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檀弓》、《考工记》、《孟子》、左氏、《战国策》、司马迁,圣於文者乎?其叙事则化工之肖物。班氏,贤於文者乎?人巧极,天工错。庄生、《列子》、《楞严》、《维摩诘》,鬼神於文者乎?其达见,峡决而河溃也,窈冥变幻而莫知其端倪也。

    诸文外,《山海经》、《穆天子传》亦自古健有法。

    太史公之文,有数端焉。帝王纪,以己释《尚书》者也,又多引图纬子家言,其文衍而虚;春秋诸世家,以己损益诸史者也,其文暢而杂;仪秦鞅睢诸传,以己损益《战国策》者也,其文雄而肆;刘项《纪》、信越诸《传》,志所闻也,其文宏而壮;《河渠》、《平准》诸书,志所见也,其文核而详,婉而多风;《刺客游侠》、《货殖》诸传,发所寄也,其文精严而工笃,磊落而多感慨。

    西京之文实。东京之文弱,犹未离实也。六朝之文浮,离实矣。唐之文庸,犹未离浮也。宋之文陋,离浮矣,愈下矣。元无文。韩柳氏振唐者也,其文实。欧苏氏振宋者也,其文虚。临川氏法而狭。南丰氏饫而衍。

    老氏谈理则传,其文则经。佛氏谈理则经,其文则传。

    《圆觉》之深妙,《楞严》之宏博,《维摩》之奇肆,骎骎乎《鬼谷》、《淮南》上矣。

    枚生《七发》,其原玉之变乎?措意垂竭,忽发观潮,遂成滑稽。且辞气跌荡,怪丽不恆。子建而後,模拟牵率,往往可厌,然其法存也。至後人为这而加陋,其法废矣。

    《檀弓》简,《考工记》烦。《檀弓》明,《考工记》奥。各极其妙。虽非圣笔,未是汉武以後人语。

    孟轲氏,理之辨而经者。庄周氏,理之辨而不经者。公孙侨,事之辨而经者。苏秦,事之辨而不经者。然材皆不可及。

    吾尝怪庾子嵩不好读《庄子》,开卷至数行,即掩曰:“了不异人。”以为此本无所晓,而漫为大言者,使晓人得这,便当沉湎濡首。

    《吕氏春秋》文有绝佳者,有绝不佳者,以非出一手故耳。《淮南鸿烈》虽似错杂,而气法如一,当由刘安手裁。扬子云称其一出一入,字直百金。《韩非子》文甚奇。如《亢仓鹖冠》之流,皆伪书。

    贾太傅有经国之才,言言蓍龟也。其辞覈而开,健而饫。

    西京之流而东也,其王褒为之导乎?由学者靡而短於思,由才者俳而浅於法。刘中垒宏而肆,其根杂。扬中散法而奥,其根晦。《法言》所云“故眼之”,是何语?

    东京之衰也,其始自敬通乎?蔡中郎之文弱,力不副见,差去浮耳。王充野人也,其识琐而鄙,其辞散邮,其旨乖而稚。中郎爱而欲掩之,亦可推矣。

    呜呼!子长不绝也,其书绝矣。千古而有子长也,亦不能成《史记》,何也?西京以还,封建、宫殿、官师、郡邑,其名不雅驯,不称书矣,一也;其诏令、辞命、奏书、赋颂,鲜古文,不称书矣,二也;其人有籍信荆的尝无忌之流足模写者乎?三也;其词有《尚书》《毛诗》左氏《战国策》韩非吕不韦之书足荟蕞者乎?四也。呜呼!岂惟子长,即尼父亦然,《六经》无可着手矣。

    孟坚叙事,如堆氏上官之郤,废昌邑王春天事,赵韩吏迹,京房术败,虽不得如化工肖物,犹是顾凯之陆探微写生。东京以还,重可得乎?陈寿简质,差胜范晔,然宛缛详至,大不及也。

    曹公莽莽,古直悲凉。子桓小藻,自是乐府本色。子建天才流丽,虽誉冠千古,而实逊父兄。何以故?材太高,辞太华。

    魏武帝乐府:“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秋风萧瑟洪涛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其辞亦有本。相如《上林》云:“视之无端,察之无涯。日出东沼,月生西陂。”马融《广成》云:“天地虹洞,因无端涯。大明出东,月生西陂。”扬雄《校猎》云:“出入日月,天与地沓。”然觉扬语奇,武帝语壮。又“月生西陂”语有何致,而马融复袭之?

    子建“谒帝承明庐”、“明月照高楼”,子2“西北有浮云”、“秋风萧瑟”,非鄴下诸子可及。仲定量公幹远在下风。吾每至“谒帝”一章,便数十过不可了。悲婉宏壮,情事理境,无所不有。

    《洛神赋》,王右军大令各书数十本,当是晋人极推之耳。清彻圆丽,神女之流,陈王诸赋,皆《小言》无及者。然此赋始名感甄,又以蒲生当其塘上,际此忌兄,而不自匿讳,何也?《蒲生》实不如《塘上》,令洛神见之,未免笑子建伧父耳。

    《塘上》之作,朴茂真至,可与《纨扇》《白头》姨姒。甄既摧折,而芳誉不称,良为雅叹。

    “莫以豪贤帮,弃捐素所爱。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其语意妙绝,千古称之。然《左传》逸诗已先道矣,云:“虽有丝麻,无弃菅蒯。虽有姬姜,无弃蕉萃。”

    陈思王《赠白马王彪》诗全法《大雅》、《文王》之什体,以故首二章不相承耳。後人不知,有欲合而为一者,良可笑也。

    杨德祖《答临淄侯书》中有“猥受顾锡,教使刊定。《春秋》这成,莫能损益。吕氏《淮南》,字直千金。弟子拑口,市人拱手”,及览临淄侯书,称“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不言刊定。唯所云“丁敬礼尝作小文,使仆润饰之。仆自以才不过若人,辞不为也。敬礼谓仆:‘卿何所疑难?文之佳恶,吾自得之,後世谁相知定吾文者’”,此植相托意耶?当时孔文举为先达,其於文特高雄,德祖次之。孔璋书檄饶凶瑜次之。而诗皆不称也。刘桢王粲,诗胜於文。兼至者独临淄耳。正平子建直可称建安才子,其次文举,又其次为公幹仲宣。

    读子桓“客子常畏人”及答吴朝歌锺大理书,似少年美资负才性,而好货好色,且当不得恆享者。桓灵宝技艺差相埒,而气尚过之。子桓乃得十年天子,都所不解。

    孔文举好酒及客,恆曰:“坐上客长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桓灵宝为义兴大守,不得志,叹曰:“父为九州伯,兒为五湖长。”遂弃官归。孔语便是唐律,桓句亦是唐选。而桓尤爽俊,其人不作逆,一才子也。

    子桓之《杂诗》二首,子建之《杂诗》六首,可入《十九首》,不能辨也。若仲宣公幹,便觉自远。

    古乐府:“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二语妙绝。老杜:“玉珮仍当歌。”“当”字出此,然不甚合作,可与知者道也。用脩引孟德“对酒当歌”云:“子美一阐明之,不然,读者以为该当之当矣。”大聩聩可笑。孟德正谓遇酒即当歌也,下云“人生几何”可见矣。若以“对酒当歌”作去声,有何趣味?

    阮公《咏怀》,远近之间,遇境即际,兴穷即止,坐不着论宗佳耳。人乃谓陈子昂胜之,何必子昂,宁无感兴乎哉!

    嵇叔夜土木形骸,不事雕饰,想于文亦尔。如《养生论绝交书》,类信笔成者,或遂重犯,或不相续,然独造之语,自是奇丽超逸,览之跃然而醒。诗少涉矜持,更不如嗣宗。吾每想其人,两腋习习风举。

    平子《四愁》,千古绝唱,傅玄拟之,致不足言,大是笑资耳。玄又有《日出东南隅》一篇,汰去精英,窃其常语,尤有句厌者。本词:“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於意已足,绰有馀味。今复益以天地正位之语,正如低措大记旧文不全,时己意续貂,罚饮墨水一斗可也。

    陆士衡翩翩藻秀,颇见才致,无奈俳弱何。安仁气力胜之,趣旨不足。太冲莽苍,《咏史招隐》,绰有兼人之语,但太不雕琢。

    子卿第二章,弦歌商曲,错叠数语。十九首:“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亦大重犯,然不害为古。“奚必丝与笔,山水有清音。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乃害古也。然使各用之,山水清音,极是妙咏,灌木悲吟,不失佳语,故曰:“离则双美,合则两伤。”

    李令伯《陈情》一表,天下称孝。後起拜汉中,自以失分怀怨,应制赋诗云:“人亦有言,有因有缘。仕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谢公东山捉鼻,恆恐富贵逼人。既处台鼎,嫌隙小构,见桓子野弹琴抚怨诗一曲,至捋须流涕。殷深源卧不起,及後败废,时云:“会稽王将人上楼,著去梯。匹如始作养刘不出山时观,有何不可?”乃知向者都非真境。

    王武子读孙子荆诗而云:“未知文生於情,情生於文?”此语极有致。文生於情,世所恆晓。情生於文,则未易论。盖有出之者偶然,而览之者实际也。吾平生时遇此境,亦见同调中有此。又庾子嵩作《意赋》成,为文康所难,而云:“正在有意无意之间。”此是遯辞,料子嵩文必不能佳。然有意无意之间,却是文章妙用。

    “以彼径雨茎,廕此百尺条。”是涉世语。“贵者虽自贵,弃之若埃尘。”是轻世语。“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是出世语。每讽太冲诗,便飘飖欲仙。

    石卫尉纵横一代,领袖诸豪,岂独以财雄之,政才气胜耳。《思归引》、《明君辞》情质未离,不在潘陆下,刘司空亦其俦也。《答卢中郎》五言,磊塊一时,涕泪千古。

    沈休文云:“子建‘函京’之作,仲宣‘灞岸’之篇,子荆‘零雨’之章,正长‘朔风’之句,并直举胸情,非傍诗史,正以音律取高前式。”然则少陵以前,人固有“诗史”之称矣。

    实境诗於实境读之,哀乐便自百倍。东阳既废,夷然而已,送甥至江口,诵曹颜远“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泣数行下。余每览刘司空“岂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未尝不掩卷酸鼻也。呜呼!越石已矣,千载而下,犹有生气。彼石勒段磾,今竟何在。

    王处仲每酒间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其人不足言,其志乃大可悯矣。余自庚申以後,每读刘司空二语,未尝不欷歔罢酒。至少陵“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後事”,辄黯然低回久之。

    王处仲赏咏“老骥伏枥”之语,至以如意击唾壶为节,唾壶尽缺。即玄德悲髀肉生意也。桓玄子恆言“不能流芳百世,亦当贻臭万年”,至今为书生骂端,然直是大英雄语。庾道季云:“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恆如有生气。曹蜍李志虽见在,厌厌如泉下人。”人虽不相蒙,意实有会。

    偶阅士龙与兄书,前後所评★者云:“《二祖颂》甚为高伟,《述思赋》深情至言,实为清妙,恐故未得为兄赋之最。《文赋》甚有辞,绮语颇多,文適多体,便欲不清。老杜诗云:”陆机二十作《文赋》。“当已过二十也。《祖德颂》甚复尽美。《漏赋》可谓精工。”又云:“张公父子亦语云:‘兄文过子安。’云谓兄作《二京》,必传无疑。”又云:“张公赋诔自过五言诗耳。《玄泰诔》自不及《士祚诔》,兄《丞相箴》小多,不如《女史箴》耳。”又云:“《登楼》名高,恐未可越。《祖德颂》无乃谏语耳,然靡靡清工,用辞纬泽,亦未易恐兄未熟视之耳。”又云:“蔡氏所长,唯铭颂耳。铭之善者,亦复数篇,其馀平平。兄诗赋自兴绝域,不当稍与比较。”按张为司空,蔡则中郎也。又云:“尝闻汤仲叹《九歌》。昔读《楚辞》,意不大爱之。顷日视之,实自清绝滔滔,故自是识者。古今来为如此文,此为宗矣。真元盛称《九辨》,意甚不爱。”其兄弟间议论如此,大自可采。

    孙兴公云:“潘文浅而净,陆文深而芜。”又云:“潘文烂若披锦,无处不善;陆文若排沙拣金,往往见宝。”又 先尝谓士衡曰:“人患才少,子患才多。”然则陆之文病在多而芜也。余不以为然。陆病不在多而在模拟,寡自然之致。

    晋史不载夏侯孝若《东方朔赞》而载其《训弟文》,真无识者也。

    晋《拂舞歌》《白鸠》《独漉》得孟德父子遗韵,《白纻舞歌》已开齐梁妙境,有子桓《燕歌》之风。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不得已而托之名也。“千秋万岁後,荣名安所之。”名亦无归矣,又不得则归之酒,曰:“使我有身後名,不如且饮一杯酒。”“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亦不得已而归之酒,曰:“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至於被服纨素,其趣愈卑,而其情益可悯矣。

    倚马事,乃桓温征慕容时,唤袁虎倚马前作露布,文不辍笔。今人罕知其事,至有自谦为“倚牛者”,可笑也。

    陆士衡之“来日苦短,去日苦长”,傅休奕之“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张季鹰之“荣与壮俱去,贱与老相寻”,曹颜远之“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语若卑浅,而亦实境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