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十五年后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个绿衣的邮差在烈日————七月的烈日下,急忙地走。他的沉重的绿色背包中,在横写的CPO的布包里面,正不知负有多少的悲、喜、惊恐及使人寻思的使命。我向来遇到他们这样中的一个,便自然惹起多少的注意,与好奇的猜测。

    这日正在过午的四点钟以后,沿着长而宽的马路,静静的樱树荫下,并没有多人来往,只有几辆推载货物的笨木车,发出吱哑吱哑又沉重又单调的声音来。虽有接续不断的电车,然而车上除了很稀少地,坐了几个人之外,并没有平日那末拥挤得立不开的形状,这正是在夏季中呢。在这样汗似流水般的午后,道中细碎的飞尘,在空中播散开,偶然被风吹到人的口中与目中去,觉得燥干的难过。所以即在这个地方的最好最整洁的马道国,也没人愿在毒热的太阳下走路。不过这个天天负了无数使命的邮差,却每天按照他一定的路程而且天天在这个阳光最毒热的时候,由这条街上经过。

    这时,他一手拿了把黑色黄竹做成的扇子,在手中一扬一落地扇着,一手却伸入斜挂在肩上的布包,检阅他的邮件。或者他作这种神圣的劳工习惯了,虽是汗珠从他那褐紫的脸上滴下,他却并没有一点疲倦与怨恨的表现。他的足下永远保持着一定的速度走在火热的地上,转了几个街角,已经入了稍微冷僻的一条小巷中。他在右边第四门下————是新式的绿栅门,他按了按电铃,出来个留了短髭着黑色衣服的仆人。邮差似乎不甚注意般地便将一封很厚的洋式信,递给他,仆人看了一看,无奈上面横写的洋文字很多,于是他就不再细看,取了信重复将绿栅门关上。而绿衣的邮差也似将肩上的重重使命,减轻了一分,便顺着马路旁边的樱树荫走去。

    一阵南风吹过,吹得碧绿的叶子,在太阳光下簌簌地响。

    当这个黑髭短衣的仆人将这封分量很沉重的信,交与他的主人以后,这时那个负着分送使命的邮差,已经去得远了。这所幽静房子的主人,是个三十多岁的人,这时正在小楼的一角上,拿把极明亮的小剪子,修剪一盆安放在楼檐下的白枳壳花,他将那些被白色小虫曾经吃过的叶子,慢慢地一剪一剪剪下来了,幸而阳光被楼檐遮住,所以他并不十分觉得炎热。当那个仆人将信件递交与他以后,他在初时,也并不注意,那个仆人也就随意放在身旁的一个小竹子茶几上,便走下楼梯去。及至他将这棵枳壳花的病叶剪完以后,他方将信件拾在手中,一眼看见信面上那几个极飘斜而飞扬的洋文字,不用再看下面的文字,他便觉得有一个几乎十数年前的印象,如电影一般,映现在他的脑中。

    在十年前,这位楼房的主人————这位面色微黑的男子————正在海滨一所普济医学校里读书,这所学校,是一位老医学博士,用他生平的资财建立起的,因为那位老博士在世界医学界上,还有点名声,他曾在一种极平常的物质上,发见过一种传染菌,又曾在外国多年。他是为事业而舍弃一切的人,所以后来他便在他的故乡的海滨,立了这所规模宏大的医学校。学校的设备,以及功课,及所请的东西洋的医学家,都很著名。那一时有志医学的青年,都由远处来此读书,而且几乎以这所学校,为全国医学研究与实验的中心点。就是这所楼房的主人,在那时还不满二十岁,也在普济医学校里修业。有一天,正当秋天来到的黄昏,后园里的檞树上的叶子,在轻散云下,簌簌地发出被海上秋风吹动的清寥的音乐。这位青年,他穿了一身白色校服,携了一本德文的剖解术详解,一边低了头精细地看,一边却自然仿佛不留意般在校中的草地上来回地走步。他于这天的下午,刚与几个同学在剖解室里实行剖解一个人的肢体————一个少妇的肢体。他们这所学校里,对于尸体的解剖,分外注意,从二年级的学生起便须实习解剖人体。他呢,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实习解剖尸体,当然不止一次了。然而实行去解剖新鲜尸体,尤其是一个少妇的肢体,那的确还是以这天下午为第一次。当十数个目光沉着,面色严肃的青年,随同他们有经验的白发教师,将这个整个的少妇的身体,完全裸体抬在手术台之后,怎么去切断肢体,怎样去详剖内脏?一时在他眼光中,全是骨骸的切割,筋肉的微颤,与少年之血液的流滴……他随了教师同学们,作这种生活,不止一次,然而最使他心中有些战栗,而手中感到所执的器械的无力,与目中的晕湿,除了在他头一次见剖解尸体以外的,当以这一次算最厉害了!及至一切手术施完,已将那个整个的少妇的绝了呼吸的身体,完全分解了。那个碧眼宽肩的教师,还殷殷不倦地给学生们讲究妇人身体的构造上之特征,与她得此病的下部的异常状态。那些青年们,方以为借此机会得以听听内中的详细,他觉得身子坐在位子上有些摇撞,而且觉得周身如同被电流激动般的麻木。他并没十分注意去听教师的话,他回头去找与他平日很要好的友人秋士,可也奇怪,所有实习的人,全在这里,很恭敬与奇异地听这位老师的议论,独有秋士不知于什么时候走了。他想,秋士平日对于学校的功课,都很用心,至于实习解剖,他也并不畏缩,不疑惧地与同学们执着解剖刀,作那种脔割与肢解的工作。他很不安地,而且闷闷地,听完教师的解释以后,他便跑回自修室去,寝室去,哪里都找到,只是不见秋士在哪里,他急急地找得满头是汗,后来还是在校园的一片草地上,发见秋士半卧在一块大石头上。他远远地看见,以为秋士或是被方才的剖解的异常状态吓昏了。他便加急走了几步,挨近秋士的身旁,喊了一声。秋士却带来满脸的泪痕,抬起头来,向他呆呆地看。他看秋士这种状态,惊得半晌没有说话。他一手握住了秋士的右手,觉得手指都颤颤地抖个不住。秋士呜呜咽咽地说:

    “逸云,……逸云呵!我才知道最富于残忍心的莫过于人类;而且最无同情心的,也莫过于……于人类呵!以前,……以前我怎么是不,……永没曾明白过什么是人间的羞耻与过……恶,逸云呵!你没曾觉得到吗?你难道不曾明白什么是人类的过恶与羞耻吗?……明明地,将一个圣洁清白的好好的身体支解脔切了……呵!……我怕我真替人类羞耻呵!科学与发明,难道不是人间的最大的仇敌吗?逸云,……我们日日在说为除消人类的病敌而努力,然在一方面,我们自己却残忍的如饥食人肉,或者更为厉害些的野蛮种族一般!……”秋士说到这里,忽然由泪痕中变成微笑,向着那已落的日光,藏在青青的蒙影里点头,续道:

    “唉!你记到呀,一小时前的印象!她的遗体,她不过是二十多岁……呵!二十一岁的少妇呵!她不是为产后……得病而死的吗?……你晓得她的丈夫是谁?肯这样的暴弃,将他死后的妻子的身体,送到这个屠宰场里。……”

    逸云听秋士激愤地说了这一大套话,并没有他插话的余地,这时见秋士问他:

    “她丈夫是个警察厅里检稿官呵。”

    “哼!检稿官……他恐怕多为他的妻出一份葬仪的费用吧!……你看那个生动的少妇的面貌呵!她紧闭了淡红如脂的嘴唇露出其白如雪的身体,就像银光的河水上面,浮起了一朵含苞的红玫瑰花一样。她那久未梳理的头发,遮住尚不十分瞑了的眼光。虽是病久了的人,然而这个面貌,我从未见过这样的美丽与安慰的!当从病室抬到手术室的时候,我一眼触到那死尸时,你想我心中是有什么新的感触呵?我觉得仿佛第一次感到对于死体的爱慕;而同时也是第一次感到对于生人的伟大的系恋与诅咒!当我遵从教师的指导,去解剖妇人的下部肢体,唉!……多清白多令人宝爱的皮肤呵,为什么偏要将她作明亮而锋利的刀头的试验品?我的手当时竟不能从我心意上的迷神的命令了!你看我的手指,已经割破了几处!我也不知痛楚在哪个地方。眼前骤然觉得如有些恍惚的青光,对着我飞舞一般。看着从那……流出来的血丝中,如同有个美丽而惨笑的少妇之面,对我点头!她何等的嘲笑,而且轻视我们这些缺乏同情心的少年人们呵!……逸云……我还再有支持的力量去听那位老而无智慧的教师去演说杀人的方术吗?我的眼睛如被云雾蒙住了地一般地痛。我在这块石板上……借着冷冰的僵石,我的自从哭过我母亲,和一个姊妹的眼泪又重行涌泛起来。我既不知是为了人类呵,还是为了我自己?还是为了那被人呼为试验品,————肢解的试验品的少妇的尸体?……总之我这时无丝毫勇气,再立在世界的阳光之下,除非另去寻觅我的新生命的途径的时候!……”

    人间的生活,是时时刻刻变化的,也可说前进,也可说是退化的,在一定的生活方式中,总不会长久。而且也是人们天性中所不喜悦的,因此人的思想与行为,乃日日在变化不居之内。秋士自从失踪以后,直是音沉信杳,费尽了多人的力量,终不知这位多感而富有神经质的青年,飘堕到何处去了。逸云自然分外的感到悲思,而且独有他自己深知秋士远离学校的原因所在,因此每天常是郁郁地,对于应该自习,与实验的工夫也疏懒了好多。每到去解剖人体时,他执着利刃的刀钳,便想起秋士的沉痛的言语,与为人类而哭出的热泪,便不觉得手中迟钝了。不过逸云的性质,究竟比秋士坚定而富有毅力,眼看着在海滨医学快要卒业,也不肯再舍此他往。虽说秋士一走,给他永远留下一种深重的感触,但这不过一怅惘的回思罢了,没有秋士的态度,没有秋士的言语,在他目前,在他耳内,日日映现着,激听着,时光是去的快的,他对于解剖那位少妇的尸体后的刺激,也渐渐地淡忘下来。及至这样过了两年以后,所有的同学,以及校中的职教员们,对于秋士的事,也多没人提起,因此逸云也自然随了环境的变化,把秋士的狂热的青年性格,与其奇怪的行径,在脑子中也略觉模糊了。虽是有时在落叶之夕,与春云飞动的时候,常常想起他的旧友来,然而他对于后来的解剖人体,也毫不感痛苦了。

    在这个多年的旧事的回念之中,在他自从与秋士分手,差不多十五年来是第一次的。当这封密封的信,寄到的时候,逸云万万料不到内中是包着老友,————青年的老友,秋士的言语。他本来常常收到些中国或外国的朋友,由各国寄来的邮件,所以自然想不到秋士身上,况且是历久的余影,不可重行追求的余影。他自从海滨医学卒业之后,当了几年医生的助手,在外国医校里,居然取得一个很名誉的博士学位回来,便在这个地方,作了国立医院的院长。不但名誉在医学界中很高,即每月的收入也很不少。每天多少的事务,待他去作,那么久的青年的余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