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谈宴会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偶阅横井也有的俳文集《鹑衣》,十二卷中佳作甚多,读了令人垂涎,有《俳席规则》二篇,系俳谐连歌席上饮食起居的约法,琐屑有妙趣,惜多插俳句,玩索久之不敢动笔。续篇上卷有一文题曰“俳席规则赠人”,较为简单,兹述其大意云:

    “一,饭宜专用奈良茶。当然无汤,但如非奈良茶者,则有汤可也。

    酒之有肴,本为劝进迟滞的饮酒之助,今既非寻常宴会,自无需强劝的道理。但肴虽是无用,或以食案上一菜为少,如有馈遗猎获之物,则具一品称之曰肴,亦可任主人之意。又或在雪霜夜风中为防归路的寒冷,饭后留存酒壶,连歌满卷时再斟一巡,可临时看情形定之。角牴与戏文的结末易成为喧争,俳谐集会易流于饮食,此亦是今世之常习,可为斯道叹者也。人皆以翁之奈良茶三石为口实,而知其意旨者甚少。盖云奈良茶者,乃是即一汤亦可省的教训,况多设菜数耶。鱼生鱼脍,大壶大碗,罗列于奈良茶之食案上,有如行脚僧弃其头陀袋,却带着驮马挑夫走,须知其非本姿本情之所宜有也。汉子梅二以此事为虑,请俳席规则于予,赏其有信道之志,乃为记馔具之法以赠之。”

    这里须得有些注释才行。奈良本是产茶的地方,这所谓奈良茶却是茶粥的别名,即以茶汁所煮的粥。据各务支考《俳谐十论》所记,芭蕉翁曾戏仿《论语》口调云,吃奈良茶三石而后始知俳谐之味,盖俳人常以此为食也。坚鱼和文写作鱼旁坚字,《东雅》云即《闽书》的青贯,晒肉作干名鲣节,刨取作为调味料,今北平商人称之曰木鱼,谓其坚如木。香之物即小菜,大抵以米糠和盐水渍瓜菜为之,萝卜为主,茄子黄瓜等亦可用,本系饭后佐茶之物,与中国小菜稍不同。肴字日本语原意云酒菜,故上文云云,不作普通下饭讲也。前篇上卷《俳席规则》一文中有相类似的话,可以参考:

    梁葵石著《雕丘杂录》七,闭影杂识中有一则云:

    宋小茗著《耐冷谭》十六卷,刊于道光九年,盖系一种诗话,卷二有一则云:

    倪李二公俱是明季高人,其定此规律不独为提倡风雅,亦实欲昭示质朴,但与也有翁的俳席一比较,则又很分出高下来了。板屋纸窗,行灯荧荧,缩项啜茶粥,吃豆腐茄子和腌萝卜,虽然写出一卷歪诗,也是一种雅集,比起五簋享的桌面来,大有一群叫化子在城隍庙厢下分享残羹冷炙之感,这是什么缘故呢?据我想,这一件小事却有大意义,因为即此可以看出中国明清时与日本江户时代的文学家的不同来。江户时文学在历史上称是平民的,诗文小说都有新开展,作者大抵是些平民,偶然也有小武士小官吏,如横井也有即其一人,但因为没有科举的圈子,挎上长刀是公人,解下刀来就在破席子上坐地,与平民诗人一同做起俳谐歌来,没有乡绅的架子。中国的明末清初何尝不是一个新文学时期,不过文人无论新旧总非读书人不成,而读书人多少都有点功名,总称曰士大夫,阔的即是乡绅了,他们的体面不能为文学而牺牲,只有新文艺而无新生活者殆以此故,当时出过冯梦龙金圣叹李笠翁几个人,稍为奇特一点,却已被看作文坛外的流氓,至今还不大为人所看得起,可以为鉴戒矣。长衫朋友总不能在大道旁坐小杌子上或一手托冷饭一碗上蟠干菜立而吃之,至少亦须于稻地放一板桌,有鳘鱼鲞汤等四五品,才可以算是夏天便饭,不妨为旁人所见,盖亦诚不得已耳。

    一,香之物不待论。

    一,酒因杯有大小,故大户亦以二献为限。

    一,菜一品,鱼鸟任所有,勿务求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