓋(闕)屬處舊蘇州。

    已出天池外,狂瀾尚爾髙。蠻商識呉路,嵗入幾千艘。

    華亭谷

    府南三里,入松陵。

    瀰漫連迥野,潮汐往來頻。慣識松陵路,重來不問津。

    八角井

    浚極疑無底,丰稜定有因。沈沈中夜月,照影屬何人。

    陸機茸

    在谷東,呉陸遜生二孫,常于此遊獵,今名桑陸,又名呉王獵塲。

    二陸為童日,驅馳屢忘歸。至今桑柘響,禽鳥尚驚飛。

    柘湖

    展武沈淪後,波澄一鑑明。桑田復更變,觸目搃柴荆。

    秦女祠

    狼秦崇苛政,有女亦蒙寃。欲弔興亡事,神應恥重論。

    唳鶴湖

    洗蕩雲間路,奫淪一水深。月光零露重,遙聽九臯音。

    三女岡

    三殮知無有,香魂計已銷。頻來吟楚些,嵗久若為招。

    金山城

    府南八十五里,舊經云,昔周康王東游,鎮大海,故築此城。

    治盛周康世,東游豈信然。城闉亦隳廢,門諜漫相傳。

    前京城

    府南八十五里,輿地志云,本海鹽縣,以地近京,故以為名。

    廬落皆無有,依稀古堞存。登臨認遺跡,林莽暮烟昏。

    崑山

    嵗久阡原變,平時草木深。英才没黄壤,舊事不堪尋。

    陸機宅

    在崑山。

    華第今何在,千年漫有名。披榛問遺裔,寂莫一傷情。

    谷水

    短櫂經由處,風披藻荇香。中宵孤鶴唳,片月印滄浪。

    秦皇馳道

    歎息秦皇帝,何年此逸遊。迢迢大堤路,千古為嗟羞。

    征北將軍墓

    即陸禕墓,在崑山,有碑,村人疲于官吏征索,遂碎其碑。

    崎嶇尋古隧,衰草隠寒原。欲讀將軍事,豐碑祇半存。

    鳳皇山

    覽德來何代,慵歸丹穴藏。甘心化為石,萬嵗瑞吾皇。

    陸寳山

    府北二十五里。

    祕寳封堅石,山靈謹護藏。欲為中帑助,時復露光芒。

    佘山

    祖傳舊有佘氏墓道于此,因名焉。

    人與室俱化,陰森松竹寒。時時見孤鶴,疑此守神丹。

    集賢里

    父老云,昔陳陸諸公居此,因以為名。

    冠蓋游從日,欣然萃一鄉。田原搃如昨,誰復嗣餘芳。

    白龍洞

    在横雲山頂下,通澱山湖,毎風雨夜,有龍出入洞中。

    呼吸湖中水,山椒寄此身。洞門風雨夜,電火逐霜鱗。

    石魚

    雙鯉何年刻,悠然鬐鬛全。登臨忽懷逺,尺素若為傳。

    秀道者塔

    在佘山,秀昔廬此山,有二虎侍之,後自建塔于山巔,建畢還積薪自焚,止存碑銘。

    辛勤成雁塔,俄赴積薪焚。静夜耽耽影,疑來護刻文。

    靈峯菴

    在佘山,池皆金砂,後為昭慶禪院。

    路湧金砂地,髙人此築菴。為詢林下客,妙語與誰叅。

    芥子菴

    林外三椽建,常思憩息時。莫教嫌迫窄,中有五須彌。

    澱山

    府北七十里,在澱湖之中。

    殿閣輝金碧,遐觀足畫圖。維舟一登覽,誤陟小方壺。

    三姑廟

    在府南柘湖之側,湖中羣蛟競鬬,水為騰沸,獨不入廟中。

    神居陰物護,臬閾捍洪波。莫慮蛟龍怒,年來畏叱呵。

    蓮巢

    在青龍,陳氏疏地種蓮,為休息之地,今已堙廢。

    記得荷香裏,蛾眉唱採蓮。千年龜欲總,不見葉田田。

    鬼書

    在聖果寺,昔常顯異于寺,僧自稱東漢烈士沈光,有書石刻。

    壯士為儒恥,捐軀志所甘。無名豫青史,幽憤亦何堪。

    孔宅

    在府北七十五里,昔有孔姓者游呉居此,因名焉。又云,昔夫子所居,忽有先聖(闕),一碑額曰孔村,人怪而碑之。

    廟貌逾千祀,泥封古碣昏。傳云素王宅,真贗與誰論。

    崧宅

    府西三十五里,昔晉將軍袁崧居此,因名焉。

    疆場功成後,歸來卜一丘。當時應種德,名字播千秋。

    俞塘

    府東五里,往來之舟皆可揚帆,諺有云:雖有珠千斛,不賣俞塘北。

    延袤三鄉外,東流與海通。河神屢加意,|〈舟風〉借徃來風。

    鶴坡

    府東七十里,此地出鶴,俗呼鶴窠者是也。

    索莫東郊逺,仙禽盡此藏。夢回明月夜,林杪響圓吭。

    砂岡

    府東三十五里,南屬海,北屬江,入土一尺皆螺蚌殻,如是者三所,相傳海上湧三浪而成,豈誠然歟。

    千里平砂地,聨通江海湄。漫傳因激浪,疑是蚌成基。

    御史涇

    在府東。

    疏鑿人何在,流功幾世餘。農氓誦名氏,不數鄭公渠。

    滬瀆

    府西八十三里,即松陵江,水源出太湖,松江之民資灌溉之利。

    泛泛松江水,迢迢笠澤通。萬年知禹力,灌溉有餘功。

    東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